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 2、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以及拟人、排比等修辞的运用。 3、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根据微型话题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的方法,培养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再表达”的能力。 2 联系实际,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吸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运用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强化感情色彩的方法。 教学难点:1、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2、中学生应如何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导入新课(设计目的:从文章标题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并从标题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带着问题学习,效果会更好) “泊”这个字与什么有关系呢?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与水有关系的罗布泊,看看罗布泊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板书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请同学们看着个标题,看看大家能从这个标题中得到什么信息。我想再问问你:为什么称罗布泊为仙湖?那你们还能从标题中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罗布泊既然被称为“仙湖”,到底为什么被称为仙湖;这个美丽的仙湖为什么会消逝;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 大家提的问题正是我们所有人关心的问题,你能读一读标题,看看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感情是怎样的呢? (生:我认为作者写作时内心很难过,很遗憾,有一种深深的惋惜之情。)2、 整体感知(设计目的:了解罗布泊,用填档案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快速提炼信息,归纳的信息的能力)罗布泊这个景色秀美的仙湖,曾经养育了楼兰古城的儿女,使楼兰古城成为了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城镇。可惜,它今天却消逝了。昨天让同学们自己预习了本文,现在就请大家再次速度课文,给这位楼兰美女建一个小档案。出示幻灯片:课文预习检测 这位曾经的“楼兰美女”在人类的践踏下成为了“无尽的荒漠”,那她是如何一步步消亡,带着你的问题,请快速跳读,为她建一个小档案 。(要求:语言精练,表意准确。)罗布泊的个人小档案姓名:出生日期:死亡日期:四世纪时:二十世纪三十年:死亡原因:(生自由速读文章,快速提取信息,完成罗布泊档案。)(生:出生日期不知道,应该在遥远的以前。死亡日期是20世纪70年代。四世纪时,那里景色优美,牛羊成群,水草鱼肥,是个人间仙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那里依旧景色优美,到了70年代,罗布泊干涸了。是人们不注意保护造成的。)三、合作探究请同学们精读课文,用圈点批注法在书上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看能否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此环节发挥小组合作,锻炼学生收集信息、读写能力。可以说上一环节是提取课文信息,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视觉去感受罗布泊今昔变化、消逝的原因及造成这些悲剧的深层原因)(1) 、昔日的罗布泊:忆仙湖-有水时 出示图片,请学生用文中的语句给每幅图片配上解说词 过去是“绿洲”、“仙湖”广阔美丽,湖水清澈充满生机。周边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欣赏昔日罗布泊美景的图片,再次感受昔日罗布泊的美。那里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水面辽阔) 昔日罗布泊的美丽可不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我们有史为证。请同学们找出相关句子。(2) 、今日的罗布泊:叹仙湖-无水时 出示图片,请学生用文中的语句给每幅图片配上解说词 现在“沙漠”、 “神秘”死寂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观看今日罗布泊的图片,到处是戈壁荒滩,看到胡杨在哭泣,看到探险者的墓碑,看到动物的骨骸) 今日的罗布泊是一片茫茫大漠,没有生机,掩埋着探险者的遗体,让人望而却步,令人恐怖,那它的恐怖又体现在哪里呢?请从文中找出依据来回答。 思考:往日的仙湖现在成了干湖,看到罗布泊的今昔,请大家思考导致这样结局的原因是什么?(3) 、析仙湖-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明确:盲目用水: 1、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2、“四盲”: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 目修建水库截水;3、盲目建泵站抽水;4、 盲目掘堤引水。罗布泊消失的深层次原因:“这出悲剧的制造者是人。”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是人 !”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又”字表明这不是第一个悲剧,“人”在不断地制造悲剧,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着生态破坏者的盲目和愚昧。(4) 救仙湖-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我们人类自己! 罗布泊是最后一个消逝的美吗?(明确:罗布泊的悲剧不是结束,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地方:青海湖,藏语意思为“青色的海”,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它一望无际,碧波连天,飞鸟翔集,但现在它也向湖心推进了几千米,在不保护后果不堪设想。 月牙泉,。因其形状如一弯新月,此泉名唤月牙泉。,水深由曾经的七八米缩小到1米,并且还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持续下降。泉边的红柳也在枯死,不知道哪一天,月牙泉会在漫天的黄沙中变成一个传说。和大自然步步推进的荒凉相比,这苟延残喘的美让人心悸。 齐读课文语句“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一个分句比一个分句的速度要快,读出作者内心的急切。 那怎样救呢?(明确:减少盲目开发,坚持可持续发展)二、本文从体裁看是一篇报告文学,它兼有新闻和文学两种特点。新闻要求真实;文学要求形象性、抒情性。下面我请找出表现作者强烈忧患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谈谈自己的理解。(温馨提示: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子,可以从修辞手法、抒情方式、数据引用等角度品析。)(明确:1、体味真实性。文章列举数据、叙述事实真实可靠。如:汉书西域传记载了 另据史书记载 2、感受形象性。 (1)对比手法 集中表现在对罗布泊今昔情况进行对比。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反差,使读者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拟人手法 如写胡杨林,“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人类自身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如替换为“一棵棵胡杨树,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枝”效果就差多了。 3、体会抒情性 如:1、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2、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3、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 四:巩固拓展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再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多关注自己身边的环境, 联系实际,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阅读资料资料,谈谈你的感触,并写一则警示语,呼吁人们保护环境。我们的母亲河 -伊犁河 从伊犁河下游20世纪70年代及2014年下游土地利用变化来看,这一时期耕地面积增长较快,城镇化发展规模较大,区间耗水量增加明显,这一发展态势对于伊犁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非常不利。 由前述分析可知,即使在平水年份,伊犁河流域的水资源危机也会凸现,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明确:如:伊犁河水清又长,各族人民爱护她 伊河两岸美如画,各族儿女乐开怀 五、小结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