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II )卷一、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 (共25题;共80分)1. (2分)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 A . 隔绝空气B . 降低酒精的着火点C . 清除可燃物D . 降低酒精灯的温度2. (2分)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A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 . 电器着火赶紧用水扑灭C . 厨房内闻到较浓的燃气味,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 . 手持燃着的蜡烛进入溶洞游览,发现烛光变弱或熄灭立即退出3. (2分)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 . 煽风点火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C . 火上浇油隔绝空气D . 釜底抽薪隔绝可燃物4. (2分)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B .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C .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D .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5. (2分)架空固体燃料,燃烧就会更旺。架空燃料的实质是A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 .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 .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6. (2分)下列关于酒精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酒精与空气接触即可燃烧B . 酒精在桌面上发光、应立刻用水扑灭C . 酒精灯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D . 酒精蒸气与空气混合、透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7. (2分)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收集氧气B . 验证CO2的性质C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 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8. (2分)小明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原因是A . 纸船不是可燃物B . 纸船没有与氧气接触C . 温度没有达到纸船的着火点D . 水能灭火9. (2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进行灭火B .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迅速盖灭C . 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 . 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10. (2分)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B . 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 . 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兔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D .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11. (2分)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下列设计中能达到目的是(已知浓氨水显碱姓,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紅色)( ) A . 实验的设计是为了探究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B . 探究的是可燃物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C . 探究的是MnO2对H2O2分解的催化作用D . 探究的是可燃物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12. (2分)俗话说”人要实心,火要空心”下列对“火要空心”的目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B . 隔绝空气C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 . 移除木柴使火熄灭13. (2分)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A . 白磷始终不燃烧B . 小气球变瘪C . 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D . 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14. (2分)小明同学学习化学后,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进行了总结,其中不合理的是( )A . 将实心煤块做成蜂窝煤,使煤燃烧更充分B . 进入干涸的深井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C . 油锅里的油着火燃烧,应立即盖紧锅盖D . 厨房内发生天然气泄漏时,应先打开电排风扇保持通风15. (2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为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温度有关,其中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有关的实验是( )A . 和B . 和C . 和D . 和16. (4分)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产生白烟五氧化二磷(1)他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根据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2)欲使白磷在热水中燃烧,可采用的方法是_(3)实验时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17. (6分)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体验探究的过程,也可以从事实中得出结论或规律分别设计简单的实验,完成下表内容,达到实验目的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_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2)_稀盐酸呈酸性(3)_化学反应中不通过燃烧也可获得热量18. (2分)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_,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_ 19. (3分)我们依据反应事实,通过比较、推理等方法可以总结归纳出灭火的规律并加以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图A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烧的条件,图中缺少的一个条件是_;图B所示的灭火原理是:_;点燃篝火时,常将木柴架空以促进燃烧,是利用了增大_的方法20. (2分)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和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什么?_(2)通过两处白磷实验现象的对比,你能得出燃烧条件是什么?_21. (5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什么在铁丝前系一根火柴?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22. (10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是当今社会倡导的一种生活态度,其中“减排”主要指的是什么? (2)使燃料充分燃烧,也是节能的重要方面,要使燃料充分燃烧,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23. (8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A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通过该实验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的结论。(2)集气瓶B中的现象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_,放出大量的热,有黑色固体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了氢气和氧气。图C是水的电解装置,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组成的化合物。(4)用坩埚钳夹住已擦亮的镁条,放在酒精灯上点燃后,立即伸进盛有二氧化碳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该反应中生成白色固体是_,本实验使你对燃烧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_。24. (5分)(1)如图为教材中的硫燃烧实验,为什么要在瓶底放少量水?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也放少量水,其作用是否相同?请说明原因(2)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那么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呢?(3)实验结束后,为减少二氧化硫的逸散,须立即熄灭硫,可采取什么方法?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什么?(写出一点即可)25. (5分)下列是初中化学中三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1)A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_,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_(填序号)装置气密性好实验前夹紧止水夹红磷过量或足量冷却到室温后才打开止水夹要选用教室内的空气(2)B实验中,由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的现象可以得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3)C实验中烧杯的作用是_。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基础实验3物质燃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厂物理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215-2023 《肋脉野豌豆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 四川单招护理笔试题库及答案
- 护理招聘面试题库及答案内真题
- 新型玻璃600字小学想象作文(15篇)
- 我读了西游记后的感受读后感(12篇)
- 餐饮业卫生管理记录表
- 人力资源培训发展计划模板
- 《几何空间观念培养课程设计》
- 神奇的书包400字作文小学作文(8篇)
- GB/T 4291-1999冰晶石
- GB/T 4032-2013具有摆轮游丝振荡系统的精密手表
- 机修车间岗位廉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表
- 全新版尹定邦设计学概论1课件
- 牙及牙槽外科
- 文物建筑保护修缮专项方案
- 万用表 钳形表 摇表的使用课件
- 63T折弯机使用说明书
- 170位真实有效投资人邮箱
- 工程力学ppt课件(完整版)
- 船模制作教程(课堂PPT)课件(PPT 8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