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时代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_第1页
低碳时代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_第2页
低碳时代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_第3页
低碳时代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_第4页
低碳时代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题 目: 低碳时代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院系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2012 年 5 月18日15摘要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发生的环境事项越来越多。然而,国家相关监管层对这些环境事项并没有完整、系统、明确的核算及披露强制规定,导致企业相关环境事项的有关信息不能得以有效披露,尤其是上市公司这样一个处于公众关注的视野下,更应注重环境事项的相关披露工作。本文选取2010年深沪两市浙江省的18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其相关披露事项中披露公司的比例、所在行业、披露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可行建议。关键词:上市公司 环境信息 披露 Title Study on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ow carbon AbstractAs environmental issues become more prominent, an enterprises environmental matters is increasing. However, the relevant state environmental regulators on these matters and there is no complete, systematic, clear accounting and disclosure mandatory, leading to business-related environmental matters related to disclosure of information can not be effective, especially in a listed company in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concern, Should focus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related to disclosure.This paper selects two cities of Shenzhen and Shanghai, Zhejiang Province in 2010 of 186 listed companies as samples, to disclose their relevant disclosures in the proportion of the company, industry, disclosure has been studied, analyzed the problem in its disclosur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practical suggestions.Key words listed company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目录1 引言1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2 文献综述2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42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案例分析42.1研究方法及思路42.2样本的选取与数据的来源42.3研究假设52.4研究的主要内容52.5分析结论83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93.1环境信息披露比例较高但质量较差93.2环境信息披露形式不规范93.3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不规范93.4环境信息披露的主动意识性较差104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的影响因素104.1企业品牌形象的考虑104.2信息披露成本的影响114.3国家强制披露义务的制约114.4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115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建议125.1加强环境信息披露法规建设125.2完善环境信息披露方式125.3加强监管提高环境信息的可靠性12结论13致谢14参考文献151 引言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由于各种经济利益和外在条件的驱使,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在其生产活动中无限制地滥用资源,随意向外界排放污染物,导致环境不断恶化。据报载,全球每年大约有200亿吨以上的污染物进入江河湖泊,有200万吨铅、8万吨砷、1万多吨汞注入空气,有370万吨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到大气之中,有3万吨废弃物被生产出来并被排放我国的情况也同样令人震惊。国家环保部门公布的资料表明,我国2011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2 017.2万吨,废水排放总量659.2亿吨,比上年增加3.7%,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2.3亿吨,比上年增加8.3%,2008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高达1.82亿元。这些污染物大部分来自于企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巨大的环境风险。由此可见,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对其自身的生存发展造成威胁,而且对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恶劣影响。2003年6月,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要求重污染行业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都要按照法定程序请环保部门进行环境保护核查,并由环保部门将结果在新闻媒体公示。这对广大投资者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发达国家环境信息披露规定更早于我国10多年之久,美国的一些组织机构,如FAS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均致力于环境会计准则的研究与制定,SEC(证券交易委员会)则指出企业在自愿条件下可对环境信息进行适当披露。环境信息披露在我国目前虽然实施较差,反应较慢,行动迟缓,随意性大,但上述文件表明我国自2003年毕竟开始了这项工作,并且在2005年国家环保部门和国家证券监管部门又进一步发文规定了这项工作,到2006年3月后,以国家电网、伊利集团为首的国内一些上市公司自愿发布的环境报告书、企业公民书、社会责任报告等就具有了这种性质,值得期盼等待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2007年4月11日颁布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明确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公开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行政许可与行政审批等17类政府环境信息;强制超标、超总量排污的企业公开四大类环境信息,并不得以保守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公开,2012年10月30日,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鼓励一般污染企业自愿公开环境信息。2010年2月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告结果也表进一步表明,环境信息越来越受到国民的关注,而成为公共信息,环境信息的披露显得十分迫切,其作用的影响也俞来俞大。但目前来看,还仅集中于环境绩效信息的披露研究为多,披露形式、内容尚不统一,披露的方法也多是采用描述性的,质量不是很高。并且各国的环境信息披露主要依赖企业的主动性和自愿性,从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角度来看都是不够的。因此,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状况及内容、方式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通过研究,可以对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状况有清晰的了解,并据此提出建议;也可以对影响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原因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本文以深沪两市2010年年报为准,选取了浙江省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对企业年报中披露的环境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浙江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建议。这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存在的这一问题以及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1.2 文献综述在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着手研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其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要求按照SFAS5号或有负债会计处理环境负债问题,并颁布EITF89-3石棉清除成本会计处理、EITF90-8环境污染费用的资本化、EITF93-5环境负债会计及替代EITF93-5环境负债会计的AICPASOP96-1环境修复负债4个公告用于环境会计的其他核算;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ASB)于2006年发布的GASBS49污染修复义务的会计处理与财务报告,将有关的环境负债处理规范推到具体准则的层面。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正式出版环境成本与负债:会计与财务报告问题、环境绩效报告、环境绩效:计量与管理问题等几份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并一直致力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气候变化问题的会计处理和披露的研究。日本环境厅2002年3月出版环境会计指南手册(2002),其中第四项内容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做了大篇幅的规定,2005年又颁布了环境会计指南手册(2005),对过去的文件内容进行了补充,增设了环境会计内部管理报表以及在集团合并报表范围内披露相关信息的规定。1992年,欧盟发表走向可持续发展报告,认为会计必须改变它的大多数基本观念和惯例,以便把环境信息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包括在决策信息之中。欧洲化学工业理事会也曾于80年代末发布环境保护指南,呼吁企业披露环境政策以及更多的环境绩效信息。法国发布文件规定,所有雇工在300人以上的企业都要提供包括环境信息在内的社会资产负债表。英国注册会计师特许协会(ACCA)多年来也一直积极开展关于环境会计的研究,于1991年推出了环境报告奖励计划,以鼓励企业披露环境信息。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始于90年代初,1992年,葛家澍教授和李若山教授合作撰写的90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一文刊载于会计研究上,以此引发了国内对环境会计的讨论。此后,各学者积极响应,开始致力于环境会计问题涉及的包括环境会计的概念、对象与要素、目标、基本假设与基本原则、确认计量、成本计算以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研究,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孟凡利(1999)认为企业环境会计对外提供的信息披露内容应包括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和环境绩效两个方面主要内容。蔡昌(2000)、浙江省教育厅课题组(2001)认为环境会计揭示的重点是环境信息,尤其是环境资源存量、流量的经济信息,又兼之环境会计核算的内容广泛,自成体系,故单独编制环境会计报告为宜。肖华(2001)提出,企业环境报告是企业对外披露其环境的载体,其披露的信息应符合企业环境报告的目标和信息质量特征,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环境报告范围、企业的环境影响、环境业绩、环境活动的财务影响,还要包括对该报告的审计鉴证。李心合(2002)认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特点是定量总结和定性描述相结合、价值量基础与自然量基础相结合、环境的财务影响报告与非财务影响报告相结合,并认为当前应重点重视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肖淑芳、米海燕(2004)认为我国企业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的环境管理方法缺乏必要的认识。综上,国内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大多数处于理论上的研究,对实务进行的研究尚不多见,通过以上介绍可以了解到,我国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还没有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而且目前环境信息披露大多数是自愿性的,当前的披露状况不利于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角度来看,这决非长久之计,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制定一定的环境信息披露规则将是未来必然的选择。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概述本文的背景和意义、文献研究等;第二部分是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案例分析,通过数据实证分析,看出环境信息披露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三部分根据实证结果阐述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对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定分析;第五部分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现状提出了相应对策;最后是结论部分。本文研究思路:根据论文研究的相关范围,采用文献查阅法和归纳分析法收集整理与低碳环境下企业环境会计相关的专业著作、行业报刊等资源材料,综合各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结论和建议,注重对实证的研究,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参照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了解一些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近年真实情况,总结其特点,以此提出自己的建议;运用计算机等相关技术设备,充分利用互联网,搜集要研究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相关资料,进行实证研究;结合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归类和分析,为解决低碳时代下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2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案例分析2.1研究方法及思路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频数分析法。即首先将样本数据按照所属行业进行一定分类,分为若干组别,计算出各组别的频数或频率,建立频数(率)分布,然后对频数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2.2样本的选取与数据的来源本文选取2010年深沪两市浙江省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样本的选取时,遵循了两条原则。一是不选取ST公司和PT公司。这两类公司都是近两三年来财务状况发生了异常变动的公司。如果将其纳入研究样本,就有可能影响到实证结论的一致性与可靠性。二是不选取发行B股和S股的公司。这两种股份的发行与A股有很大的不同,加之国内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将其纳入研究样本,很有可能会引起统计分析的误差。经过筛选,210家上市公司中,剔除3家B股的企业(杭汽轮、东信B股、东电股),4家ST股的企业(*ST信联、*ST天目、ST国祥、ST波导),11家新发行股份的企业(杭锅股份、宝鼎重工、兄弟科技、森马服饰、步森股份、贝因美、日发数码、明牌珠宝、聚光科技、华鼎锦纶、棍同股份),1家被撤销了上市申请(立立电子)的公司,6家PT公司或其他类型公司(富通昭和、诚达药业、开山股份、围海建设、大自然5、信联1),最后进入本文研究的样本公司为186家。本文中样本公司的主要数据来自于巨潮资讯网()、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新浪财经()等网站。2.3研究假设一是假设所有公司都是在公正立场上应该自愿进行披露状况下进行研究;二是由于所选取样本过于庞大,因此对大概所处相类似行业产业进行了统一归并,即相同或相似企业统一归并到某一大类组别中,以减少组别的数量;三是对企业有信息披露的情况统计按照每出现一个披露就计一次的假设,可能有的企业已经连续披露了三期以上,但是本文也仅作为一次进行统计,在出现的频次的统计上也是如此。四是披露文件效力的正相关性假设。即以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中指定的披露文件效力为序,以社会环境报告形式披露的效力排在第一,社会责任报告形式披露效力排在第二,最后是年报披露。按照此假设,如果存在上述三种报告里都有披露时,为避免重复统计,以最先出现的有披露内容的报告为准,则其他报告方式披露的不予以统计。2.4研究的主要内容(1)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的比例在所有发布2010年年报的浙江186家上市公司中,披露环境信息的频数分布情况如表4-1所示。表1 浙江186家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上市公司频数分布情况表项目披露环境信息未披露环境信息合计企业数量14541186比重(频率)%77.9622.04100由表1可以看出,在186家样本公司中,只有145家企业对环境信息进行了披露,披露比例仅为77. 96。由此,说明环境信息披露还是没有充分得到上市公司的足够重视,虽然从比率上来看已披露的占了大多数。在浙江186家上市公司中有22.04%的上市公司未履行职责进行相应的披露,占了近四分之一,反映出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制度和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 (2)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所在行业表2 浙江186家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分布情况表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所在行业行业公司总数量已披露信息的数量已披露数占总数量比重(%)在所有披露总数中所占比重(%)药品及医疗器械批发业121083.33 6.90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9777.78 4.83 制造业866373.26 43.45 化学产品制造业171588.24 10.34 造纸业3266.67 1.38 服装纺织业1111100.00 7.59 有色金属业5480.00 2.76 土木工程建筑业66100.00 4.14 其他计算机应用服务业9444.44 2.76 粮食及饲料加工业44100.00 2.76 银行11100.00 0.69 商业经纪与代理业4375.00 2.07 水电生产业33100.00 2.07 旅游业400.00 0.00 综合类44100.00 2.76 零售业66100.00 4.14 水上运输22100.00 1.38 合计18614577.96 100由表2可知,已披露环境信息的145家样本公司中,化学产品制造业和机械制造业共有78家, 占12以上,服装纺织业有11家, 占7.64,医药业有10家,占比6.94%。从披露数量占其公司所在行业总数的比重来看,服装纺织业、水电生产业为100%披露,其他行业的比重虽然也有达到100%,但那是因为大多数只是仅仅披露了一句话即是否列入环保重污企业名单,除此之外再无任何披露内容的情况,如果将这一句话的披露不统计在内,那么零售行业将是零,综合类为50%,商业与经纪业将为25%。除了100%披露情况外,剩下的化学产品制造业达到了88.24%,药品及医疗器械批发业达到了83.33%,有色金属业达到了80%,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达到了77.78%,制造业达到了73.26%,造纸业达到了66.67%。表3 浙江186家上市公司已披露环境信息中非重污染行业与重污染行业的比较表行业已披露总数分行业披露个数比重(%)非重污染行业1454027.78重污染行业10572.42由表3可以看出由于国家环保总局的强制要求,化学产品、纺织业、机械制造、生物制药等重度污染行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更为关注,可见,我国目前的环境信息披露主要是强制性披露,但是自愿性披露占比也是较高的。(3)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补充报告模式,即在现有的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上,通过董事会报告内容的方式、在年报的附注部分以另外加注会计科目及内容进行披露,如大多数企业的环保费用及在建工程中有关环保项目建设情况、各项环保奖励等都是以附注的形式披露企业环境信息;二是独立报告模式, 即通过编制独立的环境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对企业的环境信息进行披露;三是在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中附加报告的方式。从已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145家样本公司来看,采用社会责任报告形式披露的上市公司有34家,采用独立的环境报告方式披露的上市公司仅仅只有二家,在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中采用附加报告的方式仅仅有三家(见表4),大多数采用了在年报中补充报告的形式,且报告的方法单一,有的企业还出现了格式文字,大部分企业缺乏相关的环境技术和货币指标的表格和图形。表4 浙江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形式一览表披露数量合计社会责任报告年报其他形式年报的附注董事会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年度环境信息报告1773424645032上表所列披露数量之所以会大于统计样本数量,在于有的公司披露了多项环境信息,因此每出现不同的披露事项即统计算作一次,所以会出现如此结果(下同)。(4)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披露要求,结合国内其他学者对环境信息内容的分类,本文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的披露内容分为以下14类(在分类时由于考虑到所选所有样本中无一家披露环保违法违规的内容,所以在内容选取上有所缩减):表5 浙江186家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上市公司所披露内容情况表项目数量所占比重(%)绿化项目72.89排污费104.13环保设备93.72环保整治费用62.48环保工程投入208.26环境成本72.89三废排放及利用145.79环保能源产品、新技术229.09节能降耗、减排4016.53环境绩效135.37环境管理、信息披露制度197.85环保重污名单情况218.68环保风险20.83环保奖励、补助5221.49合计242100表6 浙江186家上市公司已披露环境信息中定量信息与定性信息的比较表信息类型已披露总数分行业披露个数比重(%)定量24211145.87定性13154.13由表5可知, 在已披露环境信息的145家样本公司中,环保费用支出大部分是以货币计量的形式表现,主要集中在绿化、排污费、环保设备费、环境治理以及环保工程等方面。而对三废排放及利用、环保能源、环保技术、节能减排、绩效、管理制度、环保风险等内容更多的披露是描述型。环保奖励、补助内容也是以货币形式披露。披露内容最多的是环保奖励、补助、节能降耗、环保能源及技术等。2.5分析结论在本文实证案例的分析中,在所选样本范围内的上市公司存在了一些环境信息披露的问题,并且较为显著。利用本文统计指标和以上四个部分内容分析上市公司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实例研究,研究过程简单明了,研究结果较为清晰,同时不可避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只是针对上市公司某一年度的财务报告进行了分析,未能全面概括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而且样本的选择也仅仅是选择了某一个省份地区,因而样本的代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3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浙江省2010年深沪两市已经披露的186家年度财务报表中,有关环境信息披露的统计与分析,发现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3.1环境信息披露比例较高但质量较差从所选研究的186个样本中,披露比例为145家,占总量的77.96,占了大多数,说明企业主动披露的意识较高。但其披露的质量较差,如145家企业无一披露有关环保违法违的情况;仅仅只有两家企业以环境报告书的形式进行了环境信息披露,比例明显偏低;更有20家企业仅仅只是以一句话说明了是否在环保污染严重企业名单之列了事,而再无任何相关环保信息的披露。3.2环境信息披露形式不规范由于缺乏环境会计规范,导致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比较零乱、混乱,可比性较差。目前,由于没有相关准则对披露的形式做出规定,样本公司要么采用补充报告模式披露的形式,要么采用社会责任报告形式、只有两家采用了相对还算规范的环境报告书形式。报告内容上则完全由企业按照信息的特点和各自的偏好自行决定,缺乏规范性。大部分公司是以文字叙述的方式将环境信息预以披露,从表6中可以清楚看到定量化信息严重不足。对定量化的环境会计信息,上市公司也是将其作为常规的财务会计问题来处理的。比如,大多数的有关绿化、排污等费用是在附注中的管理费用明细表中体现的,有关环保奖励、补助的披露是在附注的政府补助明细表中体现,而有关环保设备、环保工程投入等是在附注的在建工程明细表中体现的,这些问题致使一般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了解到比较系统的环境会计信息。3.3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不规范通过对186家样本公司2010年度报告的统计分析发现,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带有较大的随意性。比如,各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行业的不同上市公司之间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差别也很大,披露的信息未能保持较好的一贯性。一方面披露的众多环境信息主要为历史信息,多是对过去发生的环境事项进行反映,有的公司披露的不全面,有的则仅仅只是简单地提及了部分环境信息,很少有公司对所承诺的环境保护方针及措施,比如绿化、排污费、清洁能源费等;另一方面,环境信息的披露内容趋于模式化,如几乎所有公司在社会责任报告书中披露时都是在第四章对环境及可持续发展中对环境信息进行的披露,而且几乎都是格式性文字,对环保风险都总结为当前面临的环保风险是国家可能提高环保标准致使公司的费用、成本增加等等文字性叙述,缺乏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对于所披露的某一环境事项可能产生的后果缺少必要的解释说明,使得所披露的环境信息缺乏一定的相关性,信息使用者很难有效的借助于现有的环境信息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判断和决策。最后,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未经有关机构鉴定和审计,可靠性也难以保证。3.4环境信息披露的主动意识性较差综合浙江省内这些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环境信息来看,系统、全面地介绍企业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不多,反映具体环境措施的就更少。除此之外,披露的环境信息实用性也较低。多数上市公司主要是反映了过去发生的环境事项,如排污费、绿化费、环保认证、环境整治支出、环境设备投资等等,这些信息大部分都对企业经营状况没有重大影响;而对企业未来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环境信息,如环境诉讼、奖罚、环保投资等事项,尤其是负面的预测性信息披露较少,几乎没有提及的。还有部分企业制定了相关制度却没有执行,如兔宝宝在内部控制报告中披露制定了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制度,但却未见有其任何披露内容,栋梁新材也是如此;雅戈尔虽然按照要求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书,但其中却看不到任何有关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4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的影响因素4.1企业品牌形象的考虑通过研究已经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145家企业情况来看,除了国家强制性规定范围内必需的企业发布外,还有一批是企业自愿披露的情形。如占比重达到7.64%的服装纺织业有11家企业进行了披露,而样本中的服装纺织业一共只有11家,披露的企业占其行业总数的比重为100%,可见这个行业的比重还是较高的,而进一步查看其披露的企业名单可以发现,有浙江富润、雅戈尔、报喜鸟、杉杉股份、航民股份等,可以看出,基本上是名牌企业。另外还有机械制造业的63家企业也是如此情况,在共有86家企业的样本总数里,进行披露的企业就有63家,占行业企业总数的73.26%,比例也是较高的,其中也不乏一些名牌企业。因此,可以认为,企业品牌效应对其环境信息的披露存在一定的积极关联影响性。4.2信息披露成本的影响 纵观各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或者说未披露的企业,其年度会计报告的报出,一是要经过很长时间鉴证,二是都要有一定的审计支出费用。从上市公司实际来看,每个公司所花费的该项支出都在几十万元之上,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加速上涨趋势。由此也可以看出,如果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或者环境报告,理应有着与年度报告鉴证业务类似的费用支出,而这项可有可无的支出,对一般中小上市公司来说其实也算是实实在在的“不必要”支出,如果其不发布此项报告则无须支出,在目前国家没有强制规定披露义务的行业中,此项可有可无的支出无疑会让部分企业有节省资金而不予披露的想法。如,兔宝宝及栋梁新材两家上市公司仅仅只是在内部控制报告中稍带的提到了制定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制度,至于如何披露,何时披露,则没有提及,而且公告的当年也未进行相应披露。4.3国家强制披露义务的制约在已进行了环境信息披露的145家上市公司中,有105家是国家强制要求进行披露的,主要集中在生物制药、化学制品、部分机械制造业、有色金属业及综合类企业中。由此可见,当国家有强制披露要求时,各重度污染行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更为关注,相应的其披露的范围及广度都要比没有强制性披露要求的企业高。4.4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本文所选择的186家样本中,披露环境信息的有145家,这其中除去国家强制披露要求的企业外,自愿进行披露的企业占到了40家,占比达到了27.78%。如横店东磁、华峰氨纶等公司,不但在社会责任报告书中进行了环境信息相关披露,而且还对环境成本、费用的计量进行了部分披露,对“三废”管理情况及环境管理绩效指标对比进行了相关披露,这些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可以加强公众对上市公司环保责任及可持续发展方面有个更清楚的了解。也可以看出该部分企业勇于披露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可能对社会造成的环境影响,较好满足了广大民众的知情权,这无疑会提高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公信度,而反过来企业的公信度较大的提高又会推动民众会有更多购买该企业产品的意愿,这其实是一个企业与社会双赢的过程。5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建议5.1加强环境信息披露法规建设由于环境信息披露的社会性很强,加上我国企业及公众的环境意识较为淡薄,因此, 目前环境信息披露的推行应主要依靠政府。因此,应修改我国会计法将环境会计有关内容在专门章节予以增加,同时可以修订会计准则,增加相关环境会计的核算内容,并配套环境会计核算办法,让上市公司财务人员有法可依。5.2完善环境信息披露方式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应当是全方位的环境信息披露,不仅包括环境会计信息,还应包括非财务环境信息。由此,本文提出可以设立四种环境信息披露方式:一是以环境报告书的形式披露环境信息,此种形式应为企业首先考虑的披露方式,因其符合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中的披露文件要求;二是以社会责任报告书形式披露环境信息内容,此种方式可以为企业考虑第二种方式的选择,因其也符合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中的相关文件要求;三是编制单独的环境会计报告书,此报告书可以有环境资产负债表、环境利润表、环境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等内容,此种形式国家目前还没有进行专门的规范,但可以借鉴国外相关做法;四是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相关环境信息,主要应以附注报表的形式披露。5.3加强监管提高环境信息的可靠性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监管具有跨部门性,无论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还是监管工作的具体执行都需要环保与证券等相关部门的相互合作。目前,上证所已发布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以规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的披露工作,而环保部业已推出了重点行业环保核查和环境准入制度,但是,如何能做到证券监管部门与环保部门相互配合以加强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并落到实处,还需要有一个相互协作的过程;另外对于非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目前来看还是一个空白,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