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doc_第1页
2009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doc_第2页
2009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doc_第3页
2009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doc_第4页
2009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语文温馨提示: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一,经典诗文积累(25分)1.依据原文填空。(选做6个题,共6分,多做不加分)(1)潮平两岸阔,_。(王湾次北固山下)(2)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4)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5)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7)_,思而不学则殆。(十则)(8)_,地利不如人和。(两章)2.依据提示默写。(选做4个题,共8分,多做不加分)(1)陋室铭中写作者交往不俗的两句话是:_,_。(2)记承天寺夜游写月下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3)毛泽东沁园春雪的主旨句是:_,_,_。(4)醉翁亭记中的“_,_”表明了醉翁情趣之所在。(5)出师表中的“_,_”是诸葛亮关于赏罚分明的忠告。(6)桃花源记中,“_,_”写出了老人和孩子的愉快幸福。3.默写课文。(共11分,1题必做,7分;23题选做其一,4分。选做题要求写上题目和作者。)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嗟夫!”至“吾谁与归?”2杜牧的赤壁3李煜的相见欢二、阅读理解(65分)(一)阅读温暖城市的细节,完成49题。(20分)温暖城市的细节师闻(1)我有一位同乡朋友在香港工作,今夏因为患了严重的胃病,他的父亲从杭州赶到香港来看望他。香港的天气很热,而他家的旧空调坏了,于是从商场订购了一台,让安装工人来安装。朋友的父亲到香港时,正赶上工人到家。(2)朋友住在十二楼,这是一座老旧的楼房。他的父亲发现,工人们背上许多铜管,足足有五六十米长。老人家不知道这些铜管是干什么用的。朋友说,使用空调的时候,会产生滴水现象,有时候空调滴水还流到了楼道上。为了防止空调水再流到楼道上,他决定引水到楼下的排污管里。(3)老父亲听了,大惑不解。空调完全可以用胶管,为何要选用价格昂贵的铜管?再说,这房子只是租住的。朋友说,如果选用铜管,那么短短几年就需要更换,而选用铜管,却可以几年至十几年不需要进行更换了。这样,以后住进来的人,就不会因为空调水的问题烦恼了。(4)朋友的父亲回杭之后,说他的儿子买空调配件的钱,可以购两台空调主机,大家听了,觉得不可思议。(5)朋友在香港才住了六年,但他的行为习惯却被香港这座城市影响了。虽然朋友仍然是一个打工仔,但他身上,却看不到一个小市民的任何影子。(6)几年前,一个朋友到香港游玩,入住在一家宾馆。她想打电话给家人报平安,但手机没电了。她从宾馆出来寻找投币电话,但不知哪里才有。宾馆大门口的门僮向她指了路,但投币电话就是不通。她无奈往回走,到了门口,那门僮问她电话有没有打通。她摇摇头。门僮拿出了自己的手机,借给她使用。她有些不好意思,另外有一些担心,这门僮会不会借机向她收取费用。门僮似乎看出了她的担心,解释说,他的手机的费用是包月的,他每个月费用都有余。她于是放心地拿过来打了一个电话,当她把手机还给门僮,准备走的时候,门僮突然说:“小姐,请等一下。”她心里想,难道这门僮食言了?她有了挨宰的心理准备。只见门僮把手机拿到她的眼前,指着上面一个号码,说:“你看,这是你刚才拨打的号码,我把它删了。”说完,门僮按下删除键。(7)她大感意外,没想到一个门僮竟然这样善解人意,尊重别人。(8)细节是魔鬼,认识一座城市是困难的,但有了细节,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摘自中外文摘2009年第7期)4.根据语言环境,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善解人意:食言:5.用一句话概括第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3分)6.第5段对前面的叙事有怎样的作用?(3分)7.写出第二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分)起因:经过:结果:8.你认为第6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对后文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4分)9.文章结尾说:“认识一座城市是困难的,但有了细节,一切都迎刃而解了。”联系题目,说说作者凭借细节,对香港有了怎样的认识。(3分)(二)阅读说“屏”,完成1015题。(15分)说“屏”陈从周(1)“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n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xio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结合的文章,关键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2)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3)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4)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到的作用,仅仅是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5)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徒劳了。10.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nxio( )凉( )魂 闺女()休憩( ) 1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屏的知识?(3分)12.读第1段,说说屏的什么特点赢得了外国人的“齐声称道”。(2分)13.屏的主要作用有哪些?(3分)14.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了对屏的喜爱之情?(3分)15.作者除了介绍屏的知识,还表达了怎样的愿望?(2分)(三)阅读“道德血液”不应缺失,完成1620题。(14分)“道德血液”不应缺失 何勇(1)一个不会赚钱的企业家不是合格的企业家,一个只会赚钱、抛弃公众利益的企业家绝不是真正的企业家,最终也会被消费者所抛弃。 (2)经济和道德,似乎是一对矛盾。然而,二者实际上是统一的。前者依附于后者。作为企业家,守不住社会道德这条底线,就谈不上利润,谈不上企业的发展。 (3)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谈及三鹿奶粉事件时,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而不能只流淌利润的血液。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4)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自古以来即强调商家的道德修为,追求“儒商”,重视商业道德,不义之财不取。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儒商”,则把儒家追求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和市场经济的新道德观有机结合起来,有着正确的义利观。 (5)企业家的性格,决定产品的品质;企业家的高度决定企业的寿命。改革开放以来波澜壮阔的实践,产生了一大批负责任、担道义、求创新、创品牌的民族企业家。汶川大地震后,无数企业家的义举,已说明这一点。(6)但也有一些企业家,见利忘义,见钱忘责,置广大消费者利益、安危于不顾,追求昧心的利润。最近的三鹿劣质奶粉,以及此前的“苏丹红”、“瘦肉精”等影响恶劣的事件,都是企业丧失基本道德后的“恶果”。 (7)人无信难行,企业有责乃远。企业家的竞争力、公信力和道德水准,从来就不仅是企业家个人的事情,它关乎着一个企业、一个产业,甚至公众的生命安全。一些知名企业、百年老店,之所以多少年来一直得到社会信任,就是因为除了遵纪守法外,还将道德,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而反观那些曾红火一时的短命企业,多是只顾及蝇头小利、缺乏长远眼光之辈。 (8)当然,除了企业自律,政府、社会对企业的他律约束是必须的,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是必要的,但监管不是万能的,再好的制度也有漏洞。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忘掉社会的道德建设,不能忘记企业家的道德意识。 (9)除了追求利润这个天然基因,企业家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担当起一个社会法人的责任,最基本的要保证产品质量的安全;要承担起对员工,对股东,对社会公众,对环境应负的责任;有作为、有追求的企业家,还应肩负起自主创新、打造民族品牌的责任这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须担负起的义务。(摘自新华文摘2009年第1期)16.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7.写出第7段的中心句。(2分)18.分别写出文中采用的正、反事实论据。(4分)正面论据:反面论据:19.文章开头和结尾论述真正企业家标准的角度有什么不同?(2分)20.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1)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刻也不能忘掉社会的道德建设,不能忘记企业家的道德意识。(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四)阅读下边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2126题。(16分)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公孙仪1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2受鱼,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人:迁就他人。2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蹴尔而与之()(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4)其弟子谏曰()22.翻译句子。(4分)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23.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24.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2分)25.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2分)26.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2分)三、写作(60分)27.从下边给出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1)“用笔不灵观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讲的是自然现象带给写作者的启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的是春夜喜雨对万物的默默滋润;“身教胜于言教”,告诫人们用好的行为影响人比说教更有力量;“大爱无言”,提醒大家人间至爱往往就在你不经意的细节之中。想一想,曾有多少自然现象让聪慧的你获得了灵感,明白了事理。曾有多少人的行为有意无意间给过你感染和教育?拿起笔来,以“此时无声胜有声”为题目,写下你难忘的一段经历。(2)家长会,也许曾是你最为敏感的话题。那么多的家长会,会前会后,会上会下,你一家有过许多与众不同的经历和想法。请以“家长会”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述故事,议论是非,也可以对家长会的改进提出建议。作文要求:1第(1)题写成记叙文,第(2)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写记叙文,要求内容具体;写说明文,要求清楚明白;写议论文,要求有理有据。3不少于600字。4不写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009年赤峰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经典诗文积累(共25分)1.每小题1分,共6分,答题超过6个,后边的题不阅;填空每错、漏、添1个字即不得分。(1)风正一帆悬(2)随风直到夜郎西(3)无可奈何花落去(4)烽火连三月(5)病树前头万木春(6)自缘身在最高层(7)学而不思则罔(8)天时不如地利2.每小题2分,共8分,答题超过4个,后边的题不阅;默写每错、添2个字即不得分。(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5)陟罚臧否,不宜异同。(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此题共11分,第(1)题为必做题,7分;(2)(3)题选做其一,4分。选做题全做者只阅前边一道题。要求照原文格式书写,错、漏、添1个字减1分,减到0分为止。总减分出现小数忽略不计。(1)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2)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 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二、阅读理解(65分)总体说明:凡是主观性试题,只要答题内容与参考答案意思接近,就要酌情给分,不强求语言形式上的完全一致;虽与参考答案有出入,但言之成理且语言通顺的答题也要酌情靠上给分;对卷面整洁,表达清晰,表现出良好书写习惯的试卷也要靠上给分。(一)阅读温暖城市的细节4.善于理解别人的心思。说话不算数(不履行诺言;不给自己的话做主。)5.朋友在安装空调时,为了自己,也为了今后租住这套房子的人不再为空调水所烦恼,选择了耐用但价格昂贵的铜管。6.揭示了前边故事的意义:好的城市风尚对人的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影响,受到影响的朋友身上没有了做事只从个人利益出发的小市民的影子。7.朋友想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但手机没电了。宾馆门僮主动把手机借给朋友用,并在打完电话后当面删除了朋友用过的号码。朋友为门僮的善解人意和尊重别人而大感意外。8.运用了心理描写。写出了朋友的戒备心理,与门僮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故事情节出现了波澜;给后文写朋友的“大感意外”做了情感上的铺垫。(指出心理描写1分,后边答出任意两点2分。)9.作者认为香港是座温暖的城市,温暖来源于两个小人物的做事细节。(或:作者从两个朋友亲身经历的细节中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二)阅读说“屏”10纳销 guq11从特征、作用、分类、设置等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答出其中的3点即可)12.屏的“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特点赢得了外国人的“齐声称道”。13.既起分割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另外,还是“流动空间”,还有文化休憩作用。(答出其中的3点即可)14.第1段直接表达了对屏的向往之情。第4段写对人们忽视屏的建筑美现象的不满也反映了对屏的喜爱。第5段在对屏的闲滋味的体验和对屏的创新希望中寄寓了对屏的喜爱。15.希望建筑师和家具师们在屏的制作上能有超越前人的成就。(三)阅读“道德血液”不能缺失16.作为企业家,守不住社会道德这条底线,就谈不上利润,谈不上企业的发展。17.人无信难行,企业有责乃远。18.正面论据:1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儒商”传统2汶川地震后企业家们的义举3知名企业、百年老店的被社会长期信任(答出两点即可,每点1分)反面论据:1三鹿劣质奶粉以及“苏丹红”“瘦肉精”等影响恶劣的事件(1分)2那些红极一时的短命企业(1分)19.开头从反面论述了什么样的企业家不是真正的企业家,结尾从正面论述了真正企业家所具有的特征(或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若答“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真正企业家的标准”也可。)20.(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道德比作制度运行的土壤,形象地突出了道德对于制度的基础地位。把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比作唇与齿的依存关系,写出了二者的缺一不可。(2)不能删掉。“一刻”指出了道德建设和道德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长期性(持续性)。(四)阅读两个文言语段21(1)用脚踢(2)通“辨”,分辨 (3)特别喜欢(很爱好)(4)他,指公孙仪22.(1)一碗饭,一碗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饿死。(2)先生喜欢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给的)鱼,为什么呢?23.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或:乡为身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