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矿井及选煤厂项目联合试运转方案.doc_第1页
xx矿井及选煤厂项目联合试运转方案.doc_第2页
xx矿井及选煤厂项目联合试运转方案.doc_第3页
xx矿井及选煤厂项目联合试运转方案.doc_第4页
xx矿井及选煤厂项目联合试运转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国 投 新 集 能 源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GUO TOU XIN JI NENG YUAN GU FEN YOU XIAN GONG SI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项目联合试运转方案二零一二年三月五日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审 批 签 字 表措施名称: 收到时间: 审批时间: 会审单位签 字会审单位签 字物流队生产办固定队总工办皮带队土建副总供电队机电副总自动化队通风区地测副总抽排区通风副总运输区选煤厂掘进副总保卫科巷修副总财务科矿建副总运销科安全副总地测科财务副总安监科经营矿长土地办机电矿长培训办掘进矿长综合办生产矿长经营办安全处长基建办总工程师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通防办党委书记机电办矿 长审 批 意 见同意按本方案进行联合试运转,并补充以下意见一并贯彻执行:1、试运转期间,各参与的职能部门要安排精干人员值班,随时解决试运转过程中发现的问题。2、各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本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的学习,熟悉避灾原则及避灾路线,并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3、试运转期间,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及领导每月对试运转方案进行复审。批准日期:2012年3月6日目 录第一章 矿井概况1第一节 地理位置、交通、隶属关系及地形地貌1第二节 井田位置、面积及资源储量1第三节 井田地质情况1第四节 开采技术条件2第五节 设计单位及时间3第六节 立项批准单位及时间4第七节 开工时间4第八节 矿井联合试运转预验收情况4第二章 矿井联合试运转准备情况5第一节 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建成情况5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情况5第三节 资格审查及持证上岗情况5第四节 救护大队机构组成及救护装备情况5第五节 矿井联合试运转工作领导小组6第三章 矿井联合试运转方案6第一章 矿井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期限6第二节 矿井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25测试机构和人员25第三节 矿井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28第四节 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29第四章 矿井联合试运转安全技术保障措施30第一节 采煤工作面安全技术保障措施30第二节 巷道掘进安全技术保障措施34第三节 “一通三防”安全技术保障措施35第四节 瓦斯抽采安全技术保障措施43第五节 防突安全技术保障措施44第六节 防止瓦斯引燃和爆炸安全技术保障措施44第七节 巷道瓦斯(或二氧化碳)超限时的处理措施47第八节 防止煤尘爆炸扩大的隔爆措施47第九节 监测监控安全技术保障措施47第十节 防治水安全技术保障措施50第十一节 机电运输安全技术保障措施52第十二节 立井防坠安全技术保障措施55第十三节 选煤厂联合试运转安全技术保障措施56第十四节 其它安全技术保障措施59第五章 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各类事故预案60第一节 顶板事故处理预案60第二节 瓦斯灾害事故处理预案60第三节 矿井火灾事故处理预案61第四节 矿井水灾事故处理预案62第五节 安全监控系统故障处理预案63第六节 机电运输及机电安装事故处理预案64第七节 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处理预案65第八节 选煤厂联合试运转安全应急预案65第九节 其它要求及突发事故的处理预案69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 地理位置、交通、隶属关系及地形地貌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井田属淮南煤田西部,地处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与颍上县交界处,西距阜阳市约30km。井田东与刘庄井田、西与口孜西井田相接。 本区交通方便,淮(南)阜(阳)铁路自井田南侧经过,阜(阳)淮(南)公路穿过井田。流经井田南部外缘的颍河常年通航,可转接淮河水运。隶属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行政区划隶属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管辖。井田地处淮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地面标高为+23.52+27.58m。第二节 井田位置、面积及资源储量根据矿井开拓布局,井田范围:东起F12断层,西至DF3断层,北起太原组第一层灰岩顶面露头线,南至F1断层。井田走向长7.4km,倾向宽3.07.3km,面积约33.6km2。全井田共有煤炭资源/储量770734.7kt,其中: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11b+122b+333)734948.0kt,扣除各种煤柱和开采损失后,全井田共有可采储量391489.3kt,其中一水平-967m以浅有可采储量231253.7kt。第三节 井田地质情况一、地质构造本井田位于淮南煤田西部陈桥背斜的南翼西段,总体为一不完整向斜构造,南翼被F1断层切割。向斜总体轴向为北西向,向斜南翼地层平缓,一般510,向斜北翼地层倾角稍陡,一般为1018左右。全井田钻探期间共发现30条断层,其中26条为正断层,4条逆断层。按断层落差分:最大落差大于等于100m的6条,小于100m而大于等于50m的4条,小于50m大于等于30m的4条,小于30m的断层16条。断层的延展方向以北东向为主,少数为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二、煤系地层口孜东井田为全隐蔽含煤区,钻探所及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青白口系、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新生界。井田内主要含煤层段总厚约763.90m,含煤30余层,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二叠系,可采煤层共10层,主要可采煤层有5层(分别为13-1、11-2、8、5和1煤层),平均厚度为4.60、2.41、2.90、5.52、6.36m。三、水文地质本井田新生界松散层厚度介于426.18687.60m之间,平均厚度为591.60m,总体趋势为由东向西,由南、北向中部逐渐增厚。本矿井先期开采-967m以浅时,采用安徽省阜阳市口孜东井田煤炭勘探报告所提供的-950m水平涌水量的预计结果,因此,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为597m3/h,最大涌水量为832m3/h;开采1煤层时的正常涌水量为620m3/h。第四节 开采技术条件一、瓦斯根据地质勘探报告,13-1煤层在-950m以上瓦斯含量为0.065.24 m3/t,平均瓦斯含量2.12 m3/t。在控制工作面岩层的地质勘探钻孔内瓦斯测试含量为:4.72 m3/t(17-4钻孔)。根据口孜东矿13-1煤层开拓准备情况,采用重庆研究院生产的DGC瓦斯含量直接测定装置在DF1断层两翼对13-1煤层瓦斯含量进行直接法测试,测定瓦斯含量为5.38265.4372 m3/t;因此首采面区域内最大原始瓦斯含量为:5.4372 m3/t,通过现场取样化验得知最大瓦斯解析量为3.6965m3/t,残存瓦斯含量为1.7407m3/t。在2011年7月份口孜东矿组织的瓦斯等级鉴定和揭13-1煤层过程中,实测瓦斯含量最大值为5.4372m3/t(-810m)。经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口孜东矿2011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进行审查,批复结果:口孜东矿为高瓦斯矿井,批复文号为皖经信煤炭函20111210号。二、煤尘爆炸与煤的自燃本井田各可采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根据“安徽兴安矿用安全产品检验站”的鉴定资料,13-1煤尘具有爆炸性。其水分Mad为2.27%,灰分Aad为26.06%,挥发份Vdaf为41.36%,火焰长度为5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为60%,煤尘爆炸指数57.71%。各煤层煤的自燃倾向性介于不自燃很易自燃之间。经重庆研究院鉴定,矿井13-1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类,属容易自燃煤层,最短发火期为36天。三、地温本井田的恒温带深度为自地表向下垂深30m处,恒温带温度为16.8。地温梯度2.33.1/百米,属于地温正常区,仅在井田北部的局部块段地温梯度偏大,存在异常区。本井田开采较深,根据井田煤炭勘探报告提供的钻孔测温情况,一般在-500m以下,地温已达到31,进入一级热害区;一水平(-967)最低地温已达38.8,属二级热害区。第五节 设计单位及时间口孜东矿井是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一座大型矿井,本井田2004年完成井田地质勘探报告,同年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根据口孜东井田煤炭勘探报告三维地震勘探报告等资料编制完成淮南新集矿区总体规划;2005年5月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年元月,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同年8月,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项目申请报告;根据口孜东矿井安全设施审查综合意见及督促修改函的要求,口孜东矿井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2007年6月完成了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修改版),同年7月,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2012年2月,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修改);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于2010年3月完成了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矿中央区-967m水平以上13-1煤层突出危险性阶段性鉴定报告; 2010年8月,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矿井安全设施变更设计。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10年10月21日-22日在合肥组织专家对口孜东矿井安全设施变更设计进行了审查,并形成了专家审查意见。根据审查意见,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对口孜东矿井安全设施变更设计进行补充完善。2010年12月19日,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在淮南组织专家对口孜东矿井安全设施变更设计(修改版)进行了审查,并出具了审查意见。第六节 立项批准单位及时间口孜东矿井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004年12月,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以国土资矿评储字【2004】156号文下达了评审意见书,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储备字【2004】359号文出具了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2005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能源【2005】2633号文对淮南新集矿区总体规划进行了批复;2006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环审【2006】240号文对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了批复;2007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发改能源【2007】882号文下达关于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项目申请报告项目核准的批复;2007年5月2931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专家对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进行了审查,并形成了审查报告书。2007年6月26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下发了煤安监司函监察200737号“关于督促修改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函”。2007年8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煤安监函【2007】44号文下达了口孜东矿井安全设施设计(修改版)的批复;2008年4月,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设计【2008】373号文下达关于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的批复;2012年2月,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皖发改设计函2012176号下达关于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修改)的批复。第七节 开工时间口孜东矿井建设始于2007年7月16日,即主井井筒正式开工。第八节 矿井联合试运转预验收情况一、矿井首采面工程及矿井安全、生产各大系统均已按设计要求完成。劳动保护“三同时”专项己通过主管部门的验收,并予以批复。二、2012 年3月12日国投新集公司组织了口孜东矿矿井安全设施预验收,并形成了安全设施预验收报告。2012年3月14日集团公司组织了矿井联合试运转预验收,并形成了联合试运转预验收报告。第二章 矿井联合试运转准备情况第一节 生产系统及安全设施建成情况提升系统、运输系统、压风系统、供电系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抽采系统、灌浆系统、束管监测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防尘系统、注氮系统、污水处理系统、贝克自动化系统、首采面工作系统等煤矿各生产系统和安全设施已于2012年3月15日前按设计要求基本建成完工,并通过公司预验收。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情况口孜东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矿长为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同时设置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机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组织完善,分工明确。矿党政领导10人,副总工程师12人,涵盖矿生产、掘进、机电、运输、通风、经营、技术、地质测量、安全、政工等各项专业。矿目前设置科级建制单位共30个,其中安全生产科室有:生产办负责矿井生产协调、调度室及质量标准化工作,公司驻矿安监处负责全矿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及矿井安全费用提取监督工作,总工办负责矿井采掘技术、设计及科研工作,基建办负责矿井矿压、土建等工作,地测科负责矿井地质测量工作,机电办负责矿井机电、运输管理工作,通防办负责矿井“一通三防”工作,培训办负责矿井安全培训工作,经营办负责矿井人力资源、安全费用提取工作。安全生产指挥系统顺畅,责任明确,分工细致。矿井已经制定和建立各项安全规章制度111项,包括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会议制度、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质量标准化验收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技术措施审批制度、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等以及财务、经营等各项规章制度均已建立。第三节 资格审查及持证上岗情况口孜东矿井由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委任矿长一名(矿长安全资格证:110340113000104)。所有入井人员均经过入井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可入井;安全管理人员全部经过安全资格培训,取得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第四节 救护大队机构组成及救护装备情况矿与国投新集救护大队签订了救护协议,口孜东矿驻有国投新集救护大队一个中队,该中队专为本矿服务。救护中队驻地位于口孜东矿救护楼内,距矿井约800m,行程约5分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九十三条“矿山救护队至服务矿井的距离以行车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限”的规定。该救护中队共有32人组成:设有中队长1人,副中队长2人,技术负责人1人,司机4人(兼),3个小队 (每个小队9人)。救护装备有:矿山救护车1台、正压氧气呼吸器37台、红外线测温仪3台、一氧化碳检测仪3台、CD4多功能气体检测仪3台,液压起重气垫1套,液压扩张嵌1套,轻便支架1套,氧气充填泵2台、空气充填泵1台,灾区电话2套等矿山救护设备。中队的救护队员达到要求、救护装备齐全优良,完全能够满足对矿井抢险救护的要求。第五节 矿井联合试运转工作领导小组为确保试运转期间的矿井安全,矿成立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组长:陈国忠副组长:马纪 杜库实 苏毅 汪向明 李井柱 段述勇 孙志军 张军 柏发治成 员:方伟 许帮华 岳喜占 陈富安 苏正飞 桂久超 汪家华 张频 徐德成 赵洪超 胡庆礼 王海涛第三章 矿井联合试运转方案第一章 矿井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期限一、矿井通风系统(一)概况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井、副井进风,风井回风,风井安装两台GAF40-21.1-1FB型动叶可调矿井轴流式通风机,一台使用,一台备用,风机叶片运行角度-17+123,风机设计最大排风量526m3/s,即31560 m3/min,电机功率3500kW,电压10000V,电流240A,转速744r/min。目前中央回风井通风机的叶片角度为-17,矿井总排风量14353m3/min,等积孔5.42m2,111303面切眼风量2000 m3/min,在联合试运转时,矿井控制风流设施主要采用永久风门、调节风门、挡风墙等通风设施,111303综采工作面采用U型上行通风方式,111303工作面风量只需增加300600 m3/min,安徽省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于2010年7月14日对该风机进行了性能测试,该风机性能稳定,符合设计要求,根据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及中煤科集团重庆研究院编制的一水平中央区13-1煤层基本参数测定及111303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报告,风量能够满足矿井生产需要。(二)通风路线新鲜风流主井、副井-967m水平井底车场-967m水平轨道石门中央采区下部车场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和中央(13-1)采区胶带机上山中央(13-1)采区中部车场111303工作面胶带机顺槽111303工作面111303工作面轨道顺槽中央(13-1)采区上部车场中央(13-1)采区回风上山和中央(13-1)采区回风上山(二)-967m水平北翼回风石门(一)中央回风井地面。二、矿井压风系统地面压风机房安装510DA3型离心式空气压缩机3台,2台工作,1台备用。Q=150m3/min,P=0.8Mpa。1趟总压风管从副井敷设下井。井下主管路规格D3258mm无缝钢管,主干管按矿井中央区内最远采区的送风距离来考虑,通过井底车场向各个采掘头面输送压风,完全能够满足矿井的用风。压风系统2008年7月底安装完成投入使用,运行状态良好,并按规定每年进行一次性能测试和探伤检验,各项检测结果符合要求。三、瓦斯抽采系统(一)概况口孜东矿建有地面永久瓦斯抽采泵站,泵站内安装4台扬州长江水泵有限公司生产的2BEY-67型水环真空泵,单台泵的额定流量为415m3/min,抽采负压2080kPa,2用2备,并预留2台泵的安装位置。电机采用南阳防爆电机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YB560M2-4型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压等级10000V,功率560kW。地面至井下永久抽采总管为2路63010mm的螺旋焊管,敷设在中央回风井中。各主、干、支管路根据要求安设了计量装置、除渣器、放水器等装置,并安设专人对抽采管路进行定期巡查。目前111303工作面采用顺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抽采系统正常,稳定可靠。此外瓦斯泵站西侧施工一地面钻孔至回风石门,钻孔内下设套管并安设529mm管路,为分源抽采及后期抽采系统扩容做好准备工作,钻孔已施工到底。(二)瓦斯抽采系统1、高抽巷抽采111303面高抽巷联巷(3258 mm)111303面轨道顺槽(3258 mm)中央(13-1)采区回风上山(二)(5299 mm)轨回2号联巷(63010 mm)北翼回风石门(一)(63010 mm)中央回风井(63010 mm)地面永久瓦斯抽采泵站(63010 mm)。2、111303面轨道顺槽顺层钻孔抽采、上隅角埋管抽采111303面轨道顺槽(3777 mm)中央(13-1)采区回风上山(二)(5299 mm)轨回2号联巷(63010 mm)北翼回风石门(一)(63010 mm)中央回风井(63010 mm)地面永久瓦斯抽采泵站(63010 mm)。3、111303面胶带顺槽顺层钻孔抽采111303面胶带顺槽(3258 mm)中央(13-1)采区回风上山(二)(5299 mm)轨回2号联巷(63010 mm)北翼回风石门(一)(63010 mm)中央回风井(63010 mm)地面永久瓦斯抽采泵站(63010 mm)。地面瓦斯抽采系统于2009年11月安装完毕,现运行稳定。四、粉尘灾害防治系统(一)概况矿井有健全的防尘系统,工业场地设容量为1000m3日用消防水池2座,地面水源由副井井筒到达井底车场,矿井主要大巷采用273管路供水。在矿井主要巷道及在掘进巷道均按设了水管,主要大巷每隔100m安设一个三通阀门,掘进巷道内每隔50m安设一个三通阀门。井下主要进、回风巷均设置隔爆水袋,容量不低于400L/m2,各煤巷掘进工作面、石门揭煤掘进面、首采面两巷均设隔水袋,容量不低于200L/m2。目前共有防尘设施87处,其中隔爆水袋12处、放炮喷雾4处、转载喷雾36处、净化喷雾35处。所有转载点、综掘机、综采机按规定安设降尘喷雾装置,并正常使用。(二)首采面防尘系统1、111303轨道顺槽防尘供水路线:地面水池副井北翼轨道石门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下部车场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111303轨道顺槽。2、111303胶带机顺槽防尘供水路线:地面水池副井北翼轨道石门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下部车场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111303胶带机顺槽。五、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系统口孜东矿按突出矿井设计,目前仅揭露13-1主采煤层,通过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对口孜东矿13-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鉴定结论为:口孜东煤矿一水平中央区(F5断层与F12-1断层间、-980m水平以上至煤层露头范围)13-1煤层为非突出煤层;口孜东矿13-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上报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通过了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专家并邀请安徽煤矿安监局对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提交的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口孜东矿13-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审查,批复文号为皖经信煤炭函20111309号。六、防灭火系统(一)灌浆系统地面泥浆搅拌站设备已经安装完毕,设有4个泥浆搅拌池,总容量200m3,灌浆量2415.6m3/d,装有4台泥浆搅拌机,型号为NJ-11行走式矿用泥浆搅拌机,制浆量为13.6m3/h;渣浆泵型号为KZJ150-50,流量为264 m3/h,地面灌浆管路已延接至风井井口。井筒内灌浆管路为273无缝钢管,井下灌浆主干管路为219无缝钢管,111303轨道顺槽为108无缝钢管,根据工作面上隅角及采空区CO及温度变化情况采取相应采空区灌浆或工作面洒浆方式。灌浆系统:地面灌浆站(27320 mm)中央回风井(27320 mm)-967m井底车场(21912 mm)北翼回风石门(一)(21912 mm)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21912 mm)中央(13-1)采区上部车场(21912 mm)111303工作面轨道顺槽(1088mm)111303综采工作面采空区(1088mm)。 轨道顺槽布置一趟108灌浆管,接至工作面上隅角,工作面回采后进入采空区。轨道顺槽灌浆管路每隔30m预留“三通”分支,分支口用闷头闷严实。当工作面推过灌浆管30m后方可灌浆,工作面推至“三通”分支位置,及时将闷头卸掉,同时停止灌浆,待“三通”进入采空区30m后方可重新开始灌浆。由于工作面处于俯采状态,采空区灌浆或工作面洒浆只是工作面防灭火的辅助措施。地面灌浆系统2011年8月安装完毕,调试正常。(二)地面注氮系统矿井地面制氮站设在工业场地西北部。安设2台QTD1000/98型制氮机,每小时产生浓度不低于97%的氮气1000m3。地面注氮管路为273mm管路,井下注氮主管为219mm管路,工作面机巷为133mm管路。注氮系统:地面制氮总站(273)中央回风井(273)北翼回风石门(一)(219)轨回2号联巷(219)中央(13-1)采区回风上山(二)(219)111303首采面胶带机顺槽(133)工作面采空区。该系统于2011年6份安装完毕,调试正常。(三)束管监测系统束管监测系统选用淄博祥龙科技有限公司kss-200型煤矿自然发火束管监测系统,对井下111303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密闭等处的观测点自动巡回采样、分析。信号采集及数据分析、传输由控制箱完成,并将信息及时传送给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及时预报煤炭自燃。该系统与2012年2月份安装完毕,调试正常。首采面束管铺设线路:地面火灾束管监测室中央回风井北翼回风石门(一)中央(13-1)采区下部车场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111303首采面轨道顺槽工作面采空区。七、防治水系统口孜东矿首先开采13-1煤层和11-2煤层,根据口孜东井田煤炭勘探报告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一)防治水机构与制度建设系统我矿严格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之要求,建立了口孜东矿防治水组织机构,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防治水领导小组,成立了防治水办公室,编制完善了防治水岗位责任及防治水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防治水规定的要求编制了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五种图件。认真收集、整理基础资料,结合我矿生产实际,建立健全了矿井防治水十五种基础台账。(二)各种防水煤柱,保安系统为确保安全生产,矿井按照要求留设了下列防水煤(岩)柱:各煤层隐伏露头防水(砂)煤柱,断层防水煤柱,井田边界煤柱,铁路保护煤柱,工广保护煤柱等,保证了矿井的安全生产。(三)矿井防治水动态观测系统建立地面及井下水动态观测系统。建立矿井水动态观测系统,重点实时监测各井筒涌水量及各含水层水位动态变化情况。目前矿井动态观测系统进行了安装施工。污水处理站4个排水管路及地面长观孔7个,共安装设备11套,除井下水沟外,初步建立起矿井动态观测系统。(四)井下防排水系统1、井下中央水泵房井下-967m水平中央水泵房内设置MDS420-96A12型水泵5台,2台工作,2台备用,1台检修。单台流量为420m3/h,扬程1079.7m,配套防爆型电动机2240kW、1480r/min;正常涌水时2台工作,最大涌水时4台工作。排水管选用D325无缝钢管4趟。中央水泵房有2个安全出口,管子道与副井连通,管子道上口位于副井马头门之上14m处,发生水患时,人员可通过管子道经副井井筒撤出,通往井底车场出口处安装有防水密闭门,泵房与水仓间有控制阀门。2011年12月13日对永久排水系统分别进行单台和五台水泵排水的联合试运转及性能测试,联合排水试验结果的各项测试参数符合设计要求。2、-967m井底永久水仓中央永久水仓由内水仓和外水仓组成,永久水仓总容积为5353m3。 3、主排水能力根据口孜东矿勘探地质报告,开采513-1煤层时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97m3/h,最大涌水量832m3/h,口孜东矿中央水泵房正常排水时2台工作,正常排水量为840m3/h,最大排水时4台工作,最大排水量1680m3/h。永久水仓容积和矿井排水能力及排水管管径完全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的各项要求。八、提升运输系统(一)主井提升系统装备2套27t双箕斗,井筒直径7.5m,提升速度13.5m/s,采用JKMD4.84(III)型落地式多绳摩擦轮提升机,各由1台4700kW低速同步电动机驱动,交-交变频供电,提升能力6.88Mt/a。采用钢结构井架。主井提升机采用同步电机拖动,其定子由三相无环流、反并联的晶闸管交交变频器供电,采用纯12脉动、全数字矢量控制,磁场由6脉动晶闸管整流器直流供电。该系统于2012年2月完成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行,通过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对提升机的性能测试及关键部位探伤,有实验报告,至今运行情况良好。(二)副井提升系统装备一套1.5t双层四车双罐笼(一宽一窄)和一套9t双箕斗,井筒直径8.0m。双罐采用JKMD54型落地式提升机,提升速度11.5m/s。双箕斗采用JKMD34型落地式提升机,提升速度13.5m/s,主要担负全矿井升降人员、提升矸石及物料等。分别由1台2300kW(双罐)和1600kW(双箕斗)直流电动机拖动,采用钢结构两用井架。副井提升机采用直流电机拖动,电枢回路由无环流、反并联的晶闸管整流器直流供电,采用纯12脉动、全数字控制,磁场回路由6脉动晶闸管整流器直流供电。副井双罐笼提升系统于2010年4月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双箕斗提升系统于2010年11月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分别于2011年4月14日及2011年12月2日通过安徽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对提升机的性能测试及关键部位探伤,有实验报告,至今运行情况良好。(三)原煤运输系统井下原煤运输设备选用DTL160/400/3800型强力胶带输送机。该系统包括北翼主运胶带机、13-1采区上山胶带机、111303顺槽胶带机。运输路线为: 111303工作面111303顺槽胶带机13-1采区上山胶带机北翼主运胶带机主井装载煤仓主井提升箕斗地面生产系统选煤厂外运煤仓。原煤运输整套系统已于2012年2月底投入使用,目前系统运行正常。(四)矸石胶带运输系统矸石胶带运输系统是由掘进工作面链板机或胶带机(或直接搭接到矸石胶带机或用矿车经井下翻罐笼)经北翼矸石胶带机、井下矸石缓冲仓、主运矸石胶带机、井底矸石仓、副井矸石箕斗至地面排矸系统。此套系统已于2010年11月25日投入使用,目前系统运行正常。(五)辅助运输系统轨道运输:地面、井下辅助运输系统采用窄轨道运输,轨距900mm,地面采用轨型30kg/m,井下采用38kg/m或30kg/m轨道。运输方式采用15台型号为CTL8/9GB和CTY5/9GB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牵引MGC1.7-9型(1.5t)矿车或MLC3-9(MLC1.5-9)材料车等车辆运输材料、设备和矸石,地面、井下设有充电硐室。井下生产的矸石矿车经副井罐笼提升至地面,编组后经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牵引运到翻车机房,利用2JK-2/30E型双滚筒矿用提升机提升系统经斜面双钩双车提升卸矸架进行排矸。主要斜巷辅助运输:在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斜巷安装一部JKB-32.2/31.5P型单绳缠绕式防爆变频提升机担负提矸石、大件和材料的任务。该绞车滚筒直径3m,宽度2.2m,钢丝绳最大静张力及最大静张力差135kN,配防爆电动机,630kW,提升速度3.6m/s。该巷道倾角15,斜长868m。该系统已于2011年12月投入使用至今运行正常,并于2012年12月13日进行了性能测试及探伤检验,各项检测结果符合要求,九、供电系统本矿井两回路110kV电源分别取自颍上花园和邢集220kV区域变电所,距离分别为19.4km和35km。(一)地面供电系统工业场地内建 110kV 变电所一座,矿井110kV变电所设于工业场地东部,进出线较为方便,并且接近矿井用电负荷中心。110kV变压器室外安装,其余设备室内布置。变电所设10kV配电室、主控制室、110kV配电装置室、无功补偿电容室、消弧线圈室等。在10kV开关室、主控制室下设电缆夹层。110kV变电所装备7个间隔GIS全封闭组合电器、SZ9-31500/KVA主变压器两台、KYN28-12型开关柜62台、动态滤波补偿装置一套;变电所采用NSP-2000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实现对开关的遥信、遥测、遥控、遥调等功能。110kV变电所于2006年8月份投入使用,运行稳定。通过了有资质的检测试验单位检测试验,并有相关试验报告。(二)井下供电系统1、井下中央变电所矿井井下在-967m井底车场设一座中央变电所,井下电缆选用MYJV42-10kV 3185交联阻燃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粗钢丝铠装电力电缆4根,经副井井筒敷设至967m中央变电所,分别引自110kV变电所10kV开关柜11#、12#、13#、14#柜。正常情况下,中央变电所四段母线分段运行。井下中央变电所于2010年11月份投入使用,运行稳定。2、井下中央(13-1)采区变电所在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设一座采区变电所,采区变电所一回路电源引自地面110kV主变电所32#10kV开关柜,另一回路电源来自井下中央变电所-12高压开关柜,两回路分列运行。中央13-1采区变电所于2012年2月份投入使用,运行稳定。十、供水系统矿井设水源井6座,井距600m,井径0.3m,井深90m,每座水源井设深井泵房1座,内安装深井潜水电泵1台,型号为200QJ80-77/7,Q=80m3/h,H=77m,N=30kW。矿井设输水管1根,连接6座水源井,并将所抽地下水输送至工业场地日用消防水池。输水管采用钢塑复合管,管径为De315,埋深不小于1米。供水系统于2006年2月投入使用,运行良好。十一、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一)监测监控系统口孜东矿监控系统为KJ90NB安全监控系统,2009年7月运行,系统设实时监控、瓦斯超限断电、故障闭锁功能,进行监控的区域为工作面上隅角、采煤工作面、轨道顺槽、胶带机顺槽各种通风参数监测监控以及该区域通风设施状态监控,监控中心站配备主机2台,1台使用,1台备用,监控分站22台(井下20台,地面2台),达到了实时监控。可对瓦斯、风速、CO、负压、温度等井下环境参数及设备开关状态进行监测和对瓦斯超限进行断电控制,2010年6月16日井下通讯传输由线性传输改为光纤传输,井下监控系统形成内环通讯网络,现系统运行正常可靠。首采面监控系统:工作面轨道顺槽上隅角、轨道顺槽、胶带顺槽各传感器中央(13-1)采区轨道上山采区变电所(井下分站)北翼轨道石门地面中心站。(二)人员定位系统矿井采用KJ133型人员定位系统。矿井调度室设人员定位系统地面中心站,配备显示设备,系统主机采用双机备份,24小时不间断运行。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用主机在5分钟内投入工作。中心站双路供电,并配备不小于2小时的在线式不间断电源。在副井上、下口设矿用本安型无线收发器;中央(13-1)采区入口、首采工作面上、下风巷入口、所有掘进工作面入口等重点区域均设矿用本安型无线收发器;在井下主水泵房及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爆破材料库等限制人员进入的限制区域均设矿用本安型无线收发器;在北翼轨道石门、回风上山(二)等主要人流巷道分支处设置矿用本安型无线收发器。在井下中央(13-1)采区避难硐室、设置定位分站和电源箱各1台,在避难硐室出、入口各设置定位收发器1台;在111303工作面的移动救生舱外设定位分站和电源箱各1台,在各救生舱的生存室出、入口各设定位收发器1台。(三)紧急避险系统井下建立紧急避险系统,系统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矿井设立永久避难硐室2个(1个设在-967m井底车场附近,位于北翼轨道石门与西翼回风大巷(一)之间,容量100人;1个设在中央(13-1)采区下部车场,容量100人),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3个(111303工作面胶带机顺槽设置2台、轨道顺槽设置1台可移动式救生舱,单舱容纳避灾人员数量为10人,可容纳30人)。(四)压风自救系统工业场地内设压风机房一座,布置510DA3型离心式空气压缩机3台,2台工作,1台备用。单台Q=150 m3/min,P=0.8MPa。主供风管路由一趟DN300管路经副井井筒供井下生产用压风, 井下主压风管路为DN300聚氯乙烯复合钢管,进入工作面管路采用DN150、DN100热轧无缝钢管。在轨道顺槽距工作面上安全出口2540m和胶带机顺槽距工作面下安全出口50100m处各设置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28个;向外有人固定作业地点安装一组压风自救装置,每组6个。煤巷掘进工作面:距迎头2540m设置一组,共15个;然后每隔50m设置一组,每组6个。岩巷掘进工作面:距迎头100130m设置一组,共15个;然后每隔100m设置一组,每组6个。放炮撤人地点安装一组(6个)压风自救装置。(五)供水施救系统矿井给水系统根据水源的不同,分为生活供水系统和生产供水系统两部分。生活给水系统由水源井及泵房、日用消防水池水泵房、水塔(高位水箱)和输配水管网等组成,分成高压和低压2个系统。室外供水管道采用PE管,热熔连接,埋深1m。工业场地设容量为1000 m3日用消防水池2座,其中内储消防水量756 m3;日用消防泵房1座,内设2台高压供水泵(1用1备)和3台低压供水泵(2用1备),高压供水泵型号为DFG80-250/2/22、Q=3565 m3/h、H=8372m、N=22kW,低压供水泵型号为DFG150-200/2/37,Q=110200 m3/h、H=5442m、N=37kW;钢筋混凝土倒锥体水塔1座,有效容积为200 m3,高35m;高位水箱1座,设于装车仓顶,有效容积为30 m3。生产给水系统由生产水池及泵房、生产给水管网等组成。井下消防用水和生产用水直接由水池经副井下井,进入井下供水管网系统。我矿按照安全避险的需求,已经建设了完善供水施救系统,在所有施工区域避灾路线上均敷设供水管路,在压风自救装置处和供压气阀门附近均安设了供水阀门,供水管路已经接入避难硐室内并妥加保护,一旦发生灾害时能及时为受灾人员提供水及输送营养液。(六)通信联络系统通信联络系统于2011年11月正式与淮南矿区新的通信网成功联通。行政通讯采用HiPath 4000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800线,双套电源、双套CC,主要用于行政办公通信,与调度通信系统及井下无线通讯系统可以互拔通信。调度通讯系统选用江西联创公司DDK-6系列产品。容量400门,已安装400门,现已实现行政电话与调度电话互通,于2010年投入使用,现系统运行良好。目前投入使用300门,其中用于地面各车间、矸石山、区队办公等处180门,井下调度电话已实现全面覆盖,到目前为止井下安装各硐室、井底车场、北翼采区各条巷道及西翼采区各巷道调度电话120门,系统冗余调度电话100门。该系统安全设施齐全、可靠,调度台具备强插、强拆、急呼、群呼、会议等功能,且通话质量清晰无断续、无杂音,并可实现通话录音、主要板卡、电源热备份等功能。井下无线通讯选用济南蓝动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的最新wifi技术产品。该系统主要由一套核心交换机、井下信号基站及手持电话组成。信号基站能够达到单向信号覆盖400m,并能够实现吵杂环境噪声过滤、急呼等功能。可与行政通信、生产调度通信网络系统互拔通信。口孜东矿IP广播系统选用常州(天地)自动化公司KXT23型广播系统,这个系统由网络广播控制主机(音频服务器)、KXT23.1型矿用IP网络广播终端、KDW16A电源和矿用光缆等组成。井下广播终端就近接入井下环网交换机光口或者电口,广播终端之间可以级联分布。结合口孜东矿实际情况,在中央变电所、回风上山(二)下口、上口布设三台防爆交换机,并于副井井底车场,炸药库、轨道上山,回风上山(二)、胶带机斜巷、采取变电所、顺槽皮带巷等处布设27个广播基站。同时该系统可实现同贝克公司载波系统互通。行政通信、生产调度通信网络系统及井下无线通讯已于2011年11月安装调试成功并投入使用,系统安全、稳定、可靠,满足安全生产通信需要。十二、监控指挥中心口孜东矿调度监控指挥中心中间部分为8块BARCO大屏用于显示德国PSI三级SCADA系统,用于一期建设的工作面及煤流两个系统,及对首采工作面艾柯夫采煤机等的“一键式”开停操作,同时未来显示与PSI公司合作的二期所有系统(包括口孜东矿矿井所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三级SCADA系统建设内容),实现矿井自动化的穿透式查询和交互式操作。左边8块大屏用于显示正在或即将建设的代表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监测和控制,主要包括:德国OLKO公司的物料输送控制系统、德国RAG公司的物流运输系统;快速掘进作业线;GTA掘进支护平台;单轨吊辅助运输系统;部分德国贝克公司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部分德国PSI三级SCADA系统等。右边8块大屏用于显示矿井的瓦斯监测、人员定位、地面生产系统、矿井的监视图像等与矿井的生产调度、安全监测监控等有关的系统,实现生产调度与监控执行的一体化。十三、选煤厂及储装运系统(一)选煤厂与矿井同步建设的选煤厂洗选能力5.0Mt/a,前期主要产品为普通动力煤灰分在2025,后期要升级为可生产炼焦配煤用精煤(精煤灰分小于9)。选煤厂生产系统包括主厂房、块煤仓、末矸仓、煤泥晾干场、浓缩车间及泵房、介质库、储煤场、栈桥及转载点。矿井原煤经主井提升,进入两个原煤缓冲仓储存,仓下的原煤由给煤机送至201带式输送机上,送至主厂房进行洗选。主厂房为联合建筑,设原煤分级、200500mm块煤动筛排矸、506mm或500.5mm原煤两产品重介旋流主再选、粗煤泥分选、细煤泥压滤等作业。(二)储装运矿井选煤厂设一个储煤场,容量350000t,通过4套落煤塔落煤系统贮煤,以及2套地下带式输送机系统返煤。铁路运输:口孜东矿井铁路从梁庄车站接轨,接轨点至矿井主井距离为13.33km。正线全长14.09km。十四、贝克自动化系统贝克自动化系统包括矸石煤流自动化系统和工作面自动化系统(一)矸石煤流自动化系统皮带主控制器Ming Master向各个功能部件提供协调运行每一个步骤所需的控制信号,具体方案如下:1、皮带输送机速度保护:若输送机发生故障,安装在输送机被动机件上的速度传感器检测皮带速度异常时,速度保护装置发出停车信号,使执行部分动作,切断电动机供电,以避免事故扩大;2、皮带输送机温度保护:带式输送机滚筒与皮带摩擦使其温度超限时,紧贴滚筒安装的检测装置(发射机)发出超温信号,控制器收到信号后,使执行部分动作,切断电动机供电,输送机自动停转,起到温度保护作用;3、皮带机堆煤保护:如皮带机机发生事故不能运转或煤矸石阻塞或因煤仓已满而停车等原因使机头下堆煤,则相应位置的煤位传感器与煤接触,煤位保护电路立即动作,使后一台输送机立即停车;4、皮带机煤仓煤位保护:煤仓中设高低两个煤位极限,煤仓由于无空车不能放煤时,从末条皮带开始停车,煤位将逐步升高,当煤位上升到高位电极时,煤位保护动冲击式破碎机作,从首台皮带机开始起车;5、皮带机急停闭锁保护:在控制台正面右下角设有急停闭锁开关,利用该开关的左右旋转,可对本台或前后皮带机实行急停闭锁6、皮带输送机跑偏保护:若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跑偏现象,则偏离正常运行轨道的皮带边沿把安装在输送机旁边的跑偏传感杆拨倒并立即发出报警信号,跑偏大于设置时间,皮带就会自动停车;7、皮带输送机中途急停保护:如在沿皮带机的任一点需要停车,则要将相应位置的开关拨到中停位置,皮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