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进行试卷整理工作的老师名单:试题序号负责人工作单位QQ试卷文本录入1-9余培斌河南省临颍县第二高中18653565试卷图表重绘试卷审核校对试题解析与评价1-6杨书伟河南省卢氏县第一高中3784801927张从民山东省高青一中874040298宋建玲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5135634259彭邦凤湖北省恩施州清江外国语学校532901526制图李向丽湖北563902650组合、审核余培斌河南省临颍县第二高中1865356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细胞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 B.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C.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答案】A【解析】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每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A项正确;DNA的碱基组成为A、G、C、T,RNA的碱基组成为A、G、C、U,二者碱基组成有所不同,B项错误;多糖在细胞中可与其他分子结合,例如多糖可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C项错误;脂质中的磷脂也含有氮元素,D项错误。【评价】本题综合考查细胞的分子组成和考生的识记理解能力,涉及各种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含量、DNA和RNA分子的比较、组成细胞各种物质的元素组成等内容,熟练理解掌握细胞的分子组成是做好本题的重要前提。2.题2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T淋巴细胞B.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C.同时具有脾脏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D.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答案】D【解析】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获得的B淋巴细胞,A项错误;中使用胰蛋白酶的目的是将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聚乙二醇等诱导剂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B项错误;为杂交瘤细胞,同时具有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的特性,C项错误;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D项正确。【评价】本题以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示意图为知识载体,综合考查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流程及考生识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熟记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流程,准确的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就能正确解题。3.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D.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答案】C【解析】马铃薯块茎富含淀粉,也含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A项正确;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B项正确;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以是否产生CO2来判断其呼吸方式,C项错误;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进一步提高酒精纯度,进而提高色素的溶解度,D项正确。【评价】本题综合考查教材相关实验,涉及蛋白质鉴定材料的选择、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及分离等内容,同时考查考生对相关内容的识记理解能力。本题较易得分,熟练记忆并理解教材相关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是做好本题的关键。4.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答案】B【解析】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强,A项错误;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会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B项正确;浆细胞能分泌抗体,不能分泌淋巴因子,C项错误;已经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而不是自身免疫反应,D项错误。【评价】本题以青霉素过敏为切入点,考查免疫调节相关知识和考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迁移能力,涉及过敏反应的概念、原因、特点等内容,难度中等,较易得分。认真理解过敏反应的概念及发生机理,把握过敏反应与自身免疫病的区别才能做好本题。5.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 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 【答案】B【解析】消毒的目的是杀死外植体表面的微生物,避免其影响组织培养,同时还要减少消毒剂对外植体材料的伤害,A项正确;愈伤组织细胞含有细胞壁,不能直接诱导细胞融合,B项错误;出芽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项正确;-萘乙酸等生长素类似物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可诱导生根,D项正确。【评价】本题以名贵花卉的组织培养为话题,综合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涉及组织培养消毒的原则、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条件、细胞分化的实质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组织培养的影响等内容。本题难度较小,理解并熟记教材相关内容,就可得分。黑暗充CO2光合速率充足恒定光照(弱光)O t1 t2 t3 t4 时间(注:箭头所指为处理开始时间)题6图6.题6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提高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速率增强的结果 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而不是叶绿体基质中,A项错误;t2时间后光照充足恒定,但由于CO2供应不足限制了暗反应,此时即使增加光照,光合速率也不会提高,B项错误;t3t4,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暗反应增强,进而促进光反应速率,C项错误;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减弱甚至停止,类囊体薄膜上ATP合成受阻,导致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暗反应中C3的还原受阻,对应的产物含量减少,D项正确。【评价】本题以坐标图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因素,考查考生识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涉及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场所、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等内容。本题难度较大,选项迷惑性强,认真看坐标图,准确理解各阶段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是做好本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7.(20分)I.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超强体育运动,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运动员出发后心跳加快,是_调节的结果;运动停止后心跳并不立即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之一是激素调节具有_的特点。(2)出发后体温逐渐升高,一段时间后在较高水平上维持相对稳定,这是_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途中运动员大量出汗,造成血浆的_升高,故应及时补充水分。(3)长时间跑步会感到疲劳,但运动员仍能坚持跑完全程,控制该行为的中枢是_。【答案】(1)神经和体液 作用时间较长 (2)产热和散热 渗透压 (3)大脑皮层【解析】(1)马拉松长跑过程中,需要人体多系统、器官的参与,心跳加快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由于激素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处才能发挥作用,相对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具有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长的特点。(2)体温只要保持相对稳定,就意味着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大量出汗,失水较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3)运动员在疲劳状态下,通过大脑皮层的调控,可克服困难坚持跑完全程。【评价】本题以马拉松长跑为素材,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较小,抓住问题前后文字的提示,有机结合人体调节的相关知识就能正确解题。a b c 时间年 题7-图种群密度物种物种物种II.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1)陡坡在在封山育林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题7-II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图中,0a物种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的_;bc物种 逐渐消失,物种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能耐受_;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物类型是_。(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_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答案】(1)样方法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弱光 乔木 (2)碳元素(CO2)【解析】(1)对植物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出生率、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直接因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上升;分析群落演替的趋势可知,物种依次代表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灌木, bc阶段在灌木的遮蔽下,物种的种群密度虽然逐渐降低,但最后能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其能耐受弱光;c点后气候条件适宜,群落将演替为森林,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乔木。(2)该坡地经治理后,由于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光合作用固定的碳元素(CO2)增多,农林产品输出增多,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本题以生态恢复工程为话题,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并进行图文信息转化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储备种群、群落等相关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8.(20分)某一单基因遗传病家庭,女儿患病,其父母和弟弟表现型均正常。(1)根据家族病史,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母亲的基因型是_(用A、a表示);若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其子女患病的概率是_(假设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是110。结果用分数表示。)在人群中男女患该病的概率相等,原因是男性在形成生殖细胞时_自由组合。(2)检测发现,正常人体中一条多肽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在患者体内为仅含前45个氨基酸的异常多肽链。异常多肽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由此导致正常mRNA第_位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3)分子杂交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其基本过程是用标记的DNA单链探针与_进行杂交。若一种探针能直接检测一种基因,对上述疾病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时,需要_种探针。若该致病基因转录的mRNA分子为“ACUUAG”,则基因探针序列为_;为制备大量探针,可用_技术。【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a 1/33 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2)基因突变 46(3)目的基因(待测基因) 2 ACTTAG(TGAATC) PCR【解析】(1)依据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则应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患病女性父母的基因型均为Aa,其弟弟基因型为1/3AA、2/3Aa。而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基因型及概率为9/11AA、2/11Aa,故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其子女患病的概率是2/32/111/4=1/33。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两者自由组合,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和X、Y性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产生比例相等的配子。(2)多肽链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故异常多肽链产生的根本原因为基因突变;由于异常多肽链仅含前45个氨基酸,说明突变后的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中第46位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翻译至此结束。(3)基因诊断是用DNA单链探针与待测基因进行DNA分子杂交。上述两种不同的疾病,需要2种探针进行检测。基因探针中DNA单链上的碱基与mRNA上的碱基互补,其序列为ACTTAG(或TGAATC)。大量扩增DNA片段可用PCR技术。【评价】本题以人类遗传病为载体,综合考查遗传方式的判定与概率计算、生物的变异与基因诊断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题目难度较大,解答时特别要注意紧扣题目的关键信息“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是110。结果用分数表示”、“ 异常多肽链产生的根本原因”等,确保答案内容与题目要求相符。9.(14分)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1)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物质)、L-天冬酰胺酶实验步骤:a.分组实验组:培养基+L-天冬酰胺酶+淋巴瘤细胞对照组:培养基+_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分组生长状况L-天冬酰胺含量培养液细胞内实验组缺乏缺乏对照组正常缺乏正常结果分析: 该实验利用了酶的_特性;表中应为_;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_。(2)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是因为发生了_反应;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_。(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_。【答案】(1)L-天冬酰胺酶+正常细胞 专一性 抑制 能合成L-天冬酰胺(有合成L-天冬酰胺的酶) (2)免疫(拮抗) 酶被分解失活 (3)对肿瘤细胞有专一性杀伤作用,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解析】(1)由题干知: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对人淋巴瘤细胞影响的实质是它不能合成L-天冬酰胺,但L-天冬酰胺酶能分解L-天冬酰胺,最终导致癌细胞因缺乏L-天冬酰胺这种氨基酸,增殖被抑制,最终导致癌细胞衰老死亡。由问题“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结合所给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物质)、L-天冬酰胺酶”和实验组“培养基+L-天冬酰胺酶+淋巴瘤细胞”,可确定对照组为“培养基+L-天冬酰胺酶+正常细胞”;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利用了酶的专一性特性,即L-天冬酰胺酶能专一性的分解天冬酰胺,由于实验组缺乏天冬酰胺,因而,对应的人淋巴瘤细胞的生长状况将受到抑制,即表中应为“抑制”;对照组的培养液中虽然也没有天冬酰胺,但由于细胞内能够合成,因而,细胞内的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2)这种外源的L-天冬酰胺酶为蛋白质,是一种抗原,在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会激发机体产生针对这种酶的体液免疫,导致酶的失活;该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在消化道内被消化,从而失去疗效。(3)传统的抗肿瘤药物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往往会正常细胞也产生一定影响,因而,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既能对肿瘤细胞具有专一性杀伤作用,又不影响正常细胞的功能。【评价】本题以豚鼠血清对两类细胞的影响为话题,重点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试题难度适中,准确获取题干信息,并结合试题设置的问题进行分析,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专家评析意见】重庆市垫江中学 赵德强2013年重庆高考是新课程实施后的第一次高考,其高考试题备受关注。研读高考试题,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高考新动向,关注考点新变化,了解试题新亮点,对我们实施科学备考大为裨益。高考新动向:1试题形式新重庆新课程实施所带来的教材和考试说明的显著变化,首先在高考试卷上反映出试题结构发生变化:选择题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6个,选择题每道题6分,共36分,非选择题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3个,共计54分。选修3为必考内容,分值16分,其中选择题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选择题5组织培养,及第8题第3小题2个空。2试题素材新用新素材作载体呈现试题,使试题新颖,如选择题2、5是生物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选择题4的注射青霉素过敏;7题的马拉松运动员长跑;7题的对某坡地的改造。这种注重利用生产、生活实际关联的背景知识为素材,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必将成为重庆命题的一个特色。3试题特点新注重实验考查。实验内容共20分,选择题3为教材基础实验,9题为实验分析,这在历年重庆考题中是没有的,这充分体现了对考纲中所要求的“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考点新变化:1.考点分布广2013年2012年题号具体内容教材位置分值题号具体内容教材位置分值1元素和化合物必修161细胞结构第1册62单克隆抗体制备选修362遗传第2册63教材基础实验必修163免疫第1册64免疫必修364生态第1册65组织培养选修365调节第1册66光合作用必修1630代谢第1册147调节必修31030实验第1册127生态必修31031遗传第2册168遗传必修2209验证实验必修114从表中可以看出,2013年理科综合生物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遗传、现代生物科技、实验、调节等,其很多知识点又都是生物学科的热点也是其主干和重点。2试题设问指向明确,考查理解能力。如第7题中设问“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种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州市佛教协会活动方案
- 石榴红了活动方案
- 美术中秋市场活动方案
- 短文古诗比赛活动方案
- 策划会展活动方案
- 餐饮业2025年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社会责任与伦理考量报告
- 电子公司周年庆活动方案
- 线下商场营销活动方案
- 端午保险公司活动方案
- 祠堂晚会活动方案
- 平凉市崆峒区大寨乡柳沟村地热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 推广普通话课件
- 隧道安全质量培训课件
-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
- 2019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 1 People of Achievement 单词表
- 电力变压器基础知识课件
- JJG 373-1997四球摩擦试验机
- GB/T 37785-2019烟气脱硫石膏
- GB/T 29343-2012木薯淀粉
- GB/T 16714-2007连续式粮食干燥机
- 班组长能力提升培训讲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