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范进中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2、学习分析人物形象,并通过人物的分析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3、理解对比和讽刺的写法与作用。教学重难点理解对比和讽刺的写法与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学:下面的诗文反映的怎样的社会现象?1/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枯竭,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2/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4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二、出示课题三、学习目标:1、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2、学习分析人物形象,并通过人物的分析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3、理解对比和讽刺的写法与作用。四、预习成果展示:1、吴敬梓简介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官僚地主家庭,早年热衷科举,但考场上失意,经历了家庭生活由富到贫的变化。在与官僚、绅士的交往中,他逐渐看透了他们丑恶的灵魂,对现实,尤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深刻地认识,这些对他写作儒林外史有很大的影响,鲁迅先生说他“身为士人,熟悉其中情形,故其暴露丑态就能格外详细。”2关于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5回。全书通过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接露和强烈地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它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3、关于科举制度4、词语积累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作揖( ) 带挈( )亲家( ) 醺醺( ) 癞虾蟆( ) 星宿( ) 簿子( ) 绾( )啐( ) 簇拥( ) 侥幸( ) 攥( ) 解释下列词语。作揖: 倒运:狗血喷头: 不省人事:商酌:五、合作探究与交流。1、课文结构 :范进中举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中举前和中举后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写范进中举之前的情况。可再分出两层: 范进进学(中了秀才)回家,丈人胡屠户前来贺喜;范进向胡屠户借盘费应乡试,遭到拒绝和辱骂。 通过这两件事,写出了范进中举之前生活的艰难困顿和社会地位的卑微低下。 第二部分:写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及中举以后社会地位显著变化。对封建士子醉心功名利禄的丑态作了辛辣的嘲讽,并深刻地揭示出他们热中科举的社会原因 这一部分分三层:范进发疯; 胡屠户治疯; 张乡伸拜会和胡屠户受赠。 2、跳读全 文,思考:范进中举前、中举后在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范进中举前、中举后在性格上有了怎样的改变?中举前 中举后经济状况住茅房 赠房每日小菜饭 拿蛋送鸡母亲常挨饿 背米送酒乡试无盘缠 送银 社会地位中举前中举后言语3、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六、点拨构建1、 小说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人物?语言 动作 2、 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比3、 表现了怎样的主题?讽刺了科举制度对封建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