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条件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研究(精).doc_第1页
再制造条件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研究(精).doc_第2页
再制造条件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研究(精).doc_第3页
再制造条件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研究(精).doc_第4页
再制造条件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研究(精).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制造条件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研究姚卫新(东华大学信息管理系,上海200051摘要:随着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关注逆向物流的管理,逆向物流的回收模式分为三种,即第三方负责回收、零售商负责回收、生产商负责回收,以再制造为研究对象,对这三种不同的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一些具有初步指导意义的结论。关键词:逆向物流;回收模式;再制造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334(200401-0076-04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ake -Back Models in Reverse LogisticsYAO Wei -Xin(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51,China Abstract :With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ie deveiopment ,the reverse iogistics management is increasingiy being recognized.Manufacturesproduct take -back modeis can be ci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Third Party Take -back ,Retaii Take -back and Manufacturing Take -back.This paper anaiyzes and compares these three modeis and obtain some eiementary conciusions.Keywords :Reverse iogistics ;Take -back modei ;Remanufacture收稿日期:2003-04-11基金项目:东华大学教改基金资助项目(WX2002015作者简介:姚卫新(1967-,男,江苏宜兴人,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东华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系统、现代物流、电子商务。1 引言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促使许多国家及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回收处理,逆向物流也应运而生。逆向物流是使商品自最终目的地回流的过程,其目的是适当地处理商品并获取价值、利润。1如几乎所有的国际著名汽车生产商均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并要求他们的供货商也同样遵守,25其它如生产一次性照相机、打印机墨盒、复印机的企业也有类似的行动计划,产品回收活动及产品回收管理越来越被看作整个生产活动的一部分。6产品回收系统的组织以及产品的重新使用情况极大地依赖于产品特性、供应链结构、企业的经验等。施乐、惠普等公司成功地实施了产品回收,并取第17卷第1期2004年2月管 理 科 学MANAGEMENT SCIENCES IN CHINA Voi.17No.1February ,2004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得可观的收益,7,8有些公司甚至共同建立研究机构对产品回收进行研究。9生产商回收产品的模式可以分为三种:第三方负责回收(Third Party Take-Back,TPT;零售商负责回收(Retaiier Take-Back, RT;生产商负责回收(Manufacturer Take-Back, MT。文献l0、ll对逆向物流进行了描述性研究,但缺乏定量分析;文献l2、l3、l4主要探讨了不同营销渠道结构下的定价方法;文献l5、l6、l7、l8主要研究了旧耐用消费品在二手市场上与新耐用消费品竞争情况。在国内,也有专家开始涉足研究逆向物流。l9除非法律规定,如果产品回收无利可图企业是没有兴趣对此进行投入的,因此本文主要以回收后经过处理分拣出的部分零配件可以再制造到新产品中(从而使参与回收的各方有利可图的情况为研究对象,分析第三方、零售商、生产商在三种不同回收模式下零售价、批发价、回收率和获利情况。!模型描述新产品可以完全用原材料生产出来,也可以使用一部分回收产品的零部件,假设后一种生产方法比前一种方法节约成本,设cm为完全用原材料生产新产品的单位成本,cr为使用回收产品的零部件生产新产品的单位成本,用7表示因为回收产品而节约的成本,则7=cm -cr。在本模型中,假设产品都通过零售商销售,设生产商给零售商的批发价为T,零售商给顾客的销售价为p。回收成本是产品回收率的函数,回收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组成,产品回收率。是投入在产品回收活动(如宣传中的固定成本的凹函数,如果Cf代表固定成本,则。=KC!f也可以改写成C f=K。2,变动成本表示为S。D(p,其中S为单位回收成本,。D(p是回收的旧产品数量,这样总的回收成本就是。的函数,可表示为C(。=Cf+S。D(p=K。2+S。D(p在TPT和RT模式中,第三方或零售商首先拥有回收的产品,为取得回收产品,生产商必须向第三方或零售商支付转让价格,用t表示。三种回收模式的分析按照产品零售价格和回收积极性对不同的回收模式进行分析,假设对产品的需求是线性的,则需求曲线表示为D(p=d-尸p,d与尸是大于零的参数,p为产品的价格。下文中用Hi表示利润,其中i指参与者,指回收模式。.#第三方回收此模式中,零售商仅负责销售,所以零售商的利润函数为H TPT R(p=(小-尸p(p-T因此最优销售价格为p*TPT=小+尸T2尸负责回收的第三方必须最大化自己的利润H TPT TP(。=t。D(p*TPC-K。2-S。D(p*TPC所以回收率。*TPT的最优值表示为。*TPT=t-S2K(小-尸p*TPC给定p*TPT和。*TPT,制造商的利润函数表示为H TPT M(T=(小-尸p*TPTT-c m+(7-t。*TPT计算可得T*TPT=(小+尸cm2尸-(t-S(7-t(小-尸cm24K-尸(t-S(7-tp*TPT、。*TPT、H TPTM、H TPTR、H TPTTP的表达式分别见表l。.!制造商回收该模式中,零售商仅负责销售产品,它的利润函数为H MT R(p=(小-尸p(p-T所以最优的零售价格表示为p*MT=小+尸T2尸制造商的利润表示为H MT M(T,。=D(p*MT(T-c m+7。-K。2-S。D(p*MT经计算得到T*MT=(小+尸cm2尸-(7-S2(小-尸cm28K-尸(7-S2因此也可计算出。*MT、p*MT、H*MTM、H*MTR,分别见表l。.零售商回收由于回收的数量为。D(p,零售商的净利润表示为H RT R(p,。=(小-尸p(p-T+t。(小-尸p-K。2-S。D(p通过此表达式可以计算出零售价和回收率的最优值分别为p*RT=小+尸T-(t-S。*2尸。*RT=t-S2尸(小-尸p*制造商的利润表示为H RT M(T=D(p*RT(T-c m+7。*RT-t。*RT D(p*RT经过综合计算可得T*RT=小+尸c m2尸-(7-t(t-S(小-尸cm24K-尸(7-S(t-Sp*RT、。*RT、H RTM、H RTR的值见表l。77第l期再制造条件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研究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表1 三种回收模式的最优结果第三方模式制造商模式零售商模式p*31+B cm4B-I(T-I(I-S44K-B(T-I(I-S31+B cm4B-(1-B cm(T-S248K-B(T-S23K-B(T-S(I-S1+B cmB4K-B(T-S(I-SS*(T-I(I-S24K-B(T-I(I-S(1-B cm(T-S8K-B(T-S2(1-B cm(I-S24K-B(T-S(I-SG*1+B c m2B-(1-B cm(T-I(I-S24K-B(T-I(I-S1+B c m2B-(1-B cm(T-S228K-B(T-S21+B c m2B-(1-B cm(T-I(I-S24K-B(T-S(I-SH*MK(1-B cm22B4K-B(T-I(I-SK(1-B cm2B8K-B(T-S2K(1-B cm22B4K-B(T-S(I-SH*RK2(1-B cm2B4K-B(T-I(I-S24K2(1-B cm2B8K-B(T-S22K(1-B cm24K-B(I-S24B4K-B(T-S(I-S2H*TPK(1-B cm2(I-S244K-B(T-I(I-S24各种回收模式的比较分析4.1转让价!在TPT的情况下,可以证明I的最优值为I*T+S2。在RT模式中,制造商最好将因回收而节约的全部成本转让给零售商,即I*T。在TPT模式中,第三方之所以对回收进行投资完全决定于I,所以制造商在决定I的最优值时面临下列折中:如果赋予I较大值,第三方就会有较大的回收积极性,那么S也较大,但同时制造商因回收而产生的净节约降低了,即T-I降低了,可以证明,当I*T +S2时,I对制造商利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达到平衡。但在RT模式中,I的值与制造商利润之间的关系却是不同的,制造商宁愿不分享节约的成本,而是全部转让给零售商,这种违反直觉的现象的原因是:这种做法将导致零售商的利润增加,即I S D增加,这就使得零售商愿意降低产品零售价p从而增加市场需求,因此利润增加,将I增加到T时,回收率S也最大。4.2回收率!回收率的关系是S*TPT三S*MT三S*RT。TPT模式中因回收而产生的总节约是(I-SS Dp(w,而MT模式中的总节约是(T-SS Dp(w。从4.l中可以看到,在TPT模式中投入S的边际效益小于MT模式,即(I*TPC-S(T-S,因此与MT模式中的制造商比,第三方在回收中的投入较少。比较MT模式和RT模式,虽然制造商和零售商投入S的边际收益相同,即(I*RT-S(T-S,但零售商却能直接影响市场份额,制造商只有策略性地选择批发价G才能影响零售商的需求,因此MT 模式比RT模式的回收情况要差。4.3零售价三种模式的零售价格的关系是p*TPT三p*MT三p*RT。在TPT模式中,对回收的投资仅对第三方有直接益处,制造商给零售商较低的批发价G时,也只对销售价p具有次要影响。在MT模式中,对零售价p 的影响更直接,因为制造商为了扩大需求而设置较低批发价G时,使制造商通过回收能节约更多的成本。在所有模式中,RT模式中零售价可降低幅度最大,零售商能通过降价直接影响需求,所以他的获益最多。4.4利润制造商、零售商、第三方的利润关系是:H*TPTR三H*MTR三H*RTR,H*TPTM三H*MTM三H*RTM,H*TPTT三H*MTT三H*RTT。从4.l可以看出,RT模式中,制造商将回收而节约的成本全部转让给零售商,从而使零售商的利润最大,制造商因市场需求扩大也获得较高的收益。综合4.l的结论和3.l、3.2、3.3中推导出的公式可以证明本结论,从中也可以得到TPT模式下零售商和制造商的获益均是最低的,现实环境中第三方负责产品回收的情况很少也说明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5实证分析为了更好地说明上面的各项推论,下面以一个实例来进行说明。设某厂制造新产品的成本cm为87管理科学2004年2月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表2TPT模式制造商和RT模式中零售商的利润情况:1112131415161718192O2122232425H TPT M1O2.3O1O4.171O5.541O6.38106.671O6.381O5.541O4.171O2.3O1OO.OO97.3294.3491.1787.7284.21H RT R52.4754.8557.1259.2661.2262.9864.4665.6366.3966.6766.3565.3163.376O.3656图1 TPT模式中制造商和RT模式中零售商的利润图3O,使用回收产品的生产成本cr为1O,回收成本S为1O,其余参数分别为:K=2OO,小=1OO,尸=2。可计算出7等于2O。5.1 关于推论4.1利用以上的实验数据,将:的值从11递增到25,计算H TPTM 和H RTR,所得结果列于表2,从表2中第二行和图1可以看出,在TPT模式中,当:=7+S2,即15时,制造商的利润为1O6.67,是所有利润中最大的。同样,从表2中第三行可以看出,在RT模式中,当:=7,即2O时,零售商的利润为66.67,是所有利润中最大的。图1是将表2中的数据以更直观的方式进行显示,两条曲线均有惟一的极值点。从这两点可以说明推论4.1是完全成立的。5.2 关于推论4.2、4.3、4.4在MT模式中,因为制造商直接负责回收,所以与他相关的计算公式均与:无关,计算结果列于表3第三列。在TPT、RT模式中,各计算公式均与:有关,分别取各自模式中的最优:值时,计算结果列于表3的第二列和第四列。从表3第二行可以看到,TPT中的。最小,RT中的。最大,MT中的。介于中间,这说明了推论4.2的正确性。从表3第三行可以看到,TPT中的p最大,RT中的p最小,MT中的p介于中间,这说明了推论4.3的正确性。从表3第四行和第五行可以得出:在RT中制造商的利润大于另外两种模式中制造商的利润;在RT 中零售商的利润大于另外两种模式中零售商的利润;在TPT模式中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都是最小,这与推论4.4是一致的。表3不同模式中!取最优值时的相关值TPT(:=7+S2MT(与:无关RT(:=7。*O.133O.286O.333P*43.8443.3333.38H*M1O6.67114.29133.3H*R66.6765.3156.896结论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以及实例验证,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对不同的产品回收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为企业选择合适的回收模式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逆向物流的研究刚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如逆向供应链与前向供应链的组合设计问题、产品被多次回收使用等问题,多个零售商进行销售、多个回收商参与回收时其模型和分析过程将更加复杂。参考文献:1储雪俭.现代物流管理教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OO2.2Automotive NewsR.Tough Recycding Standards forD/C Suppdiers,1999.3Thierry M.An Anadysis of the Impact of Product Re-covery Management on Manufacturing CompaniesD.Erasmus University,1997.(下转第8O页97第1期再制造条件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研究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收稿日期:2003-09-02作者简介:田志友(1974-,男,河北石家庄人,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系统评价与系统复杂性。(上接第79页4BMW EnvironmentaI Report R .BMW Headguar-ters ,1997.5ChemicaI Marketing Reporter.Auto Makers Have Re-cycIe Scheme R ,1994.6Thierry M.,SaIomon M.,Van Nunen J.,L.N.Van Wassenhove.Strategic Issues in Product Recovery Management J .CaI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5,(37:114-135.7Xerox EnvironmentaI Report R .Xerox Headguar-ters ,1997.8Fiona E.S.M.Xerox :Design for the EnvironmentZ .Harvard Business SchooI Case ,1993.794-1022.9Fortune.Manufacturing for Reuse R ,1995.10FIeischmann M.,J.M.BIoemhof -Ruwaard ,R.Dekker ,E.van der Laan ,J. A. E. E.vanNunen ,L.N.van Wassenhove.Ouantitative ModeIs for Reverse Logistics :A Review J .European JournaI of Operations Research ,1997,(103:1-17.11Stern L.W.,EI -Ansary A.I. A.T.CoughIan.Marketing ChanneIs M ,Prentice HaII ,1996.12Mcguire T.,R.StaeIin.An Industry EguiIibriumAnaIysis of Downstream VerticaI Integration J .Marketing Science ,1983,(2:161-192.13CoughIan A.T.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Marketing ChanneI Choice :Theory and AppIication J .Marketing Science ,1985,(4:110-129.14Choi C.Price Competition in a ChanneI Structurewith a Common RetaiIer J .Marketing Science ,1991,(10:271-296.15Lee E.,R.StaeIin.VerticaI Strategic Interaction :ImpIications for ChanneI Pricing J .Marketing Sci-ence ,1997,(16:185-207.16Swan PL.OptimaI DurabiIity ,Second Hand Mar-kets ,and PIanned ObsoIescence J .JournaI of Po-IiticaI Economy ,1972,(80:575-585.17BuIow J.L.DurabIe -goods MonopoIists J .Jour-naI of PoIiticaI Economy ,1982,(90:314-332.18BuIow J.An Economic Theory of PIanned ObsoIes-cence J .OuarterIy JournaI of Economics ,1986,(20:729-749.19罗锾.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绿色物流J .物流技术,2002,(6:41-42.回系统策划中影响决策者意图的因素分析田志友,王浣尘,吴瑞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30摘要:准确理解决策者意图是系统策划中的最根本部分。利用服务管理中有关顾客对服务期望的理论,对决策者意图进行分析,将决策者意图划分为理想意图和基本意图两种水平,分别分析了影响两种意图的因素来源及其作用方式,建立了影响决策者意图的因素关系模型。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正确把握决策者意图要从直接沟通、间接了解和主动引导三方面入手,并给出了若干具体实现措施和建议,为后续策划活动的顺利展开打下基础。关键词:系统策划;决策者;意图;服务期望中图分类号:N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334(200401-0080-05第17卷第1期2004年2月管 理 科 学MANAgEMENT SCIENCES IN CHINA VoI.17No.1February ,2004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再制造条件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姚卫新 东华大学,信息管理系,上海,200051 管理科学 MANAGEMENT SCIENCES IN CHINA 2004,17(1 80次 参考文献(19条 1.BMW Environmental Report 1997 2.Thierry M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Product Recovery Management on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1997 3.Automotive News 1999 4.罗锾 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绿色物流期刊论文-物流技术 2002(06 5.Bulow J An Economic Theory of Planned Obsolescence外文期刊 1986(20 6.Bulow J L Durable-goods Monopolists外文期刊 1982(90 7.Swan PL Optimal Durability, Second Hand Markets, and Planned Obsolescence外文期刊 1972(80 8.Lee E;R. Staelin Vertical Strategic Interaction: Implications for Channel Pricing 1997(16 9.Choi C Price Competition in a Channel Structure with a Common Retailer外文期刊 1991(10 10.Coughlan A T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Marketing Channel Choic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1985(04 11.McGuire T;R. Staelin An Industry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Downstream Vertical Integration 1983(02 12.Stern L W;El-Ansary A.I. A.T. Coughlan Marketing Channels 1996 13.Fleischmann M;J.M. Bloemhof-Ruwaard;R. Dekker;E van der Laan J A E E van Nunen L N van Wassenhove Quantitative Models for Reverse Logistics:A Review外文期刊 1997(103 14.Fortune Manufacturing for Reuse 1995 15.Fiona E S M Xerox: Design for the Environment 1993 16.Xerox Environmental Report 1997 17.Thierry M;Salomon M;Van Nunen J;L N Van Wassenhove Strategic Issues in Product Recovery Management 1995(37 18.Chemical Marketing Reporter Auto Makers Have Recycle Scheme 1994 19.储雪俭 现代物流管理教程 2002 引证文献(81条 1.迟琳娜.谢吉青 废旧产品联合回收模式的经济性分析期刊论文-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1 2.陈菊红.史成东.郭福利 第三方负责回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契约设计期刊论文-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0(2 3.张必清 回收产品再生物流信息系统的集成模型期刊论文-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2 4.代应.何开伦.施於人 废旧产品资源化逆向物流运作模式比较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0(4 5.朱晓曦.张潜 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效率分析与运作机制研究期刊论文-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 6.罗兵.程进晗.阿木布打 基于混合渠道的闭环供应链协调研究期刊论文-现代管理科学 2010(4 7.孔訸炜 废旧电子产品联合回收模式的交易费用理论基础期刊论文-网络财富 2010(13 8.计国君.黄位旺 回收条例约束下的再制造供应链决策期刊论文-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0(8 9.易余胤.陈月霄 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的闭环供应链模型期刊论文-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0(7 10.贺超.冯春花 企业逆向物流回收再制造决策研究期刊论文-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0(4 11.王云儿.许亚敏 企业逆向物流网络模型的构建及设施选址算法期刊论文-科技管理研究 2010(21 12.赵静.魏杰.孙晓晨 基于模糊理论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研究期刊论文-模糊系统与数学 2010(6 13.胡燕娟.关启亮 基于复合渠道回收的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期刊论文-软科学 2009(12 14.夏翊轩 面向回收物流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探究期刊论文-经济论坛 2009(24 15.易余胤 具竞争零售商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研究期刊论文-管理科学学报 2009(6 16.汪翼.孙林岩.李刚.杨洪焦 闭环供应链的回收责任分担决策期刊论文-系统管理学报 2009(4 17.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逆向物流模式选择研究期刊论文-现代商业 2009(35 18.邢光军.林欣怡.达庆利 柔性订购契约下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利润协调机制研究期刊论文-软科学 2009(8 19.李耀辉.李仁旺.李东龙.张鹏举 3PLS逆向物流中的利润均衡模型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 2009(18 20.赵乾.李健.崔宏祥.王志远 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的废旧电池回收模式研究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12 21.孙梅 销售企业参与废旧电脑回收模式探析期刊论文-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5 22.邢光军.林欣怡.达庆利 零售价格竞争的生产商逆向物流系统决策研究期刊论文-系统工程学报 2009(3 23.任慧玲 反向物流模式决策研究期刊论文-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14 24.黄颖颖.周根贵.曹柬 电子产品三级逆向供应链定价与激励机制研究期刊论文-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9(3 25.张建军.霍佳震.张艳霞 基于价格博弈的闭环供应链协调策略设计期刊论文-管理工程学报 2009(2 26.胡洋 从再处理角度探讨逆向物流对企业物流管理的意义期刊论文-北方交通 2009(2 27.王俊峰.刘立东 基于博弈论的闭环供应链中三方协调研究期刊论文-科学决策 2009(3 28.刘莉莉.石国强.赵常鹏 废旧电子产品回收模式的分析研究期刊论文-价值工程 2009(2 29.汪翼.孙林岩.杨洪焦.李刚 不同回收法律下的再制造供应链决策与合作研究期刊论文-管理科学 2009(1 30.邢光军.林欣怡.达庆利 具有逆向物流的供应链利润共享与协调机制期刊论文-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2009(3 31.李玉书 面向回收物流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探究期刊论文-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 2009(8 32.王茵.马祖军 家电制造商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模式决策研究期刊论文-物流技术 2008(9 33.王婷.李娜 闭环供应链的定价模型期刊论文-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5 34.欧忠文.徐滨士.姜大立.甘明.姜玉宏 再制造循环物流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交通运输工 程与信息学报 2008(3 35.包晓英.蒲云 不对称信息下逆向供应链激励合同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8(9 36.刘羽欣.陈伟达 基于非线性需求函数的逆向物流回收模式期刊论文-工业工程 2008(6 37.熊文.周石鹏 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的选择以价格为决策变量的博弈分析期刊论文-物流科技 2008(6 38.李伟.刘诚 闭环供应链均衡管理的经济学分析期刊论文-物流技术 2008(4 39.张克勇.周国华 具有产品回收的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策略研究期刊论文-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8(12 40.吴刚.晏启鹏.游宗君 基于交易费用的反向物流外包机理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 2008(3 41.陈二强.汪贤裕 基于再制造系统的闭环供应链的逆向物流研究期刊论文-物流技术 2008(1 42.周明慧 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企业逆向物流模式决策研究期刊论文-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8(1 43.任尚涛.陈伟达 非对称信息下逆向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期刊论文-价值工程 2008(8 44.程广平.刘威 企业逆向物流模式选择的模糊综合评价期刊论文-中国农机化 2007(4 45.刘涛.向佐春 基于ANP的逆向物流运作模式决策研究期刊论文-物流技术 2007(11 46.程广平.刘威 企业逆向物流模式的综合评价研究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 2007(12 47.薛顺利.徐渝.苏军 再制造系统最优合同设计期刊论文-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7(4 48.张科迪 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利润最大化模型比较分析期刊论文-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4 49.李婷 博弈论在逆向供应链系统定价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物流技术 2007(5 50.吴刚.陈兰芳.晏启鹏.陈东 基于生产商延伸责任的逆向供应链运作机制研究综述期刊论文-计算机集成制 造系统 2007(7 51.王晓萍.赵晓军 基于博弈论的逆向供应链合作利润分配研究期刊论文-工业技术经济 2007(11 52.葛静燕.黄培清.李娟 社会环保意识和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基于纵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