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II )卷.doc_第1页
粤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II )卷.doc_第2页
粤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II )卷.doc_第3页
粤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II )卷.doc_第4页
粤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教版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II )卷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铁锅生锈B . 干冰升华C . 粮食酿酒D . 蜡烛燃烧2.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称量固体B . 固体的取用C . 点燃酒精灯D . 测溶液的pH3. (2分)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本来就有,用之不竭,不属于资源B . 洁净无尘的空气是纯净物C . 空气中的氧气不能保持氧气原来的性质D .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4. (2分)酸、碱、盐类物质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将氯化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B . 从内陆盐湖中提取纯碱C . 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配制波尔多液D . 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5. (2分)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原子核中有( ) A . 6个质子和8个中子B . 8个质子和6个中子C . 6个质子和8个电子D . 8个质子和6个电子6. (2分)加热条件下,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过程中两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PQRW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4043.64.8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待测1312.610.8A . 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一定为Q+R+W PB . 该反应R与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3C . 两次测定之间生成W的质量为10.8gD . 第二次测得P的质量为16g7. (2分)(2017潍坊)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活性炭吸附室内甲醛,降低甲醛对人体的危害B . 施用大量农药减少病虫害C . 用氯化钠作融雪剂,消除公路上的积雪D . 医疗上用乙醇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杀菌消毒8. (2分)在化学反应A3B2C2D中,14gA和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和18g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 . 16B . 32C . 64D . 969. (2分)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10. (2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 . 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C .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 .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11. (2分)光变色防伪油墨中含有MgFx , F的化合价为-1价,则MgFx中x的值为( )A . 1B . 2C . 3D . 012. (2分)正确理解和应用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相同B . 三种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C . O2和CO2中都含有氧分子D . H2O和H2中数字“2”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13. (2分)2015年10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所负责的研究团队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青蒿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 . 青蒿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的C .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D . 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4. (2分)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不符合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点燃氢气,罩一干冷烧杯烧杯上有小水珠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一糖块投入水中糖块消失分子不停地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显酸性D在敞口的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石灰石和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反应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A . AB . BC . CD . D15. (2分)物质甲长期敞口放置会变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一定是氢氧化钠B . 甲变质一定是与氧气发生了反应C . 甲变质后质量一定会减小D . 甲变质一定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16. (2分)健康是人生的主题下列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喝牛奶、豆浆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可有效缓解煤气中毒人体胃液的pH为0.91.5人体摄入过量的氟元素可导致龋齿人体中的酶都是在体温和中性条件下进行催化的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共6题;共30分)17. (7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水_;氢元素_;一个镁离子_两个氢氧根离子_; 5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 3个氮原子_;正二价的镁元素_18. (1分)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得到一种锌和铜的合金黄铜,外观似黄金但质地坚硬。(提示:ZnCO3 ZnO + CO2)黄铜是金属材料吗?_(填“是”或“不是”)。19. (5分)据报道:中国最大的铜工业生产基地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已经形成年产铜40万吨综合生产能力,跻身世界铜行业前10强请你回答有关铜器和工业制铜的几个问题:(1)在潮湿的空气中,铜器表面会与空气中的氧气以及空气中的另外两种物质缓慢反应生成铜绿Cu2(OH)2CO3,这里所说的“空气中的另外两种物质”是指_(2)铜钱在历史上曾经是一种广泛流通的货币试从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铜常用于制造货币(铜的熔点是1183.4,铁的熔点是1534.8):_ (任写一点)(3)在工业上,精练铜、制取各种铜的化合物时,常用到硫酸铜某工厂用硫化铜CuS生成硫酸铜,提出了以下两个生产方案:方案I:硫化铜在硫杆菌的作用下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方程式为:CuS+2O2CuSO4方案II:高温煅烧硫化铜生成氧化铜2CuS+3O22CuO+2SO2;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回答:在方案I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硫杆菌起_作用上述两个方案中,哪个更合理?_,理由是_20. (3分)利用如图装置可做CO还原Fe2O3 , 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已知由A装置制取的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2 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气体通过装置的顺序是A_(装置不能重复使用)从环保角度考虑,对以上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21. (7分)氮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化肥等工业工业常用PSA变压吸附制氮气,某学习小组查阅到相关制氮气工艺流程(如图1),并展开学习,请回答相关问题:【查阅资料】:在同等条件下,碳分子筛对不同气体的吸附强度不同,如图2所示;碳分子筛可以再生,能重复使用(1)吸附塔中碳分子筛具有吸附性,这种性质是_(填“化学”或“物理”)性质,根据图2所示,要增强碳分子筛的吸附能力,可采取的方法_; (2)氮气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写出与之相关的一条用途_,N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在500、200MPa及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NH3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对于该工艺的说法准确的是 (填字母)。 A . 碳分子筛再生的方法是,降低吸附塔中压强,利用N2吹扫,使被吸附气体和碳分子筛分离B . 相对于分离液态空气,该工艺的优点是无需将空气液化C . 碳分子筛可以重复使用,成本低廉。22. (7分)市场上有一种“吹不灭”的蜡烛,外表和普通蜡烛一模一样,但是点燃后任你怎么吹都不灭到底这种蜡烛中有什么玄机呢?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决定一探究竟【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烛芯制成,而吹不灭蜡烛是在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1)【探究与反思】打火石是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_ (3)这种蜡烛也可以熄灭,你采用的方法是:_ (4)【实验探究】吹不灭蜡烛芯内的金属可能是镁、铁或铜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请你继续探究并完成下列有关问题:(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打火石是银白色_2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加入试管中,滴加盐酸_该金属一定不是铁3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加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有_色物质析出该金属一定是镁(5)【分析思考】请写出“实验3”中可能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 三、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1分)23. (5分)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程如下:(1)合成塔中的反应必须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 (2)生产过程中可重复使用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 (3)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物质H2N2O2NH3沸点/(1.01105 Pa)252195.818333.35在1.01105 Pa时,要将产物NH3与N2、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_。(4)下图是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由图可知两种反应物N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_;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_(填写化学符号)。24. (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与他们一块完成探究活动: (1)猜想:没有变质; 猜想:已经变质;写出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和推断: 加入的适量A溶液是_,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若加入的适量A溶液是_,现象为_,也能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若现象b为_,说明氢氧化钠未变质反思: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应_保存四、 计算题 (共1题;共7分)25. (7分)为测定某纯碱(Na2CO3)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 (2)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3)B点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1、2-1、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