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必修三 文化发展历程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概述: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们又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创作者的心声、社会的喜好、历史的脉动和时代的风貌。第7课 汉字与书法一、 汉字的发明演变文字的实用性1、 文字的重要性2、 文字的起源与发展(1)新石器时代:出现。(2)商周时期商代的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出现了铸在青铜器上的_,西周晚期形成金文的标准字体。(3)春秋战国时期,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形等混乱状况,削弱了,不利于。(4)秦朝统一了文字,“”和“”是两种流行的字体。文字的改革对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籀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二、书法艺术的发展文字的艺术性(一)书艺历程1、书法艺术出现的原因和条件(1)_; (2)_。2、书法艺术的发展(1)自发的书法艺术秦小篆:_汉隶:_秦汉时期:秦小篆、汉隶已具有书法美感,但大多为实用性文字。(2)自觉的书法艺术书法艺术从自发阶段向自觉阶段过渡在什么时候?有何有利条件?有利条件:_ _ _朝代时代风貌书法名家艺术特色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二)篆刻艺术 1、秦汉时期:是篆刻艺术的标志性时期 1)、秦印的特点: 2)、汉印的特点:2、宋元时期:_ 3、明中叶以后:以_等人的创作为代表,与、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结:注意艺术与社会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关系第8课 笔墨丹青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一、绘画艺术的起源1、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的源头 (1)概况 _ (2)特点_ 2、战国时期: _3、汉代帛画(1)内容:_(2)特点:_(3)代表作:_4、小结(1)原始岩画和彩陶图案,记录了远古先民们的生活情景和文化心理。(2)战国汉代帛画将天、地、人三者于一体,色彩浓烈,气势宏大,手法夸张。这种特点与战国汉代新兴地主阶级开拓进取、开疆扩土和充满民族信心的时代精神分不开的。二、绘画艺术的发展从顾恺之到吴道子1、魏晋时期:开始出现_(1)时代背景 _ _ _(2)特征:_(3)代表人物:_ 贡献:A:长于丹青,其代表作有:_ B:绘画理论:_,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 地位:_2、唐代:创制法度,表现盛唐气象。(1)背景:_(2)概况:_(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_三、绘画艺术的繁荣表现有二:A、文人画发展空前(写意)主要的 B、民间风情画也大量涌现(写实)(一)文人意趣 1、宋元文人山水画兴起(1)时代背景: _ _ _ (2)概况:山水画的发展:_ 画家的追求:_(3)代表人物:_2、明清时期(1)文人画继续繁荣(2)出现风格奇特的画家 艺术特色:_ 原因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动荡 A经济上:_B政治上:_C思想上:_ 代表人物:_(二)民间风情1、时代背景:_ 2、概况(1)描绘市井生活的作品_,作者_(2)小说中的插图_(3)实用性的民间风情画:_四、中国绘画艺术的特色1、独特风格(1)注重_(2)在内容上_(3)在形式上_2、作用_小结:魏晋、唐代、两宋、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对绘画特征特点的影响1、魏晋以来:社会的动荡和佛教、道教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屡屡碰壁,却不愿与流俗为伍,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人物画开始出现“以形些神”。2、唐朝:政治的统一和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画家们追求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等。3、宋代:“重文轻武”成为朝廷的国策,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又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这种时代特点也影响到绘画作品中,使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北宋的文人山水画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纲豪放,体现了国家统一后的开阔心态。南宋偏安,画家绘画的对象变为江南风光,构图不讲究对称,其画作被称为“残山剩水”。宋朝,伴随着商业的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不仅出现了许多文人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百姓自己的绘画艺术也发展起来,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4、明清时期:由于政治思想专制的强化,社会的动荡不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商品经济和文化发达的江浙地区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如“扬州八怪”。伴随着明清小说的发展,产生了由百姓自己创作的富有实用性的绘画艺术形式,如年画、寺庙中的壁画、布贴画和剪纸画等。第9课 诗言志、歌咏言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一、先秦秦汉的诗歌诗歌的起源:(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1、形成:_ 2、内容: (1)风_ (2)雅_ (3)颂_ 3、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1)采诗制度 (2)以文学创作来反映和规范当时的统治秩序 (3)表达民众的思想感情(二)、楚辞 1、形成:_ 2、句式特点:(1)_(2)_3、代表人物:_(三)、汉赋 1、时代背景:_ 2、内容:多为粉饰太平,歌功颂德3、特点:_4、代表人物及其作品:_二、唐代诗歌的繁荣1、繁荣的原因(1)_(2)_(3)_2、代表诗人生活年代及社会背景艺术特色李白杜甫白居易三、诗歌的继续发展(一)宋词1、代表人物:_2、两大流派:_和_3、社会背景(1)北宋_(2)两宋之际_(3)南宋_(二)、元散曲 1、兴起的背景(1)_(2)_ 2、代表人物:_第10课 从传奇到小说一、魏晋南北朝:轶事小说和志怪小说二、唐:传奇1、社会背景(1)_(2)_(3)_(4)_2、传奇_3、代表作_4意义(1)标志着_(2)对后世_三、宋元:话本1、兴起背景(1)_(2)_2、话本(1)名字来源_(2)概念:宋元时期_ 内容_ 特色_3、代表作品_四、明清小说1、繁荣的原因(1)_(2)_(3)_(4)_(5)_2、代表作品_3、两大特色(1)_(2)_4、意义_第11课 梨 园 春 秋戏 剧一、中国古代戏剧起源之一:傩仪 1、“傩”的出现 2、“傩”的发展演变:先秦时期:傩傩仪 3、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之一:举行傩仪时往往载歌载舞,其中便蕴涵着古代戏曲的萌芽,巫术仪式转化成戏剧表演。二、中国古代戏剧的形成南戏1、产生背景(1)_(2)_ (3)_2、流行区域:_3、特点:_三、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元杂剧 1、兴起地区:_ 2、特点:_ 3、地位:标志着_ 4、代表人物:(1)“元曲四大家”:_ (2)王实甫_ 5、元杂剧流行的背景原因(1)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2)知识分子地位低下,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宣泄在戏剧中四、中国古代戏剧的鼎盛京剧(一)、京剧形成的背景原因第一,京剧的形成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促成的。首先是北京的文化氛围是京剧形成的有利环境。明清时期的北京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又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为戏剧艺术在北京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其次,统治者大力提倡,上至皇宫,下至官商人家都有戏班。再次,老百姓喜爱,市井小巷,戏坊林立,人头攒动,络绎不绝。第二,“徽班进京”是京剧形成的关键。四大徽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徽剧占据了北京的戏剧舞台。道光年间,徽班开始对外演出,在接触其他剧种的时候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二)、京剧的发展过程:1、发端的契机: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徽班中的_进京。2、徽调在京扎根:_、_、_三班相继进京,以其_之气赢得了京城观众的欢迎。3、京剧的形成:在演出过程中不断_其他剧种的长处,在北京形成新剧种_4、第一个繁荣期:_(三)、京剧的地位及意义_。京剧也被称为“国剧”、“国粹”。发散思维为什么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协议买卖合同5篇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题测试试卷(附答案详解)
- 山西省经贸考试题库及答案
- 会计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专项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
- 工程第三类考试题及答案
- 东莞六中考试题库及答案
- 岷县初一月考试卷子及答案
- 计算机专转本考试真题及答案
-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题及答案
- 动物生理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2023浙教版八年级上数学知识点
- 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附件1:线路工程填写示例
- 安全总结模板
- 2024年四川成都市青白江区弥牟镇执法辅助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2015)宣贯
- 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职业技能竞赛试题及答案
- 昆虫学与农业害虫防治
- 信访工作培训课件
- 道路保洁安全培训课件
- 第12课+自觉抵制犯罪(课时2)【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