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新版).doc_第1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新版).doc_第2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新版).doc_第3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新版).doc_第4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新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新版)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水储量丰富,而且大部分是可供利用的淡水B . 水的生成和分解的实验,都可说明水是由氧分子组成的C . 在水电解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D . 在水电解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2. (2分)下列工艺制作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烧制陶瓷B . 裁剪窗花C . 雕刻玉石D . 编织竹篮3. (2分)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B . 硬水和软水可用石蕊溶液来区分C . 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D . 水电解时所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4.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 试剂瓶塞取下后应倒放在桌子上B . 酒精灯的灯帽取下后应正在放桌子上C . 试管洗干净后应倒放在试管架上D . 胶头滴管不用时应倒插在试管架上5. (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 . 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黄色溶液D . 分别点燃羊毛和棉花,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6. (2分)将密封良好的袋装食品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会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 A . 个数增多B . 间隔增大C . 质量增大D . 体积增大7. (2分)以下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 . 铜B . 氯化钠C . 二氧化碳D . 氧气8. (2分)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9. (2分)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质子数为11B . 元素名称为钠C . 元素符号为NaD . 核外电子数为22.9910. (2分)已知 2NaClO3H2SO4SO2=2X2NaHSO4 由此可知X物质的化学式为( ) A . ClO2B . NaClC . NaClOD . Cl2O11. (2分)阿司匹林的化学式为C9H8O4。下列关于阿司匹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阿司匹林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 1个阿司匹林分子由9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C . 阿司匹林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D . 阿司匹林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12. (2分)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B . 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C . 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D . 该反应的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13.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 . 氢气是一种优良的燃料C . 检验氢气纯度时,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氢气D . 氢气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14. (2分)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4H2CH3OCH3+X则X的化学式是( )A . CH4B . CH3OHC . C2H6D . H2O二、 填空题 (共3题;共13分)15. (4分)化学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北京奥运会对能量的需求很大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煤、石油和_等化石燃料北京市在开发和使用新能源上进行了很多尝试,小芳在街头发现一种不用外接电源的路灯,只要每天有短时间的光照就能使用,这种路灯使用的新能源应该是_; (2)为体现绿色奥运的理念,北京奥运会采用丙烷(C3H8)作火炬燃料丙烷燃烧时有亮黄色火焰,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北京奥运会将有大量的观众针对在赛场观看比赛时产生的垃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这些垃圾应随身带出赛场,分类回收;这些垃圾可送到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这些垃圾中的塑料制品不要随意丢弃,避免“白色污染”16. (4分)如图,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先加入稀盐酸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然后将气球中的固体倒入试管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请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气球中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至少答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_、_。 (2)请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17. (5分)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课上做过许多实验,根据下列三个实验,回答问题: (1)图一为探究可燃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由此可见可燃烧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_ (2)图二中,观察到B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由此说明的分子特性是_ (3)图三位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结束时,若测得的数据低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是_(答一条即可) 三、 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10分)18. (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进行了大胆改进(见图),选用容积为30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进行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图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实验中实验现象为:实验开始时_;冷却后,打开止水夹_。 (2)某同学用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_;_。 (3)图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点燃酒精灯。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将足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填序号)。(4)图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mL刻度处才停止。 若上述步骤中,未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其他步骤不变,则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的活塞将先向_(填“左”或“右”)移动,后向_(填“左”或“右”)移动,最终活塞停在_mL刻度处。(5)对照图实验,你认为图实验的优点是(回答一点即可)_。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1、2-1、3-1、4-1、5-1、6-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