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课文,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课文,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教学难点: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神话故事开天辟地,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个神话故事的大概内容,还把这个故事读成了一句话:(出示: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我们还把这个故事读成了四幅画,还记得是哪四幅画吗?(出示图片:昏天黑地开天辟地顶天立地改天换地)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充满幻想色彩的神话故事,通过我们丰富的想象和有感情的朗读,让这些画面动起来,丰富起来。好吗?那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远古时代(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用两种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给学生一根学习的拐杖。)二、读成连环画(一)昏天黑地1. 师范读课文:“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2睁开眼睛,你刚才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预设1:天和地搅在一起,整个世界昏天黑地的,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指导读:这就是“混沌一团”,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预设2:当时什么也没有,没有光明、没有山,没有水,没有花草树木追问: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是什么感觉(黑暗、沉闷、压抑)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3.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感受一下。(齐读)4过渡:就在这昏天黑地中(指板书),沉睡了一万八千年大神盘古醒来了,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想象来体会天地没有分开前的混沌一团的景象。)(二)开天辟地1、请你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的句子,读一读,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2、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指名读)3、同学们,从这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预设1:盘古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黑暗混沌,正在猛劈猛凿。追问:什么是“猛劈猛凿”?(用力地劈,用力地凿)。昨天我们认识了板斧和凿子,谁来演示一下,盘古是如何“猛劈猛凿”?我们把镜头再推近一点,想象一下,盘古在猛劈猛凿的时候,脸上是什么表情?(眉头紧锁、较劲牙关、满头大汗)你能把这种用力的样子读出来吗?(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盘古的那种力量了)预设2:我仿佛听到巨石崩裂的声音。追问:这声音怎么样?(山崩地裂、震耳欲聋)我仿佛感到整个宇宙都在震动,带着你们的想象,把盘古开天辟地的神奇读出来。同学们,这是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的大神,他该积聚了多大的力量啊!谁还想读?预设3:我仿佛听到“大鸡蛋”一下子裂开的声音。追问:是啊!盘古稍微一使劲,“大鸡蛋”就裂开了一条缝,他的力气多大啊!谁来读读这句?(指名读)读得真好!特别是是“咔嚓”太生动了,仿佛这破裂的声音就在我耳边。4、此时的盘古暴发出神奇的力量,他要凿出一片新天地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齐读)5、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感觉盘古是个怎样的神?(力大无穷,神勇无比)小结:同学们,读书要学会透过文字,去想象生动的画面,这样才算真正读懂故事读懂故事中的人物。6、经过这一阵猛劈猛凿,宇宙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看“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指名读)(1)这种景象给你什么感觉?(神奇、壮观)(2)谁想来读?(指导读)(3)同学们,你们看,这段文字多有意思啊!(课件演示)你发现了什么?(字数相等,意思相对)(评价: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4)小结:这些意思相对的词语放在上下半句里,特别对称,读起来相反相成,琅琅上口,来,让我们感受一下。课文中,还有许多类似这样的句子,我们要感受它们的对称美。(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来感受盘古开天辟地时的神勇。)(三)顶天立地1、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又是怎么做的?自己往下读一读。也像刚才那样,一边读,一边在脑子想象画面。(自由读3-5段)2、谁来说一说,盘古是怎么做的?(1)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指板书:顶天立地)出示图片,看,这就是盘古顶天立地的画面,谁能看着图,再读读这句话?(2)同学们,盘古顶天立地了多长时间?(一万八千年)(3)一万八千年,多么漫长的时间啊,这是需要多大的毅力啊!来老师想跟大家一起合作读书,老师说句子,你们来读课文:师:天和地分开后,一百天过去了,盘古(4)过渡:就这样,天地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谁接着把这个变化读出来?(指名读)此刻盘古仿佛就在眼前,让我们抬起头来,仰望盘古,此时它有多高?你看得到吗?引读:所以课文中这样写,谁来读好这红颜色的句子?“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体也长得极长了。”指名读,评价读,(一连用了三个“极”,可见当时盘古有多么高大。)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根长柱子似的,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同学们,“巍峨”这个词从字形来看,是形容什么的?(山)其实此时的盘古远远比任何一座山都要高大,那你觉得这个“巍峨”仅仅是指盘古的身躯高大吗?此时此刻,你想对盘古说什么?(生说)师:这不仅仅需要超乎常人的力量,更需要顽强的意志。盘古有这种坚定的意志,这种精神是何等的可贵,就让我们读出心中那份敬畏之情吧!(齐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品悟、咀嚼,利用引读,感受盘古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四)化生万物1教师读: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已精疲力竭。他含着微笑倒下了。2.此时的盘古即将倒下,却为何还会含着微笑?预设: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了,就很高兴。是啊,天地不再合拢,宇宙再也不会混沌一团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就要到来了,想到这,盘古心里非常-欣慰。追问:同学们,盘古面对死亡有没有害怕,有没有后悔?那他是怎样的?面对死亡,他是那么坦然,那么无畏,那么无怨无悔!让我们一起再读第6段。过渡:盘古将毕生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上面。不仅如此,他身躯的每一部分又塑造了一个多彩而美好的世界。3.大声朗读第7自然段,让我们看看他的身躯都变成了什么。4.盘古的身体化成了哪些东西呢?谁来把这一幅一幅的画面读出来?(1)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指导朗读:让四季的风吹得再柔和些,让飘动的云再飘得慢一些吧)指导到位后一起读。往下读:(2)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这雷声太温柔了,谁再来读,全体男生一起读)谁接着往下读:(3)左眼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皎洁明媚的月亮。(太阳,光芒万丈,充满热情,而月亮皎洁明媚,显得比较温柔,读出两者的区别;男同学读太阳句,女同学读月亮句)(4)谁接着读下去?(5)过渡:同学们,盘古倒下了,他真的离开我们了吗?让我们共同合作来读读这神奇的画面吧!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 (6)过渡:同学们,盘古倒下了,他真的离开我们了吗?他永远活在天地之中。(指板书)盘古靠神力开天辟地,凭坚定地意志顶天立地几千万年,而死后,又用身躯改天换地,给与我们这世间美好的一切,这让我们又从盘古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可贵的精神。是什么精神?(无私奉献)让我们一边欣赏着世间这美好的一切,一边怀着深深地敬佩之情齐读这一小节。5、同学们,这神奇的画面难道只是课文写的这些吗?仔细看,你还会看到更多更多的画面,就让我们模仿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来写几句吧!先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一会儿我们再交流。 ,变成了 ; ,变成了 ; ,变成了 6、交流同学们,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创造出了美丽的世界。正因为有了这神奇的想象,我们才读出了一幅又一幅的画面。如果把这组画面连起来,我们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们就把课文变成了一本生动的连环画。(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让学生带着各自的感悟与体验与文本对话,在相互启发、补充中更好地体味语言文字,在自主的阅读活动中,感受盘古的伟大。再让学生凭借句式“变成了,”进行大胆创造的想象,在语言的迁移运用中,更深切地感悟到盘古的无私奉献精神。)结语: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这就是神话的魅力,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广为人知的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读这些神话故事,下次我们举办一个神话故事专场演讲比赛, 比一比看谁读的神话故事多,讲的神话故事生动而充满神奇色彩,好吗?作业设计:搜集其他神话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板书设计: 昏天黑地 开天辟地 神勇无比(盘古)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意志坚定 改天换地 无私奉献教学后记:借孩子一对想象的翅膀开天辟地是一篇神话传说,主要讲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有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把盘古“用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整个世界”的过程写的生动有趣。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现将我教学这一课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一、借助文本,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本课开始,我引导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师述: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注意讲清是什么人、什么事教师不因问题的简单而忽略了某些细节,提醒学生注意口头表达的完整性、顺序性,可以感受到教师注重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落实语文素养培养的理念。二、抓住重点,感悟人物形象我为本课所列的重点是:了解盘古是个怎样的神。因此我以“盘古是个( )的神。”这样一个口头填空贯穿于理解文章的始末。围绕着这个问题,这个重点,引导学生逐段读文,并适时地出示以上的填空题,让学生口头填空。这样反复地重现课文的重点,使学生在口头练习中,逐步地把握盘古这一伟大无私的人物形象。三、结合想象指导朗读,注重文本内化先出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盘古以他的神力开天辟地,以他的身躯化身万物”作为本课教学的纲领,围绕着这句话,盘古如何开天辟地,如何化身万物的精彩章节一页页地铺展开来,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感悟。如第二自然段“盘古力辟混沌”的讲读,在学生自读课文后,教育引导: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使学生深入课文,着力于想象,自然而然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之后,我示范朗读,读完以后告诉学生,老师能读出盘古力大无穷的气势,是因为一边读一边在想象当时的场面,同时,激励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用恰当的语气读出来。我认为教师的这一举措,正是在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内化,也教会了学生朗读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体现在学生学完“盘古化身万物”这一段后,教师设计的一个想象口答题“头发变成了( ),骨骼变成了( ),牙齿变成了( )。”不但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白了想象要合理恰当。四、挖掘文本内涵,回归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本课非常出色地体现了这一目标。在对词语的理解中,我把每个词都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理解,如“巍峨”这个词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偏旁来体会词义,并联系以前课文中“巍峨”形容的主体是山或者建筑物,现在却用来形容一个人,可见盘古有多么的高大;理解“精疲力竭”时,问:看到“精疲力竭”,你想到了哪个词?学生很自然地回答“精疲力尽”。前一个词的理解,是把形容主体进行比较来理解词义,同时理解文本意义,后者是从字面上比较理解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狼蒲松龄课件
- 狼疮性肾炎课件
-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报告
- 历届护士面试题库及答案
- 咖啡连锁品牌在2025年市场布局中的社区商业饮品品牌建设报告
- 铁路货场改扩建项目2025年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措施研究
- 2025年金融衍生品市场创新风险管理与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培养计划报告
- 农业物联网在2025年精准种植中的农业资源合理配置报告
- 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设计研究报告:人机交互篇
- 电商绿色物流包装材料可持续发展现状与挑战报告
- 2025台州路桥区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4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2025版家居用品定制加工合作协议
-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课件-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 中建技术降本增效案例集
- (高清版)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 规划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
- 法考客观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卷二(第3套)
- 公路水运项目危大工程专项方案技术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