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氓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习起兴与比兴手法在氓中的应用 授课教师:王晓艺课堂目标:1.掌握诗经的音乐分类和重要表现手法 2.把握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 3.正确归纳诗歌中的文言现象课堂重点:结合字词分析女主人公情感脉络; 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情感; 感受起兴手法在歌句中的艺术作用。一背景知识:1. 作品介绍: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共105篇。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共40篇。2.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3. 诵读诗歌古典诗歌的鉴赏首要的是学会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读懂诗歌的大致内容,把握诗歌的内容要点;还要读出诗歌情感,读出美的意境。因此要注意:读出节奏。古典诗歌节奏表现了各自不同的式样。四言语句多为“二二”节拍,而“五言诗”节拍则多变式,或“二一二”或“一二二”不等。读出韵律。诗歌语句的平仄、高低本身就使其具有一定的韵律,读时只要加以体会就要感觉到。重音、轻音的选择也是读出韵律的重要手段。判断轻、重音的基本标准是表达内容和感情的需要,有利于表达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诗句就应该重读,反之则轻读。一句中关键的字词重读。读出情调。一篇诗歌自有其基本的感情基调:或豪放激昂,或婉约悱恻;或平淡清幽,或深邃哀婉,或高亢悠扬。通过诵读,读出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和艺术美。二教与学过程1.“赋,比,兴”是诗经当中的重要表现手法,在氓中那些句子是比兴句?那些句子是起兴句?明确: 2. 故事中女主人公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可见她是一个怎样的女子?明确: 3. 你认为比兴和起兴手法有什么好处?在你喜欢的歌词中有哪一句运用了这一表现手法呢?明确: 4. 请用比兴手法开头写一篇微写作(200字以内),以面对巨人为题。创作: 三链接高考(2014.湖南省)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桃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归:出嫁。蕡(f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蓁蓁(zhn):草木茂盛的样子。(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 的形式。(2分)(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答: 【答案】(1)重章叠句 (2)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解析】(1)乐曲演奏一遍为一章,诗经中的诗是合乐歌唱的,所以每一篇都分若干章,犹如今天歌词的分段,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这一章法叫做重章叠句。(2)这是一首贺婚诗。诗的三章都以桃树起兴,以嫩红的桃花、硕大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兴新娘的美丽容貌、多子多福、人丁兴旺,表达对女子新婚之喜和对新娘的美好祝福。试题分析: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朱熹诗集传认为每一章都是用的“兴”,固然有理,然细玩诗意,确是兴中有比,比兴兼用。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人们常说的“桃花运”,当源出于此诗。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分析和反思氓主题教学设计如下:氓作为高中生了解诗经的第一课,是引领学生深入了解诗经现实主义风格的重要一课。在做教学设计之初,我想要体现将诵读和情景相结合来学习诗歌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情感必须熔铸在诵读之中,诵读作为学习诗歌的必要手段必须一以贯之,始终不能贻误。所以第一遍诵读时,学生课前虽然几乎熟读成诵,却毫无情感,虽然通读了课下注释,但对于女子的遭遇没有深刻的体悟和同情,对于诗歌对今天的现实意义也很难想到。这时候我从大体结构上女子经历的三个阶段入手,分阶段引领学生进入女子的心路历程,第一阶段的期待和喜悦,在神态心理动作中予以想象体会,学生看到这样一个憧憬未来迫不及待步入婚姻的女孩子的形象,再要求他们读出这份毫无矫饰的爱意,学生的阅读基调就昂扬起来了;第二阶段画面感很强,有一个时间段的对比,也有一个课程重点,就是比兴。于是带着爱情初降的喜悦感,朗读到“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我们一起从发音上想象女子面容,好比桑叶“沃若”,多汁而温润的美,这种联想就是兴,一种看到眼前想到所歌咏的事物的手法,而这种联想代表了两种事物的一定的关联和相似性,这就是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二者结合是为比兴。再朗读到“桑之落矣”,学生们意识到情感态度变化了,我们就去想象此时女主人公伤心落泪,正是再次看到桑树已非往日的时期,就是女子回家路上的现实场景,此时我引领学生们一起猜测代入进女子的心理过程,桑树已衰,斯人已老,黄色陨落的桑叶映衬着女子衰老的容颜,心理的怨恨可想而知。此时很多学生有了强烈的画面感,我没有设计任何媒体图片,是因为诗经的语言画面感很强,强行插入一定得画面会降低对语言的想象力,学生再画面感中代入了心理过程,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想要诉说女子的心理过程,多年的牢骚和抱怨,她们不会认为是无中生有,为女子的被抛弃的命运感到真心的同情。当这种牢骚发泄完毕,回归到诗歌朗读到女子自我劝慰,彻底果决地放手,勇敢回归自我的时候,同学们都感到大快人心,为女子的勇敢拍手称快,此时点拨一下这首诗歌的创作时期,封建的婚姻观面,学生们更是认识到女子幡然醒悟的可赞,一个女子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劳动合同转让协议范本
- 2025劳动合同书电子版
- 葡萄农业植保知识培训课件
- 物体测试题及答案
- 营销电气知识培训课件
- 物流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设备租赁合同书
- 物联网题库及答案
- 2025关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协议
- 2025年液环真空泵项目建议书
- 第五章-教育制度(第7版-王道俊)
- 计算机视觉与应用 课件 1.1 计算机视觉概念
- 《免疫细胞存储》课件
- 颅脑外伤课件
- 美术培训机构教学体系实施方案
- 餐饮操作工作流程
- 幼儿园红色小故事PPT:狼牙山五壮士2
- 合法性审查意见书格式-法制办公室
- 邹平梁邹矿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连锁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全)
- CAK-13CNC不落轮镟床维修指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