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盛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方案教学内容轴对称(一)主备人马海俊审核人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单调整与改进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学习目标:通过实例认识轴对称,掌握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成轴对称这两个概念。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得到一些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归纳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向全班汇报。)二、探索研讨1、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归纳出轴对称图形定义。三、例题讲解1、学生自主完成教材P30练习(完成于书上),然后全班汇报,老师根据汇报内容适当讲解。2、完成练习:教材P37第6题。四、探索研讨先讨论,然后将讨论的结果向全班汇报。汇报时,汇报人注意提问。倾听的学生注意质疑。五、探索研讨对学生归纳的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关系进行必要的补充与说明。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些什么新的认识。七、检测与反馈活动一:情景创设看教材P29图12.11(将生活中的对称美牵引到数学中来)1、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2、你能举出几个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吗?活动二:探索研讨1、做一做把一张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2、看一看,想一想细心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图片如:蝴蝶、蜻蜓、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3、归纳:轴对称图形定义。活动三:例题讲解1、教材P30练习(完成于书上)。2、完成练习:教材P37第6题。活动四:探索研讨1、(思考:教材P30)归纳下面的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2、归纳:轴对称定义。3、练习:教材P36第2题(完成于书上)。活动五:探索研讨1、思考:教材P31(上面那个)。2、归纳: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活动六:检测与反馈1、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 ,直线叫做它的 。2、把一个图沿某一条折叠,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 ,直线叫 ,折叠后能重合的点叫做 。 3、在英文字母A、H、M、I中,能形成“轴对称图形”的字母的个数是( )A、1 B、2 C、3 D、44、在图形矩形,圆,线段,角中,轴对称图形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5、如图: 1、 观察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2、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教学反思: 白蒲镇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方案教学内容轴对称(二)主备人马海俊审核人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单调整与改进教学目标: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能够利用其解决相关问题。学习目标: 1、探索轴对称图形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点。2、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认真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学习新知学生小组交流,然后向全班汇报。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已知A和A是对称点,所以折叠后A和A重合;二是重合后说明了两个问题,PAP A,APM,APM的顶点重合,所以这两个角相等,都等于90。二、探索研讨通过探究教材P32、教材P33的内容,帮助学生归纳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练习与应用要求:1独立完成。2组长批阅。3全班交流。我发现我们组有些同学( )有错误,应该(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五、检测与反馈活动一:学习新知1、如图,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线段AA、BB、CC与直线MN有什么关系?(1)设AA交对称轴MN于点P,将ABC和ABC沿MN折叠后,点A与A重合吗?于是有PA ,MPA 度(2)对于其他的对应点,如点B、B,C、C也有类似的情况吗? (3)那么MN与线段AA,BB,CC的连线有什么关系呢? 2、垂直平分线的定义:经过线段 并且 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3、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 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 。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练习:教材P32图12.15。活动二:探索研讨1、探究:教材P322、归纳,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 与这条线段 的距离 3、思考:反过来,如果PAPB,那么点P是否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探究:教材P334、归纳: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 上。活动三:练习与应用1、如下图,ADBC,BD=DC,点C在AE的垂直平分线上,AB、AC、CE的长度有什么关系?AB+BD与DE有什么关系?2、如下图,AB=AC,MB=MC直线AM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吗?活动四:检测与反馈1、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3cm,ABD的周长为13cm,求ABC的周长。ABCDEABCH2、已知:如图,CACB。求证:C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教学反思: 白蒲镇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方案教学内容轴对称(三)主备人马海俊审核人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单调整与改进教学目标:1、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并能够利用轴对称的性质作轴对称图形。2、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即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 学习目标: 1、依据轴对称的性质找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即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教师对学生补充不完整的进行点拨。二、学习新知1、 小组交流。2、 教师点拨。三、例题讲解1、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它们的对称轴。2、如果作弧的半径小于AB,就不能得到交点了。3、教师强调尺规作图作法的表示方法,要求学生会用简洁的几何语言表示作图过程。四、练习与应用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活动一:知识回顾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 所连 的 线。活动二:学习新知1、思考:教材P34思考2、 归纳: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是:找到一对 ,作出连接它们的 的 线,就可以得到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活动三:例题讲解1、如图,点A和点B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你能作出这条直线吗?2、已知线段AB,作出它的垂直平分线CD,并拼出线段的中点O。3、如图,在五角星上作出一条对称轴。活动四:练习与应用教材P36第6题活动五:检测与反馈1、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 )矩形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2、如果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那么,下面的说法不一定成立的是( )A ABCABCB 在ABC上任找一点P,都能在ABC上找到对应的点PC 线段AA被直线L垂直平分D 线段BB垂直平分直线L3、 画出下面两个图案的对称轴。4、如图所示在方格纸上画出的一棵树的一半,请你以树干为对称轴画出树的另一半。教学反思: 白蒲镇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方案教学内容作轴对称图形主备人马海俊审核人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单调整与改进教学目标:1、能够作轴对称图形。2、能够经过探索利用坐标来表示轴对称。3、能够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学习目标: 1、能够作轴对称图形。 2、能够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 独立完成。2、 小组交流。3、 向全班汇报。二、探索研讨1、 学生讨论。2、 交流想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作对称点的方法三、探索与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索:在燃气管道L上找一点C,使得AC+BC为最小通过学生活动,使他们懂得:只有A、C、B在一直线上时,才能使AC+BC最小,这时作点A关于直线“街道”的对称点A,然后连接AB,交“街道”于点C,则点C就是所求的点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活动一:情景创设1、阅读教材P39的四辐图。2、操作:自己动手在纸上画一个图案,将这张纸折叠,描图,再打开纸,看看你得到了什么?改变折痕的位置再试一次,你又得到了什么?3、归纳:(1)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成轴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 、 完全相同;(2)新图形上一个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的 点;(3)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 。活动二:探索研讨1、如图,已知ABC和直线l,你能作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2、归纳:教材P413、练习:教材P41练习第1题活动三:探索与实践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活动四:检测与反馈1、把下列图形补成关于L对称的图形。 2、如图,A为马厩,B为帐篷,牧马人某一天要从马厩牵出马,先到草地边某一处牧马,再到河边饮水,然后回到帐篷,请你帮他确定这一天的最短路线。 教学反思: 白蒲镇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方案教学内容用坐标表示轴对称主备人马海俊审核人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单调整与改进教学目标: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理解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2利用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规律,能作出关于x轴、y轴对称的图形。 学习目标:1、会找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2、会利用点的坐标的规律作出关于x轴、y轴对称的图形。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 自主完成。2、 全班交流。3、 教师点拨。利用轴对称的性质来进行解题。通过乘以-1得到的图案与原图案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变化,找到规律。二、探索研讨教师追问:1、观察上表每对对称点坐标之间的关系,你发现什么规律?2、我们不仿再找几对关于x轴对称的点,写出它们的坐标,还有上面的规律吗?3、观察上表,比较每对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你能发现什么规律?4、归纳。三、练习与应用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四、课堂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由学生交流共同回忆总结): 1、在直角坐标系中,探索了关于x轴,y轴对称的对称点坐标规律。 2、利用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作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活动一:情景创设1、如图(1)观察上图中两个圆脸有什么关系?(2)已知右边图脸右眼的坐标为(4,3),左眼的坐标为(2,3),嘴角两个端点,右端点的坐标为(4,1),左端点的坐标为(2,1)。你能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写出左边圆脸上左眼,右眼及嘴角两端点的坐标吗?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坐标为(2,2),(4,2),(4,4),(2,4),(2,2)的点用线段依次连结起来形成一个图案(1)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分别乘以-1,再将所得的各个点用线段依次连结起来,所得的图案与原图案相比有何变化?(2)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乘以-1,再将所得的各个点用线段依次连结起来,所得的图案又与原图案相比有何变化?活动二:探索研讨在书本P43页的平面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已知点及其对称点,并把坐标填入表格中看看每对对称点的坐标有怎样的规律再和同学讨论一下 已知点A(2,-3),B(-1,2),C(-6,-5),D(,1),E(4,0) 关于x轴的对称点A(_,_)B(_,_)C(_,_)D(_,_)E(_,_) 关于y轴的对称点A(_,_)B(_,_)C(_,_)D(_,_)E(_,_)归纳: 活动三:练习与应用1、书本P44页。(找一些特殊点描点连接点。)2、P4445页练习。活动四:检测与反馈1、点A(2,1)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A 。2、点(m,n)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 )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 )。A、(m,n)B、(m,n)C、(m,n)D、(m,n)3、若M(m1,n2)与M(4,9)关于y轴对称,则mn的值为( )A、14 B、6 C、4 D、04、如图,ABO关于x轴对称,点A的坐标为(1,-2),标出点B的坐标。5、如图,利用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分别作出与ABC关于x轴和y轴对称的图形。6、如图,A、B两处是两所学校,现要在公路(x轴的位置)边上建一所奶站,使奶站到A校、B校距离的总和最小。 找到奶站的地址;xyAB3(5,4) 奶站到两校距离的总和的最小值等于哪一条线段长?为什么?教学反思: 白蒲镇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方案教学内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主备人马海俊审核人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单调整与改进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2、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能够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学习目标:1、能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2、能够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能够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1、学生动手操作,从剪出的图形观察ABC的特点,可以发现AB=AC。2、让学生总结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二、探索研讨1、独立完成上表。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要让学生注意,性质2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命题,需要一一证明。三、练习与应用1、学生小组合作、分组讨论,交流。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形中的关于角的数量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发现:(1)ABC=ACBCDBAABD;(2)AABD;(3)A2C180。四、课堂小结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活动一:情景创设如图(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有什么特征?你能画出具有这种特征的三角形吗?活动二:探索研讨1、把活动1中剪出的ABC沿折痕AD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填入下表:重合的线段重合的角从上表中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吗?学生归纳: 。2、你能证明上述两个性质吗? 问题:如图,已知ABC中,AB=AC,AD是底边上的中线。求证:B=C;AD平分A,ADBC。ABCD活动三:练习与应用ABCD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个内角的度数。活动四:检测与反馈ABCD1、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1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多少度?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多少度?ABCD3、如图,ADBC,BD平分ABC,求证:ABAD。ABM4、如图,五角星的五个角都是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为了画出五角星,还需要知道AMB的度数,算一算AMB等于多少度。ABCDE5、如图,CACB,BABD,DEDCEB。求C的度数。教学反思: 白蒲镇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方案教学内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主备人马海俊审核人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单调整与改进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能够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学习目标:1、能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能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一、探索研讨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再经过推证,得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都是指的同一个三角形中指的边角关系。二、练习与应用学生自主探索,必要时教师进行引导。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活动一:探索研讨如图,位于海上A、B两处的两艘救生船接到O处遇险船只的报警,当时测得AB如果这两艘救生船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出发,能不能大约同时赶到出事地点(不考虑风浪因素)?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 。活动二:练习与应用1、如图,CAE是ABC的一个外角,12,AD/BC,求证:AB=AC。 2、如图(7),在ABC中,过C作BAC的平分线AD的垂线,垂足为D,DEAB交AC于E。求证:AE=CE。活动三:检测与反馈ABCD21ABC1、如图,若AC,则ABAC。依据是 。2、如图,已知12D,根据“等角对等边”的原理,在BCCDACCDBCACDCAD中,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3、完成下面的证明(填表格)。DABCE123已知:如图,BE平分ABC,D是AB的中点,且DEBC。求证:ADEA。 证明:BE平分ABC (角平分线的概念)DEBC2 ( )1 (等角对等边)又DBDADEDAA ( )4、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且ABDC,OAOB。求证:OCOD。ABCDOA5、如图,ABAC,ADBC,BEAC,BACABE。求证:AP2BD。1234EPDCB教学反思: 白蒲镇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方案教学内容等边三角形主备人马海俊审核人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单调整与改进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用等边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学习目标:知道等边三角形的定义;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用等边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探索研讨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完成:1、所有性质的探索;2、性质的证明。二、练习与应用1、学生首先独立思考,然后可以分组讨论。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两种方法:方法1 证明有两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60;方法2 证明三个角都相等(是60)对于方法1,根据条件容易得到,AD=AE且A60于是结论成立;对于方法2由于不容易实现,学生可以小组交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探索,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活动一:探索研讨 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用于等边三角形,能得到什么结论?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就是等边三角形?请你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学生归纳所有性质,并证明所有的性质(可以口述)。归纳: 。活动二:练习与应用1、如图,在等边ABC的边AB、AC上分别截取AD=AE,那么ADE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想一想,本题还有没有其他证法?2、如图,将两个含有30角的三角板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你能借助这个图形,找到RtABC的直角边BC与斜边AB之间的数量关系吗?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学生观察图形,分析数量关系,发现BAD60,而BD60,所以ABD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BD2BC,进而得到: 。3、如图是屋架设计图的一部分,点D是斜梁AB的中点,立柱BC、DE垂直于横梁AC,AB=7.4 m,A=30,立柱BC、DE需要多长?活动三:检测与反馈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在AC上取点E,以AC上取点E,以EC为边在ABC外作等边ECD.求证:CDAB;ABCED求证:AD=BE。2、如图,点E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ECOA,EDOB,垂足分别是C、D.求证:ECD=EDC;OC=OD;OAABDECOE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3、如图,ABAC,BE平分ABC,BEBD,A120。求EDC的度数。ABCED4、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三边上,分别取点D、E、F,使ADBECF。求证:DEF是等边三角形。CADBFE教学反思: 白蒲镇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变量主备人马海俊审核人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单调整与改进教学目标:1、认识变量、常量。2、学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 学习目标:1、认识变量、常量。 2、用式子表示变量间关系。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把学生引入情景。二、探索研讨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理、正确的思维方法探索出变化规律。2、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三、探索研讨1、学生小组合作,交流。3、 总结探究方法,形成规律。四、练习与应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五、课堂小结1、 什么是事物变化中的变量与常量。2、 如何寻求变量间存在的规律。3、 利用学过的有关知识公式确定关系区。活动一:情景创设情景问题: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小时。 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t/时12345s/千米 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不变化的量是_。 3、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活动二:探索研讨每张电影票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票x张,票房收入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在一根弹簧的下端悬挂重物,改变并记录重物的质量,观察并记录弹簧长度的变化,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如果弹簧原长10cm,每1kg重物使弹簧伸长05cm,怎样用含有重物质量m的式子表示受力后的弹簧长度?活动结论:1、早场电影票房收入: 日场电影票房收入: 晚场电影票房收入: 关系式: 2、挂1kg重物时弹簧长度: 挂2kg重物时弹簧长度: 挂3kg重物时弹簧长度: 关系式: 活动三:探索研讨1、要画一个面积为10cm2的圆,圆的半径应取多少?圆的面积为20cm2呢?怎样用含有圆面积的式子表示圆半径r?2、用10m长的绳子围成矩形,试改变矩形长度观察矩形的面积怎样变化记录不同的矩形的长度值,计算相应的矩形面积的值,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设矩形的长度为xcm,面积为cm2。怎样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1、要求已知面积的圆的半径,可利用圆的面积公式经过变形求出 面积为10cm2的圆半径 面积为20cm2的圆半径 关系式: 2、因矩形两组对边相等,所以它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应是周长10cm的一半,即5cm。 若长为1cm,则宽为5-1=4(cm) 据矩形面积公式: 若长为2cm,则宽为5-2=3(cm) 面积 若长为xcm,则宽为5-x(cm) 面积 S= 。活动四:练习与应用1、购买一些铅笔,单价02元支,总价y元随铅笔支数x变化,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并写出关系式。2、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5cm,高h可以任意伸缩。写出面积随h变化关系式,并指出其中常量与变量。活动五:检测与反馈1、若球体体积为,半径为,则3其中变量是_、_,常量是_。2、夏季高山上温度从山脚起每升高100米降低07,已知山脚下温度是23,则温度y与上升高度x之间关系式为_。3、汽车开始行驶时油箱内有油40升,如果每小时耗油5升,则油箱内余油量升与行驶时间t小时的关系是_。4、体育服装店经营一款运动服,市场调查发现,每天出售的件数与当日确定的单价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单价(元)40414243售出件数(件)20181614用x表示单价,y表示售出件数。请试着推测y与x的关系(不要写过程);指出关系式中的变量和常量。教学反思: 白蒲镇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函数主备人浦小钢审核人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单调整与改进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确定函数关系式。2、会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学习目标: 1、知道如何确定函数关系式。2、会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通过复习上一节的内容,对函数的理解会更加深刻。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二、探索研讨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三、探索研讨学生正确操作、分析思考、寻求理由证据,确定按键及函数关系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猜想、验证、确立等一系列过程,进一步掌握建立函数关系式的办法。四、练习与应用提醒学生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五、课堂小结1、 回顾思考、观察讨论,认识了自变量、函数及函数值的概念。2、 加深了对函数意义的理解。3、 确立函数关系式、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方法。活动一:情景创设回顾一下上节课所研究的每个问题中是否各有两个变化?同一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变量确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是否随之确定一个值呢? 请学生结合P94页的题目,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完成P96的表格和归纳)活动二:探索研讨下图是体检时的心电图其中横坐标x表示时间,纵坐标y表示心脏部位的生物电流,它们是两个变量在心电图中,对于x的每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对应值吗? 在下面的我国人口数统计表中,年份与人口数可以记作两个变量x与y,对于表中每个确定的年份(x),都对应着个确定的人口数(y)吗?中国人口数统计表年份人口数亿19841034198911061994117619991252(小组交流)归纳函数的定义: 是自变量, 的函数, 函数值。 写出问题和问题中函数值S= ,函数值y= 。活动三:探索研讨(学生通过在计算器上操作及填表分析,进一步认识函数意义,经过对表中数据分析推理验证以至最后确定按键、写表达式逐步掌握列函数式的方法)1、在计算器上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操作: 填表:x13-40101y 显示的数y是输入的数x的函数吗?为什么?2、在计算器上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操作。 下表中的x与y是输入的5个数与相应的计算结果:x 1230-1y 3572-1 所按的第三、四两个键是哪两个键?y是x的函数吗?如果是,写出它的表达式(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y)。活动四:练习与应用一辆汽车油箱现有汽油50L,如果不再加油,那么油箱中的油量y(L)随行驶里程x(km)的增加而减少,平均耗油量为01L/km 写出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指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汽车行驶200km时,油桶中还有多少汽油?答:行驶里程x是自变量,油箱中的油量y是x的函数。 行驶里程x时耗油为: 油箱中剩余油量为: 所以函数关系式为: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汽车行驶200km时,油箱中的汽油量是函数y 在x200时的函数值,将x=200代入y= 得:y= 。活动五:检测与反馈1、下列问题中哪些量是自变量?哪些量是自变量的函数?试写出用自变量表示函数的式子。改变正方形的边长x,正方形的面积随之改变。 秀水村的耕地面积是106m2,这个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y随这个村人数n的变化而变化。 2、学校小商店出售散装瓜籽,瓜籽的售价由瓜籽和包装袋两部分组成,具体售价如下表所示:数量x(kg)售价y(元)14+0.228+0.2312+0.2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班上召开元旦茶话会,要购买5kg瓜籽,应付款多少元?教学反思: 白蒲镇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函数的图像(一)主备人浦小钢审核人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单调整与改进教学目标:1、学会用列表、描点、连线画函数图象。2、学会观察、分析函数图象信息。学习目标:1、能够用列表、描点、连线画函数图象。2、能够读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材料研发公司成立出资协议书
- 拆迁补偿款优先用于二手房交易首付服务合同
- 餐饮连锁店试用职工劳动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综合类-内分泌专业知识-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总论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套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综合类-保险销售人考试-保险基础知识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综合类-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沉淀反应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套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综合类-中级经济师-初级经济师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套单选100题合辑)
- 2025年综合类-中级建筑经济-第十二章建设工程监理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百道集合)
- 2025年综合类-中学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100题合辑)
- 安徽物流公司管理办法
-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文件
- 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在林木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洞察阐释
- 2025餐饮行业劳动合同范本
- 《插入式封装技术》课件
- 地基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安全阀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可行性预测报告
- 2024年金华东阳市人民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药物过敏的急救与处理流程
- 自来水公司安全生产培训
- 天翼云笔试题目及答案
- 数据知识产权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