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窥视人物性格的另一窗林黛玉诗词探析摘要:诗词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塑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手段。它与刻画小说中人物的描述性文字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在红楼梦一书中,曹雪芹用天才的艺术笔触,为我们塑造了中国古代小说史上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林黛玉。生活在诗一样环境中的林黛玉同时也是诗的化身,她在短暂的一生中,用诗宣泄痛苦和悲愤,用诗抒发欢乐与爱情,更用诗表示抗议和叛逆。本文将从分析林黛玉所作的诗词入手,着重探讨林黛玉自尊自重、多愁善感、敏感、笃实、叛逆、任性、孤傲、天真、坚强、谨慎等性格特点,从而论证她性格特征的各个方面。关键词:林黛玉诗词;性格特征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林黛玉这个绝美且富有诗意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林黛玉有“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之貌,有“心比比干多一窍”之才,有“病如西子胜三分”之病,她的美不仅表现在其梦幻迷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还表现在她横溢的才学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林黛玉出生于一个世袭侯爵,支庶不盛的书香门第之家,自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心地善良,为人纯朴,但幼年丧母,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变得异常敏感,自尊自卑和脆弱,但她又总是与封建阶级格格不入,表现出其性格的独特性。林黛玉的诗词作品类型丰富数量众多,例如:咏物类有咏白海棠、柳絮词、菊花诗、大观园题咏和螃蟹咏等;哀悼身世类有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等;赞美人物类有五美吟5首;另外还有灯谜诗2 首,题帕诗3首,酒令1首,绝句1首,琴曲4章。这些诗词有的是人物命运的暗语,有的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有的是人物高洁人格的赞歌,有的寄兴寓情,寄托着人物对美好未来的热情向往和执着追求。它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深刻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下面就通过林黛玉这些丰富多彩的诗词作品,来欣赏一个活灵活现,具有独特性格特征的林黛玉。一、斗争精神和叛逆精神在红楼梦一书中,曹雪芹塑造了一个令人敬慕的叛逆者形象-林黛玉。林黛玉是贾老夫人的女儿贾敏和林如海的独生女,自小娇惯使她具有优越感,进而发展为极强的自尊心。因父母相继早逝,她一无所有,无依无靠,孤身寄住在外祖母家。在“都是一双富贵眼”的贾府,黛玉的处境,究其实,只不过是仅有一层极不牢靠的亲戚关系的面纱,而得到的“不正经主子”身份。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此认识越来越清,但强烈的自尊心又使她不甘心这种命运。在贾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活中,把同样对封建主义表现出叛逆倾向的宝玉引为知己,并在共同叛逆的道路上建立起了纯真的爱情。然而,黛玉又清醒地意识到,他们之间的爱情将注定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悲剧。为了改变命运,她竭力地捍卫着自己的尊严和爱情,使这个娇若纤柳、洁如芙蓉的少女内心深藏着坚强与叛逆。她虽寄人篱下,但为人处世光明坦诚,不亢不卑,用柔弱的身躯为自己撑起一片坦荡荡的天空。用一首首充满着血和泪的诗作,来表现她对理想爱情至死不渝的追求和对封建礼教冷酷无情的抗议。这在她的葬花吟、灯谜诗、五美吟、题帕诗等作品中体现得非常深刻。 葬花吟一诗是塑造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这首诗并非一味的哀伤凄恻,其中包含着一种愤愤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一首葬花吟简直就是黛玉与她自己所处的罪恶世界彻底决裂的檄文,展露出她至死不渝的心灵世界及强烈的叛逆性格。春灯谜一诗中写道:“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两无缘,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两无缘”仿佛在说与宝玉的恋爱是要落空的。“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又进一步说明她素日的心情。从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即便是在自己追求的爱情没有把握、心灵倍受煎熬的情况下,她也决不任由摆布,而是要在短暂的生命过程中珍惜时光,勇敢地斗争下去。同样,在她的另一首灯谜诗中也明显地表现出这种斗争精神。诗中写道“马录马耳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云动,螯背三山独立名。”这里“驰城逐堑”的千里马气势凶猛,不受紫绳的束缚,更是生动地展现出黛玉的奔放气概和叛逆思想。林黛玉思想意识的最为闪光之处是对封建正统思想的蔑视与背叛,对庸俗、偏见的抗争和嘲弄。这一特征在她的诗词五美吟中表现最为突出。咏西施,是认为西施因美而失去自由,不及东施因丑而自在。咏虞姬,是认为当叛徒被杀不如守义自刎。咏明妃,是认为悲剧由于皇帝所托非人。咏绿珠,是认为绿珠为石崇殉葬完全不值得。咏红拂,是认为红拂与人私奔是正义的壮举,值得赞扬。这些完全是与封建正统思想和社会舆论背道而驰的。尤其是绿珠和红拂这两首。封建社会一贯提倡并要求女子要“三从四德”、“从一而终”,而黛玉却认为绿珠大可不必“效死于君前”,这种“落花犹是坠楼人”的从一而终是不值得的,大胆地对腐朽的封建思想本质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嘲弄。作为封建礼教叛逆者的坚强性格,通过她的题帕三绝句也明显地表现出来。三首题帕诗,写的真切自然,一腔痴情贯注其中,颇为动人心魄。不仅把黛玉悲苦的爱情体验刻画的入木三分,而且既与第一回的神话背景相承接,又是未来情节发展的“草蛇灰线”。小说中说,宝玉挨打之后,黛玉前来探伤,宝玉因时间苍促,未能和黛玉“交心”,所以特遣心腹晴雯送两条半新的手帕来,黛玉体会出其中的意思,便顾不得嫌疑避讳提笔蘸墨,写下了三首题帕诗,可见这是黛玉和宝玉心有灵犀的一次喷发。这以心相许的可贵意义在于,此时并非宝玉金榜题名或升官发达的春风得意之日,而是在封建时代的化身贾政亲自动手要“处死”这个“逆子”的艰难时刻,林黛玉向这个封建势力的叛逆儿献上了自己坚贞执着的爱情。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青年男女婚姻不能自主,而黛玉不顾世俗的阻挠,依然决然追求自己心中理想的爱情。从中可以看出黛玉对爱情的追求是多么执着,对于封建礼教的背叛又是多么决绝。二、多愁善感和自怨自艾林黛玉出身在一个业已衰微的封建官宦家庭。林家支庶不盛,门庭单薄,母亲的早逝使她从小失去母爱,同时也使她没有像一般大家闺秀那样,从母亲那里受到礼教妇德的熏陶。父亲请了家塾先生教她识字读书,又因她身体怯弱,课读也就不很严格。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是很有限的,这就使她保持了纯真的天性,爱憎分明,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这种性格最不适宜寄人篱下,可是她又逃不过寄人篱下的命运。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环境的势利与险恶,与她的个性格格不入。在这个冷漠的环境中,她遇上了热心、真诚的贾宝玉,他们由青梅竹马顺乎自然地发展成爱情。然而,宝、黛的爱情又时时遭到封建势力的阻止和迫害。面对环境的压迫和爱情的无望,使她形成了多愁善感和哀怨的性格,这一性格几乎在她的每一首诗词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黛玉的三首长诗葬花吟、秋窗风雨夕和桃花行都是她伤悼身世之作。其中葬花吟是她感叹身世遭遇的代表作。葬花吟是林黛玉的命运悲歌,诗中写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通过这如泣如诉的诗句,我们可以看到黛玉在这种处境中所受到的折磨、威胁和摧残,可以体会到这位叛逆者在预感到自己的爱情理想行将破灭时发出的花落人亡的悲痛和哀愁。同样,在秋窗风雨夕中,二十句的诗里,竟用了十五个“秋”字,萧瑟凄苦的秋情扑面而来,秋凉入骨令人惆怅难解。十五个“秋”字如点点敲窗的冷雨惊破了绿梦,十五个“秋”字似一颗颗晶莹的眼泪挂在黛玉的腮边。这样的秋情将我们浸入了冰凉一片的凄风冷雨之中,这惆怅令人难理难断,沉沉的压在心头,挥之不去!通过诗句“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我们可以看出,黛玉在秋花惨淡、秋景萧条、秋意凄凉的气氛中,由于自己病情渐重,更由于环境的冷酷,已没有了葬花吟中那种抑塞不平之气和傲世独立的态度,而是显得更加苦闷、颓伤,更加消沉了。而在桃花行中,“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这是继葬花吟之后,黛玉的又一首顾“花”自怜的抒情诗。书中说,“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宝玉并不称赞,是因为领会了这“哀音”,再也说不出称赞的话了。这首诗出现在第七十回,已经离荣国府败亡和黛玉夭折不远了。黛玉以花自喻,抒发了内心深处的无限感慨,更清楚地表明了命薄如桃花的黛玉内心深处的悲愤和哀愁。 这种多愁善感和哀怨的性格,在黛玉的咏白海棠、柳絮词、菊花诗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咏白海棠诗中写道:“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在清冷的月窟里缝白色的缟衣,多么颓丧;在秋天的深闺里悄悄哭泣,又是多么的凄楚。“娇羞默默同谁诉?”是黛玉对自我心灵的真情独白,说明她有满腹的心事,但由于环境的压迫而不能向任何人倾诉,即是对自己的知音宝玉也羞于启齿,只好在西风落叶的季节,凄凄凉凉地送走一个又-个寂寞的黄昏。她在柳絮词中写道:“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这首缠绵悱恻、忧怨凄美的词,句句似在咏柳絮,字字实在写自己,抒发了她身世的飘零与爱情无望的愁苦。宝钗也有柳絮词一首,但却表现的是另一种人生况味,“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流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奸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这首词与黛玉柳絮词低回的调子迥然不同,充满了春风得意的乐观情绪,也同宝钗攻于心计、热忠富贵功名的人生追求是相一致的。在“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中,更是掩饰不住她期待青云直上的得意神情。同为柳絮词,两者相比,更衬托出了黛玉的无尽哀愁。在她的菊花诗中,通过“满纸自怜题素怨”,写出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精神状态,“片言谁解诉秋心”,又道出了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圃露庭霜”不就是葬花吟中所说的“风刀霜剑”吗?荣府内种种恶浊的现象形成有形无形的压力,使这个孤弱的少女整天陷于痛苦之中,“鸿归蛩病”更是映衬出她苦闷彷徨的心情。黛玉在五美吟明妃一首中写道:“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这里,通过绝代美女王昭君远嫁匈奴的故事,抒发了红颜薄命的悲叹,寄托着自己漂泊异乡的深沉感慨。又借汉元帝将生杀大权交给画工而造成明妃离开汉宫的历史传说,表现出在冷酷的贾府中自己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不能自主的深深忧患。另外,在黛玉的琴曲、酒令中也都反映出她这种哀怨的性格。琴曲中写道:“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望故乡兮何处?倚栏杆兮涕沾襟。”这里说她远离家乡、寄人篱下的痛苦生活,表现出她生活上、精神上的凄惨处境。在酒令中她又以折脚雁自喻,发出了孤鸿失群般的声声哀鸣。三、孤标傲世和目下无尘三首菊花诗是林黛玉自示高标的集中表现。菊花是中国古代文人经常用来自喻的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典型性格的象征。在三首菊花诗中,每首都提到了酷爱菊花、以菊自喻的晋朝诗人陶渊明。生于黑暗、腐朽时期的陶渊明,在人生的抉择中选择了归隐,虽然是对那个黑暗混乱的社会一种消极的反抗,但是在当时来说,这却是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保持自身孤傲高洁的唯一办法。陶渊明的高洁情操,向来为正直文人所推崇。在红楼梦众多的女性中,只有林黛玉更接近陶渊明那种高洁的心胸,也只有她能代表菊花那种清高、孤傲、正直的品格。从“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到“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的诗句中,我们看到了林黛玉“孤标傲世”、感叹“举世无谈者”的傲慢之姿,更认识到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林黛玉心胸高洁,从她的葬花吟中也是可见的。“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是她独抱百洁、至死不渝的宣言书。在咏白海棠中,通过“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等诗句,在赞美海棠的同时,也表现出她自己一尘不染的高洁品质。在琴曲里,她用“素心如何天上月”,表明在恶劣的环境里自己纯净的素心始终如皓月当空,皎皎明亮。四、自尊自重和谨慎纯真黛玉六岁丧母,不久其父又亡,“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扶持”,因此只能寄居在外祖母家,而外祖母家又远非林家所能攀的富贵,加上其母亲的遗训“外祖母家自与别处不同”,从而致使黛玉幼小的心灵感到了沉重的压抑。黛玉处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官宦家庭,外面看是笙歌阵阵、花园锦绣、歌舞升平的繁华之所,而实际上却是一个充满着仇恨、倾轧、争夺、势利的黑暗之地。于是,她在贾府的生活时常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多行一步路,不多说一句话”,深恐“被人耻笑了去”。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遂使她形成了一种自矜自重、小心戒备的性格,然而她的性格中又时时表现出纯真和善良,这些特点在她的葬花吟、秋窗风雨夕、琴曲中都有所表现。小说第二十六回写黛玉晚上去怡红院探视宝玉,偏偏碰上晴雯使小性子,不肯开门,“黛玉听了,不觉气怔在门外。待要高声问他,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番:虽说是舅母家如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一面想,一面又滚下泪珠来。”晴雯拒绝开门一事本属误会,可怜的黛玉却想到自己是“依栖”在人家篱下,极度伤心,那一夜她倚着床栏杆,双手抱着膝,暗自垂泪,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去,再加上落花的触发,第二天就登山渡水荷锄葬花,并吟出了那如泣如诉的葬花吟。在这里,这位寄寓客家的可怜少女自矜白重、小心戒备的性格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黛玉在秋窗风雨夕一诗中显得更加苦闷、颓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精神负担加重。联系小说内容,我们知道宝钗以爱护的姿态、伪善的言辞去“规劝”黛玉,竟然使黛玉觉得已往种种烦恼都是过错在已,咎由自取。并对宝钗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人。”黛玉本来就脆弱,再加上这样的自责,精神负担就更重了,使得她在秋窗风雨夕中显得更加消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黛玉内心的纯真。同样,从小说的情节中我们知道,黛玉作琴曲是由于再一次受了宝钗的影响。黛玉明知有“金玉姻缘”之说,每每处在爱情的危机之中,而当宝钗向她坦露心灵的空虚、痛苦时,她写出了“子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扰,况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向对方表示了“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感情。她为别人,哪怕是情敌的痛苦都愿意献上自己赤诚的心。这正是黛玉胸无城府、诚挚忠厚、善良天真的真情流露。五、小结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超越了以往所有的女性形象,赢取了我们内心深处那最深挚与持久的怜惜,她长驻在我们的心中令我们无法忘怀。她是那么的楚楚动人,她是那么的富有诗意,她的一颦一笑似乎都能触动我们心底的声音和渴望。她像是一个生命的精灵,打开了我们幽密的心思和生命的惆怅。她是女性柔美的极致,她的柔美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春季中国化学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进程通信协议书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与保险产品创新协同发展研究展望报告
- 项目协议书期限
- 新能源汽车二手车市场2025年评估与流通渠道拓展与整合研究报告
- 协议书品化肥
- 2025福建福州市闽清县招聘乡镇社会救助协管员2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潍坊市寒亭区人民检察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惠州市博罗县长盛水务有限公司招聘及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国航股份地面服务部就业见习岗位招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青梅种植管理技术
- 美术作品与客观世界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 施工升降机维护保养协议8篇
- GB/T 17554.1-2025卡及身份识别安全设备测试方法第1部分:一般特性
- GB/T 320-2025工业用合成盐酸
- 深基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2025年田径三级裁判试题及答案
- 2019泰和安TX6930手持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
- 《新能源汽车概论》课件
- 驻外代表处管理制度
- 微型消防站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