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高考语文各大题评分细则.doc_第1页
2016年浙江高考语文各大题评分细则.doc_第2页
2016年浙江高考语文各大题评分细则.doc_第3页
2016年浙江高考语文各大题评分细则.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浙江高考语文各大题评分细则语言表述题评分细则6.(4分)示例:引力波首次(美国)发现影响(意义)爱因斯坦引力波证明影响引力波广义相对论引力波观测台划时代LIGO万有引力印证发展(定义)介绍预测存在证明存在带来的影响弯曲的时空向外传播观测无法预估每个1分,不倒扣分。7.(5分)示例:文明乘车让出行更安全,更高效,体现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也有益于社会和谐。自觉排队,有序上车;尊老爱幼,主动让座;举止文明,谈吐有礼。文明乘车时文明社会的重要象征社会文明形势严峻,文明乘车需每个人都身体力行乘车时要文明排队,先下后上,不要争抢座位,乱扔垃圾遇到老人妇女等应让座尊老爱幼是我国传统美德,我们经常可以在公交车上看到为老年人、孕妇让座的良好现象乘坐公交车时有序地排队上车,遵守先下后上的原则公交车上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乘坐公交车能减轻环境污染,对环境保护有利,大力发展公交事业能促进城市的发展乘公交车时应学会尊重他人,人人之间多一点礼让学会换位思考,做文明人,乘文明车文明乘车是市民的基本素质,方便自己又与他人和谐是社会平衡的美好现象上公交有座先让老人和弱势群体出自己一份力让小小的车间充满我们暖暖的关爱吧现代文阅读题评分细则10.(3分)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答出“艺术化”的,可给2分);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答出意思相近的句子,如“现代创作吸收了文言因素和成分”、“文言融入现代文学创作实践中”、“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为现代作家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等,可给2分);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进程。(答出此句,可给1分)。注:答出(1)或(2),给2分;答出(1)和(2),给3分;答出(1)(2)(3),也给3分。(二)(20分)11.(2分)忙碌(1分)(答出与“忙碌”意思相近的词,如“忙碌不停”、“不停歇”、“劳作时间长”等,可给1分);辛苦(1分)(答出与“辛苦”意思相近的词,如“辛勤”、“辛劳”、“劳累”、“繁重”、“琐碎费力”、“干活量大”、“起早贪黑”、“艰苦繁琐”、“任劳任怨”等,可给1分)。12.(3分)透露了母亲内心的急迫。(1分)(答出与“透露了母亲内心的急迫”意思相近的句子,如“内心焦躁”、“紧迫之感”、“渲染一种急迫、忙碌的气氛”等,可给1分);表现了母亲劳作的忙碌。(1分)(答出与“表现了母亲劳作的忙碌”意思相近的句子,如“勤劳忙碌”、“从不停歇”、“很少休息”、“繁忙”、“辛劳”、“劳碌”、“忙于家中的活儿”等,可给1分);反映了母亲对家庭的责任感。(1分)(答出与“反映了母亲对家庭的责任感”意思相近的句子,如“为家庭无私付出”、“辛劳持家,甘于劳累”、“家庭生活离不开母亲”、“忙于家中琐事”、“被家庭束缚失去自由的艰辛、无奈”等,可给1分)。13.(4分)同样写看火车,内容有变化,在结构上起贯穿全文的作用。(答出与“在结构上起贯穿全文的作用”意思相近的句子,如“贯穿其中,使文章更连贯”、“起到承接与转折的作用”等,可给1分);反映了母亲向往又犹疑的复杂心理。(答出与“母亲向往又犹疑的复杂心理”意思相近的句子,如“想看火车但无法实现的愿望”、“母亲对火车好奇,但又对生活顺从和无力反抗”、“想去却不能去”、“看火车的犹疑与胆怯”、“虽然想去但仍选择不去”、“却仍不勇于抽出时间去看火车”、“一次次想看但一次次无法去看火车”、“反映了母亲的优柔寡断”等,可给1分);询问的不厌其烦与回答的不胜其烦形成对照,丰富了母亲的形象。(答出与“形成对照”意思相近的句子,如“反衬”、“对比”等,可给1分)。注:每点1分,语言流畅1分。14.(5分)通过比喻、排比,渲染了火车的神奇与母亲对火车的痴迷。(答出与“通过比喻、排比”或“通过比喻”,可给1分;答出与“火车的神奇”与“母亲对火车的痴迷”意思相近的句子,如“火车像蛇一样的怪物”、“母亲对火车的幻想”、“母亲对火车的向往”等,可给1分);通过神态、动作等细节,细腻描写了母亲好奇、陶醉和渴望的心理。通过神态、动作描写,细腻描写了母亲好奇、陶醉和渴望的心理。(“细则”)(答出与“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或写出具体的神态、动作描写的,如“幻想、闭上眼睛、失神”等神态,“放下、抛开、烧焦”等动作,可给1分;答出与“母亲好奇、陶醉和渴望的心理”意思相近的句子,如 “对火车与远方的向往”、“对火车的极大兴趣”等,可给1分);叙事上有过渡、舒缓节奏等作用。(答出与“过渡、舒缓节奏”相关的句子,如“引出下文”等,可给1分)。15.(6分)母亲是朴实、坚忍、勤勉持家的传统女性。(对于“母亲”作为传统女性或农村妇女或家庭妇女或山村妇女的处境及其特征,作出符合文意解读的,可给2分);母亲受到新事物的感召,具有尝试新生活的内在倾向。(对于“母亲”受到新事物感召、向往新生活的内在倾向,作出符合文意解读的,可给2分);母亲受传统和现实的羁绊,缺乏将希望变为行动的自觉和勇气。(对于“母亲”受传统和现实的羁绊、缺乏改变生活的自觉和勇气,作出符合文意解读的,可给2分)。注:每点2分。允许不同评价,言之成理即可。古诗文阅读评分细则第19题(7分)(1)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2)(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3分)爽然自失,翻译出“茫然”、“失落”等类似意思,得1分;如果“爽然”翻错(翻成爽快、开心等意思),那么即使出现“失落”等字眼,仍不得分。饷之,翻译出“给他吃”、“款待他”、“招待他”等类似意思,得1分。非所有,翻译成“不是能拥有的”、“不是所有的”“是所没有的”类似意思,得1分。(2)(4分)见小,翻译出“见识浅陋、浅薄”类似意思,得1分。蛄蟪,即蟪蛄,翻译出“蝉”、“知了”,得1分。“春秋问蛄蟪”,如果翻译成“向蛄蟪(蝉)问春秋”或“用/以/拿春秋问蛄蟪(蝉)类似句法的,仅得1分;如果能翻译出“蝉不知道春秋/四季的转换/长短”这层意思的,可得2分。第20题(3分):原参考答案有八处为必断、两处可断可不断。经过认真研究,认为原来的一处必断其实为可断可不断,实际只有七处必断,另有一处因为句子太长,中间如果点断,也不能算错。故新版答案,调整为7处必断、3处可断可不断: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断对两处(或三处)给1分,断对四处(或五处)给2分,断对六处以上给3分;在得分的基础上,断错一处不扣分,断错两处(或三处)扣1分,断错四处(或五处)扣2分,断错六处以上扣3分;/处断或不断,均不计分。第21题(3分):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答出“对仗”、“对偶”手法,给1分;答出“拟人”手法,给1分;能对借景抒情作具体的分析(点明残破之景,亡国之痛等),给1分;第22题(4分):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沉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答出“对比”手法,给1分;有具体的举例,再给1分;(以下a、b两个给分项,二选一,也可a、b合作一处答)a、以“北来人”、第三人称口吻叙事,给1分;情感真实自然,给1分;b、叙事中流露个人的情感,给1分;有具体的举例,给1分;第23题(1分):去无用之费去无用之费,给1分。须表达出“去掉”、“去除”的意思,“去除”写成“节省”不得分。第24题(4分):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合理地节约用度。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a、答出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或答“非外取地”。b、答出合理地节约用度,或答“去无用之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