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州市200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质量评估高二地理试卷分析一、试题评析本次考试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本学年学科教学计划(建议)规定的湘教版选修“环境保护”和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命题依据的是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纲要和2008年的高考大纲。命题人是黄岩中学的许江波老师和台州一中的康同杰老师,两位都有扎实的学科专业水平与丰富的命题经验,审题人是浙江省特级教师、台州中学的施小森老师。本次命题的指导思想是:立足基础,在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的同时,注重对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品质的考查,特别考查了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抽象与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能力、读图析图与绘图的能力、分析评价社会现象与社会现实的能力等。1、立足基础,考查主干知识。从近年高考试题分析,高考命题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没有变,不回避已考查过内容的命题思路没有改变。本试题遵循这一原则,涉及的知识不外乎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农业、工业、城市、能源,当然还有生态环境与环境保护,设问的角度也符合高考常规的区位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因果关系分析、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描述或评价等。既无偏题、怪题,也不去钻“牛角尖”,即使用到学生没有学过的知识,也会以简短易懂的语言交代清楚,如2526题的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的概念。2、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高考地理试题越来越趋向于文字简炼、信息简洁有效,但也不排除在文字叙述或图表中掺杂一些干扰信息,用以考查学生有效提取信息的能力。如第31题第(3)小题,分析西宁的城市区位因素。地图中的黄河及黄河上的水电站、青海湖都是干扰信息,铁路线、湟水及文字材料中的“2100多年历史”、“交通要冲”、“军事重镇”等是有效信息,学生在答题时就要去伪存真。3、分析问题的能力。看到一个地理问题,首先要会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找出正确的答案。如第35题第(2)小题,分析长江甲段目前航运条件大大改善的主要原因。这个问题的中心是“航运条件”,对于一条河流来说,“江阔水深、水流平缓”通常是航运自然条件好的表现,题目中又说“大大改善”,说明原来这一河段航运的自然条件较差,可能“江欠阔、水欠深、水流有点急”。那么,是什么(人为)原因使长江甲段从“江欠阔、水欠深、水流有点急”变成“江阔水深、水流平缓”的呢?总是迎刃而解了。4、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自然地理要素具有整体性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已普遍重视了地理知识的建模,对于地理主干知识,学生们都知道什么问题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回答,然而,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几年实践下来,这种做法虽然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显著,但一到考试状态中,学生通常会犯生搬硬套的毛病,试卷中的一些题目就是为纠正这一问题设置的。如第32题第(2)小题,选择其中一个地形区分析说明水土流失产生的人为原因。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相信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从哪几个方面去回答,但问题既然提出“选择其中一处回答”,说明两者是有区别的,回答时不能搞“大而全”。第33题第(3)小题,图示农业基地逐步形成我国出口型农业基地,分析该农业基地的区位优势。答题时既要有常规的应用,但由于问题中有“逐步形成”的提示,所以重点应放在有改善或变化的区位因素上。5、抽象与概括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看,给出一些地理现象,要求透过这些现象表面,用所学的地理基础知识去抽象并概括地理问题的题目越来越常见,本试卷也在这方面有所加强。如第34题第(3)小题,给出三个地区的人口、土地、耕地、水资源等基本数据,要求判断人地关系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要解答这一问题,学生首先要明确,说明人、地关系问题的最有效的地理概念是“人均”,然后利用所给信息进行概括,答案就很明了了。6、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能力。这是最基础的地理能力,也是规范地理课堂教学的要求或手段,而我市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是相当薄弱的。第31题第(1)小题、第33题第(2)小题就是为了检测这方面的能力而设置的。7、读图析图与绘图的能力。图是地理考查的必然情境,读图能力是每一个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必备能力,能够分析地图蕴含的信息是解答地理问题的前提,本试卷用了18幅图表来组织试题,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同时,本次测试还安排了“绘图”能力的检测,虽然在高考中已有几年未出现了,但我们还是要有足够的重视的。8、分析评价社会现象与社会现实的能力。评价是地理考试永恒的主题,本次命题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如第32题第(1)小题、第33题第(3)小题、第35题第(3)小题等都是考查学生评价地理问题的能力。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1、正确率80%以下的选择题得分情况题号正确选项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2A39.4437.98.1414.42仙居中学、黄岩中学较好,大田中学、三门中学较差。38%的学生选择B主要是审题不仔细,死读书,将“时差”与“时区差”混为一谈;选C、D的考生主要是基础知识不扎实。题号正确选项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4B6.3855.5213.2524.84仙居中学、天台中学较好,温岭二中较差。本题以造纸工业切入,考查的实际是农业生产的有关知识,考查暴露了学生对“甘蔗”、“毛竹”主要地区分布知识掌握模糊。题号正确选项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5A49.2842.483.904.35得分差距不大,路桥中学、三门中学较差。本题有一定的迷惑性,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每一个学生都知道影响制造业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所以制造业是接近或移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而不是将劳动力从一地迁到另一地,然而, 42%以上的学生却偏偏选择了B项。这非常吻合命题者的预料,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应“教什么”提出了话题。题号正确选项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6D11.567.5946.3434.47仙居中学特别好,正确率超过了50%,回浦中学最差。本题得分率如此之低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对制造业这一产业部门不了解,二是主要工业的主导影响因素没掌握。题号正确选项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7D16.223.620.6979.47得分差距不大。相信错误只发生在少数比较差的学生身上。题号正确选项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11A65.046.1812.7315.94仙居中学、台州中学较好,三门中学、新河中学较差。既暴露了学生中国区域地理知识薄弱,也反映了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太差。有时候解选择题是需要技巧的。题号正确选项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14C24.849.3258.187.56台州中学、温岭中学较好,温岭二中、三门中学较差。该题暴露了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差,从图中可以明确看出,生3个孩子与生2个孩子对污染污染水平虽然有影响,但比起“控制污染技术”及“控制污染政策”来,影响却少得多,所以选A是非常的决定。题号正确选项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15B9.3279.191.979.52得分差别不大,回浦中学、三门中学稍差。主要是少数学生不会读图,所以错误地认为“”是对的,还有少量学生分不清“增长速度”与“垃圾总量”而错选了“”。题号正确选项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17D2.8316.368.6372.15得分差别不大。这是一道改编自高考题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中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农业生产分布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回答问题是要抓住区域普遍的地理景观。题号正确选项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18A56.5613.3927.642.31 台州中学、温岭二中较好,大田中学、温岭中学较差。学生区域地理知识掌握不扎实,近28%的学生将华北平原当黄土高原,13%多的学生将江南丘陵当黄淮海地区。题号正确选项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19C4.4515.2956.7323.5台州中学、温岭中学较好,路桥中学、回浦中学较差。A项是为那些“胡猜”的学生准备的。学生从题干中应该读出景观的差异是纬度间的南北差异,而且铁路沿线是有崇山峻岭的,所以答题时应排除东西向的“陇海线”与穿越在平原地区的“京沪线”。所以学生对主要铁路沿线的主要地理事象是要多关注的。题号正确选项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22D16.156.696.9470.05天台中学、台州中学较好,回浦中学较差。该题实际上是考查了1月均温0等温线穿越地区的知识,但得分率没有预期的高,说明老师在主干知识的强调上不到位。题号正确选项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23B26.1270.840.862.00得分差别不大,天台中学稍好。是22题错误的延续。题号正确选项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24C1.4830.358.949.25台州中学、黄岩中学较好,仙居中学、温岭二中较差。正是有意识的一个选项设置让3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一个错误的答案“B”,混合农业不是在一个区域内种植多种农作物,而是一个专有名词。尽管现在的试题中很少直接考查地理概念,但不等于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对地理概念只是似是而非。题号正确选项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28B11.8074.885.877.4台州中学、天台中学较好,大田中学、路桥中学较差。这是一道很综合的题目,学生错误的根源在于对板块边界的知识掌握不扎实。题号正确选项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29D8.979.1820.1961.63仙居中学、天台中学较好,回浦中学较差。东北的河流一年中有两个汛期-春汛和夏秋汛是比较常用的主干知识,却有近40%的学生不知道或分析不出“汛期”与“径流稳定”间的关系。题号正确选项选A率选B率选C率选D率30C4.183.2862.829.74仙居中学、天台中学较好,回浦中学、大田中学较差。只能说明很大一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乙城市”的名称,但选A的学生只能说是对最基础的地理知识和最基本的地理技能都没有掌握。2、非选择题得分情况题 号满分得分情况典 型 错 例 分 析前30%中40%后30%31(1)20.470.220.1向东弯曲,上部向东突出下部向西突出。概念模糊,把“分布特点”看成一条曲线的弯曲特征。得0分得1分得2分87.06%0.31%12.63分析:这是考查地理事物描述能力的问题。从绝大多数学生得0分这一事实,说明台州学生该能力薄弱到何种程度,这类题目是经常检测的,要引起高度重视。31(2)32.42.061.65罗列青藏高原的所有自然环境特征,没有根据题干中“歌谣反映”“当地”这些关键词组织答案。由于评卷时只找得分点,所以得分较高。得0分得1分得2分得3分2.76%20.43%46.69%30.12%分析:这是一道根据特定信息分析判断地理现象的题目。解题的关键是要用地理术语阐释歌谣蕴含的地理现象,这可能是学生的薄弱环节。31(3)32.552.191.72学生不能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来组织答案,如地形、河流、交通等信息图中都是很明显的,文字中也有许多信息。得0分得1分得2分得3分4.76%16.01%37.89%41.34%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有效提取信息、分析概括地理问题能力的题目。题目提供的信息有五、六条之多,但只有41%的学生得满分,值得思考。虽然我们在组织答案时降低了难度,但建议老师在教学时还是应利用有效信息,强调因果关系的分析。如:位于湟水沿岸,有便利的供水条件、是青海人民政府驻地,属地区政治中心等。32(1)20.830.630.48“水利工程”与“资源调配工程”分不清,答“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特别多;基础知识不扎实,答“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气东输”;审题不仔细,答“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的局面”。得0分得1分得2分38.58%58.63%2.79%32(1)21.040.540.27得0分得1分得2分53.11%29.61%17.2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依托水利枢纽建设工程”,设问在“工程”而不是“水利枢纽”,很多学生忽视了,所以得不到任何分数;强调“生态环境”,也是学生容易忽视的。而且缩小了答题范围,也增加了题目的难度。32(2)21.370.860.41有答城市名称如太原等;地形区名称与地形类型分不清;“东南丘陵”的失分率较“黄土高原”高得多。得0分得1分得2分33.40%45.03%21.57%32(2)21.821.571.26审题不清,答自然原因;没有选择一个区域,本意是让学生区别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的两个典型因素,评卷时放宽要求了。得0分得1分得2分5.01%38.92%56.07%分析:本题主要暴露了学生对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及区位的掌握还很薄弱。在“黄土高原”学生比较熟悉的基础上,推测“东南丘陵”有70%以上的学生回答不出。33(1)21.10.960.71大约有20%的学生没画图,画了的学生中,错误主要是所画山脉隔断了河流、山脉延伸方向不对等。得0分得1分得2分52.14%2.59%45.27%分析:本题考查绘图能力,依托的是对“山脉”概念的理解以及河流与山脉的关系,这些细节是今后教学要注重的。半数以上学生不能得分为我们的教学敲响了警钟,加强地理事物间逻辑联系的教学是不容忽视的。33(2)21.160.710.32主要是地势特点不知道如何表述,如“地形多丘陵、山地”、“这里是两广丘陵”;概括能力差,如“地势低平,四周高,中间低,河流呈向心状”,“地势没有明显的特征,因为河流的流向杂乱无章”。得0分得1分得2分56.9%13.11%29.99%分析:俗话说,水往低处流,这一点学生大概都知道。在这道题中,学生反映出的能力弱点是不能在比较复杂的信息(河流从北、东北、西北三面往南流)中概括出普遍的特点,以及不知道地势特点如何表述。33(3)43.723.332.67错字较多,如“土势、与热同期、延海、平垣、冲击平原”等。表述不规范,词不达意,如光热资源充足说成阳光合适,气温合适。0分1分2分3分4分1.97%4.66%13.49%26.09%53.8%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逐步成为出口创汇”蕴含的区位因素就应该有:政策、交通、接近市场等,成为“农业基地”又必须具备农业生产的一般区位优势。学生应逐步养成这方面的能力。34(1)31.40.850.33主要是问题的内涵理解不透彻,表现在:季节不明确,答“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雨季时间长”基本答不出,揭示不了“丰富”。得0分得1分得2分得3分49.41%18.25%28.99%3.35%分析:本道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规范表述地理现象的能力。降水在一年中占的比例最大,不外乎两个原因:降水量多、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时间长,又是雨带控制的结果,只要把这些因果关系用地理术语串连起来,就是完整的答案了。事实上,近半数的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从前30%的学生得不到一半分数就可以看出来了。34(2)21.511.070.64将春旱写成“伏旱”,夏涝写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部分学生不点明季节,写成“旱涝、水旱或洪涝”,只给1分。得0分得1分得2分29.09%34.58%36.33%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甲地的降水季节分配特点是春季很少、夏季很多,问题明确要求“不利影响”,答案只能是“春旱、夏涝”。有些学生笼统写成“旱涝”,就没有针对具体问题来分析。因为降水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就是旱和涝,这样就失去考查的意义了。34(3)31.541.260.81许多学生挖掘不出隐藏在现象中的本质概念“人均”,写成“人口密集、土地面积少、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大”。得0分得1分得2分得3分22.98%38.79%32.3%5.93%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考查学生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的题目。情境只交代一些地理现象,要求借以判断人地关系问题,所以不能仅仅就事论事。具体的思维线索上文已经做了交代。35(1)32.291.861.42答案不完整,“流域面积大”大多答不上;概念不清,答成水能丰富的原因;表达欠规范,如“长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东港市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监狱护栏网施工方案
- 唐山市重点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陕西省西安高新一中学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一贯制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农民果园承包经营合同书5篇
- 2026届辽宁省丹东二十九中学九上化学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工业园区租赁合同终止及环保措施协议
- 离婚协议书起草与婚姻关系解除纠纷解决合同
- 2022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
- 狮子王中英文台词对照(超全的完整版)(英语口语练习必备)
- GB/T 8167-1987包装用缓冲材料动态压缩试验方法
- GB/T 34903.2-2017石油、石化与天然气工业与油气开采相关介质接触的非金属材料第2部分:弹性体
- GB/T 19806-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挤压剥离试验
- -Unit 2知识点归纳 牛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
- 中医内科学表格
- 陶瓷-课件商周至汉代瓷器
- 村卫生室健康扶贫督导考核表
- DB37T 3842-2019 铁矿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 《光电显示技术》OLED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