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联片办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甘肃省兰州市联片办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甘肃省兰州市联片办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甘肃省兰州市联片办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甘肃省兰州市联片办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联片办学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我国古代经历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家天下”制度开始的标志是( )a. 贫富分化现象的发生b. 禹继承舜成为最高政治领袖c. 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禹的地位d. 分封制的确立【答案】c【解析】【详解】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王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制度由此确立,故c符合题意;贫富分化首先是经济现象,且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就已经存在,故a不符合题意;b属于禅让制,选贤任能,体现了“公天下”,故b不符合题意;分封制是地方管理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2.武王灭商以后,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此外,还封纣子武庚禄父。从材料看,西周分封这些人的主要目的是a. 开发国家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b. 安抚旧贵族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c. 勾连旧贵族与周天子的血缘关系d. 构成对殷人的合围之势提高王权【答案】b【解析】西周分封这些人是旧贵族,分封旧贵族是安抚他们然后到达巩固西周的统治的目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次要目的而非主要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旧贵族与周天子不存在血缘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是对殷人的合围而是安抚他们,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3.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a. 所任官职名b. 因功得到的封地c. 母亲的族姓d. 所在地方的地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受封于商,子孙氏焉”,说明商鞅是由于在秦国变法的功劳,被分封于商地,因此以“商”为氏。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cd项。4.考古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铸有“王族”“三族”“五族”“大父”“伯父”的族徽;甲骨文中记载有“大宗”“大示”“小宗”“小示”的文字和古代文献中所提的“帝嫡”“介庶”的词汇。这些字词反映了商朝a. 出身决定了政治地位b.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有机结合c. 僭越礼制的现象频发d. 已确立了基于血缘的嫡庶制【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出现“大宗”、“小宗”等词汇,可以知道这反映出的是西周确立的宗法制。“帝嫡”反映出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说法不够准确,没有体现出具体的权力分配问题;b选项错在材料没有涉及到分封制的内容;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5. 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a. 维护社会的安定b. 加强了周王的权力c. 区分血缘的远近d. 保证贵族特权地位【答案】a【解析】联系史实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其推行的目的就是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这里材料中的“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适孽无别则宗族乱”指的是不按照“先王之法”则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这里的“先王之法”即嫡长子继承制,即宗法制,故此题应选a项。 6.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 “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b. 建立了中央集权c. 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d. 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表明西周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二者互为表里,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呈现出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故c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夏朝时,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标志着“家天下”逐渐取代“公天下”,故a项不符合题意;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较大的自主性,不存在中央集权,故b项不符合题意。7.“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朝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分封制度皇帝制度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秦朝政治制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立的“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朝议制度等,因此正确,故选b项;分封制是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故错误,由此排除含有的acd选项。点睛:组合式选择题,属于多选题的变形,解题技巧是先找出最不符合题意项目,然后排除含有该项目的选项即可。8.“幽州”是古代地名,右某一时期幽州负责管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据此判断“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 秦代b. 汉代c. 唐代d. 宋代【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幽州负责管辖“郡、国十一,县九十”可知,这是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b项正确;秦代没有州,故a项错误;唐代和宋代没有“国”,故c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如“州”“国”,由此判定答案。9.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致可以表现出三个阶段a.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b. 察举制世官制科举制c. 世官制科举制察举制d. 察举制科举制世官制【答案】a【解析】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最早是西周开始时的“世卿世禄”制即世官制,到汉武帝时实行察举制,由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存在很大弊端,隋朝创立了科举制来选拔官吏,科举制到清末沿用了一千多年。故a正确,其他顺序不符合,排除。10.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 宰相制度b. 内阁制度c. 宦官集团d. 胡惟庸集团【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因此选a。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点评:自秦朝至明朝君权与相权的演变及其趋势1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君权与相权 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 汉族与少数民族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两对矛盾,一是地方与中央集权的矛盾,一对是中央的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所以答案选择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矛盾12.清朝名臣张廷玉居官五十年,兢兢业业、廉洁奉公,深受器重,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曾任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在担任首席军机大臣期间,他可以a. 监察地方各级官员b. 协助皇帝上传下达c. 独立处理军国大事d. 直接掌管中央六部【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的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故b项正确,c项错误;军机处没有监察职能,故a项错误;军机处不能直接掌管中央六部,故d项错误。13. “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a. 古代埃及b. 古代印度c. 古代希腊d. 古代中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公民是民主政治的产物,最早的具有制度性的民主政治,出现在古希腊的雅典和古罗马的城邦时期。在这个奴隶制时期,在民主政治的雏形的基础上,出现了“公民”的称呼,也叫“市民”,c项正确; 古埃及突出为神权社会、古印度突出为种姓社会、古代中国突出为王权社会,排除ab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城邦制度雅典民主政治14.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a.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充分保护平民权益c. 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 限制贵族滥用权力【答案】d【解析】题中的“审判官或仲裁官”,在罗马习惯法汇编十二铜表法中,是罗马贵族才能担任的职务,他们因受贿而司法舞弊要处死刑,实际上是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a、c两项只是自然法的精神原则并且在题中不能体现;b项的“充分保护”错误,十二铜表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15.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反映了a. 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 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 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d. 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法律内容相当广泛,条文比较明晰。分析本题材料,“即使卖方已将出卖物交付给买方,在价款付清之前,他仍保留该物品的所有权”。这一规定反映了法律对私有财产进行严格的保护。a、c、d 三项说法与材料无直接的联系。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16.对于罗马帝国来说,罗马法最重要作用是a. 标志着罗马帝国的法制发展到完备阶段b. 缓和了奴隶与平民之间的矛盾c. 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 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古罗马法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作为主要的制定目的的,因而最主要的作用是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故选d。根据题干可知是万民法。a项是万民法的地位;b项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十二铜表法的内容;c项是罗马法的特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名师点睛】用“一、二、三、四”归纳罗马法:一个趋势: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两个转变:由习惯法到成文法,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标志是民法大全的颁布。三大原则:维护奴隶制,保护私有财产,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四点影响:稳定了罗马的统治;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以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17.英国权利法案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 )a. 使议会获得了选举国王的权力b. 保障了国王独掌共和国大权c. 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d. 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答案】d【解析】【详解】英国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的法案,奠定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故d符合题意;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国王是世袭的,但是权力受到限制,故abc不符合题意。18.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总统有权提名,并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 )a. 民主原则b. 制衡原则c. 分权原则d. 平等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体现的是总统在获得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拥有的具体权力,体现了宪法的制衡原则,故b符合题意;美国1787年宪法的民主原则体现在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故a不符合题意;“分权”体现在权力的分配,如1787年宪法的分权突出表现为总统拥有行政权,国会拥有立法权,最高法院拥有司法权,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平等原则,故d不符合题意。19.在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经历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与保皇派多次斗争的国家是a. 英国b. 美国c. 法国d. 德国【答案】c【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后果是建立君主立宪制,没有共和派与保皇派多次斗争,故a错误;美国独立之前并未经历封建社会,不存在封建复辟势力,故b错误;法国从1789年大革命直到1875年第三共和国建立,经历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与保皇派多次斗争,故c正确;德国建立君主立宪制,也没有共和派与保皇派多次斗争,故d错误。故选c。20.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国王“统而不治” 首相对君主负责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德意志帝国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表述不符合题意,符合史实和题意要求,答案选b。考点:英德两国君主立宪制比较【详解】21.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俄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俄德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a.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b. 资产阶级革命性质不同c.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d. 思想文化历史渊源不同【答案】a【解析】【详解】俄国通过农奴制改革、德国通过王朝战争走上次本主义的道路,故与英美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是其历史根源,故a项符合题意。22. 鸦片战争前,“中华帝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大国之一,但却在鸦片战争中失败,其根本原因是a. 腐朽的封建制度b. 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c. 参战将领贪生怕死d. 英国军事力量强大【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b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c参战将领贪生怕死d英国军事力量强大,以上三项是鸦片战争中中国失利的具体原因,导致这些具体原因出现的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故此题应选a项。考点:鸦片战争【详解】23.从本质上看,英国侵略者发动的两次鸦片战争都是为了a. 使鸦片贸易走私合法化b. 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c. 占领中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d. 报复林则徐虎门销烟经济损失【答案】c【解析】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都是为了夺得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所以答案选c。ad项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但不是本质;b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也不是本质。24.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于割地赔款的条款答应得十分“爽快”,但是对于外国要求的中外互派大使等外交事宜却一拖再拖,迟迟不肯答应。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中国地大物博的心理b. 近代外交的不公平性c. 天朝上国观念的作祟d. 华夷观念的彻底改变【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于外国要求的中外互派大使等外交事宜却一拖再拖,这说明清政府的天朝上国观念,不愿让外国人进驻北京,故c正确;地大物博的心理与拒绝互派大使无关,故a错误;材料并不能体现近代外交的不公平性,故b错误;材料说明清朝华夷观念没有改变,故d错误。故选c。25.有位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a. 中国土地法大纲b. 天朝田亩制度c. 土地法令d. 资政新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明确规定变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建成一个有饭同食的理想的社会。故选b。a项是解放战争时期实行,c项十月革命之后颁布;d项主张的是发展资本主义。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两题,26题24分,27题26分,共50分)2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材料二:“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三: 罗马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指控。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材料四: 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摘自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请回答:(1)材料一中“法”的职能与材料二中“法”的职能有何区别?(2)材料三所述内容演变为今天的哪些法律制度和原则?(3)据材料四概括当前我国治国方略,并指出其关系。(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答案】(1)材料一主要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材料二的法主要在于调节经济关系(商业和贸易关系)。(2)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不告不理”审判原则。(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方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4)作用:保障公民权利;促进民主发展;规范人们行为;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国家政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任答3点即可得3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1)问,根据材料回答中国古代法律和罗马法的职能,需要紧扣材料,如关键信息:“法者,王之本也”。“工业和贸易方面”,一个在政治;一个在经济。第(2)问,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和联系现实的能力,阅读材料信息,结合社会现行的法律制度和原则,分析古罗马的影响即可。如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不告不理”审判原则。第(3)问,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及归纳分析的能力,解题时需要注意结合中国的法制建设成就组织答案即可,如方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第(4)问,解题时要注意题目的限制条件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解题时要注意从保障权利、促进民主发展、规范人们行为等方面组织答案。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韩非子的法的思想;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依法治国2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摘自历史必修大象出版社材料二:在理论上,英王是“一切权利的源泉”英国政府被称为“英王陛下的政府”,英国的武装部队是“皇家部队”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材料三:英国某议员话语:“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材料四:18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