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PSS软件计算复本信度(精).doc_第1页
利用SPSS软件计算复本信度(精).doc_第2页
利用SPSS软件计算复本信度(精).doc_第3页
利用SPSS软件计算复本信度(精).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用 SPSS 软件计算复本信度 潘 恋(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河源 517000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量和评价是学校或教师教学检查和评价重要的一环 。 教师将课程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并再将它转化为评价目标, 最后形成试题或试卷, 以考试的形式组织测量 。 为了使测试更具备科学性, 要求教师在编制试题 、 合成试卷时, 要考虑试题和试卷的质量,信度就是衡量试卷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1复本信度的含义复本测验指在题型 、 题量 、 内容 、 难度等方面都一致的两份或多份测验 1。 复本测验有两种模式:测试 (复本 1 测试 (复本 2 ;测试 (复本 1 测试 (复本 2 。 复本信度的计算就是通过组织同一被测对象先后进行复本测验, 计算两次考试分数的相关系数 。 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 是复本信度, X 1和 X 2分别是被测对象第一和第二次复本测验的分数, n 是被测对象的总人数 。 复本信度的值在 01之间, 值越大, 说明复本测验的相关性越高,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越好 。2运用 SPSS 计算复本信度在本校 07级数学教育专业 1、 2班中随机抽取共 48名学生做为被测对象, 在间隔合适的时间内, 分别用 数学分析 课程 A 、 B 卷作为复本, 进行两次测验, 采集他们考试成绩作为样本进行复本信度的分析 。 为了方便说明, 将两次测验成绩分别用成绩 A 、 B 标记 。 数据如表 1。使用数据计算复本信度,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第一步:启动 SPSS, 打开窗口如图 1。 点击 窗口下方的 Variable View 变量视图切换按钮, 创建变量如图 2所示 。 再点击 Data View 数据 视图切换按钮, 输入数据如图 3所示 。第二步:在菜单中点击:Aanlyze (分析 -Correlate(相互关系 Bivariate (二变量 , 如图 4所示; 将要分析的变量:课程 A 、 B 、 C 分别由 左边选中后添加至右框 。 本次的相关分析计算 Pearson(皮尔森 相关系数, 选择 Two-tailed 进行 两边分析, 并且当考察的对象之间有关时, 要求 显示相关标记, 所以选中 Flag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选项, 如图 5示 。最后, 点击 OK , 显示分析结果, 如表 2。 3结果的解释根据前面的操作, SPSS 的输出结果是一个 二维的数据表, 内容包括两个变量之间的 Pear-son Correlation (皮尔森相关系数 、 Sig.2-tailed (双侧显著性检验概率 和 N (数据组数 。 由表 2中看出, 两次复本测验的成绩 Pearson 相关系数 为 0.620, 说明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 。 它既反映了这两份试卷的一致性,又反映了测验结果在两个不同时间的稳定性 。4结论介绍的复本信度的计算,只是 SPSS 软件相关分析功能的一个应用,将影响教学事件的相关因素进行提取, 也可以用 SPSS 软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得出更为科学和严谨的结论,给教育教学研究提供有力的参考 。参考文献1王孝玲, 教育测量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 8月第二版 26-292孙涛, 杜鹏东, 统计软件 SPSS 在试卷再测信度计算中的应用 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年 3月, 第 25卷第 3期 89-913陈捷, SPSS 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 12月,第 3卷第 6期17-20作者简介 :潘恋 (1983 , 女, 广东河源人,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研室, 助理讲师, 研究 方向为高等数学 。摘 要 :SPSS 这个功能强大的统计 、 分析软件, 越来越多的被用于教育教学研究方面 。 介绍使用 SPSS 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