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命题人 审核人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B ) A林则徐、魏源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2、右图是一枚珍贵的清末民初火花,图中四个人物手捧图书,衣服上从右至左分别画着梅、兰、菊、竹。这枚火花反映的主题最可能是BA洋务与立宪思潮 B维新变法思潮C民主与科学思潮 D民主与法制思潮3、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C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4、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 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A B C D5、下列是近代中国人的著述或创办的报刊,其主张不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前进方向的是A A B C D6、“东方风来满眼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 提出了真理的标准问题 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使“发展才是硬道理”论断深入人心 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BA. B. C. D.7、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就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创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90年代邓小平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人类思想文明角度思考,上述四位政治家有共同之处,其共同点表明了 D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学习借鉴C历史的发展主要是历史巨人推动的D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具有世界性8 “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 D ) 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9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D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10.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B)。 A. 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C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11 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五卷中谈及中西文化时说:“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法子,绝对是两样”,“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对此观点认识不正确的是( A )A正确评价了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 B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C承认文化的时代性和社会差异性 D儒家文化传统已不适应现代社会12 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C )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13.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D)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4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B)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15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C )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16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 (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D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17.1924年孙中山在建国纲领中指出:“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由此可知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有哪些新发展(D)。平均地权 通过政府调节来解决社会福利问题以发展经济来解决民生问题“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ABCD18.2010年1月11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奖项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这则材料说明()。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一项重要政策应该坚持把科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知识和科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尊重知识和人才 A.B.C.D.19.“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实质是:(D )A就越多发展需要超前性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20 1977年,停止多年的高考制度开始恢复,一代人的命运从此改变。高考制度恢复的背景是( B )A改革开放急需新型人才 B邓小平复出后主持教育工作C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 D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1. “双百方针”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根本目的是(A)A.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B. 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C.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 让各种思想自由辩论22.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A)A. 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B. 建立职称评定制度C. 实行三级学位制度 D. 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制23.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繁荣,但此后却是2000多年如“万马齐喑”般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由1956年的昙花一现,再到改革开放以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 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关B. 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C. 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D. 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24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说:“人类不会永远停留在地球上,而是要探索宇宙空间。他们起初会小心翼翼地越出大气层,然后大胆地征服太阳附近的全部空间。”中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有(B)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原子弹试爆成功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A BC D25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显示和应用技术,如遥感技术、遥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盘技术、各种显示终端技术等。信息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的生产和应用两个方面。它对人类社会的各领域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这些领域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D)A经济增长方式 B人类社会的时代C人们的生活方式 D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20分)教育的发展,展示着社会的律动,也深受社会发展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思想变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北宋时,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1)北宋时,书院兴起的原因是什么?(2分)据材料一,指出朱熹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2分)材料二明代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先后主盟东林书院,聚众讲学。在讲习之余,他们还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指陈时弊,锐意图新;主张志在世道,躬行实践,反对空发议论,脱离实际。书院内顾宪成撰写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影响深远。清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纳书院于官学的轨道,将自由讲学改成时文(八股文)训练,与官学一样,完全成了科举的附庸,完全改变了书院传经讲学的初衷。(2)据材料二,明清时期书院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材料三京师同文馆和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3)据材料三,洋务运动时期我国教育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4分)材料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要为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作人才。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4)据材料四,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列举史实说明这一决定的实施情况。(4分)材料五科学巨匠牛顿说,他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法国化学家利希腾贝格说过:“一个只知道化学的化学家,他未必真懂化学。”(5)关于在中学阶段积累知识和培养创造力两者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有人认为前者更重要,有人认为后者更重要,结合史实谈淡你的观点。(4分)27.(1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时间4011000年10011500年ZXXK15011840年中国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70%58%29%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材料二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号卫星)发射失败。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l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2003年,“神舟5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1501年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年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4分)(3)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国际格局和国内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4分)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图固”,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材料四: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土之革命”,是“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夏教育数学试卷
- 淘宝店铺直播活动策划方案(3篇)
- 河道栏杆基础施工方案(3篇)
- 澳门废气处理施工方案(3篇)
- 临时保安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考点及答案
-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 放鞭炮初一作文700字14篇
- 客户服务热线接听规范及问题解决流程模板
- 时政知识培训方案策划课件
- GB/T 19851.12-2025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第12部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器材
- 公安科技信息化课件
- 2025年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法律法规培训考试(含答案)
- 医院安保课件
- 文印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涂料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河北唐山某国有企业单位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年云南省中考数学真题含答案
- 留疆战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