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优秀教案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doc_第1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优秀教案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doc_第2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优秀教案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doc_第3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优秀教案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doc_第4页
初中七年级历史优秀教案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课型:新授课 年级: 七年级 时间:2013年5月9日设计人: 单位: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二、课程标准 3、 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及清朝的建立,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2. 归纳努尔哈赤、皇太极的活动;分析文字狱的弊端。3.认识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通过分析清朝的专制统治,理解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培养的民主意识。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君主集权的强化措施。 难点: 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五、教学流程设计说明(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图片到过北京的同学都知道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处名闻世界的博物院,它叫什么?(故宫)它的原名叫什么?(紫禁城)它的用途是什么?(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在这里进行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是什么王朝?(清朝)那么清朝是怎样建立的?清朝的皇帝是怎样进行统治的?今天就让我们参观一下清朝的两处宫殿,了解一下那个曾经统治中国接近三百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清朝。(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一、沈阳故宫- 满族的兴起和清朝建立教师:展示图片 沈阳故宫大政殿简介:沈阳故宫是清代的开创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建造使用的宫殿,是沈阳最重要的游览点,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沈阳故宫是我国是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清军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宫内建筑物保存完好,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它的规模比占地72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现在是沈阳最重要的游览点。提出问题: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为清朝的诞生做出了哪些贡献?展示图片:努尔哈赤: 他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种子,也埋下了“光宣哀世”的基因。 他是大清帝国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二十五岁统一了女真各部,后脱离明朝建立了后金政权。 1、统一了女真各部2、建立了后金政权。 3、迁都沈阳 皇太极:努尔哈赤之子,他是清朝帝国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努尔哈赤以武力打天下,却忘记收买人心。皇太极继承了女真人的剽悍,又借用了汉人的文化和谋略。1、发展生产改革内政2、改女真为满洲3 、改后金为清、迁都北京 教师:展示图片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1616年,努尔哈赤在此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1616年,努尔哈赤在此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 指导学生回忆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几位少数民族首领的相同点?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几位少数民族首领一样:统一本民族各部;建立本民族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强调:我们不能像古代的汉人那样歧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属于中华大家庭中的成员。简介:明朝末年,1644年李自成带领农民起义攻入北京城,灭了明朝,关外守军吴三桂投靠了清军,引清军入关。过渡:清朝入关后,统治的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大国,统治者本身又是少数民族,而各地又出现一些“反清复明”的运动,怎样才能有效地实行统治,才能维护自己的政权呢? 二、 北京故宫-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师:展示图片简介: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故宫即紫禁城内。北京故宫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198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整个紫禁城宫殿建筑是中国现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伟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提出问题:从建筑风格上看能否看出君主的权力有所不同?点拨:沈阳故宫突出了皇帝的中心位置和王公大臣的重要地位,说明王公大臣对皇帝的牵制作用。讲述:清朝初期,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置内阁和六部,但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一经决定,皇帝也无权更改。可见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帝的权利有一些限制作用。你觉得好还是不好?讨论得出结论:从清初中央政权机构的设置情况可以看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不仅架空了内阁和六部,虽然保证了贵族的利益,但也限制了君主的权力。为此雍正帝设置了军机处:展示图片:简介:乾清门的西边是军机处,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军在西北与准噶尔蒙古激战,为及时处理军报,始设军机房, 军机大臣由皇帝亲信的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兼任。 历时170余年。军机处职能原为承命拟旨,参与军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军机处已不再是单纯的军事机构,逐渐演变为清代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统治中心,其地位远高于国家行政中枢的内阁。 清朝规定,其它人员不得靠近军机处,皇帝与军机大臣议事时无关人员不得在旁。宫内人路过军机处时,都是快步走过。提出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军机处设置的目的、职能和地位各是什么展示材料: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清代史学家赵翼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军机大臣的任务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点拨:在拟旨过程中,军机处完全按照皇帝的旨意,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始终是临时机构,也没有专职,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可见军机处是清代君主集权的最佳工具。展示图示: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和六部皇 帝军机处提出问题:军机大臣与议政王大臣权力的区别?军机处设立前后皇帝权力有什么变化? 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讨论。一经决定连皇帝都不能改变。皇权受限制。军机处:军机大臣什么都要听皇帝的,自己没有任何权利。 皇权不受限制。得出结论:军机处的设立标志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加强。教师: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强盛都离不开杰出人物的作用。正如女真族能够兴起与强大,离不开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位杰出人物的贡献一样,清朝初期也出现了几位杰出的皇帝比如康熙、雍正、乾隆 。三位皇帝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好局面,然而雍正十一年(1733年)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词科,谁知响应廖廖,只得作罢。另一个著名诗人龚自珍也写诗感叹:“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可见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为什么呢?展示材料一:查嗣庭担任江西乡试主考官时,出题“维民所止”,这本来是诗经上的,可硬是被告密说“维止”二字是“雍正”去了头,雍正于是钦定了“大逆不道”的罪名,株连的范围也极为广泛。材料二:徐骏 “清风不识字,何须乱翻书”的诗句,被认定“清”是满清,“不识字”、“乱翻书”是指影射满人没文化,被灭族材料三:胡中藻“一把心肠论浊清”,处斩弃市。沈得潜“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剖棺戮尸。李一“天糊涂,地糊涂,帝王师相,无非糊涂”,凌迟处死。 提出问题:这是清朝发生的几起冤案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从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量冤案。这就是“文字狱”可以说文字狱自古就有,清朝尤盛。展示材料:据统计:清朝康熙(16611722年)时期,先后发生20多起文字狱雍正皇帝在位(17231735年)时间虽短,有案可查的近20起乾隆皇帝在位(17351795年)时先后发生文字狱100多起为什么呢?简介:清代文字狱泛滥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清王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在以儒家文化为正宗的汉族知识分子中间有着相当激烈的民族敌忾情绪。大规模、有组织的抗清武装斗争结束之后,反清思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字作品在民间流传,并与以恢复明朝为目的的反清暴动结合起来,使满族统治不得安宁。虽然兴起文字狱有特殊原因但是这种残酷的镇压形式必然会产生恶劣的影响。展示材料: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龚自珍提出问题:龚自珍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大意是“言谈中听到文字狱就吓得立即躲远,文人著书就为生计,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对清代文字狱后果的真实写照,他催残了人才,牵制了思想、败坏了官场风气。清朝官员大多数是科举入仕。作为文人,他们有可能成为文字狱的牺牲品;作为官僚,他们又是文字狱的制造者或帮凶。可见: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点拨:一切落后皆源于思想的落后,清朝的君主专制强化皇权的措施,以及文字狱的广泛,都是思想落后造成的,虽然巩固了统治,也为清的危机埋下了祸根。当历史进入18世纪,西方各国已经先后挣脱封建制度的锁链,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都在迅猛发展。而我们,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仍然顽固地紧闭着与西方交流的大门,而且蛮横地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政策,利用文字狱的极端手段,消除异端,禁锢思想,统制言论,维护封建统治。直接地、人为地造成整个社会的落后,拉大了与西方的差距,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最终导致了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地位的形成。 展示图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清朝可以说做到了顶峰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加强思想专制统治秦郡县制 开始焚书坑儒汉推恩令 巩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厂卫特务机构 加强八股取士清军机处 强化文字狱(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以歌谣对本节课重点内容进行小结清朝采用满洲制,内阁六部都设置. 但留满洲议政王,议政决策军国事.雍正始设军机处,大臣跪地做记录.思想文化搞禁锢,康雍乾时最残酷.文字狱案搞恐怖,阻碍发展和进步.六、课堂检测测验题目一:1、议一议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在后来的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后回答) 2、上网查询收集 :秦 、宋 、 清、 君臣仪式的变化,反映了皇帝权力怎样的变化过程?3、 清代某文人,一日正在窗前读书,一阵微风吹过,将书吹翻过几页,这位文人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两句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谁知,被人告知官府,无意之间招来大祸,官府以蔑视清王朝罪将其斩首,这就是典型的文字狱。秦朝、西汉、明朝、清朝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学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请你联系材料,谈谈解放思想和重视人才的培养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哪些促进作用?从中我们可以吸取哪些教训? 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七、板书设计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沈阳故宫- 满族的兴起和清朝 建立二、 北京故宫- 君主集权的强化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了解和掌握满洲的兴起,清朝的建立及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能提高学生的归纳、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学生能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通过旅游的形式设计这堂课能够把枯燥的知识学习变成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一设计还是比较成功的,只是学生的积极性还不够髙。总体来看,课堂效果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目的。但如何根据教材的变化、学生的不同,设计符合课堂教学需要的教学活动,更合理的教学方法,来辅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让历史课堂生动、有趣,让学生有强烈的探知欲望,是我今后思考和努力的方向。说明:引导学生观看图片,产生学习兴趣说明:通过图片增加学习兴趣,引入对历史人物的学习 说明:本环节为了使学生通过读图,及人物简介结合课本介绍概括归纳两个人的贡献。 说明:此环节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和课文了解清军入关的过程。 说明:此环节是为了帮助学生 认识清朝为加强皇权所做的努力说明:此环节是为了帮助学生直观对比 观察二者的不同点明为何要设置军机处说明: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说明:此环节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认识军机大臣没有权力。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 。说明:此环节要求学生通过观察 图示,对比军机大臣和议政王大臣权力的区别以及皇权在军机处设置前后的变化得出结论:军机处的设立标志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加强。 说明:此环节为了让学生了解文字狱的含义。体会文字狱的荒唐、残酷。说明:此环节要 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和实例分析文字狱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提升学生的认识,教育学生要有先进的思想,学习真正的学问,把学的东西变成有价值的东西才是学有所成。说明:回顾所学的知识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在走向极端。说明:歌谣有利于学生记忆所学的知识。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六、课堂检测测验题目一:1、读图 秦 宋 清 君臣仪式的变化,反映了皇帝权力怎样的变化过程?2、 清代某文人,一日正在窗前读书,一阵微风吹过,将书吹翻过几页,这位文人诗兴大发,随口吟出两句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谁知,被人告知官府,无意之间招来大祸,官府以蔑视清王朝罪将其斩首,这就是典型的文字狱。秦朝、西汉、明朝、清朝在思想统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学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请你联系材料,谈谈解放思想和重视人才的培养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哪些促进作用?从中我们可以吸取哪些教训? 测验题目二:完成助学相关内容。 八、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