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2009-2010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联合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1页
高中2009-2010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联合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2页
高中2009-2010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联合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3页
高中2009-2010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联合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4页
高中2009-2010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联合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2009-2010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联合考试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共48分)1.诗经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种现象开始出现于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2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D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3公元1世纪时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名著自然史中说:“虽然铁的种类很多但没有一种能和中国的钢相比美。”中国的炼钢业最早可以追溯到 A春秋 B战国 C. 西汉 D南北朝4央视播出的乔家大院展现了闻名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传奇一生,这一时期以晋商为代表的商帮出现的历史条件主要有 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加强 小城镇经济空前繁荣 政府放弃歧视商人的政策 专卖制度被废除 A B C. D5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6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7郑观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是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B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D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82009年12月9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成功试运行,列车时速高达394公里,创造两车重联情况下的世界高速铁路最高运营速度。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带来了一些城镇的兴衰 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 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A B C D9中国矿产资源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遭到严重的破坏,右图为德国在山东东路路矿公司的铜牌,类似的公司给中国造成的危害,影响最大的是A轻工业 B重工业 C军事工业 D民族工业10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民族资本、外国资本、洋务资本与官僚资本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曲线E代表官僚资本,请问ABCD哪一曲线代表民族资本发展轨迹11既是南京条约中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1980年被正式确定为经济特区的城市是 A广州 B珠海 C福州 D厦门12经济体制改革前,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有政企不分,企业缺乏自主权 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活动统得过死 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倾向严重 土地公有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ABCD13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列强资本输出加剧,扩大了资金来源C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D外商企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14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贸中心地位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中国没有出现西方式的工业革命 D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15右图是一张股票,发行这张股票有利于: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C.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6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年份外贸情况表(单位:亿美元)年份进出口总金额进口金额出口金额197820641089975198038142002181219856960422527351990115445335620919952808613208148782000474292250924922003850994127643823资料国家统计局根据海关统计数字表中数据直接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外贸出现入超逐渐转为出超 外贸出现较大波动外贸总额不断攀升 经济地位不断提升A B C D17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顶尖的图景。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 A比古代神话还神奇 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C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D带来了严重环境污染18.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并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19中产阶级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其成分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它包括中世纪的城市市民 近代握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中世纪的僧侣贵族 当代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A B C D20世界上第一个由民族国家走向超国家共同体的是A欧盟 BAPECC东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21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订购价不到十美元一双的耐克鞋,在美国等国家的市场上竟然平均要卖到四五十美元。这一现象表明A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 B亚太经合组织发挥了作用C世贸组织受到美国控制 D亚洲商人的市场信息滞后22有人曾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概括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然而到了20世纪后半期,美国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改变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 A、 B、 C、 D、23. 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简而言之,在“刘易斯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不涨工资也会有源源不绝的劳动力;在“刘易斯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刘易斯拐点”之说对解决目前“用工荒”问题的启示是A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缩小工资收入差距B理顺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C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24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到1996年年中,全世界已有101个区域经济圈,其中60以上即69个是在90年代以后建立的。导致“区域经济圈”在90年代以后大量建立的政治因素是 A两极格局瓦解 B中国改革开放 C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多极格局加强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52分,25题10分,26题12分,27题10分,28题20分)2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材料二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邓小平文选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邓小平文选(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共八大方针形成的重要背景。(2分)(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是怎样阐述的?(2分)(3)材料二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指出50年代我国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具体表现及原因。(6分)26、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被誉为“经济、科技与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博览会,有10个国家参加,为期161天,630万观众参与。此后,世博会逐步成为与奥运会几乎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和全球规模的盛会。材料二 1904年4月30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宣布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开幕。这届博览会历时七个月,与会人员达1900多万人次。材料三 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这将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更加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一项实质性措施,也是继申办奥运会成功以后再次向世人展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成果的崭新机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举办这次世博会有哪些优势?(2分)期间,英国政府可能为与会代表提供哪些先进的交通工具?(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届世博会能展出当时世界上哪些最先进的科技成果?(3分)(3)上海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城市,试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各举一例近代史上发生在上海的重大事件。结合材料三,你认为举办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5分)27、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材料二 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 (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25日)材料三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的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材料四 (注:蓝色底黄色星、十二颗星代表欧洲十二个国家) (欧元)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舒曼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从内外两个方面归纳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目的。(2分)(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说明在经济领域欧共体对美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4)说出材料四展示的会旗和货币所代表的国际组织名称,上述四则材料体现了欧洲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2分)28、阅读下列材料(20分)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史实回答:(1)上述材料中所说的俄、美、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的机遇”分别是什么?(6分)(2)三国的改革调整的特点、结果各如何?(12分)(3)从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09-10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考试历史答案15 CDAAC 610 ABABD 1115 DAADC 1620 ACBDA 2124 ADBA(4)欧洲联盟。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2分)28、(20分)(1)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1933年罗斯福实施新政;中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6分)(2)特点:俄国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美国在确保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6分)结果: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