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二)试卷A卷参考答案.doc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二)试卷A卷参考答案.doc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二)试卷A卷参考答案.doc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二)试卷A卷参考答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中国现当代文学(二)试卷(A卷)答案2008.7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涉外文秘)专业2008级班别: 学号: 姓名: 成绩: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1反右派运动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3红旗谱4茹志娟5天安门诗歌运动6阿城、张承志、郑义、郑万隆等,任写两位7冈底斯的诱惑8受戒、大淖纪事9车站、绝对信号、野人、彼岸等,任写两部10随想录 二、名词解释(选做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政治抒情诗50到70年代的中国大多数诗歌,都是“政治抒情诗”,即题材上或视角上的政治化。主要作者有李瑛、闻捷、严阵、张志民、韩笑等,而贺敬之和郭小川则被认为是这一“诗体”的代表作者。政治抒情诗特点:(一)政治抒情诗中,“诗人”会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来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 (二)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三)政治抒情诗一般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对所要表现的观念和情绪进行渲染、铺陈。2革命样板戏革命样板戏的前身是在1958年至1964年间的“京剧现代戏”,是当时戏曲改革的一个主要成果,也是当时文坛的重要收获之一。文革时期出现八个样板戏,即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这些剧目成了当时几乎惟一可以公开演出的剧目。在“样板戏”创作过程中,斗争哲学和道德理想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其中,“道德理想”(如“爱国主义”、“忠君思想”和“集体主义”等)可以看作是当时“时代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并成为“斗争哲学”合理性存在的基础,最终使“样板戏”成为二元对立文艺观的典型范例。3先锋小说指新时期文学中带有鲜明的现代主义倾向的小说思潮。80年代中期继刘索拉、徐星之后,许多年轻的作家相继开始进行带有“现代主义”风格的创作,如马原、洪峰、格非、残雪、余华、孙甘露、莫言、苏童、扎西达娃等。这些作家改变了传统小说重在“写什么”的特点,而将努力方向放在“怎么写”上。“先锋小说”的创作特征:首先,先锋作家大多力图追求一种“现代性寓言效果”。 其次,与传统小说力求情节的“合情合理”及“引人入胜”相反,先锋作家往往刻意追求情节的淡化和荒诞。 第三,先锋作家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追求有意味的形式,将叙述角度、语法修辞的独特做为创作的最大目标。 4改革文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改革开放的种种思考和设想,这就是风骚一时的“改革文学” 。农村题材的改革小说初期作品往往是简单的“一片光明”,随后一些作家开始致力于揭示农村改革中所受阻力并剖析其产生的原因,一些优秀之作甚至触及到在改革中发生变异的中国农民的“传统文化心理”层面 。城市题材的改革小说作品涉及领域上至国家的要害行政部门,下至街道小厂、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反映出作家对社会、时代的广泛思索。 5朦胧诗指活跃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一种具有探索性的现代主义诗潮。包括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在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朦胧诗的思想主题: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险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朦胧诗的艺术特征: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反叛和变革,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的重要艺术特征。三、问答(选做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请简析刘世吾形象内涵及其意义。刘世吾有着比官僚主义更为可怕的东西,即对党的工作、对现实的冷漠。他的口头禅“就那么回事”可以概括他的性格。刘世吾象征着现实对理想的冲击,或者说理想对现实的妥协。这个形象塑造的意义在于揭示了刘世吾的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由此揭露了共产党干部的官僚主义。这在建国后一段时间里几乎是空白。这篇作品是较早的,有突破“禁区”的意义。 2班主任的主人公是谁?请给出你的答案和理由。关于主人公的两种说法:一是说班主任张俊石,一是说学生谢惠敏、宋宝琦。用形象塑造和思想主题来证明,如是第一种说法,则可以说小说塑造了张俊石这位辛勤园丁的正面形象,表现了教育界在新的历史时期拨乱反正,大干快上的新气象。如果采取第二种说法,则可以说小说借一名中学教师的眼光对在文革文化中长大的中学生的心灵予以审察,塑造了谢惠敏和宋宝琦这两个心灵被严重戕害和扭曲的中学生形象,并发出了救救孩子的焦灼呐喊。3给合具体诗作,简析舒婷对爱情的理解。可以结合致橡树和双桅船来谈。在致橡树中,诗人摒弃了爱情观念中简单的索取、给予以及人生依附等陈腐传统观念,而强调对各自独立人格和价值的互相尊重,从而达到互相理解、同甘共苦的爱情境界。这是作者对爱情的一种理解,是现代女性的爱情观。在双桅船中,诗人以“双桅船”自喻,“岸”则她所爱的人,“相遇”与“分别”则是爱人之间的聚散。 “双桅船”没有停留在岸的宁静的怀抱,而是在风高浪险的航程上追寻着自己的理想。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战斗者的爱情。4请简析茶馆的艺术特色。茶馆的艺术特色表现在:(一)“形散而神不散”的散点式结构。全剧没有贯穿到底的戏剧冲突,是一出以人物带故事的话剧。它由几乎没有联系的几个小故事所组成,仔细分析便可发现三幕之间的联系是作者揭示的一种深层政治意识。 (二) “浮雕式”人像展览。 着重刻划人物在时代、阶级、职业和气质上的特点以及地方色彩,反映出五光十色的社会面貌。 (三)独特的喜剧样式。茶馆中有不少悲剧性的场面,但是全剧的基调却是喜剧的,而且即使是悲惨的情节和细节也往往以幽默的笔法。四、评论(选评其中一篇,共30分) 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