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角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数学2、课时:13、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活动角、剪刀、三角板、不规则纸等。学具:小棒、活动角、圆形纸、直尺等。二、 教学课题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记角、读角。3、使学生初步学会做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及探索新知的能力。4、初步让学生学会比较角的大小。三、 教材分析认识角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下册第67和68页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到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摆拼、测量、制作学具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 教材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用三角板比角的大小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四、 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我设计多媒体整合辅助教学,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紧密结合生活情景,让学生从感官上进一步认识角。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复习回顾: 我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来上这节课,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几位老朋友,看看还认识它们吗?屏幕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的实物图。引导学生回顾复习,依次回答出各个图形的名称。2、引出课题: 师:指着三角形说:“这个图形叫什么?谁愿意告诉大家三角形是由几条边组成的呢?”生:“三条边”。 师:“早晨上学的时候,粗心的“小马虎”却把一条边忘在了家里。”计算机将三角形的一条边移走“大家看,这还是一个三角形吗?” 生:“不是”。 师:“这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的图形角。”(揭示课题:认识角)二、引导探究:1、找角行动:(1)找出物体中的角。 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有“剪刀、钟面、红领巾”,这些图形上你能找到角吗?【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9%FA%BB%EE%D6%D0%B5%C4%BD%C7&in=21638&cl=2&lm=-1&st=-1&pn=0&rn=1&di=31894943445&ln=1990&fr=&fm=result&fmq=1329806835093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0&-1(2)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师: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请同学们用你们的火眼金睛观察我们的教室,哪些地方有角?(3)在生活实景中找角 小小一间教室就能找到这么多的角,那在其它地方还能找到角吗,现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其它地方看看。 师:出示教学图情境图:请你找一找这些图中有哪些角呢?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刚才我们已经找到这么多的角,那这些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它们的顶端都是尖尖的,两边都是直直的。(4)摆一摆: 那你可以用桌面上两根小棒摆一个角。摆的真好,同学们真聪明。2、动手折角 师:每位同学桌面都有一个圆中,圆上有角吗?我们来比一比,进行做角比赛,看看谁折的又快又好,折好后就把手中的角举起来。(教师巡视,和学生互动,) 师:“请你折的角指给老师看一下。真不错,谁愿意上来把你折的角给全班同学看看”。 错误出示:哪个是你折的角?那这个是吗?为什么?生:因为它的一条边是弯弯的。(问全班同学: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3、角的认识: 师:“咱们和角成为朋友了,现在请大家用自己折出的角的顶点扎手心,觉得怎么样?” 生:很痛,尖尖的。 师:大家再从顶端出发,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有什么感觉?(请几个学生重复说) 生:角的边直直的,滑滑的,平平的。 师:说的真好,请同学们把角放在桌子上,这个尖尖的顶端叫顶点,两条直直的叫边,我们在这个角的张口位置画一条弧线,这个角就叫角1,记作1,读作 角1,这个是角的符号,它很像我们学过的小于号,但下面是平平的。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说一说,顶点、边请大家伸出你的右手,跟老师一起来边读边写一遍。如果还有几个角,我们就把第二个角叫做角2,把第三个角叫角3。4、巩固基础:(1)哪只动物画的图是角? (2)下面各图有很多角,请你用 “ ) ”标出来。 【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E%E5%BD%C7%D0%C7&in=13064&cl=2&lm=-1&st=-1&pn=8&rn=1&di=99395131335&ln=1988&fr=&fm=result&fmq=1329806408187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8&-1&di993951313三 、知识深入: 1、动手操作,探究边与角的关系: 师:请大家像老师这样把角拿起来,现在听老师的口令一起变,我说变大你们就把角变大,我说变小你们就把角变小,能做到吗?好,开始,变大,变小。真棒,再来一次。 师:请大家把活动角平放在桌面,老师发现大家变的方法都是一样的,你怎么知道这样就是变大,这样就是变小呢?(教师一边说一边做) 生:因为角的两边越来越开了。 生:因为角的角度变大了。 师:说的真好,也就是说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 师:那你怎么知道这样就是变小呢? 生:角的张口变小了。 师:所以角就变.(小) 师:看来呀,角的大小和它的什么有关呢? 生:张口。 师: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板书)2、合作交流,比较角的大小: 让学生打开课本第68页,独立完成“比一比”中的第(1)小题。师:你是怎样知道左边的角比右边的角小?这两个角区别比较明显,可以直接用眼判断。 哪你能眼就判断这两个角哪个大吗?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两个角不容易比的时候,可以用一个折好的角比一比,判断角的大小;还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把这两个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比一比哪个角大。(课件演示比的过程)3、引导探究,加深认识。 同学们真聪明,刚才我们已经初步的知道角的大小与它的张口有关,那与它的两边有没有关系呢? 师:用手指固定角的大小,然后用剪刀把角的两边剪短, 师:角的两边变短了,角的大小变化了吗?再次操作,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发现规律性,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同时配合多媒体的演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它的两边长短无关。 师:小朋友们真细心,发现了这么多规律,现在和老师一起说说你们的发现好吗?规律: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两条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 两条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角的大小与它的两边长短无关。四、过关提高: 师:经过以上的学习,对角这个新伙伴已经充分认识了,可是角这位新朋友却给我们提出的要求,要连过四关,它会与你结成好朋友。 第一关:填空: 1、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 2、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 )。 3、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 )。第二关:数一数,下面图形有几个角? 第三关: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第四关:拿一张长方形的纸,去掉一个角,看看剩下的部分有几个角?折折看? 通过以上练习题,扩展思维让学生体验经常看到的角,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五、回顾小结: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你对这位新朋友了解多少,你知道了它的哪些特点。 生:学生自由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回答。六、欣赏学习: 欣赏美丽的建筑图,引导学生寻找图中的角,再次深化感悟,充分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附教学板书: 认识角 边 顶点 边 写作:1 读作:角1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六、 教学反思认识角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IT服务平台管理办法
- 质疑与投诉管理办法
- 从事演艺演员管理办法
- 西餐餐饮规范管理办法
- 中国邮政速递管理办法
- 装饰公司仓库管理办法
- 网格员激励管理办法
- 薪酬体系及管理办法
- 中国消费养老管理办法
- 药店业务员管理办法
- 河南省天一联考2026届高三年级开学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秋期新教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小学音乐教学计划+进度表
- 超级充电综合站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解读
- 2025-2026学年人教大同版(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Unit1Weletotheunit课件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离职交接事项协议书范本
- 2025-2026学年陕旅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