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原理 1 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原理 教学内容 2 1人员素质测评的前提2 1 1个体的差异性2 1 2工作的差异性思考2 2人员素质测评基础2 2 1素质测评基本假设2 2 2素质测评理论基础2 3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模式2 3 1人事心理测评的基本模式2 3 2人事心理测评三要素2 4人员素质测评的程序2 5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 2 2 1人员素质测评的前提 2 1 1个体差异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生理差异 生理指标 心理差异 心理指标 社会差异 社会指标 认识心理差异的困难性 目前心理学对于个体心理现象的认识与研究 许多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还无法用精确的数学语言解释其规律性 3 心理差异的表现 有的人感知敏锐 思维深刻 想像丰富 有的人则相反 有的人记忆快且保持长久 有的人则记得慢且易遗忘 有的人长于形象思维 有的人则长于抽象思维等 有的人性情温和 不易发脾气 有的人反应迅速 情感外向 有的人则反应迟缓 情感内向 有的人经常活泼愉快 有的人却多愁善感 有的人怯懦软弱 有的人机智果断 有的人优柔不决等 4 2 1 2工作的差异性 工作差异的表现 工作性质 领导 管理 操作工作内容 whatwhowhenwhy工作环境 where工作要求 how怎样才能保证工作成功完成 社会分工的必要性与普遍性 5 思考 既然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 工作与工作之间也是有差别的 那么怎样实现二者的最佳结合呢 什么是工作中的最优配置 能力 工作要求 激励不足能力 工作要求 绩效低下能力 工作要求 双赢怎样进行最优配置 6 用什么方法可以实现二者的最佳匹配 逐个试用 费时费力经验估计 误差增大科学测评 效果相对最优优化配置的原则 People jobMatching 因事择人原则素质顺应原则素质互补原则 怎样进行最优配置 7 2 2人事测评基础 2 2 1人事测评基本假设假设1 个体每一个行为表现 都是其相应的心理素质在特定环境刺激下的特定反应 简言之 行为表现与心理素质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用公式表示 B f Q E B 行为表现f 反应机制 模式Q 心理素质E 环境刺激 下一页 8 假设2 特定的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 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组织系统 各个个体不尽相同 它可以综合不同环境下的刺激 使个体对这些不同的刺激做出一致的反应行为 概括地说 就是特定的心理素质具有稳定性 不同情境 时间 活动 用公式表示 Q fB dEQ 心理素质f 积分符号 即总和运算符B 典型行为dE 不同环境下的环境刺激变量 例如 9 例如 具有机械兴趣的人 喜欢阅读机械杂志 喜欢看各种机器运转 热心为别人修理钟表和自行车 喜爱音乐的人 不但爱听歌 还爱唱歌 玩乐器 还会关心音乐动向等等 个性外向开朗的人 不但善于与人交往 热情奔放 活泼健谈 有时显得轻率 而且遇到挫折不会悲观失望 能够快速调整状态 恢复自信 个性内向的人 关注自身 行事谨慎 深思熟虑 不善交际 价值观崇尚真 善 美的人 表现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欣赏 维护 以及自觉抵制和拒绝那些丑恶 虚伪的事物 总结 10 测量是区分事物差异的过程任何现象 只要客观存在 就总有数量性质 桑代克 美 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 麦柯尔 美 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学关系 恩格斯 英 人的智力有高低之分 学生的成绩有优劣之别 高低优劣体现着程度不同 而程度的不同也就是数量的差异 结论 由于人的行为表现与稳定的心理素质存在着相关关系 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 因此 心理素质可以通过行为表现进行测量 返回 11 2 2 2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 心理学理论 特性 因素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特质理论测量学理论 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统计学理论 举例 12 2 2 2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 心理学理论 特性 因素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特质理论测量学理论 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统计学理论 举例 特性 因素论 特性与因素理论的核心是人与职业的匹配 其理论前提是 每个人都有一系列独特的特性 并且可以客观而有效的进行测量 为了取得成功 不同职业需要配备不同特性的人员 选择一种职业是一个相当易行的过程 而且人职匹配是可能的 个人特性与工作要求之间配合的愈紧密 职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1908年 弗兰克 帕森斯提出了职业设计的三要素模式 其一 清楚的了解自己 包括性向 能力 兴趣 自身局限和其他特质等资料 其二 了解各种职业必备的条件及所需的知识 在不同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 不足和补偿 机会 前途 其三 上述两者的平衡 13 2 2 2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 心理学理论 特性 因素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特质理论测量学理论 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统计学理论 举例 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 在现实的文化中 可以将人的人格分为六种类型 实际型 研究型 艺术型 社会型 企业型与传统型 每一特定类型人格的人 便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 环境也可区分为上述六种类型 人们寻求能充分施展其能力与价值观的职业环境 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体的人格和所处的环境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 14 2 2 2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 心理学理论 特性 因素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特质理论测量学理论 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统计学理论 举例 卡特尔是出生于英国的美国心理学家 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和特质论者 奥尔波特开创的特质理论发展到四十年代 面临着两个问题 1 决定个性的是哪些特质 2 用什么方法来确定特质 1 独特特质和共同特质2 表现特质和根源特质3 体质特质和环境形成特质4 能力特质 气质特质 动力特质 15 2 2 2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 心理学理论 特性 因素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特质理论测量学理论 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统计学理论 举例 经典测量理论 经典测量理论 英文全称 TheClassicalTesttheory 简CTT 又称真分数理论 它是以真分数模型为基础 围绕考生对试题的应答结果 观测分数 和考生所具有的真实的心理特质 真分数 之间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 发展并形成了包括信度 效度 区分度 等值等概念在内的比较完整的教育测量理论体系 16 2 2 2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 心理学理论 特性 因素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特质理论测量学理论 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统计学理论 举例 项目反应理论 项目反应理论 英文全称 TheItemResponseTheory 简称IRT 也有人称之为题目反应理论 该理论建立在潜在特质 能力 理论的基础上 主要研究考生在考试试题上反应行为与考试所测的考生潜在特质之间的关系 17 2 2 2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 心理学理论 特性 因素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特质理论测量学理论 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统计学理论 举例 概化理论 generalizabilitytheory GT 为检查行为测量提供了灵活的 可行的理论框架 概化理论在测量多个误差来源维度上对经典测量理论 classicaltesttheory CTT 进行了扩展 为准则参照决策和常模参照决策提供了模型 在最大化信度 概化 系数和最小化误差的基础上 提出测量的最优化方案 1 3 1972年 Cronbach 18 2 2 2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 心理学理论 特性 因素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特质理论测量学理论 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统计学理论 举例 统计学理论是一门搜集 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科学 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 取得统计数据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 统计数据的整理是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之间的必要环节 统计数据的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内容 是通过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 19 2 2 2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基础 心理学理论 特性 因素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特质理论测量学理论 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统计学理论 举例 20 测评案例 测评题目 有4个人一同等电梯 稍后电梯门打开了 却有一个人没有进去 你认为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A 他在等人B 电梯客满C 有讨厌的人在电梯中 故意躲开 参考统计答案 21 根据统计分析获得对每种回答的解释 89 选择A的人在以后的工作中被证明属于理智型 往往能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朋友交往 但也能相当顾虑到别人的立场 85 选择B的人在以后的工作中被证明能抑制自己的情感 不会任意耍性子 既是对方无理 也会按捺住性子不发脾气 79 选择C的人在以后的工作中被证明是喜怒易形于色的人 对喜欢的人往往能和颜悦色与其相处 但情绪一不对劲就会翻脸不认人 22 2 3人员素质测评模式及特点 简单的说 心理测评就是用测量语言 通常是数字 去描述 评价人们无法用直接观察和精确测量的手段去把握和认识的人类心理素质的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 以便对人的行为和心理属性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用测量学的语言来概括 就是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 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 根据一定的测量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进行区分鉴别 借以推测潜在的个体心理素质差异的过程 23 2 3 1人事心理测评的基本模式 S Q R M J O S 输入信息或刺激 引起特定反应 Q 心理素质 根据理论抽象的假设 R 输出信息或反应 一般是行为样本 M 测评标准或常模J 分析 比较与评价O 测评结果 24 人员素质测评涉及三个要素 测量对象 个体的属性或特征测量法则 给个体属性分派数字的依据测量结果 对个体属性的差异的描述 2 3 2人员素质测评模式的特点 25 测量对象 抽象的心理素质 属性或特征 人类心理素质具有抽象性 模糊性的特点 如 智力 个性 品德 态度 等概念 都是心理学家们理论上构造出来的 现实中并不真实存在 无法直接测量 比较 哪一个测量对象更具体 对班上5位同学的性别进行测量对班上5位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测量对班上5位同学的态度进行测量对班上5位同学的性格进行测量对班上5位同学的兴趣进行测量 1 测量对象的抽象性 26 2 测量法则的多样性 测量法则 给测量对象赋值的依据和程序同样的测量对象会因测量法则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测量结果 法则的好坏 一方面取决于制定规则的程序 另一方面取决于欲测量的事物属性本身是否易于建立规则以及规则是否便于操作 27 3 测量结果的相对性 测量结果一般是以分数值的形式呈现出来 但是 人事心理测量的得分本身无法单独作为评价的依据 不但因为在不同测量量表或量尺 测量工具 上分数有不同意义 而且由于分数的参照系 测量常模 不同 同样的分数可能说明不同问题 分数的解释和评价自然也不一样 试比较 自学考试的分数与高考分数在解释和评价时有何不同 28 2 4人员素质测评的程序 准备阶段测评数据获取阶段测评结果分析阶段测评结果反馈阶段 29 2 4人员素质测评的程序 准备阶段测评数据获取阶段测评结果分析阶段测评结果反馈阶段 准备阶段 1确定测评目标2收集必要的测评数据3成立测评领导小组4制定测评方案1 确定测试范围2 设计测评项目的体系构成3 编写测评标准4 确定测评考官5 选择测评方法和工具6 测评人员培训 30 2 4人员素质测评的程序 准备阶段测评数据获取阶段测评结果分析阶段测评结果反馈阶段 测评数据获取阶段 1测评前动员2测评时间和测评环境选择3测量数据阶段 31 2 4人员素质测评的程序 准备阶段测评数据获取阶段测评结果分析阶段测评结果反馈阶段 测评结果分析阶段 数字描述文字描述 32 2 4人员素质测评的程序 准备阶段测评数据获取阶段测评结果分析阶段测评结果反馈阶段 测评结果反馈阶段 此阶段是在测评结束后通过一些反馈途径来检查测评的效果 如 绩效跟踪专家或同行判断员工满意度 33 2 5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 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 34 2 5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 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 问卷法 问卷法是利用已经编制好的标准化问卷要求被试者填写 根据回答问题进行评价的方法 出题方式 图画式问卷文字式问卷答题方式 开放式问卷封闭式问卷问卷功能 收集信息问卷测量型问卷 35 2 5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 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 观察法 在一定时间有目的的对员工的实际工作进行观察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方法 1观察法的步骤2观察法的类型3观察法的操作原则 36 2 5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 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 观察法 在一定时间有目的的对员工的实际工作进行观察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方法 1观察法的步骤2观察法的类型3观察法的操作原则4观察法的观察提纲的编写 1观察法的步骤 准备阶段实际观察阶段记录观察信息观察结果分析整理阶段 37 2 5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 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 观察法 在一定时间有目的的对员工的实际工作进行观察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方法 1观察法的步骤2观察法的类型3观察法的操作原则4观察法的观察提纲的编写 2观察法的类型 根据情景的控制 有控制的观察无控制的观察根据观察者 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根据对观察现象的取样 事件取样观察时间取样观察根据观察是否借助仪器 直接观察间接观察根据观察主体不同 自我观察 工作日志考评员观察 38 2 5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 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 观察法 在一定时间有目的的对员工的实际工作进行观察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方法 1观察法的步骤2观察法的类型3观察法的操作原则4观察法的观察提纲的编写 3观察法的操作原则 注意事项 观察工作要相对稳定适用于操作岗位注意观察行为的代表性尽量减少被测人员的注意用观察提纲进行控制尽量使用观察仪器 39 4观察法的观察提纲的编写 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工作部门 工作年限 观察日期等 观察具体内容 什么时候开始工作工作多少时间休息次数产品完成数量与同事交谈情况产品质量室内环境 40 2 5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 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 实验法 通过控制一些条件和变量引起其它相应变量发生变化 并以此来收集工作信息的方法 它包括 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 41 2 5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 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 测验法 设计各种形式的测验来研究人员素质测评领域里的具体问题 1标准化的纸笔测验2投射测验3行为模拟测验4工作情景模拟的综合性测验 42 2 5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 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 测验法 设计各种形式的测验来研究人员素质测评领域里的具体问题 1标准化的纸笔测验2投射测验3行为模拟测验4工作情景模拟的综合性测验 1标准化的纸笔测验 优点 方便性经济性客观性缺点 受形式限制 对实际技能测验的局限性测验较为程式化 测验外信息获取困难考试技巧和猜测因素的影响 43 2 5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 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 测验法 设计各种形式的测验来研究人员素质测评领域里的具体问题 1标准化的纸笔测验2投射测验3行为模拟测验4工作情景模拟的综合性测验 2投射测验 1939富兰克 要求被测试者对一些不太清楚 结构不明确的刺激做出描述或反应 通过这些描述和反应的分析来推断被测者的心理或行为 特点 非结构性掩蔽性整体性遭受的质疑 44 投射测验遭受的质疑 结果分析是凭分析者经验做出的主观推断 其科学性有待考察 人为性强 缺乏客观标准 公平性受到质疑避免防御性干扰的能力时间常不经济对测验员要求严格 45 2 5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 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组合测评 测验法 设计各种形式的测验来研究人员素质测评领域里的具体问题 1标准化的纸笔测验2投射测验3行为模拟测验4工作情景模拟的综合性测验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模板:离婚后共同子女抚养权与监护权合同
- 住宅小区扩建坟墓迁移与居民安置协议
- 劳务派遣三方合作协议:保障员工权益与合规操作
- 离婚双方关于人寿保险权益分割与执行协议
- 汽车美容店租赁合同(含技术支持及培训)
- 流动的旋律课件
- 植树方案制定课件
- 数学月饼统计课件
- 媒体技术职业测试题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辽源市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临床护士实践能力考核
- 交安工程施工合同
- 肠造口并发症讲稿课件
- GB/T 6403.5-2008砂轮越程槽
- GB/T 27021.2-202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第2部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能力要求
- FZ/T 73001-2016袜子
- 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件全套与班级共成长
- 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 记帐传票模板1
- 职业病防治培训PPT课件
- JG_T127-2017建筑门窗五金件 滑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