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2月考试卷.doc_第1页
高一12月考试卷.doc_第2页
高一12月考试卷.doc_第3页
高一12月考试卷.doc_第4页
高一12月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订线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2012-2013学年东方高中12月月考高一政治卷姓名:_班级:_ 考号:_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请把答案填入后面的答题卡中,否则无效。) 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分配制度,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回答下列各题。1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C按生产要素分配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B.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C.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3社会公平与经济市场化是兼容的,我们应该寻求二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学会在社会公平和经济市场化两个“鸡蛋”上跳舞,而不要把任何一个“鸡蛋”打破。这是因为A在社会公平和经济市场化两个“鸡蛋”上跳舞非常困难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D政府加强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努力促进社会公平4中央财政预算2010年安排300亿元左右用于推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飞机、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等发展,这体现了A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C财政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 D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5根据财政部2008年财政预算案,中央财政用于医疗卫生支出的800多亿资金中,今年将安排253亿用于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扩面。财政支出的上述变化反映了A我国政府的政策更加注重协调城乡的发展、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B政府工作的中心转向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C财政在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D农民是我国税收的最大受益者6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的是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 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 增加经济建设的支出 减免部分税收A. B. C. D.72010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2010年上半年我国财政状况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国财政收入累计43349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37365亿元,增长276。财政收入之所以能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市场活跃,劳动者收入增加B我国加大了对税收的征管C世界金融危机已过去,外贸收入大幅增加D我国经济平稳回升,带动相关税收增长 全国总工会的调查表明,75.2%的职工认为当前收入分配不太公平,61%的职工认为普通劳动者收入过低是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中最大、最突出的问题。据此回答89题。8.上述材料突出表明收入分配要实现绝对平等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合理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我国收入差距问题已无法解决A. B. C. D.9针对上述现象,要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实现社会公平,必须 进一步完善维护社会公平的政策措施,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的扶持力度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A B C D 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三者进行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财政收入的基础,“三财”之道,生财是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回答10-12题10“生财”之道根本在于A强化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 B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C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D调整分配政策,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11“聚财”之度在于A避免财政赤字的出现 B财政收入的增幅与国民收入同步C财政收入的增幅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幅D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12“用财”之效益在于A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B决定政府活动的性质和宗旨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D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办大事13.下列关于国家预算认识不正确的是A.预算是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B.预算能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C.预算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获得的收入,具有强制性特点D.预算体现着国家权力机关对政府活动的制约和监督14.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下列关于税收三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税收的强制性体现在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A. B. C. D.15.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属于A. 偷税 B.欠税 C.骗税 D.抗税16对“有国就有税”的理解正确的是 税收的起源与国家的产生密不可分,在国家产生的同时,也就出现了保证国家运行的税收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国家行使其职能的物质保证 无论古今中外、大小强弱,国家的存在都离不开税收 税收对国家的存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它是财政收入的唯一来源A B C D17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是因为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税收是财政支出的基础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税收具有无偿性和固定性A. B. C. D. 18国家征收个人所得税A有利于消除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B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C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D加重了人民负担,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个人所得税税率表(2011年9月起实施,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1500元部分32超过1500元至4500元部分103超过4500元至9000元部分20根据上表计算:假如某人月工资11000元,那么他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为:A945元 B1500元 C850元 D1015元20西方经济学家斯蒂格里兹说:“竞争市场可能会带来很不公平的收入分配,这会使得一部分人缺乏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经济学家奥肯则在平等与效率一书中指出:“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这主要说明:A发展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不公平B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体现C发展市场经济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D提高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目的21 老子云:人无信不立,也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强调要诚实守信,是因为它是A形成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格局的制度保证B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C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22009年2月2日,温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指出,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最根本、最具有长远意义的是体制创新。我们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A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B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C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D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3我国在“十五”期间已完成或开工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四大工程。这四大基础工程将激活东西南北,大大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上述材料表明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D、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2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要加强宏观调控,是因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的要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A. B. C. D.25“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昂首一起向前走。”这是人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的认识。它形象地说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在经济运行中,市场调节是经济手段,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政治手段,二者缺一不可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A. B. C. D. 答题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李某一家三口人都有各自的经济收入。李某是国家公务员,有工资、津贴收入;其妻子自己开了一个小饭店,有可观的收入;其女儿在外资企业做白领,并在业余时间做技术顾问获得额外报酬。请回答(1) 李某一家人的收入各属于哪种分配方式?(4分)(2) 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实行这一原则是由我国现实的哪些经济条件决定的?(8分)27、 如何正确理解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6分)28、2011年我国实行积极地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重点领域改革。(1) 上述材料体现了财政支出的哪几种形式?(6分)(2) 结合材料说明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12分)29回眸“十一五”,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年份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上半年财政收入18524243123111730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331209172414478831363(1) 请你分析图表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5分)(2)针对图表中的经济现象,有人认为:国富民就富。请运用经济学的知识辨析。(9分)试卷第7页,总7页本卷由【在线组卷网】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 1 A 2C 3C 4D 5A 6C 7D 8B 9D 10C11 D 12D 13C 14C 15A 16A 17A 18B 19A 20C21 B 22B 23D 24D 25A26、(1)李某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其妻子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其女儿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和按技术要素分配。(4分)(2)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2分)实行这一原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6分)27、 (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3分)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2)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3分)28、(1)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等的投入属于经济建设支出;对科技、教育、卫生、文化、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投入属于科、教、文、卫事业支出;对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属于社会保障支出。(每点2分,共6分)(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大力支持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社会建设,加大对节能环保的支持力度,体现了这一点。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把支持“三农”作为预算安排和财政工作的重点,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体现了这一点。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出现大起大落,体现了这一点。(每点4分,共12分)29(1)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增长很快,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08、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两者有所下降。(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