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翻译经验.doc_第1页
专利翻译经验.doc_第2页
专利翻译经验.doc_第3页
专利翻译经验.doc_第4页
专利翻译经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转帖专利文献翻译问题浅析(一) 一一、前言随着中国专利法于1985年的实施,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国申请人开始在中国申请专利。据报道1,200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国外专利申请7.4864万件。由于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规定提交中国专利局的申请文件必须使用中文,只有中文申请文件才有法律效力,外文申请文件没有法律效力(PCT申请除外),因此,专利申请文件的翻译是否准确恰当直接关系到专利权的获得和维持等。由此可见,专利申请文件的翻译对于申请人来说至关重要。再者,在专利代理人接到专利局的审查员发出的审查意见通知书时,通常需要将审查意见通知书正文以及所涉及的中文对比文件译成外文,如果翻译错误或者不准确,就可能会影响到申请人对于审查意见的正确理解,进而可能影响对审查意见通知书作出适当答复。因此笔者认为,无论是将外文专利申请文件译成中文,还是将中文审查意见通知书译成外文,都需要准确地传达原意,以期最大程度地帮助申请人获得或者维持权利。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就专利文献(特别是化学领域)的翻译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究,以期与广大同仁共同进步。二、专利文献翻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其产生根源严复曾对翻译提出“信”、“达”、“雅”的要求2。由于专利文献所涉及的主要是一些技术方面的内容,笔者认为,“信”和“达”是对专利文献翻译的主要要求。“信”即忠实,就是要将专利文献的原意传达出来,“达”即通顺,就是要符合本国的语言习惯。笔者认为,专利翻译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错译1. 单词理解错误导致的错译这是专利文献翻译中出现的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出现单词错译的原因有(1)同样一个单词在不同的技术领域具有不同的含义;(2) 一些单词即使在同一领域也有不同的含义;(3) 在日汉互译中将日语中的汉字直接用中文替换引起错误或将日语中的外来语拼错等。以下举化学领域中几例具体说明。(1) ethylene carbonate和propylene carbonate ethylene carbonate和propylene carbonate是电池领域中两种常用的溶剂。笔者发现大量的专利文献以及其它技术文献中将它们分别译为“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丙烯酯”,即将“ethylene”和“propylene”分别译为“乙烯”和“丙烯”。这是错误的。实际上,这两种化合物中均不含不饱和键,那么“烯”从何而来?另外这两种化合物均为环状化合物,而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丙烯酯的译名均未体现出这种结构。笔者认为,这里面所犯错误的根源在于“ethylene”和“propylene”的多义性,及翻译者对于英文中某酸某酯构词的误解。Ethylene有两个含义,一为“乙烯”,一为“亚乙基(-CH2-CH2-)”。在用于“某酸某酯”的表达中时,只能取其作为基团即亚乙基之意。因此,ethylene carbonate的准确译法为碳酸亚乙酯、碳酸乙二酯或者乙二醇碳酸酯3,4。另外,ethylene中的ene同时还表明了其为二价基团,因此该化合物为环状化合物,也可以译为1,3-二氧戊环-2-酮等。如果要表示碳酸乙烯酯,应该表达为vinyl carbonate,而不是ethylene carbonate。类似地,propylene也有两个含义,一为“丙烯”,一为“亚丙基(-CH2-CH(CH3)-)”。根据上面的分析,如果propylene用在表示某酸某酯中,只能译成“亚丙基”作为一个二价基团。如果要表示碳酸丙烯酯,应该是propenyl carbonate而非propylene carbonate。Propylene carbonate可以译成碳酸亚丙基酯、碳酸丙二(醇)酯或者1,2-丙二醇碳酸酯,或者4-甲基-2,5-二氧戊环-1-酮3,4等。类似的问题还存在于poly(ethylene terephthlate)中,其正确译法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3,4。笔者分别以碳酸乙烯酯、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乙基酯、乙二醇碳酸酯为摘要关键词在中国知识产权局的网站上进行了电子查询(截止日期2005年2月28日),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表1关键词碳酸乙烯酯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乙基酯乙二醇碳酸酯统计的专利文献量253331比例40.3%53.2%4.8%1.6%备注错误翻译正确翻译正确翻译正确翻译总计错误率40.3%正确率59.6%另外,以碳酸丙烯酯、碳酸亚丙酯、碳酸亚丙基酯、丙二醇碳酸酯为摘要关键词进行了同样的查询,结果如表2所示。表2关键词碳酸丙烯酯碳酸亚丙酯碳酸亚丙基酯丙二醇碳酸酯统计的专利文献量261835比例50%34.6%5.8%9.6%备注错误翻译正确翻译正确翻译正确翻译总计错误率50%正确率50%从以上表1、表2可以看出,错误的译名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丙烯酯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还仅仅是根据摘要进行检索的结果,如果考虑说明书中的实际情况,可能要糟糕一些。(2) anode和cathode,positive electrode和negative electrode字典中anode译成“阳极”或者“正极”,cathode译成“阴极”或者“负极”。因此,在翻译专利文献时,出现了不同的译文。而且有人理解阳极便是正极,阴极便是负极。这是不准确的。Anode和cathode是法拉第发明的词,分别用于表示“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或者失去电子的电极)和“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或者接受电子的电极),相当于中文的“阳极”或“氧化极”、以及“阴极”或“还原极”,因此anode与阳极、cathode与阴极是一一对应的。那么与电极的正或负有何关系呢?正极在电池领域中表示电势高的电极,负极表示电势低的电极,分别与英语的positive electrode和negative electrode对应。电池领域里有一个规律,阳极永远发生氧化反应,阴极永远发生还原反应。根据这一规律,进行示意图解分析如下:a. 原电池(放电)图中的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可以任意设定。在图示的情况下,1端为电子流入的方向,2端为电子流出的方向,相应地,1端为电流流出的方向,2端为电流流入的方向。根据失电子价态升高被氧化、得电子价态下降被还原的原则,以及流出电流则电势高为正极及流入电流则电势低为负极的原则,可以判断1端为正极(电势高)和阴极(被还原),而2端为负极(电势低)和阳极(被氧化)。b. 电解池(充电)根据图示的情况,1端为负极,2端为正极。另一方面,由于1端得电子被还原,为阴极,2端失电子被氧化,为阳极。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放电时,阳极相当于负极,阴极相当于正极;而在充电时,阳极相当于正极,阴极相当于负极,这是电池领域的一个普遍规律。也就是说,阳极、阴极与电极的正或负没有必然的关系。(3) 这是一个日语外来语词汇,笔者发现有的翻译人将其译成苄基甲基缩酮,这可能是将分解成、和,分别译为苄基、甲基和缩酮,然后加以组合而成的。实际上,这种译法是错误的。该日文词汇对应的英文为benzil methyl ketal而非benzyl methyl ketal,其正确的化学名称也不是苄基甲基缩酮,而是联苯酰缩二甲醇、2,2-二甲氧基-2-苯基乙酰苯或a,a-二甲氧基-a-苯基乙酰苯5,是由联苯酰与甲醇缩合而成的,为一种引发剂。笔者认为该错译主要是由于benzil和benzyl两个词汇在日语中有相同的拼法以及翻译人对该化合物的结构不熟悉造成的。2. 原文有误导致的错误原文有误也是一个造成专利文献中出现错误的一个原因,以下举一个例子。(1) 和这是两个极易混淆的词,其对应的英文分别为aryl和allyl,在中文中分别译作芳基和烯丙基,是完全不同的基团,但有时这两个词的英文分别被错译为allyl和aryl。当以英文为基础准备中文翻译时,如果翻译人或者代理人不加注意,就有可能将这种错误带入中文专利申请文件中,从而有可能为将来的权利获得和维持造成麻烦。3. 要素关系理解错误导致的错译要素关系理解错误导致的错译属于语篇错译的范畴。关于该问题,在小林行司在其论文6中提到了一个典型例子。参见下图1、2。日文权利要求书的权利要求1为“、A、B前記C収容D有E、B内設且C対F介作動連結G備、”,其所表示的位置关系为图1。而中文权利要求的对应日文为“、A、B前記C収容DC内設且C対F介作動連結G有E備、”,其所表示的位置关系为图2。可以看出,中文与原文的结构截然不同,这样的权利要求即使在中国被授权,专利权人应有的利益可能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在涉及具有多种结构部件(组分)的复杂体系时,一定要认真地分辨各部件(组分)的位置关系。此外,可以结合说明书的具体说明对有歧义的地方进行对照,以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二) 不确切翻译翻译不确切的问题在专利文献的翻译中也时常出现。之所以出现这类问题,笔者认为可能是由于翻译人的习惯或者固有观念造成的。以下分几类加以说明。1. 范围概念模糊(1) a、an、one和“一个”a和an属于不定冠词,一般不表示具体的数量含义。在专利文献尤其是权利要求中,其含义包括“至少一个”、“任何一个”等,因此与one所代表的含义是不同的。但笔者发现,在许多专利文献中该词被译作“一个”,这是不确切的。笔者认为在专利文献尤其是权利要求中出现a或者an时,可以不作翻译。(2) A以上、A以下、A or more、A or less、大于等于A、小于等于A、最大为A、最小为A、不超过A、不低于A根据中国民法通则,“以上”、“以下”包括当前值,即“A以上”表示大于等于A,“A以下”表示小于等于A。另外,参见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官方英译文,当提到“2人以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6条)时,其英译文为“two or more”;而对于“5万元以下”(参见专利法第58条),其译为“no more than 50 000 yuan”,这与民法通则中的规定一致。因此,如果出现“A or more”、“A以上”(日文) 等类似的说法,可以直接译为“A以上”,日文中的“以上”也表示“大于等于”之意。同样地,“A or less”、“A以下”可以直接译为“A以下”。当然,“A或更大”“A或更小”等类似的说法也是可以接受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中文专利文献中出现“A以上”,而在将其译成英文时译作“more than A”,则是对原意的曲解,将其译成“A or more”才是正确的。(3) “”根据审查指南的规定,“包括”和“含有”为开放式表达,而“由组成”为封闭式表达。日语“”在词典中一般译为“由组成”,如果这样翻译,则按照审查指南的规定为封闭式表达。经向日本代理人咨询,得知在专利文件中一般需要译为“包括”,与英语的comprise一致,而只有当出现“”等时才真正地表示封闭式,即“仅由组成”。另一方面,还应该注意说明书中具体公开的内容,如果根据说明书的内容确实除了所提到的组分以外不含任何其它成分,则可以译为由组成。2. 上下位概念选择不当专利文献作为一种特殊的技术文献,涉及保护范围的问题。在遇到选择译文的情况时,同一个词如果既有上位概念又有下位概念,应尽量选择上位概念。例如,有一项权利要求为A process for ,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steps(1) providing(2) coating, and (3) drying在该项权利要求的步骤(3)中出现了drying一词,笔者注意到翻译人将其译为“烘干”,但笔者认为“干燥”更为合适。Drying一词在某些字典中确实被译为烘干,但从专利的角度来说,干燥是烘干的上位概念,除了烘干以外,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干燥方式,烘干仅是干燥的一种具体方式。如果将其译成烘干,将大大缩小保护范围,也违背了申请人的真实意图。3. 技术术语不符合汉语习惯作为技术文献,专利文献翻译中还应该尽量避免出现不规范用语。例如,某些英文专利申请文件中存在的butene-2一词,有的翻译人直接将其译为丁烯-2。看起来好象没有什么问题,其实这种翻译是不符合汉语习惯的。在有机化学领域,其确切名称应为2-丁烯,表示双键位置在第2个碳原子与第3个碳原子之间。三、对策专利文献涉及的技术领域千差万别,而翻译人一般不可能对各领域均熟练掌握。因此,难免会出现对某些技术术语的含义拿不准,或者仅凭工具书难以确定准确译文,从而导致误译或者翻译不确切的问题。为了避免出现这些问题,需要向该具体领域的专业人员求教。另外译者也可以广泛查阅网络,多推敲、多研究,以求最准确地表达申请人的意图。在将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出的审查意见通知书翻译成外文时,除了语法要正确以外,对于专业词汇的翻译也是需要注意的。笔者认为以上对于外译中的分析和探讨对于中译外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四、结语以上笔者对专利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其根源以及对策作了一些初步的分析和探讨,虽然举例以化学领域为主,但由于学科的交叉越来越复杂,无论是机械领域、还是电学领域的专利文献中,都不程度地出现化学领域的一些内容,因此希望以上的内容对于机械领域、电学领域的从业者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由于水平所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同行批评指正。转帖如何做好专利翻译 .总则1. 专利说明书的中译,应特别注重信与达两大要求,即译文必须与原文内容完全相符,不得有任何出入或节略。但中文必须通顺易读,使任何人不必参阅原文,即能了解中文内容。2. 一件专利申请会包含说明书摘要、摘要附图、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说明书附图,除摘要附图不需编页码外,其它个部分均需独立编页,亦即每一部份均需从1开始编页码(见附件一)。3. PCT案件之摘要附图为首页之附图,CN案件本所则会另有指示,摘要附图不需加上页码,同时必须将图X之字样去除。4. 在说明书附图中,请勿以1/4之页码编排而应在下方加阿拉伯数字自然排序,就如同说明书页码一样,但是附图中之图1,图2.则仍须保留。5. 专利申请中的说明书应依以下各部分编译并写明各部分的标题(发明名称除外),每一部份之标题均需完全与下列标题完全相同:3.1 发明名称(Title)3.2 技术领域(Technical Field):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属的技术领域;3.3 背景技术(Background Art):对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3.4 发明内容(Contents of the invention):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该技术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及对照现有技术所得的有益效果;3.5 附图说明(Description of figures):各幅附图的简略说明;3.6 具体实施方式 (Mode of Carrying out the Invention):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得详细说明,其中可能包含实施例或对照附图的说明。6. 书写规则:4.1 规格:用纸规格为297毫米210毫米(A4);4.2 页边:译文的顶部(有标题的,从标题上沿至页边)应当留有25毫米空白;左侧应当留有25毫米空白;右侧应当留有15毫米空白,底部从页码下沿至页边应当留有15毫米空白;4.3 字体:应当使用宋体、仿宋体或者楷体,不应当使用草体及其它字体;4.4 字高:应当在3.5毫米至4.5毫米之间;行距应当在2.5毫米至3.5毫米之间。4.5 书写方式:自左至右横向书写。一页纸上不应包含二种以上文件(例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4.6 一种文件在两页以上时,应当各自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编号应当置于每页下部页边的上沿,幷左右居中。7. 发明名称一般不得超过25个字,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增加到40个字,例如,某些化学领域的发明。若字数超过,请填写翻译者意见书(见附件二)告知本所。发明名称应写在说明书首页正文部分的上方居中位置,其与说明书正文之间应当空一行。8. 摘要全文一般不超过300个字。9. 译文所用各种名称,应当使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术语。对于技术术语,国家有规定的,应当采用统一的术语,国家没有规定的,可以采用所属技术领域约定俗成的术语,也可以采用鲜为人知或者最新出现的科技术语,或者直接使用中文音译或意译词,必要时可以采用自定义词,或以搜寻引擎协助寻找(见附件三),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在该技术术语第一次出现时于其后加注原文。注:本所建议的工具书为英日汉电子信息辞典、英日汉机械工程辞典及英日汉化学化工辞典(编辑组:蒋怡、曾铎、张仁杰、唐朝瑛、翟谦、沉崇渊;责任编辑:蒋怡;出版社:新时代出版社)。10. 说明书中使用的技术术语与符号应当前后一致。11. 计量单位(如Kg, cm, ml, m/s, rpm)、数学符号、数学公式、各种编程语言、计算机程序、化学元素或分子符号、序列代号及特定意义的表示符号(例如中国国家标准缩写GB)等不需译出。此外,原文中的外国专利文献、专利申请、非专利文献的出处和名称也不需译出。12. 若英文原文中的文句,因修饰词组修饰子句过多,直译过于冗长有碍文句的简明时,须对原句意义透澈了解后,将修饰子句另行译述于原句之后,但原句的意义不得因此有欠完整。13. 英文多被动式,中文多主动式,在不妨碍原文意义下译文可采用主动式或被動式的表达法。14. 若觉说明书或权利要求有问题,请先依原文翻译再填写翻译者意见书告知本所。15. 英文摘要下所列的外国申请专利案号及日期不必写。16. 标点符号不可完全沿用原文,中译应按中文书写规定使用。17. 虽然某些原文说明书分段系以空一行的方式表现,在每段开头皆未空二格,但中文译文上分段仍应空出二格。18. 某些发明主题专利法规定不准专利:1. 科学发现。2.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3. 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4. 动物和植物品种(但其生产方法可准)。5. 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19. 翻译完成的成品应详细对照原文并再次检查以避免漏译或错字。20. 回传给本所之文件名称请用英文或数字表示,例如。21. 若需要,有些翻译案件本所会委请翻译社直接由网站download(见附件四)。22. 请确实遵守翻译流程及相关规则(见附件五)。23. 本专利说明书翻译须知若有任何变更将以电话或e-mail之方式通知.权利要求权利要求为专利申请人所欲得国家保护的范围。在判定专利权范围的大小及仿冒者有无侵害专利时,主要乃依权利要求中的文字内容来决定。若权利要求的中文翻译有错误、混淆或不明,皆会使专利权人遭到重大损失且无法有效阻止他人仿冒,甚至会导至专利被宣告无效的后果。权利要求是分别针对不同的发明主题,例如:物品、物质、材料、工具、装置、设备、制造方法、使用方法、通讯方法、处理方法以及将产品用于特定用途的方法等清楚并简要地表述请求专利保护的范围。请求专利的权利要求可分为独立权利要求及从属权利要求二种,一份权利要求书中会至少包含一项独立权利要求,还可以包含从属权利要求。从属权利要求乃依附于独立权利要求,系用以对独立权利要求的内容更加以限定或说明。独立权利要求可有许多项,每一独立权利要求可有许多附属权利要求。在翻译或审核权利要求时请注意:权利要求的每一项仅能有一个句点,其间可使用逗点、分号、冒号等。II.1 独立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一般包括三大部份:1. 前序部份;2. 连接部份;及3. 特征部份。其译法需以一种为开始,中文的第一个逗点之前常被视为前序部分,因此,在连接部分之前必须加一个逗点。以下列出数种独立权利要求之实例及其译法以供参考:(1) An apparatus for drying a liquid material comprising.,请译为一种干燥液体材料的设备(装置),其包括,不要译成一干燥液体材料的设备(装置),其包括,亦不要译成干燥液体材料的装置,其包括,也不要译成一种装置,其干燥液体材料,其包括;总之,要使用一种格式,以符合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规定。(2) A surgery knife, comprising: a blade, provided with zig-zag edge; and a handle. 请译为一种外科手术刀子,其包括:一刀片,其刃口为锯齿状;及一握把。上述独立权利要求中,前序部份为一种外科手术刀子,连接部份为包括,特征部份为一刀片,其刃口为锯齿状;及一握把。此种独立权利要求的表达法在美国最普通且最常见,藉前序部份将申请专利的发明主题示出,以特征部份详述其主题的内容,并用连接部份将前序部份与特征部份相连。(3) 上述申请专利的手术刀子亦可能藉另一种方式在独立权利要求中表达: A surgery knife comprising a blade and a handle,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edge of the blade is of zig-zag shape. 请将之译为一种外科手术刀子,包含一刀片及一握把,其特征是:该刀片的刃口呈锯齿状。在此独立权利要求中,前序部份为一种,一握把,特征部份为该刀片,锯齿状,连接部份为其特征是。此种表达方式在中国、欧洲及日本较常见,优点为较清楚地显现发明的特点所在。在中国,(2)及(3)二种表达法皆通行。(4) 某些申请人会将独立权利要求写成下列的形式:In a surgery knife, which comprises a blade and a handle, the improvement residing in that the blade edge is of zig-zag shape.对于此种着重改良(improvement)的独立权利要求,翻译时请译为:一种外科手术刀子,包括一刀片及一握把,其改良为刃口呈锯齿状,不要译成在一种外科手术刀子中,此刀子包括一刀片及一握把,其改良为刃口呈锯齿状。此种译法忠于原文,但缺点为申请保护的主题不明(改良并不是物品,或方法)。(5) 同样地,如权利要求写成:In a method of collecting an advancing strand in a barrel, .the improvement comprising: .,请译成一种在桶中收集前进绳索的方法,其改良处包括,不要译成在一种在桶中收集前进绳索的方法中,其改良包括。总之,权利要求的主题必需要明白示出。(6) 下列的申请专利项目是以方法限定物品(Product-by-Process)的请求项: A polyethylene article having a surface tre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cess of Claim 5.,请译成一种聚乙烯物品,具有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处理的表面. 。请注意,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份皆以一种起头。(7) 在化学案件的权利要求中,对化合物常用化学通式表示。在通式下方的化学取代基定义部份占很大篇幅,以致译文难以一气呵成,此时更需小心翻译。例如:A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compound of the following general formula:R-Xwherein R is C1-C18 alkyl;and X is F, Cl, Br or Icomprising reacting RH with HX in the presence of a zeolite catalyst.可译为:一种制造下列通式化合物的方法:R-X其中R为C1-C18烷基,X 为 F、 Cl、 Br 或 I,该方法包括于一沸石触媒存在下使RH及HX反应。(8) 如权利要求写成:A process for preparing compound A. 请译成一种制备化合物A的方法,不要译成一种化合物A的制法。独立权利要求常用的连接字词如下:1. comprising, including, containing上列字皆译为包含、包括或含有。2. consisting of应译为由组成consisting essentially of应译为基本上由组成或大体上由组成。(请注意上列二类连接字词的重大意义差别:consisting of A and B:只包括A及B,无其它。comprising A and B:除包括A及B外,尚可能包括C、D等。)3. characterized in that, characterized by皆译为其特征在于。4. wherein应译为其中II.2 从属权利要求从属权利要求一般包括三大部份:1.引用部份;2.连接部份;及3.限定部份。其译法需以根据或如为开始,原文中.as claim 1,.of claim 1,.as claimed in claim l,.as set forth in claim 1,.according to claim 1等不同表达法,请皆译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或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而as claimed in any one of claims 1 to 9请译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或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中文的第一个逗点之前常被视为引用部分,因此,在连接部分之前必须加一个逗点。以下列出数种从属权利要求之实例及其译法以供参考:(1)The knife according to Claim 1, wherein the blade is receivable in the handle. 请译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子,其中该刀片可收纳入握把中。或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子,其中该刀片可收纳入握把中。上例中引用部份为根据刀子如刀子,限定部份为该刀片握把中,连接部份为其中。为了符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权利要求格式的要求,在从属权利要求引用中出现的according to请务必译为根据或如。除了according to的外,类似的英文表达法很多,下列皆一律译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子或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子:The knife as claimed in Claim 1;The knife of Claim 1;及The knife as set forth in Claim 1。在从属权利要求引用中出现的主题必须与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相同。在上例中,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为刀子,故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亦为刀子。若英文权利要求中独立权利要求与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不符,应属英文错误,请告知本所。(2)一从属权利要求可依附一独立权利要求,亦可依附在其前的从属权利要求。若同时依附两项以上,必须用或来表示。请见下列实例:1.一种刀子,其包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子,其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刀子,其中。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刀子,其中。上列的第4项有时英文写为The knife of any of Claims 1 to 3,此时应译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刀子。(3)从属权利要求仅能依附在其前的权利要求。若英文中的从属权利要求依附其自身或在其后的权利要求,则属错误,请告知本所。例如: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子,其中(错)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刀子,其中(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子,其中(对)II.3在权利要求中,常出现下列英文字,请注意其最常见的中译法:apparatus设备(装罝)device装罝(组件) means 装罝(构件)composition组合物component组分(化学领域中使用)process方法method方法provided that但是provided with具有is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系由下列各物(或基)组成的群组中选出;系选自由下列各物(或基)组成的群组optionally视需要;视情况可said该;所述element单元;组件;元素(化学)很感谢楼主的帖子,但仔细阅读之后,发现里面存在一些问题,现列举如下:一:is selected from the group consisting of 系由下列各物(或基)组成的群组中选出;系选自由下列各物(或基)组成的群组上述的翻译太生硬了,不可取,我通常校对时会改为“选自.”,即删去“由下列各物(或基)组成的群组”这样让人看着头疼的措辞。其它问题下回再说,我现在要着急出去了! -二。optionally 视需要;视情况可上述的翻译也不可取,optionally准确的意思是“非必要地;非必须地”,可根据具体的译文,翻译成形容词“非必要的;非必需的”,但切忌翻译成“可选的、可选地”。 -三。从属权利要求中出现.as claim 1,.of claim 1,.as claimed in claim l,.as set forth in claim 1,.according to claim 1等不同表达法,是否必须翻译成“如权利要求1所述;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即以根据或如为开始呢?笔者认为也未必,直接翻译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实更为简练;当然翻译成楼主推荐的方式也可以,但并非一定之规。 -四。权利要求中出现不定冠词“a/an”的时候,该如何翻译呢,如果出现在开头是否就必须翻译成“一(种)”呢?其实未必。由于不定冠词,往往是虚指,就数量而言,与“one”并不等同,有资深的代理人认为,它所代理的含义包括“至少一个”、“任何一个”等,因此若见到不定冠词就直接翻译成“一个”显然不妥。通常的做法是:1)a/an出现在开头时,经常译成“一(种)”;但并非绝对,例如“一种化合物A的制备方法”改译成“化合物A的制备方法”也无任何不妥;2)一个(很少这么翻);3)不翻(常常这么翻),笔者倾向于这种译法。 -五。(8) 如权利要求写成:A process for preparing compound A. 请译成一种制备化合物A的方法,不要译成一种化合物A的制法。根据楼主帖子里上下文的意思,是认为后一种译文会造成权利要求的主题不清楚,其实不然,笔者是化学领域的审查员,后一种译文在化学领域里是常见的撰写方式,相信没有一个审查员会认为后者的主题有可能是“化合物A”,因此这两种译文都是可取的。六。另外看到“catalyst”可千万别翻译成“触媒”,这是一种老式的叫法,可能台湾现在还这么叫,但在国内,正规的术语是“催化剂”。. 说明书常用字词及例句1.遇有apparatus、device、means三字或其特征是任两个字出现在同一份说明书中时,建议其译名分别如下:(i)apparatus;arrangement:装置(ii)device:器件(iii)means:构件* 但若未出现在同一份说明书中时,则均可译成装置2. et al.:等人3. 翻译means for Ving时在means前面加适当的中译修饰词,以免同一份中文说明书中出现多个 装置 时,不知究竟指的是那一个。4. this invention, the subject invention, the instant inven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一律译成本发明5. substantially:应视前后文译为实质上、几乎完全、相当、或大体上,例如:a.the barrier layer contains a material that is substantially impervious to laser ablation屏障层包含的物质大体上(or 实质上)不会被激光切除b.tablet has a substantial surface and a second substantial surface锭剂有一实质表面和第二实质表面 6. preferred, preferential,可译成优选 7. those skilled in the art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those of ordinary skill in the art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8. methods known in the art此项技术中已知的方法9. are well known已为我们所熟知10.these include, but are not limited to其包括(但不限于)11. alternative embodiment替代(具体)实施例;另一实施例alternatively或者;另一选择为12. aspect 可译成方面、观点及特点,例如:in one embodiment of this aspect在此方面的一实施例中in one aspect一方面in a further aspect另一方面in still a further aspect另一方面13. 请参考以下的译法:it should be noted请注意it is to be noted应注意的是it is expected我们预期it will be appreciated应了解it is understood当然it should be understood请了解;应了解it is intended希望例如: Although, in principle, it is intended that all of the isocyanate functionality of the polyisocyanate be reacted, it should be understood that 100 percent complete reaction cannot always be attained.虽然原则上希望所有聚异氰酸酯的异氰酸酯官能度皆可反应,但应了解100%完全反应并非总能达到。14.在一长句中须视需要将长句加以分割或组织,例如:The housing device of this generic type for accommodating at least one circuit arrangement, in particular a power semiconductor module or the like, has housing areas which are designed for the arrangement of, in particular, live contact elements and which each provide a number of arrangement positions for this purpose.这种通用普通类型的外壳器件至少用于装填一个电路装置,特别是电源半导体模块或类似物,在该外壳器件中设计有外壳区域,该外壳区域尤其是用来放置带电的接触单元,并且其每个都提供有多个此类放置位置。15. based on weight 的译法,例如:a. A is mixed with B at about a 50:50 ratio,based on weight.A与B系以重量计约50:50的比例混合b.The coating material includes from about 1% to about 20% glucose, based on the total weight of all components in the coating composition.涂料物质包含以涂料组合物中所有成分总重量计约3%至约20% 的葡萄糖。16.译者需忠诚地将原文完全译出且让句意读来流畅,例1 :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electronic components are connected are frequently accommodated in housings or housing devices in order to shield the circuit arrangements from, for example, undesirable influences.连接有电子组件的电路装置经常被装填到外壳中或者外壳器件中,从而举例来说可使电路装置免于受到不良影响。例2 : Additionally,this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ound for use in manufacturing a medicament for the treatment or prevention of atherosclerosis.(差)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合物,用于制造药剂,用于治疗或预防动脉粥状硬化。(佳)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合物,其系用于制造供治疗或预防动脉粥状硬化的医药品。17. This application claims priority from Provisional Application No.60/221,238, filed June 25, 1999本专利申请要求1999年6月25日提交的第60/221,238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18. 其它说明书本文常出现的名词如下:prior art 现有技术 thereof 其new, novel 新颖的if desired 若须要;必要时provisional application 临时申请案continuation-in-part 部份接续申请案corresponding application(appln.) 对应申请案docket No. 档案号码issued/granted to颁予contemplated by this invention 涵盖于本发明;本发明所涵盖(者为)incorporated herein by reference 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assign 转让co-pending 共同代决-based 基于 (例如:software-based 基于软件的)涉外专利申请代理中的申请文件的翻译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加入WTO,我国的涉外专利申请的数量不断增长,且涉及专利权的无效和侵权案件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当专利诉讼案件发生时,专利的权利要求的语言表达至关重要,有时也许只是一字之差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另外,如果翻译错误,则在修改时会因为修改超范围而无法补救,给申请人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涉外专利申请的申请文件的翻译质量越来越受到申请人的重视,这也为涉外代理机构代理人的代理工作带来了更高的要求,本人愿意就在代理实践中所涉及的涉外专利申请文件的翻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 专利申请文件的特点 为了更好的做好专利申请文件的翻译工作,首先应充分了解专利申请文件的特点。专利申请文件作为一种特殊的法律文件,其主要具有如下的几个方面的特点: 1.技术与法律的结合 2.格式相对固定 3.很强的浓缩性 4.较长的法律时效性 具体而言,专利申请文件,由于其是涉及具体的专门技术的法律性文件,其构成内容是将具体的技术用一定的法律和技术语言进行的描述,因此,其充分的体现了技术与法律的密切结合的特点。另外,专利申请文件的构成和语言表达也受到具体的专利法及相关法律的制约,因此,其一般具有固定的构成结构和一些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术语,从而形成其相对固定的格式。其次,由于专利申请文件是技术与法律的有效结合,其语言表达方面融合了法律的精确和简练与技术的涵盖性两方面的特点,从而使其表达方式和用语具有非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