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与处理以“人口增长模式”为课例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朱雪梅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中学程志华问题缘起新课程“一标多本”的教科书编写原则打破了多年来人教版教材大一统的格局,给使用者提供了选择的权利,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目前,已通过审查的高中地理四个版本的新教材异彩纷呈,每一套教材都以各自鲜明的优点充分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与要求。但是,由于各种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把握与领会课程标准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在内容选材、文字表述、图表选用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尤其是在某些概念的解释、原理的阐述上存在的差异,给广大师生的理解带来了困惑,给教学设计也带来了障碍。这种差异常成为教师研修活动时争辩的焦点,不同的支持者各执一词,最后往往将矛头指向教材。教师理解的差异自然也影响到课堂教学内容的处理,以至于有些相同的内容要点,不同的教师执教会出现众说纷纭的现象。如何处理不同版本教材同一内容的差异性问题?为此我们组建了一个研究小组,选择了必修二的“人口增长模式”这一课题作为研究的载体,因为这部分内容具有显著的代表性。程志华老师主动提出开设研究课。大家建议他备课过程中要充分研究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及各个版本教材相关内容的表述差异,具体梳理如下:u 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u 不同版本教材对“人口增长模式”的划分: 人教版教材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类型; 鲁教版教材划分为“原始低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增长减缓阶段、低速增长阶段”四个阶段; 中图版教材划分为“高低高模式、三低模式、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模式”三种模式; 湘教版教材划分为“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低低低模式”三种模式。程老师进行了认真备课,并以常态的组织方式设计了教学过程。大家分别带着对“人口增长模式”有关问题的思考走进了程老师的课堂。教学现场1程老师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与学案辅助教学。课堂上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很高,师生交往频繁。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主要以问题探讨的方式进行,摘录如下:师问:读课本(鲁教版,下同)“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想想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世界人口增长可分为哪几个不同的阶段?为什么这样划分?生答:按照增长速度的快慢,将世界人口增长历程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古代是缓慢增长,近代是快速增长;现代是爆炸性增长。师问:你认为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21世纪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是什么?生答:有不断加快的趋势。21世纪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了。师评:同学们想想他的答案对吗?大家先来阅读课本“人口增长模式图”,看看世界人口增长究竟呈现什么规律?生答:原来随着时间发展,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现由慢到快,再降低的规律。师导:根据“三率”的不同,可把世界人口增长分为哪几种模式?各增长模式的人口增长状况和主要特征如何?代表国家有哪些?想一想人口增长特征转变的原因是什么?请大家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表格后,我们再讨论。人口增长不同阶段的比较表人口增长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增长状况主要特征目前代表性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活动:学生填写表格,交流答案,师生共同评议)生:第一阶段人口增长缓慢,表现特征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生:第二阶段人口增长迅速,表现特征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生:第三阶段人口增长迅速,表现特征为出生率降低、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也较低。生:第四阶段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现象,表现特征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师:正是根据各个阶段的人口增长特征,即根据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数量特征,可将各个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称作“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过渡”模式和“低低低”模式。其中“高高低”模式也就是“现代型”,“高低高模式”就是“传统型”,“低低低”模式也称之为“现代型”。师:刚才所谈的都是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规律分析的。从目前情况看,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因此人口增长模式也具有地区差异。大家阅读课本“2001年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布图”,分别举例说说人口增长不同阶段的典型代表性国家。(活动:学生分别举例说明,课堂气氛活跃,过程略)师问:总体看来,发展中国家主要处于哪个阶段?发达国家主要处于哪个阶段?生答: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人口加速增长阶段,发达国家处于人口低速增长阶段。师讲:同学们总结的规律正确,但也有特殊情况。如中国由于实行了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已经表现为“低低低”的模式。总体来看,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互动研讨观课后,本课例研究小组成员一起进行了会谈。程老师首先谈了自己的感受,随后,大家展开了热烈的研讨。程老师的反思:在备课过程中考虑到了各个版本教材对“人口增长模式”划分的差异性,预想将不同的划分名称都介绍给学生,所以教学过程中各种划分类型都有涉及,但感觉到学生对“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与划分,产生了理解上的困惑,并没有形成清晰的印象。观课者的思辨:同行们比较认同程老师的看法,认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是: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划分类型相互影响,使学生未能掌握学习重点的本质内涵。如何破解这个核心问题?大家研讨的内容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话题,并在交流、对话中提出了改进的建议。话题一:学生为什么感到含混不清?下课后,有一位学生追问老师:“人口增长模式究竟划分为哪几种类型?”这说明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内涵。大家认为,学生之所以感到困惑,是因为教师试图将各个版本的知识都介绍给学生。从教学过程看,大量的时间用于探讨“人口增长不同阶段的比较表”中的有关问题,教师既按鲁教版教材将人口增长划分为四个阶段,又按人教版、湘教版的表述解释每个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以致于学生有不知所云的感觉:人类发展的历程中,人口增长模式究竟是按阶段划分,还是以特征划分?亦或是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经过商讨,大家认为不必面面俱到,而应该进一步突出重点,说明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话题二:哪个版本教材的表述最准确?由于四个版本教材对人口增长模式的表述各不相同,所以大家争议的焦点很快就集中到了“以哪个版本教材为准”的问题上。大家起初的意见很不统一,有人认为人教版的表述能够作为人口增长模式的专业术语使用;有人认为湘教版的模式名称能够概括人口增长特点,最利于理解;也有人认为鲁教版以四个阶段进行划分能够形象地表达世界人口增长的规律。不过,大家也一致认为中图版教材忽略了在人口发展初期应该呈现“高高低”的特点。最后,所有成员也达成了共识,人口地理学中有些内容的学者主导倾向比较明显,不同专家对专业术语的界定不尽相同,所以不同的教材编写者对相同知识点的表述也就出现了差异,但所阐释的主旨与核心内涵是一致的,并没有产生矛盾与冲突。因此,并不能界定哪个版本教材的表述更准确,只是各有其特色与侧重点。话题三:将什么内容作为教学重点?通过研讨,大家认为本节课过于关注人口增长模式的划分类型,这恰恰是各教材的差异所在。重新研读课程标准,我们认为教学重点应该是“不同的人口增长特点及相应的分布地区”,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从时间发展历程看,世界人口增长或不同地区、国家人口增长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将呈现不同的特点,即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二是从空间分布区域看,不同地区因社会生产力水平存在着差异,即使在相同时期,人口增长特点也具有较大的区别,如目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就存在明显的差异,当然这需要通过分析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佐证。话题四:依托什么资源学习更有效?程老师的这节课主要利用自编的学案组织学生学习,但分析的材料、图片主要取自于鲁教版教材,这说明并没有走出“教教材”的传统设计思路。大家认为教学内容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改进:一是依照课程标准的活动建议“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的发展模式特点。”,将我市的人口统计数据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的重要素材;二是跳出单一版本教材的束缚,整合各个版本教材中的有效内容,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提供量化的统计图表作为探究学习的载体。另外,对教学方式也作一些改进,可以采取分组合作探究、交流的方法引导学习,通过对一些人口增长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理解其本质特点。研讨结束后,程老师准备修订教学设计方案,重新编写学案,再到另一个班上课。于是,我们再次走进了程老师的课堂。教学现场2师问:我们首先讨论一下:什么是人口增长?我们如何表达人口增长的情况?生答:人口增长是指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我们用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也就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来表示。生答:人口的增长不一定是人口增加,有些地区还出现人口减少的现象,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现为负数。生答:对一个地区而言,人口增长不仅有自然增长,应该还包括人口迁移造成的增长;对全世界而言,人口增长只有自然增长,就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师评:同学们讨论很有效,人口增长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但世界人口增长是指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形成的人口自然增长,可能表现为负增长。但是,大家只是从定量上理解人口增长情况,我们还可以定性地描述人口增长的情况,可以概括地用“快”“慢”表示。如果要具体分析人口增长的特点,则要分析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程度。师问: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图1),想想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规律?根据增长速度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生答:从历史上看,世界人口增长总体呈现由慢到快的过程。世界人口增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在1770年前增长缓慢,17701950年增长迅速,1950年增25低人口出生率高10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25低人口死亡率高图2长迅猛。图1师评:归纳比较准确。实际上可划分为工业革命前、工业革命至二战、二战后三个阶段。师问:你能从图2中读出什么信息?生答:图中信息说明人口增长情况的定量与定性的一般关系。如果出生率高于25;说明是高出生率,如果低于25,说明是低出生率。同样,死亡率“高”与“低”以15为界,自然增长率的“高”与“低”以10为界。师评:你说得很对。我们可以根据这样的规律分析人口增长的特点。(活动:全班分为两大组,要求第一组阅读“表1:芬兰人口增长统计数据”,第二组阅读“表2:扬州市人口增长统计数据”,并将表格中的数据绘制成“人口增长曲线图”)表1:芬兰人口增长统计数据年份(年)17851790182518301910191519701976出生率()38382913死亡率()32241710自然增长率()614123表2:扬州市人口增长统计数据年份(年)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出生率()33.3113.8641.3931.6518.3414.049.4814.939.849.6310.19死亡率()15.1340.06106.546.346.756.226.716.827.566.39自然增长率()18.38-26.2131.3925.1127.293.278.223.022.073.81师问: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与你们绘制的曲线图,你能说出芬兰与扬州市的人口增长特点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吗?生答:芬兰的四组数据表明1785年后,其人口增长经历了三种类型的转变。首先是17851790年期间人口增长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18251830年与19101915年期间有共同的特点,即“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19701976年期间则表现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生答:扬州市的人口增长特点比较复杂。新中国成立后,除1960年因三年自然灾害等原因,人口出现了极大的负增长外,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人口增长迅速,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70年代后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人口增长速度降低,总体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师评:分析很准确,而且还说出了扬州市人口增长特点转变的原因。师问:导致人口增长特点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生答: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根本原因。在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水平、经济收入、政策、受教育程度、生育观念等因素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人口增长特点。师问:目前世界不同地区与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人口增长特点是否也存在着空间的差异?(活动:全班分为两大组,要求第一组阅读“表3:2000年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统计数据”,第二组阅读“2002年肯尼亚、土耳其、英国的人口增长情况统计图”,要求分别分析各大洲、三国的人口增长特点)表3:2000年世界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变化地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出生率()223824141018死亡率()81469117自然增长率()1424186111图3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图例肯尼亚土耳其英国403020100()生答:表3说明不同大洲的人口增长特点有较大的差异,欧洲与北美洲经济发达,人口增长呈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特点;其他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特别是非洲人口增长最快,表现为典型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生答:图3中肯尼亚、土耳其、英国三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有明显差别,肯尼亚生产力水平最低,人口增长最快,表现为典型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英国经济发达,人口增长最为缓慢,其特点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土耳其则处于两种类型的中间,具有“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较高”的过渡性特征。师讲:大家能够运用资料正确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特点,也了解了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性。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世界人口增长应该呈现“缓慢增长”到“快速增长”再回到“缓慢增长”的规律,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呈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特点,当然也有一些特例,如我国因实行了有效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比较缓慢;而发达国家已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综合来看,世界总体上还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跟进反思再次进行研讨,大家认为本节课主题非常明确,利用学案中提供的材料,紧扣“人口增长特点”展开思考、讨论与交流,回避了不同版本教材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划分类型的差异,所以重点突出,学生掌握了利用统计图表分析不同阶段或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特点的方法,也理解了人口增长特点转变的原因。应该说,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率很高。通过对“人口增长模式”这一课的研究,大家对教材与课标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后在碰到“不同版本教材差异性问题”时,应该能进行恰当的处理。总结来看,有以下几点启示:1教材存在差异是很正常的现象。正如西方谚语所说:“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教材编写者对相同知识内容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甚至于写作风格各有千秋,势必导致在内容阐释方面出现不同之处。教材的这种差异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很正常的现象,它说明了研究的复杂性与语言表述的复杂性。这也促使我们要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要以求同存异的心理品质,淡化差异,不拘泥于差异性表述的束缚,而应围绕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去解决问题。2课程标准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依据。我们曾经做过关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地理课程标准利用程度”的调查,结果只有11%的教师选择了“总是使用”,有43%的教师选择了“偶尔使用”。这说明教师习惯于将教材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而课程标准的使用意识还不够强烈。课程标准规定了学习内容所应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是围绕着这些最基本的要求,运用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阐述,在这种地理文化的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国贸)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国际贸易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国贸)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贸易实务(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国贸)国际技术贸易-线性代数(经管类)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专业(会计)审计学-审计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学历类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医卫类药学(中级)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英语培训合同协议样本合集
- 设备售后合同(标准版)
- 著作权使用合同(标准版)
- 业财融合与价值创造课件
- 长沙市名校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肺动脉栓塞护理查房
- 学院 军训协议书
- 农村房地产转让合同协议
- 拉链专业工艺讲解
- 快速康复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 2025版抵押贷款抵押物抵押权登记及变更手续协议模板
- (标准)按摩店转让合同协议书
- 《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培训试题(附答案)
- 护理核心制度2025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