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马村乡中学教学设计(通案+个案) 八年级 1班。 主备教师: 刘贤 二次备课教师: 第 1课时编写时间2016年12月25日授课周次:第 19周审签审签时间教学内容 (课题)课型新教学目标:了解和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鉴赏古诗意境美和语言美的能力;培养热爱自然山水、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2、在反复诵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领会本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教学方法与学法: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内容与板书设计二次备课设计教学过程导入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几首诗词,一起来背诵。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教师语:这些诗词都透着浓浓的乡情,体现了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透着乡情的诗歌。板书渡荆门送别。解题教师问:“渡”什么意思?乘船。“荆门”是哪里?“荆门”就是荆门山,在湖北。“送别”,谁送别谁?诗人李白25岁时出蜀远游,家乡的山水送别诗人。作者介绍人物生平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5岁25岁在四川生活,对四川的山山水水有着深厚的感情。25岁第一次出蜀远游。42岁在别人的推荐下,来到了长安,才华受唐玄宗赏识,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后遭人嫉妒,获罪,遭贬谪,途中遇赦。762年,李白病重,与世长辞,终年61岁。2、人物评价李白性格高傲,藐视权贵,曾流传着“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御手调羹”的故事。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都体现了他反权贵的思想。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是现实主义诗人。)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五朗读全诗六研习诗歌(一)整体把握教师问: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可以分为几联:明确: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二)研习首联.问:首联交代了什么?明确:出蜀的目的:到楚地远游,楚地在湖北、湖南一带。.手法是什么?明确:叙事(三)研习颔联和颈联.全班齐背诵.颔联写了哪些景?什么时候的景?写作角度是什么?明确:高山、平野、江流;白天;远景,俯视动感请用一两个词语或短语来概括颔联景物的特点。明确:雄浑壮阔意境高远1、 颈联写了什么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什么时候的景?写作角度是什么?明确:江月、云霞;比喻;傍晚;近景,仰视2、 哪两个字写得好?明确:飞(动感)和结(动感、联想:彩云如心灵手巧的美丽织女)(四)研习尾联.问:此段抒情,抒发的是什么情?明确: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从5岁25岁一直生活在蜀地,对蜀中的山水怀有深厚的感情,初次离别,难舍难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的山水依依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万里送行舟,和常人抒发情感的角度不一样。.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拟人; “水送人,人思乡”。(五)小结: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通过对出蜀途中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浑壮阔、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依恋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板书设计渡荆门送别李白首联 叙事出蜀目的颔联写景平野江流(白天远景俯视)对仗雄浑壮阔颈联写景江月云霞(傍晚近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