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ⅲ人教新资料第4课(蜀道难)资料.ppt_第1页
语文ⅲ人教新资料第4课(蜀道难)资料.ppt_第2页
语文ⅲ人教新资料第4课(蜀道难)资料.ppt_第3页
语文ⅲ人教新资料第4课(蜀道难)资料.ppt_第4页
语文ⅲ人教新资料第4课(蜀道难)资料.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 人教新资料第4课 蜀道难 资料 2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 唐诗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不可企及的艺术高峰 百花竞放 万紫千红 美不胜收 本单元撷取的只不过是其中的几朵 却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唐诗那令人沉醉的艺术魅力 3 李白才思敏捷 诗风豪迈俊逸 杜甫博大精深 诗风沉郁顿挫 白居易关注民生 诗风平易浅俗 李商隐抑郁愤懑 诗风缠绵哀婉 走近他们 就走进了唐诗 走进了审美的艺术殿堂 4 目标定位 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价值以及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了解李白 杜甫 白居易 李商隐的生平及其创作成就 这四位唐代一流的大诗人的创作 在思想性和艺术风格上 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有很强的代表性 了解他们对于了解整个唐代诗歌 具有重要意义 5 过程与方法目标1 背诵这些诗歌 把对它们的理解 品味 鉴赏建立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2 初步领略四位大诗人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从而进一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 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6 文本提要 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诗歌的发展趋于成熟 题材扩大 诗体完备 风格多样 蜀道难 是诗人李白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 作者以雄健奔放的笔调 夸张形容的手法 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 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 7 杜甫的诗借物抒怀 无论是 因秋托兴 的 秋兴八首 其一 还是 借古人之事抒发感慨 的 咏怀古迹 其三 还是 因重阳节而沉郁 的 登高 都抒发了作者的孤独愁苦之感 琵琶行并序 描写了琵琶女演奏的高超技艺 表达了诗人对沦落天涯的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也抒发了对自己谪居生活的深沉感慨 8 锦瑟 是李商隐回首往事 对一生遭际坎坷而发的感慨 即自伤身世 马嵬 其二 这首七律 在思想和艺术上别开生面 诗中流露出对唐玄宗的讥讽与否定之意 9 学法指津 围绕高考考查内容和本单元内容特点 学习本单元诗歌时 我们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积累有关基础知识 如作家 作品知识 文言实词 虚词知识 艺术手法知识 10 第二 进入诗歌学习情境 与诗人同呼吸共悲喜 激发鉴赏热情 例如 我们读 蜀道难 就要融入诗人李白的想象之中 在感受诗人笔下山川之奇丽惊险时 也为诗人的怀才不遇以及对社会的忧虑而悲叹 第三 重视诗歌创作背景 联系不同时期 不同创作背景和不同创作风格解读诗歌 11 第四 关注形式思想审美 重视鉴赏诗歌的情感美和形式美 要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感受诗歌语言的韵味 第五 抓好朗读背诵训练 能够根据诗歌的情感格调做到抑扬顿挫地朗读 并能熟练地背诵 默写 12 第4课蜀道难 李白 13 14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 这位伟大的漂泊者飒沓而来 用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 他大笔横扫 狂飙突进 于是 洞庭烟波 赤壁风云 蜀道猿啼 浩荡江河 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在诗中 诗人灵动飞扬 豪气纵横 像天上的云气 他神游八极 自由驰骋 像原野上的奔马 在诗里 诗人一抖世俗的尘埃 完全恢复了仙人的神貌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六 文言句式1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2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34 3 又闻子规啼夜月 4 但见悲鸟号古木 35 5 雄飞雌从绕林间 6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6 七 名句默写1 地崩山摧壮士死 2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3 枯松倒挂倚绝壁 4 飞湍瀑流争喧豗 5 万夫莫开 6 朝避猛虎 磨牙吮血 37 自主校对 一 y x x f zh nn om ny n ch nhu p n h tu ncu w ish nz ji 二 匪非不 38 三 1 名词 道路 名词 途径 方法 动词 取道 动词 说2 度过 推测 估计 量词 次 回 度量3 指示代词 那 第二人称代词 你 你们 语气词 表示阻止 相当于 罢了 语气词 表示肯定4 空 徒 坐下 坐着 因为 通 座 座位5 距 距离 离开 离去 除掉 去掉 前去 到 去 39 四 1 疑问代词 什么 表示程度深 多么 疑问代词 什么 表示反问 可译为 怎么 2 表示感叹 相当于 啊 呀 语助词 无义 表示疑问 相当于 呢 吗 介词 在 40 五 1 凋 使动用法 使 凋谢 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2 砯 名词用作动词 原指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 这里作动词用 冲击的意思 转 使动用法 使 滚动 3 愁 为动用法 为 发愁 41 4 西 名词作状语 向西 5 回 使动用法 使 回转 回旋 6 雄 雌 形容词用作名词 雄鸟 雌鸟 7 早 晚 名词作状语 在早上 在晚上 42 六 1 状语后置句2 省略介词 于 状语后置句3 省略介词 于 状语后置句4 省略介词 于 状语后置句5 省略介词 于 状语后置句6 宾语前置句 应为 为胡乎来哉 七 1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 猿猱欲度愁攀援3 连峰去天不盈尺4 砯崖转石万壑雷5 一夫当关6 夕避长蛇杀人如麻 43 一 作者档案李白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 于唐武后长安元年 公元701年 出生在西域的碎叶 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 44 45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 今四川江油市 青莲乡 少年即显露才华 吟诗作赋 博学广览 从二十五岁起离川 长期在各地漫游 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 其间曾因吴筠等推荐 于天宝初供奉翰林 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 46 又受权贵谗毁 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政治抱负未能实现 使他对当时的政治腐败 获得较深认识 天宝三年 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 安史之乱中 怀着平乱的志愿 曾为永王幕僚 因兵败牵累 流放夜郎 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漂泊困苦 47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誉为 诗仙 他的诗豪迈瑰丽 诗里有突破现实的幻想 也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政治黑暗的抨击 他的散文具有清新明朗 奔放流畅的特点 48 二 背景回放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诗人在长安时 从诗的内容看 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的 据 唐摭言 载 李白自蜀入长安以后 贺知章前往探望 李白以所作 蜀道难 示贺知章 知章读罢 大为赞叹 对李白说 公非人世之人 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并称李白为 谪仙人 49 一 整体悟读与李白同时代的诗评家殷璠称本诗 奇之又奇 结合诗句内容谈谈诗人是怎样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参考答案 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 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 峥嵘 高峻 崎岖的面貌 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为此 诗人运用了以下手法 使文章气象宏伟 50 51 52 二 局部涵泳1 诗的开篇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 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 参考答案 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 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 为全诗奠定了雄壮的基调 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 引传说中蚕丛 鱼凫的开国 寓高山阻隔之意 四万八千岁 为夸张叙述 53 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 有鸟道 寓无人行之意 然后叙述蜀道来由 引五丁开山的传说 表现了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 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 54 2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这几句的描写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 诗人先写出山势的高险 然后由静而动 写出水石激荡 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 好像一串电影镜头 开始是山峦起伏 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 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 55 而后 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 飞湍 瀑流 悬崖 转石 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 飞快地从眼前闪过 惊险万状 目不暇接 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 使蜀道之难的描写 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 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56 3 全诗最后一节写剑阁 对天宝初年的唐朝有什么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在风光变幻 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 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 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栈道 群峰如剑 连山耸立 削壁中断如门 形成天然要塞 因其地势险要 易守难攻 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 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军事形势的描写 57 他化用西晋张载 剑阁铭 中 形胜之地 匪亲弗居 的语句 目的在于劝人引为鉴戒 警惕战乱的发生 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 揭露了蜀中豺狼的 磨牙吮血 杀人如麻 这既像描写蜀道猛兽又像影射政治凶煞的双关语句 表达了作者的忧虑与关切 为诗篇增添了深厚的意蕴和现实的内涵 唐天宝初年 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 心怀异志者可能恃险作乱 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 正证明了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58 三 开放探究如何理解这首诗的主旨 59 思路提示一 为忧虑房琯 杜甫而作 认为作者写此诗是担心身为剑南节度使的严武会危害在蜀的房琯 御任宰相 和杜甫 新唐书 中持这种观点 思路提示二 讽刺四川军阀章仇兼琼 北宋洪刍在 洪驹父诗话 中首先提出这种观点 60 思路提示三 本诗的主题 送别友人入蜀 是沿袭乐府古题的 即事成篇 之作 纵观全诗 叙议结合 多扣诗题 看不出有什么言外之旨 如果说除了担心友人旅途艰险之外还有什么寓意的话 也不过是笼而统之地为友人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感到忧虑 这其中还掺杂了含蓄而执著的惜别之情 当然 也不能否认这其中有以蜀道喻仕途艰难 功业难成的意思 不过要理解成处处有深意 就未免牵强附会了 61 一 文脉梳理 62 二 意旨探微本诗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 以丰富的想象 奔放的语言 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 既写了蜀道的艰难 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 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 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 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 63 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 给人以奔腾回旋的动感 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 给人以涤荡心灵的强烈震撼 全诗气势磅礴 风格豪放 汪洋捭阖 变幻莫测 处处险中见奇 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 64 1 夸张大胆在本诗中 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 使蜀地山川的雄伟奇险得到了充分体现 写蜀道的艰难是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写山的高峻是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65 写急流瀑布是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无论是写山写水写情写事 都运用了艺术的夸张 这些夸张的艺术手法 突出了山水形象的本质特征 以一种高于形象原状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给人以强烈而深刻的感受 66 2 想象奇特想象 是艺术构思的灵魂 是形象赖以表现的基本方法 本诗作者的想象力是非常奇特的 不是一般的艺术想象 而是纵横变幻 层出不穷 出人意料的 他的想象忽而在高山 忽而在深谷 忽而想到月夜 忽而想到白昼 他想象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无拘无束 无所不到 67 正是借助这种丰富 自由而又奇特的艺术想象 诗人才能在广阔的天地中找到最适合于表现蜀道山川的神话故事 历史传说 并且把它们组织在自己的诗篇中 以表现主题 使自己的诗篇产生一种神奇飞腾的气势 68 3 感情强烈 蜀道难 从头到尾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一种赞叹惊异的情绪 一开始 噫吁嚱 危乎高哉 这一声惊叹便强烈地震撼着人心 全诗在每一段具体描绘之后 都有一些单独抒发主观感受和情绪的句子 这些表示惊叹的句子 因为它们都是紧接着诗人具体描绘之后的具体感受 所以能在读者的心灵中引起强烈的共鸣 从而加强了读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情与景达到了高度统一 69 4 语言活泼 蜀道难 是乐府古题 这种诗歌体裁不要求有固定的字数 句数 平仄和韵脚等 没有严格的限制 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 自由采取适当的语言形式 李白充分运用了这一体裁的特点 使诗的语言形式更加自由活泼 全诗的句子有三字 四字 五字 七字 九字 长短错落不齐 诗人强烈 充沛 起伏动荡 变化多端的情绪 必须用这种纵横崛崎的语言形式来表现 70 解析 A项塞s i B项号h o D项咨z 答案 C 71 解析 去 距离 答案 B 72 解析 或 倘若 答案 B 73 74 75 解析 A项 危 都为形容词 分别是高和正直的意思 C项 而 分别表示并列和转折 分别为并且和但 却的意思 D项 于 分别表比较和被动 分别为比和被的意思 B项都是 从那时以来 的意思 答案 B 76 77 解析 例句与A B D三项均为使动用法 C项不是 盈 可理解为 满 形容词 答案 C 78 一 文段精析阅读 蜀道难 中的下列诗句 完成6 9题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79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80 6 李白丰富和奇特的想象 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请结合节选的诗句 分析诗人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 答案 上 下 四句写面 整体形象 青泥 四句写点 81 7 诗人给 畏途 营造了凄清 惊险的气氛 请对此作简单分析 答案 但见 四句渲染凄清气氛 连峰 四句渲染惊险气氛 82 8 结合选段 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 不超过10个字 答案 逶迤千里 峥嵘高峻 83 9 结合选录的二段 分析 蜀道难 的语言特点 答案 奔放 散文化语句 使用设问 感叹句和排比句式 语势参差错落有致 又极其酣畅 84 二 类文迁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10 11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 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85 注 一水 亦作 二水 10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 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86 解析 颔联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抓住其中的关键词 吴宫 晋代 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 颈联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抓住其中的关键词 山 青天 水 白鹭洲 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 前一联是昔 后一联是今 目的显而易见 古今对比 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答案 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 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 寄寓人事沧桑 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87 11 总为浮云能蔽日 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8 解析 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 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浮云 比喻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 他们使自己不得见长安 自然不会为统治者所重用 答案 比喻 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 忧奸邪为非作歹 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 忧国忧君忧民 89 12 李白的 送友人入蜀 也写出了 蜀道 的艰险 奇丽 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下面的四句诗 山从人面起 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 春流绕蜀城 90 答案 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 人在栈道上走 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 从人的脸侧重叠而起 云气依傍着马头而升起翻腾 如同腾云驾雾一般 山岩峭壁上突出的林木 枝叶婆娑 笼罩着栈道 山下的一江春水绕过蜀城流向远方 91 13 请参照第二节 在横线上补上恰当的诗句 要求化用唐诗宋词 语意连贯 富有意蕴 我们从唐诗宋词的墨香中走来我们从元曲羌笛的音韵中走来望着古道西风中摇响的风铃总也唤不回天涯孤旅的断肠人失伴的鸳鸯把六月哭成白雪皑皑 92 答案 示例 举着盛满葡萄美酒的夜光杯 听边塞角声吹响征夫的寒夜哀唱 让离愁别绪把江心的一轮秋月漂白 93 古体诗 常识古体诗亦称 古诗 古风 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 每篇句数可多可少 每句字数不拘 有四言 五言 六言 七言 杂言各体 后世使用五 七言较多 用字没有一定的平仄要求 押韵比较自由 可句句押韵 可隔句压韵 可以一韵到底 也可以几句一换韵 从用对仗说 可以全句用 可以半句用 也可以全不用 94 蜀道难 原本是乐府古题 属 相和歌辞 瑟调曲 李白之前的古辞 也多咏蜀地山川之险 如南朝陈著名诗人阴铿的 蜀道难 云 轮摧九折路 骑阻七星桥 蜀道难如此 功名讵可要 不同时代的人反复来写的同样题材 在文学批评中叫做 母题 诗文 小说 戏曲创作中往往有之 因为有了原型 就不难找到可歌可咏的话题 因为加入了新的创造 也还可以驰骋才华 藉古出新 乐府诗题就像现在的命题作文一样 每一代人都希望翻出新意来 95 李白诗歌名句 1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2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3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96 4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5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6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97 7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8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9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0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 98 李白的人生境界 文本回顾 李白一直以诗仙的形象活在人们的心目中 他喝酒 天子呼来不上船 他作文 曾令龙巾拭吐 御手调羹 贵妃捧砚 力士脱靴 他游山 五岳寻仙不辞远 他写水 黄河西来决昆仑 咆哮万里触龙门 高兴时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99 悲伤时 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惆怅时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愤怒时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就连他的出生和逝去也染上神奇浪漫的色彩 李白的一生能给人很多启示 也能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处境与人生 应用角度 敢于展示真性情 率真人生 蔑视权贵 人要有傲气 人不能轻狂 100 夸张的手法 方法点拨 蜀道难 一诗中 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 使蜀地山川的雄伟奇险得到了充分体现 写蜀道的艰难是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写山的高峻是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写急流瀑布是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101 无论是写山写水写情写事 都运用了艺术的夸张 这些夸张的艺术手法 突出了山水形象的本质特征 使其以一种高于形象原状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给人以强烈而深刻的感受 夸张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它是为了表达的需要 故意言过其实 对客观的人 事物尽力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102 夸张的类型 扩大夸张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 多 快 高 强等 处说 如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缩小夸张 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 少 慢 矮 弱等 处说 如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超前夸张 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或同时出现的 如 看见这浓绿的禾苗 就嗅出面包的香味来了 103 夸张的作用 恰当运用夸张 能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鲜明的情感和态度 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通过形象的渲染 可丰富读者的想象 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夸张还能增强幽默感和趣味性 104 学以致用 指出下列句中所用的夸张的类型 并分析运用夸张的作用 1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望庐山瀑布 105 2 如今留在寨里的尽是穷人 同那些有钱的山寨没来往 原来有几个狗腿子 有的死啦 有的逃啦 还有一个在寨里 失了靠山 老老实实种了巴掌大一片山坡地 姚雪垠 李自成 106 3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 先成泪 宋 范仲淹 御街行 107 流浪的李白 陈少波 108 时间在流淌 一个灵魂却在红尘掩埋的岁月里执著地流浪 一个王朝的背影已经模糊 一个诗人却在亘古的时空中自由地吟唱 他是李白 那个二十五岁起便 辞亲远游 仗剑出蜀 南及苍梧 东涉溟海 浪迹天下 以诗酒自适 的 谪仙 李白 109 古往今来 无数王侯将相在繁华落尽的嗟叹里消散于滚滚红尘 而当年 冠盖满京华 斯人独憔悴 的李太白却用他的诗篇独步千年沧桑 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驻足 于是 我们知道 什么才是永恒 110 他是一个传奇 盛唐吐纳百川的泱泱气度包容了一个流浪的灵魂 他是一个奇迹 一个诗人的魅力铸就了一个诗歌的王朝 那是天赋异秉的李白 五岁诵六甲 十岁观百家 十五观奇书 唯有 蜀江水碧蜀山青 的天地造化才会滋养出如此旷世绝尘的才俊 111 那是英气逼人 豪气冲天的李白 十五好剑术 自命 游侠 仗剑行吟 千金散尽 长歌出关 唯有英雄辈出的年代才会造就如此的侠肝义胆 那是超然物外 潜心求道的李白 隐居山林 酣饮纵酒 玩物驯鸟 采药炼丹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 唯有巴蜀的日月灵气才会孕育如此凌绝红尘的道骨仙风 112 或许 是悲悯万物的情怀逼迫他走出山林 去寻找可以大济苍生的权柄 或许 是孤傲一世的雄心 诱惑他跻入朝堂 目睹追名逐利的疯狂 或许 是腰间短剑的锋芒 催促他渴望江湖风雨的磨砺 或许 是明君贤臣的梦想 驱使他开始红尘中的流浪 113 于是 面对 天子亲迎 的至高礼遇 怀揣报国福民的企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