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材简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选自人教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人间真情专题中,是一篇精读课文,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学习这篇课文旨在使学生通过诵读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继续积累诗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2. 说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古诗的特色,努力促使学生达到以下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诗人情况,在理解诗句以及重点词语含义的基础上,能够背诵、默写古 诗,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想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手边的工具书以及课前查找的资料了解诗人,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使学生感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感受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3.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本课情真意切且诗文优美,富于想象的特点,制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有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再依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把理解诗句作为教学难点,课堂中采取“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 习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感悟理解诗句的意思内涵。 二、说教法、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文本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诗文对照,理解诗词大意。2、品词析句,体会诗词情感。3、以朗读为主线,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说一说,画一演画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三、说教学理念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理念: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语言的美,并积累语言。熟读自然成诵,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背,强化记忆,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题意。 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李白的诗。例:静夜思 2引导学生诵读写友情的诗。例:赠汪伦 3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提示:是谁送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 4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唐代著名的诗人)(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5师生互动,了解黄鹤楼:课件展现黄鹤楼雄姿;板画长江图,明确黄鹤楼、广陵的地理位置。 二、初知诗意,质疑梳疑。(小组) 1自由练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读正音。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ng)、浩(ho)、陵(lng)、辞(c)、唯(wi)。 3 生画出节奏。4自读自悟,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或注释了解诗的大意,质疑问难。 (1)学生在小组内汇报交流自学成果。(2)学生在班上汇报交流结果。(3)解决疑难问题师给每个小组出示问题,生拿到问题单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共同填写。(4)师提问订正,重点讲解“西辞”。(5)师串讲诗意。故人西辞黄鹤楼 “西辞”,如图,由图可见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由西向东,依长江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向西拱手。1、故人-开口就说“故人”,友情的非同一般,已在这亲切的称呼中显示出来; 2、西辞(明白孟浩然是东下扬州)第一句点明送别地点。 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三月”,三月,过去人们称之为季春或暮春,正是春深如海的季节,在草长花开的季节,空气湿度增大,远望去好像有一层薄薄的烟雾笼罩着花草树木,烟花指的就是这种景色。 第二句点明送别的时间。 在黄鹤楼这样的千年胜地,又正值繁花似锦的春天,朋友们正应愉快地聚会,可“故人”却要辞别远去了。这两句在叙事之中流露出惜别之情。 诗人是如何将他复杂的心情表达出来的呢?我们来体会一下后两句诗。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一只帆船逐渐向前移动,直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帆船不见了,老朋友不见了,只有江水层层涌向天边,李白仍呆立江边。 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6)学生朗读诗歌。 三品读古诗,体会情感1赏析“烟花三月”的含义。(点明了送别的时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桑叶肥,青杏小,菜花香,微风送红雨,碧波扬白帆。这是古代诗人结伴同游的季节,这样的描写,能说明诗人是怎样的心情?在这白花竞秀、春光明媚的季节里,好朋友就要离别远行,自己无法联袂同游,这其间含有无限的感慨。为什么呢?因为诗友孟浩然所去的扬州,正是唐代的繁华地区,那是珠连绣户,弦管声歌,多么令人神往。) (1)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导想象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一幅美景。 (2)拓展理解:“烟花三月”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沿途都是春意浓浓,一派“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好春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境。 (3)指导朗读前两句。2重点体会 “远影”“尽”“流”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1)算算帆影远去直到尽头大约会用多长时间,谈由此产生的感受。(引导体会目送时间之长,情谊之深。) (2)想象“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 (3)讨论: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4)指导朗读后两句。3品析“唯”的含义。 (1)第四句,各抒己见,谈谈对“唯”的理解,体会诗人仁立凝望远帆的情景。 (2)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3)指导朗读全诗。 4体会情感(1)在这春光明媚,花开如雾的日子里,老朋友即将远去,诗人是多么的不舍。诗人翘首凝望,望断春水,看着朋友的行船渐渐地、渐渐地消失在天边,还不舍离去,此时,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心中会默念些什么呢?(2)学生发挥想象,形式多样的自由发言。比如:朋友啊,你何时回来与我相见?长江啊,请你带着我的祝福,让好友平安的到达扬州。 (3)诗人在诗中点名了分别的时间与地点是三月,黄鹤楼目的地是扬州,在哪两句诗中体现?学生读出诗句。5、 朗读诗歌(1) 指名两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 男女生对读。(3) 诗歌趣读。(齐读)(4) 背诵诗歌。4、 展开想象,诗画结合。1老师小结,全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全诗情景交融,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形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画面,然后用生动的画笔生动形象的描绘。2学生动手画,老师辅助。3老师展评学生的画,再动手板画,相机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5、 小结 悠悠黄鹤楼一一送友情,写不尽的情与意,尽随江流去,现在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替李白再送一次孟浩然,让滔滔江水平安送达友人。6、 作业1、 默写诗歌2、 搜集几首关于送别的诗歌。五、说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板书: 西辞黄鹤楼 三月下扬州 叙事孤帆 碧空 情深意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焦作空压机采购合同范本
- 风电运维总包合同协议书
- 甲方转乙方猎头合同范本
- 物料设计制作合同协议书
- 网络平台会员协议书范本
- 特种车辆雇佣协议书模板
- 美业学徒合同协议书模板
- 离婚法院调解协议书范本
- 项目文化墙设计合同范本
- 银行个性化分期协议合同
- ISO 37001-2025 反贿赂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文版-雷泽佳译-2025)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课件
- 北理工概率与数理统计-往年考题-课件
- 2022年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江西省宜春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土木工程概论全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最新板
- 超星尔雅学习通《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四川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 上教社深圳版小学英语1-6年级单词汇总
- 医养结合养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参考范文
- 四川省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报告.docx四川省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EN779-2012一般通风过滤器——过滤性能测定(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