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答疑解惑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进入倒计时阶段,很多考生都蓄势待发的紧张备考着。为学生解疑答惑是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国各地的考生在备考国考申论的过程中,有着相似的困惑,也频频陷入申论备考的种种误区。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成长,我对考生备考申论过程中的疑惑进行了总结,希望为大家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 学生困惑1:对于申论的同一道题,我发现不同的资料对同一道题的答案解析都不相同,我不知道该去参考哪一个答案?哪一个答案是对的呢? 老师意见1:申论的客观性试题是有参考答案的,阅卷老师拿到的参考答案是只有关键词的参考答案。在改卷的过程中,只要考生踩到了关键词,就会拿到相应的分数。但是,关键词本身是不能满足申论客观性试题每一道题的字数要求的(如不超过200字),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一些培训机构的老师会将拿到的每道题的关键词扩展成句子,形成连贯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理论素养,所以他们扩展后的答案就出现了差异。因此,广大考生不必纠结于每个答案的每句话是怎么表达的,只要能把关键词表达出来就是拿到了相应的分数。 学生困惑2:课堂聆听过老师对解题技巧的讲解后自己去练习真题的时候,自己已经很努力地回答到点子上了,可对照参考答案后,发现我与参考答案的距离遥不可及。比如08年国考第五题,我自己去写,结果一看参考答案,完全牛头不对马嘴,自己根本达不到答案讲的那个层次,当时就觉得特别泄气,自信心很受打击,有时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很多题目我觉得就是得按出题者的意图来答,但往往就是想不到出题者的意图。比如09年国考第二题,对林老板心态的分析,我感觉这要答一部分国家政策的原因,因为外部经济条件的风险,人民币升值等问题使得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困境,但我看答案完全没有涉及这部分内容。我想,这就是因为我没有抓住出题者的意图吧?这个让我觉得很困惑。)老师意见2:首先这是备考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也是考生能力不断提升的必经阶段。说它正常,原因在于申论每道题的答案都是主观性的,大家拿到的参考答案是不同的老师站在自己的政治素养基础上对标准答案进行扩展的结果,同一份试题,不同老师会有不同的演绎。因此,考生不需要苛求自己一定与参考答案完全一致,只要能够把关键词汇(关键含义)答出来,就可以拿到分数。说它是必经过程,原因在于,作为零基础的考生,对于申论没有太深的理解、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不可能立刻达到解析答案老师的那个高度,所以开始会有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但是,这个时候一定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这个时候更不能气馁、退缩,对照答案,反思自己为何当时想不到,猜测解析老师的思路,告诫自己以后类似试题应该怎样思考和解答。发现问题反思总结演练,通过08-12年8套真题的演练,只要大家不断努力、不断提升,持之以恒就可以逐渐接近答案,甚至超过某些解析结果。 学生困惑3:通过做题,我发现申论的概括题答案有种趋势就是,答案要求逻辑性越来越高。比如11年国考省部级的“概述黄河安澜800年的原因”,答案中将信息点分成主客观两方面大的原因,然后再分别解释具体的原因,11年国考地市级的试题概述打工子弟子女受教育问题的具体表现,答案就从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和家长三个层面展开的。再比如09年国考第一题,让概述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不是老师上课的时候说是按工农业两方面回答,我想我根本想不到这一块。 老师意见3:该考生能提出这个问题,看来已经是经过了很多思考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国考命题的一个趋势,必须引起考生的注意。概括题已经由原来的找到信息就可能拿到高分的情况转换到不仅要找到有效信息点同时还要将有效信息进行合乎逻辑的编排,才可能拿到高分。针对这种情形,考生的应对措施有两个,即宏观把控材料和从材料中寻找线索。 比如,09年国考第一题概述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给定材料1”中首段首句介绍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而第二段首句“今年9月8日至10日,胡锦涛同志前往河南焦作市农村考察粮食生产,”后面材料都是讲工业的产业结构转型问题和粮食生产、粮价问题。所以,只要考生能有宏观把控整个材料,尤其关注首段材料、权威人物的行为就很容易找到方向。而对于11年国考地市级的试题让“概述打工子弟子女受教育问题的具体表现”一题,细心的同学会发现那年材料的给定资料“1”首段首句“.在城里公立小学开学的9月1日,张老师的打工子弟学校也开学了,”后面的材料就是围绕这两类学校展开的。所以,只要考生能够从宏观上把控材料、寻找材料中的线索,就容易找到逻辑关系。 学生困惑4:对于最让人头痛的大作文,老师课堂上讲过说,策论文更易于被作文水平不太突出的学生把握,而国考的趋势是几乎不限定具体是写评论文、政论文还是策论文,所以我就把宝都押在策论文上(当然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策论文一定能写好),但我想会不会遇到一些题目一定要写政论文?或者题目里隐含了这个信息,写成策论文就不得分? 老师意见4:这种担忧是多余的,既然作答要求没有明确规定写成政论文、策论文还是评论文,所以具体写成三者中的哪种体裁都不会出现跑题的现象,自然也就不会给0分作文。但是,正如同学担忧的一样,确实,有些主题对于文章的体裁会有一定的青睐,比如说主题偏向正面的话题更适合写成评论文和政论文,而对于负面的主题更侧重于解决问题的策论文。但是,大家应该记得,无论是策论文、评论文还是政论文,结构都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即便是政论文、评论文也需要写对策,即便是策论文也要进行分析,如此一来,对于正面的话题假若写成策论文的话也会分析意义和价值,所以不会出现跑题的现象。另外,如果考省部级的考生,最好准备一下评论文的文章,因为评论文的难度高,省部级对大家能力的考察要求也高,所以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闽粤赣三省十校化学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情景剧模板课件
- 悲惨世界课件
- 2025年秋季部编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12.1 全等三角形
- 班级圣诞活动策划方案
- 四班级班主任家访方案
- 主题营销的策划方案
- 2026届天津市第100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劳动活动奖惩方案
- 电路基础试题及答案
- 产品线库存管理与补货预测系统
- 妇女维权法律知识讲座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2025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综合预案(电石)
- 2025年中医确有专长考试试题及答案
- DB32∕T 4553-2023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指南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技能资格考试-政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单选合辑)
- 关于工勤人员管理办法
- 传统丧事流程安排方案
- 老中医讲辟谷课件
- 殡葬政策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