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2012国考最新精品班行测讲义答案(适用于222页).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数字推理数字推理 第二章 三种思维模式 二 经典例题二 经典例题 例1 答案 C 解析 两项和分别 4 0 4 8 12 16 等于下一项 例2 答案 D 解析 数字忽大忽小 和数列 三项和为4 9 16 25 36 答案为17 例3 答案 A 解析 36 2 12 30 12 2 30 36 30 2 36 51 36 2 51 69 例4 答案 C 解析 三项和为下一项 三项和为 8 13 24 45 例5 答案 B 解析 二级差是两项和数列 5 7 10 14 20 29 43 65 234691422 112358 例6 答案 A 解析 二级等差数列变式 1029610884132 36 作差 612 2448 96 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例7 答案 C 解析 二级等差数列变式 1261540104 273 作差 1492564 169 1222325282 132 底数构成和数列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例8 答案 C 解析 84 57 27 92 84 8 93 92 1 120 93 27 128 120 8 129 128 1 即差成27 8 1 27 8 1 数列 例9 答案 D 解析 和数列变式 6754463529 20 作和 1211008164 49 1121029282 72 平方数列 例10 答案 D 解析 相邻两项之和依次是180 200 220 180 200 220 例11 答案 D 解析 第一项减去 2 倍的第二项等于第三项 以此类推 11 5 2 1 例12 答案 A 解析 积数列变式 两项相乘减去常数 5 得到下一项 以此类推 16 107 5 1707 由尾数来确定答案 例13 答案 C 解析 前两项之和加前两项之积等于第三项 0 5 1 0 5 1 2 1 2 1 2 5 2 5 2 5 17 5 17 5 17 107 17 107 17 107 1943 例14 答案 B 解析 数列可转化为 1 5 2 6 3 7 4 8 5 9 6 10 7 11 分子 分 母都是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 例15 答案 C 解析 各项依次为 5 0 6 1 8 3 12 6 20 10 36 15 12 5 分子 0 1 3 6 10 15 为二级等差数列 分母 5 6 8 12 20 36 为二级等差数列变式 例16 答案 D 解析 各项依次为 1 1 3 2 8 5 21 13 35 34 分子 每一项分子等于前一项分子分母之和 13 21 34 分母 每一项的分母等于前一项分母与该项分子之和 21 34 55 例17 答案 A 解析 两项相乘为自然数平方列的倒数 例18 答案 A 解析 112 121 91 9 70 1 5 1 5 1 3 2 9 1 3 1 1 例19 答案 C 解析 平方数列变式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14205476 126 32 552 572 592 5 112 5 例20 答案 D 解析 平方数列变式 321114 27 34 12 222 232 242 2 52 2 62 2 例21 答案 D 解析 整数拆分数列 153179227321533 1079 150 31170 32200 33240 34290 35 350 36 其中150 170 200 240 290 350 是二级等差数列 例22 答案 A 解析 数字拆分 中间数的 3 倍等于两边数 如 6 3 18 所以选 A 8 3 24 例23 答案 A 解析 8 4 2 24 6 4 48 8 6 72 9 8 100 10 10 144 12 12 前面为和数列 后面是等差数列 例24 答案 A 解析 第一项 第二项 2 1 第三项 以此类推 84 36 2 1 60 例25 答案 B 解析 第一项的两倍加上第二项等于第三项 例26 答案 D 解析 前两项之差的平方等于第三项 以此类推 9 1 2 64 例27 答案 D 解析 两项差的3 4 5 6 倍等于下一项 答案为114 例28 答案 B 解析 11 9 2 29 9 29 2 67 29 67 2 163 67 163 2 393 例29 答案 C 解析 间隔组合数列 偶数项依次为16 12 8 4 的平方根 奇 数项依次是 2 11 1 2 10 1 2 9 1 2 8 1 例30 答案A 解析找出倍数关系和原数列比较存在多次方关系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第三章第三章 特征判断特征判断 例1 答案 D 解析 各项化简后得2 9 例2 答案 C 解析 各项依次为 5 0 6 1 8 3 12 6 20 10 36 15 12 5 分子 0 1 3 6 10 15 为二级等差数列 分母 5 6 8 12 20 36 为二级等差数列变式 例3 答案 A 解析 以五位数中间的 0 为分割线 两边的数字分别呈现1 2 3 4 5 的倍数变化规律 如数字 12012 以 0 为分界线 左边 12 和右边 12 呈 现 1 倍的关系 其他各项也是如此 例4 答案 B 解析 典型和数列 可采用做差 或者做和的方法直接得到答案 例5 答案 D 解析 D 两项加和求平均得到后项 例6 答案 D 解析 倍数关系 例7 答案 C 解析 上题的变式 例8 答案 C 解析 立方数列变式 092665124 217 1 3 12 3 13 3 14 3 15 3 1 6 3 1 例9 答案 A 解析 方法一 立方数列变式 021030 68 0 3 01 3 12 3 23 3 3 4 3 4 方法二 整数乘积拆分数列 021030 68 0 11 22 53 10 4 17 其中1 2 5 10 17 构成二级等差数列 例10 答案 D 解析 等比数列变式 2 2 1 5 5 3 1 14 14 2 1 29 29 3 1 86 86 2 1 173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例11 答案 A 解析 两两分段 分段后组内乘积为180 例12 答案 C 解析 两两分段 两项作和为3 4 5 6 的平方 例13 答案 C 解析 160167181191202 后一项等于前一 项加上前一项各数位和 7141011 167 160 1 6 0 依次类推 例14 答案 B 解析 第一项的 2 倍与第二项的平方之和等于第三项 以此类推 13 2 1752 30651 例15 答案 C 解析 第一项的平方加第二项等于第三项 以此类推 652 321 4546 此处可由尾数确定答案 图形推理图形推理 第一章 图形敏感性 二 能力训练二 能力训练 1 1 1 1 单一图形敏感性训练 单一图形敏感性训练 例图1 中要素 点 交点 折点 切点 独立点 出头数 线 直线 曲线 线条数 面 部分 封闭空间 例图2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图中要素 点 部分 封闭空间 例题1 答案 B 解析 可考虑将选项各图折叠起来 两个阴影三角形的三边对应平 行 由此可排除 A C D 答案为 B 例题2 C 2 2 2 2 图形比较敏感性训练图形比较敏感性训练 例题1 解析 C 前两副图形数目的乘积等于第三幅图形的数目 通过观察示范图我们 发现 几幅图分别是常识中不相关的几种图形 此时我们优先考虑数量关系 例题2 解析 D 没有相邻的小正方形 与例 1 相比 示范图中的图形在直观上存在公 共要素 那就是每幅图都由若干小正方形组成 不同的在于图中正方形的数目以及相互间的 位置关系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这个题目思考的切入点 例题3 解析 A 与上题比较 此题不仅每幅图有公共元素构成 每幅示范图中都有两 个三角形和一个半圆 并且图与图之间相似度很高 此时我们优先考虑这些元素之间的位置 关系 例题4 解析 C 去同存异 示范图中第一 二副图有公共的圆和正方形 第一 三幅 图有公共的米字图形 也就是说图与图之间均存在部分相似形 这是叠加类图形推理常见的 特征 第二章 题型全分类 一 基础知识一 基础知识 1 1 1 1 数量关系 点 线 面 小图形 数量关系 点 线 面 小图形 1 答案 C 解析 观察两组图形 每组图形的内部图形与外部图形相接的边数 依 次是0 1 2 当然 只有这一个规律并不能直接选出答案 因此 还需寻找别的规律 从 另一个角度考虑 第一组图形中 外部图形的边数依次是6 4 5 第二组图形中 外部图 形的边数依次是5 3 4 两个角度结合 可以直接选出答案 C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2 答案 C 解析 图形中三角形的个数依次是3 4 5 6 7 8 选项中只有 C 包含8 个三角形 3 答案 A 解析 题干各图有且仅有一个封闭区域 选项中只有 A 符合这一规律 4 答案 D 解析 将一个五角星看成 3 个圆圈 则题干各图依次有 4 个 5 个 6 个 7 个 8 个圆圈 选项中只有 D 为 9个圆圈 D 为正确选项 5 答案 A 解析 考虑图形种类数 第一 三 五个图均只有一种图形 第二 四 图都有两种图形 选项中只有 A 有两种图形 6 答案 C 解析 所给各图形线段露头数分别为3 5 1 2 0 4 是连续的自 然数 7 答案 A 解析 笔画数逐步增加 分别为3 4 5 6 7 笔 8 答案 D 解析 题干各个汉字的封闭区域数分别为1 2 3 4 选项中只有 D 有 5 个封闭区域 9 答案 C 解析 奇数项图形的封闭区域数均为3 偶数项图形的封闭区域数均为4 10 答案 A 解析 有规律的减少小黑点并增加小竖线和小撇 2 2 2 2 位置移动 对称 位置移动 对称 1 答案 C 解析 第三个图形和第四个图形既有竖直对称轴 又有水平对称轴 第 二个图形和第五个图形都只有竖直对称轴 第一个图形和第六个图形都只有水平对称轴 选 项中只有 C符合 2 答案 B 解析 题干图形都可看做由内外两个图形组成 内部图形依次在外部图 形右 下 左 上 右 呈顺时针移动 下一个图形的内部图形应在外部图形的下面位置 应选择 B 3 答案 D 解析 第一至第四个图形是同一图形在平面内的不同位置旋转而得到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 D 图是这一图形可以在平面内通过旋转得到的 原图形不能通过在平面内 旋转得到其他 ABC图形 4 答案 D 解析 属典型视觉推理 即为视觉推理题中第1 3 5 个图形保持一致 规律 左侧为黑色实心 第2 4 个图形保持一致规律 5 答案 D 解析 以第三个图形为中心 两边图形的个数与形状相对称 所以第5 个图形与第 1 个图形相同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6 答案 C 解析 每一行第一个图形左右翻转得到第二个图形 第二个图形上下翻 转得到第三个图形 7 答案 B 解析 九宫格四周图形顺时针来看 黑色方块每次顺时针移动两格 8 答案 C 解析 第一行图形中 第一列的圆圈依次减少一个 第二行图形中 第 二列的圆圈依次减少一个 第三行图形中 第三列的圆圈依次减少一个 排除 B D 黑点 依次移动两个圆圈的位置 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到右 从上到下 应选择 C 9 答案 B 解析 第一组图形的规律为左下部的小黑色方块向右移动 第二组图 形也遵循这一规律 3 3 3 3 组合叠加 组合叠加 1 答案 B 解析 第三个图形由前两个图形交叉组合得到 2 答案 A 解析 图形叠加去同但留中心点 3 答案 B 解析 每组第三个图形的两部分都是在第一 第二个图形的组成部分 4 答案 A 解析 从每行来看 前两个图形叠加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 5 答案 C 解析 第一个图形为后两个图形组合而成 4 4 4 4 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 1 答案 C 解析 带斜线的两个面不可能相邻 2 答案 B 解析 平面图形还原后可排除 A C D 选项 3 答案 D 解析 左边图形折叠后 A 项中上面和前面的两条线不会相交 A 错误 B项右侧面错误 C 项的斜线方向错误 D 项可由左边图形折成 4 答案 A 解析 每组第一个图是一个立体图形 后面两个图形依次是这个立体图 形的俯视图 侧视图 5 答案 C 解析 A 中正面和侧面位置相反 B 中四周侧面的相对位置错误 D 中 正面和上面的两条线应相互垂直 注意 题干所指的是 纸盒的外表面 5 5 5 5 求同求异 新题型 求同求异 新题型 1 答案 A 解析 每个图都由一个直线图形和一个曲线图形组成 直线图形覆盖曲 线图形的部分 2 答案 B 解析 每行图形都有相同的图形元素 第一行都有 第二行都有 第三行都有 斜面 选项中只有 B 有 斜面 3 答案 B 解析 只有 B是闭合图形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4 答案 A 解析 A 只有 I O B有 A F E C有 O F E D 有 C F E 5 答案 D 解析 每个图形中都有两个图形相同 在 中 这两个相同的图形 不相邻 在 中 这两个相同的图形相邻 二 经典例题二 经典例题 1 答案 D 解析 实竖线一侧的小黑点的个数分别为4 3 2 1 0 2 答案 A 解析 题干每个图形中含有相同小图形的个数依次是1 2 3 4 5 6 3 答案 D 解析 每行图形的组成元素都相同 只是排列方式不同 4 答案 D 解析 每行三个图形中包含的小图形的总数目和种类都相同 5 答案 B 解析 考虑每个图形中线段的露头数 如下表 571 7 391 5 111 可以看出 从左下角开始 S 型排列 构成连续奇数 问号处数字应是13 选项中只 有 B 中线段的露头数是13 6 答案 D 解析 考虑图形中的直线数 如下表 458 043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41 从每列来看 第一个数等于后两个数之和 因此问号处数字应是5 选项中只有 D 有5 条直线 7 答案 A 解析 考虑图形的封闭区域数 如下表 323 134 34 从每行来看 三个数字之和均为8 因此问号处数字应是1 选项中只有 A 的封闭区域 数为1 8 答案 B 解析 各图形分别由1 2 3 4 部分组成 选项中只有 B为 5 部分 9 答案 D 解析 属典型视觉推理 即为视觉推理题中第1 3 5 个图形保持一致 规律 第2 4 个图形保持一致规律 显然第1 3 5 个图形个数分别为2 4 6 个 10 答案 B 解析 有规律地减少正方形的边线 11 答案 B 解析 露头的交点个数相同 12 答案 A 解析 典型的图形笔画数相同 每个图形的笔画数都为4 13 答案 B 解析 第一组图形的直线条数分别为1 3 5 第二组图形的直线条数 分别为2 4 6 应选择 B 14 答案 A 解析 第一组图形前两个图形的封闭区域数之和等于第三个图形 按此 规律 第二组图形的第三个图形的封闭区域数为 1 3 4 个 选项中只有 A 符合 15 答案 B 解析 典型一笔画问题 16 答案 C 解析 大阴影在顺时针旋转 小阴影在逆时针旋转 17 答案 A 解析 题示图形规律为上半部分先左右翻转 然后下半部分再左右翻转 18 答案 A 解析 属视觉推理题型 4 个图形为同一图形在平面内顺时针 135 度旋 转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19 答案 C 解析 从每行来看 第一个图形到第二个图形 图形整体逆时针旋转 90 眼睛翻转 嘴巴不变 第二个图形到第三个图形 图形整体逆时针旋转90 眼睛 不变 嘴巴翻转 20 答案 A 解析 考虑题中螺旋线的方向 从螺旋线的内部向外旋转 逆时针方向 和顺时针方向间隔排列 问号处图形应是逆时针方向 选项中只有 A 符合 21 答案 C 解析 两组图规律为阴影部分依次向右移动并旋转 90 度 22 答案 B 解析 各图形中黑点数量依次增加并位置不动 白点数量依次减少并向 左移动 23 答案 D 解析 每行的前两个图形去同存异得到第 3 个图形 24 答案 B 解析 题干图形都由两个图形部分重叠而成 阴影部分与其中一个图形 的形状相似 选项中只有 B符合这一特征 25 答案 A 解析 空白面和有水平线的一面应该相对 排除 B D C中右侧面的 线条应和上面的线条有一个公共点 A 为正确答案 三面位置关系与题干图形相符 26 答案 B 解析 此题为平面图形的空间还原 从四个备选项可以判断 A B C D 分别显示的是图形的下半部分 因为上半部分一定是三面阴影 如果显示的都是图形的下 半部分 那么一定是 B 因为从平面图来看阴影一定是相对的 所以选择 B 27 答案 A 解析 采用排除法 全黑的面和小方块黑白相间的面是相对的 而 B 答案是相邻的所以被排除 C 答案小黑方块所在的面小方块是黑白相间的 所以 C 答案被 排除 D 答案的三个白面在一起是不对的 必须要有一个全黑的面 或者黑白相间的面才对 28 答案 B 解析 都有竖直对称轴 都有水平对称轴 29 答案 C 解析 在 中 黑点的连线与图形内部直线平行 在 中 黑 点的连线与图形内部直线垂直 30 答案 A 解析 在 中 黑点不连通 在 中 黑点连通 31 答案 D 解析 中 前一个图形旋转可得到后一个图形 中 前一 个图形旋转不能得到后一个图形 32 答案 D 解析 题干每个图形的内部图形与外部图形不相交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第三章 高频题型精讲练 一 基础知识一 基础知识 例题1 答案 A 解析 垂直于水平线的两条短线段向中间移动 奇数位图形短线的 位置是左上右下 偶数位是前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例题2 答案 A 解析 奇数项图形中圆的位置依次向下移动 偶数项图形中横线的 位置依次向下移动 例题3 答案 C 解析 每组图形中的前两个图形叠加得到第三个图形 例题4 答案 D 解析 相邻两个小球的数字之和等于位于二者上面的小球的数字 例题5 答案 D 解析 前面几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由此判断 只有 D 项符合 例题6 答案 C 解析 找共性 题干各图形均为封闭图形 故选择 C 二 经典真题二 经典真题 1 答案 D 解析 方框内部的两个小图形依次沿对角线向中间移动得到第二 三个 图形 依此规律 选 D 2 答案 C 解析 每组第一个图形左下角的小图形依次逆时针移动一格 另外两个 小图形每次对角变动 依此规律 答案为 C 3 答案 C 解析 三角形依次移动 3 个 2 个 1 个空格得到下一个图形 同时 相邻两个图形都必有两个圆圈在相同的位置 因此选择 C 4 答案 C 解析 题干图形中的竖线段顺时针依次移动一个格 横线段逆时针依次 移动一个格得到下一个图形 正确答案选 C 5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为综合运动规律 前两组图规律 一个方块水平移动 一个 方块竖直移动 那么第三组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 所以选择 C 6 答案 B 解析 图形移动问题 题干第一个图中的每次顺时针移动一格 且自身顺时针旋转90 题干第一个图中的每次顺时针移动两格 且自身顺时针旋转90 题干第一个图中的每次顺时针移动三格 且自身顺时针旋转90 则答案为 B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7 答案 C 解析 前两个图形相加得到第三个图形 圆相加后在多边形内部 相加 后圆应在三角形内部 8 答案 D 解析 每组图中第2 第 3 个图形相加得到第 1 个图形 9 答案 C 解析 后两个图形组合形成第一个图形 10 答案 C 解析 每组图形前两个图形叠加后取外部轮廓得第三个图形 11 答案 A 解析 每组前两个图形叠加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 12 答案 B 解析 前两个图形去异求同得到第三个图形 13 答案 A 解析 第一组前两个图形叠加去同存异后左右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 第 二组前两个图形叠加去同存异后上下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 14 答案 B 解析 每组前两个图形叠加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 15 答案 C 解析 每组前两个图形的小图形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 16 答案 A 解析 每组图形的第一 二个图形叠加得到第三个图形 仔细分辨左四 分之一圆中线段即可确定答案 17 答案 A 解析 两组图形中 第二个图形体积为第一个图形的一半 第三个图形 体积为第一个图形的 故选 A 18 答案 B 解析 第一组图中 第二个图是 1 个菱形 第三个图是 3 个菱形 3 正 好是第一个图形小图形的个数 按照这个规律 第二组图中第三个图应是 4 个相同的箭头 答案为 B 19 答案 C 解析 两套图中元素的个数和种类相同 故选 C 20 答案 A 解析 图形的数量转换 将 1 个向上的三角形看作4 个向下的三角形 则每个图中向下的三角形的个数依次是10 9 8 7 选项中 A 是 6 个向下的三角形 考点点拨 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的数量转换 这一图形推理规律在近年来各类公务员考 试中时有出现 当题中出现几种小图形时 若单独查看每一图形的数量不能解决时 就应考 虑到是否存在图形间的数量转换 通过对比分析 找出具体的数量转化方式 21 答案 D 解析 将一个星星看作两个月亮 则每个图形中月亮的数目依次是9 8 7 6 5 选项中只有 D 经过换算后是 4 个月亮 22 答案 A 解析 第一套图中每个图是中心对称图形 并且下一个比上一个复杂 按此规律 正确答案 A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23 答案 A 解析 以中间的图形为对称中心 关于它中心对称的两个方格中的图形 具有相同的对称轴 24 答案 B 解析 规律为第一组图的第1 个图形夹在第 2 个图形的中间 变成第3 个图形 第二组图形与其规律一样 所以选择 B 25 答案 A 解析 观察发现 题干图形包含的小图形形状都相同 选项中只有 A 符合 26 答案 D 解析 第一组三个小图形都有竖直对称轴 第二组三个小图形都有水平 对称轴 27 答案 C 解析 第一 三个图都由直线组成 第二 四个图都由一条曲线和一条 直线组成 28 答案 B 解析 观察各组图形 每行图形的耳朵 眼睛 嘴巴都有三种 且各自 的组合不同 因此只有 B 项符合条件 数学运算数学运算 第一章第一章 基本知识基本知识 第一节第一节 奇偶性奇偶性 二 经典例题二 经典例题 1 答案 B 解析 特值法或者直接看选项分析 选 B 2 答案 B 解析 3 右 2 左 49 2 左必为偶数 所以 3 右必为奇数 可得右为奇 数 故选 B 3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知 设问答对题数为 x 和答错题数 包括不做 为y 可得 3x y 82 可以判断出 x 与 y 奇偶性相同 所以 x y 只能为偶数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4 答案 27 1 3 1 3 cc 1 6 1 3 cc 27 5 答案 A 解析 法一 由乙 丙 丁 131 乙 丙 甲 134 可知 甲丁两个班人数 奇偶性不同 所以 甲与丁的和为奇数 由乙 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 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 人知 乙丙之和为偶数 所以 甲乙丙丁四者之和为奇数 只能在 A 与 D 之间选 由上面 两个式子可得 2 乙 丙 甲 丁 265 所以 只能选 A 法二 直接利用方程法 列三个式子 把乙与丙之和看做整体 即可求出 6 答案 D 解析 要使一只杯子口朝下 必须经过奇数次 翻转 要使 9 只杯子口 全朝下 必须经过 9个奇数之和次 翻转 即 翻转 的总次数为奇数 但是 按规定每次翻 转 6 只杯子 无论经过多少次 翻转 翻转的总次数只能是偶数次 因此 无论经过多少次 翻转 都不能使 9 只杯子全部口朝下 7 答案 A 解析 奇数个奇数的和为奇数 由此排除选项 B C 51 个不同奇数的 和至少是 512 2601 2359 由此排除 D 思考题 解析 可以先把偶数页文章先装订 都能保证偶数页文章的 7 篇第一页都是 奇数页 后面奇数页还有 4 个满足的 选择 D 第二节第二节 公倍数与公约数公倍数与公约数 二 经典例题二 经典例题 1 答案 C 解析 要截成相等的小段 且无剩余 每段长度必是120 180 和300 的公约数 又 每段要尽可能长 要求的每段长度就是120 180 和 300 的最大公约数 120 180 300 30 2 60 每小段最长 60 厘米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120 60 180 60 300 60 2 3 5 10 段 每段最长 60 厘米 一共可以截成 10 段 2 答案 B 解析 下次相遇要多少天 也即求5 9 12 的最小公倍数 可用代入 法 也可直接求 显然5 9 12 的最小公倍数为5 3 3 4 180 所以 答案为 B 3 答案 B 解析 本题属于最小公倍数类问题 只需求出 52 和 10 的最小公倍数 即260 所以挪动 260 张牌后又重新回到初始状态 需移动 260 10 26 次 所以选择 B选项 4 答案 C 解析 这道例题中隐含了最小公倍数的关系 除以 24 或 36 都有余数16 说明此数减去16 即为24和36的公倍数 24和36的最小公倍数为72 则此数应为72 16 88 5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 正方形的边长即是 2703 和 1113 的最大公约数 1113 159 7 2703 159 17 又 7 和 17 是互质数 159 是 2703 和 1113的最大公约数 6 答案 D 解析 这道例题非常清晰的点明了主旨 就是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问题 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定义来解决 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91 12 1 7 最小公倍数 是7 12 84 故两数应为 21 和28 7 答案 C 解析 每隔8 天相当于过 9 天 每隔 10 天相当于过 11 天 每隔 16 天相 当于过 17 天 所以 要想3 人下次能够尽快相会 至少应经过 9 11 17 天 9 11 17 7 余数 为3 所以 下次相会应该是星期五 思考题 答案 D 解析 首先明确 长度为 4cm 的短棒来自于相距 4cm 的两个红点 自右至左每隔 5 厘米染上一个红点 这也相当于自左至右每隔 5 厘米染上一个红点 因为 100 可以被 5 整除 1 下面我们来看看自左至右第一段相距 4cm 的两个红点的位置 因为 2 5 1 6 4 不 难得出靠左的红点在距左端 1 6 6cm 处 以后所说的距离都是和左端的距离 靠右的红点 2 5 10cm 这样的情况每隔5 6 30cm 出现一次 共 100 10 30 1 4 次 2 再来看看自左至右第二段相距 4cm 的两个红点的位置 因为 4 6 4 5 4 不难看出 靠左的红点在 4 5 20cm 处 靠右的红点在 4 6 24cm 处 同样 这样的情况也是每隔 30cm 出现一次 共 100 24 30 1 3 又 8 15 取整得 3 次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以上两种讨论第一种是 6cm 的红点在左 第二种是 5cm 的红点在左 因而涵盖了所有 的情况 所以 4cm 的短棒总共 4 3 7 根 第三节第三节 常用公式常用公式 二 经典例题二 经典例题 1 答案 60 解析 利用中项求和 64 5 320 n S a n 中 所以 最小的偶数为60 2 答案 C 解析 7 天中间的那一天为 77 7 11 日 那么今天为 15 日 3 答案 B 解析 一共工作 21 天 每天增加一人 这是一个公差为 1 共 21 项的等 差数列 所以中项即第 11日生产了840 21 40 个 因此 第一日生产了40 10 30 个 已 知每人每天生产一件产品 所以该车间最初有 30 人 4 答案 C 解析 裂项相消 原式 17 8 17 1 1 2 1 17 1 15 1 7 1 5 1 5 1 3 1 3 1 1 2 1 5 答案 B 解析 利用中项求和 83 24 1992 n S a n 中 所以 中间两项分别为 82 与84 可推知 最大的偶数为106 6 答案 A 解析 先算出项数n 16 6 d 1 11 S 16 6 2 11 121 也可以根据 首项 末项 2 11 直接选一个 11 的倍数121 7 答案 4 解析 应用中项法可直接得到 8 A 4 8 答案 89 解析 1 38 38 2 741 公差是2 741 2 1482 1989 1482 39 13 首项 所以 末项是13 39 1 2 89 或直接用公式 2 1 2 1 1 nn na nn naS nn 9 答案 5 2 81 解析 90 1 17 72 1 15 56 1 13 42 1 11 30 1 9 20 1 7 12 1 5 6 1 31 90 1 72 1 56 1 42 1 30 1 20 1 12 1 6 1 1715131197531 5 2 81 思考题 答案 54 或66 解析 若奇数之和为85 则其它 5 个偶数之和为 80 或者90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若5 个偶数之和为80 利用中项求和 可知能被 3 整除的整数有 3 个 分别为15 18 21 其和为54 若5 个偶数之和为90 利用中项求和 可知能被 3 整除的整数有 4 个 分别为12 15 18 21 其和为66 第二章第二章 基本思想基本思想 第一节 数的整除思想 三 经典例题三 经典例题 1 答案 B 解析 由 甲的书有 13 是专业书 可知 甲的书是 100 的倍数 甲的非 专业书是 87 的倍数 排除 A D 2 答案 A 解析 整除特性 今年男员工的人数是去年的 1 6 94 本题可利用 整除特性 今年的男员工数应该是 47 的整数倍 答案中只有 A 是 47 的倍数 方法二 方程法 3 答案 C 解析 每箱装 12 个 就多 11 个 说明除以 12 余11 代入只有359 合适 4 答案 B 解析 甲乙丙工作天数之比为3 6 10 所以总工程应该是 3 6 10 19 的倍数 5 答案 B 解析 如果取出红球的1 3 黄球的1 4 白球的1 5 则还剩 120 个 如果取出红球的1 5 黄球的1 4 白球的1 3 可知 红球 白球分别能被3 5 同时整除 即能被 15 整除 所以 红 白 能被 15 整除 所以 160 黄 能被15 整除 代入即可 6 答案 C 解析 该班人数既能被 8 整除 又能被 12 整除 并且除以 8 和 12 得到 的结果相差2 列方程可解得此数为48 7 答案 C 解析 黑墨水是 45 的倍数 只有 CD 蓝墨水减去 300 是 12 的倍数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8 答案 C 解析 整除或代入排除 徒弟 1 份 师父 2 份 总数除以 3 所得即为徒 弟所造 由师傅产量是徒弟产量的 2 倍 所以师傅产量数总是偶数 利用整数加法的奇偶性 可知标明 77 的筐中的产品是徒弟制造的 利用 和倍问题 方法 徒弟加工零件是 78 94 86 77 92 80 2 1 169 只 9 答案 C 解析 解法一 整除特性 高 初中毕业生的人数比是12 17 高 初中毕 业生的总人数应是 12 17 29 的倍数 排除 A D 高 初中生总人数比为 5 6 则高初中总 人数应为 11 的倍数 B答案代入 870 1040 1910 不能被 11 整除 排除 1160 1040 2200 为 11 的倍数 为正确答案 解法二 方程法 设初中毕业生有x人 则高中毕业生有12 17 x人 由题意知 520 12 17 x 520 x 5 6 化简为6 520 12 17 x 5 520 x 解得x 680 所以高 初中毕业生共有 680 680 12 17 1160 人 10 答案 B 根据题目中提到的整除 可知此题可以使用整除法 但是根据题目中所 说被他们的成绩排名整除 所以第三名一定能够被 3 整除 可是选项均能被 3 整除 这时大 家就可回忆一下 咱们整除中考试较多的是3 9 那就看看可不可以和 9 建立某种关系 也 就是和第九名 那么也就是第三名 6 就变成第九名此时得到的答案应该能被 9 整除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第二节 代入排除思想 二 经典例题二 经典例题 1 答案 B 解析 代入法直接验证 首先可以排除 C和 D 因为这两个数太大乘积 超过1000 代入 B 选项4 6 8 192 2 答案 A 解析 解法一 代入法 解法二 每一个与商品编号 恰好在同一位上有一个相同的数字 五个数 就要有五次 相同 列出这五个数 874 765 123 364 925 百位上五个数各不相同 十位上有两个 6 和两个2 个位上有两个 4 和两个5 因此 商品编号的个位数字一定和给定 5 个数中的 两个个位数字相同 商品编号的十位数字一定和给定 5 个数中的两个十位数字相同 商品编 号的百位数字只能跟 5 个数中的一个百位数字相同 若商品编号的个位数字是5 我们就把 第二个和第五个数拿走 剩下的三个数的十位数字各不相同 无法满足题目的要求 事实上 十位数字只能取7 而十位上只有一个 7 若商品编号的个位数字是4 拿走第一和第四个 数后 十位上仍有两个2 可取十位数字为2 再拿走第三和第五个数 剩第二个数 它的 百位是7 所以商品的编号为724 如果一个数与商品编号在某一位有相同数字 那么这个 数与商品编号不会再有另外相同数字 因此解的过程中用 拿走 这一说法是恰当的 解法三 商品编号的个位数字只可能是3 4 5 如果是3 那么874 765 364 925 这 4 个数中至多有三个数与商品编号有相同数字 百位有一个相同 十位有两个相同 还有 一个数与商品编号无相同数字 矛盾 如果是5 那么765 925 的个位数字是5 从而商品 号码的十位数字不是6 2 因此必须是7 这时123 364 中至少有一个与商品号码无相同数 字 矛盾 所以 该商品号码的个位数字只能是4 而且这个号码应为724 即这个三位数为724 3 答案 C 解析 解法一 代入排除法 AB两种酒精等量混合可配置浓度为 38 的酒精 AC等量混合酒精含量低于 38 所以 A 的含量大于 50 A 排除 B 酒精比 C 多 3 升 则 D 排除 三种酒精总量大于 11升 代入 B C 得出答案为 C 解法二 方程法 设 c 种酒精 x 升 则 B 种酒精戈 x 3 升 A 种酒精 ll x x 3 升 有 11 x x 3 4 x 3 36 x 35 11 38 5 解得x 0 5 其中A 种酒精为 11 2x 3 7 升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4 答案 A 解析 3000 1 3000 x 500 y 120 那么 3x 0 5y 9 x y 都是 整数 y 6 满足条件 选择 A 代入排除 5 答案 C 解析 代入法 先代入中间值 B 发现数小了 再代入 C 得出答案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第三节 特值比例思想 三 经典例题三 经典例题 1 答案 C 假设从东北捎回来 30 个苹果 分给甲乙两个科室的人员 每人可分得6 个 说明甲乙两科室总共有 5 个人 如果只分给甲科 每人可分得 10 个 则甲科室有 3 个 人 那么乙科室有 2 个人 每人可分得 15 个苹果 2 答案 C 长方形的面积是35 那么长与宽分别为 7 和5 得到 DF 2 BE 2 所 以 FC 3 EC 5 因此三角形 FCE的面积为 7 5 长方形的面积减去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 35 7 5 7 5 15 5 即为阴影部分的面积 3 答案 B 解析 设桥的长度为24 则平均速度为48 2 1 16 公里 小时 4 答案 A 解析 设含盐量为6 每次注水量为x x 100 6 4 x 50 那么第三 次注水后溶液总量为200 盐水浓度为200 6 100 3 5 答案 B 解析 以剩下的工作量为参照对象 时间和效率成反比 当效率提升 25 后 效率比变为5 4 则时间比变为4 5 5 4 1 份 3 天 所以原来做剩下的工作用时5 份 15 天 则总共用时 15 4 19 天 6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察反比意识 A B 管同时开用 90 分 单开 A 管用 160 分 时间比为9 16 则效率比为16 9 即 A B 16 份 A 9 份 所以 B 7 份 则 A B 2 份 又 90 分钟A 管比 B管多进水180 所以每分钟多进水2 即 2 份 2 所以 B的效率为 7 份 即为7 选 B 7 答案 A 解析 用比例描述现实生活中的对应关系 按照题目的比例关系 甲乙 两工程队的总人数为 4 3 7 份 而甲乙两队的劳模总数亦为 3 4 7 份 我们又知道劳模总 数和总人数之间的比为2 5 40 所以我们用直接用比例份数描述一下现实生活中的对应 关系 得到两队总人数为 7 5 35 份 两队总劳模数为 7 2 14 份 这时甲队的劳模数为6 份 14 3 7 甲队的总人数为 20 份 35 4 7 所以甲队的劳模数占甲队总人数的 6 20 30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8 答案 C 解析 当甲跑 1 圈时 乙比甲多跑 7 1 圈 丙比甲少跑 7 1 圈 可知道甲乙 丙的速度之比是7 8 6 当乙到达终点时 他跑了 800 米 此时 甲和丙各自跑 700 米 600 米 所以甲在丙前 100 米 9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察反比意识 步行比跑步慢 50 则步行可以看做 1 份 跑步可以看做 2 份 跑步比骑车慢 50 则当跑步看做 2 份的时候 骑车就是 4 份 所以 速度比步行 跑步 骑车 1 2 4 则时间比步行 跑步 骑车 4 2 1 由相同路程下 时间和速度呈反比而得 所以 1 4 5 份时间 2 小时 得出 1 份时间为 0 4 小时 所以 跑步用 2 份时间 为 0 8 小时 选 B 10 答案 D 解析 本题有一堆比例 其中只有一个唯一可用的数字 3 万人 所以我 们唯一的思路就是找到这部分人对应总量的比例 进而求解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明确对应的 比例关系 在寻找关系中 我们又同时用到了分比转总比的转比思想 可谓 一题两比 A 占全部的5 17 则 B占全部的2 17 则 C D E占全部的 10 17 C 是 D E 的5 8 则 C 占 C D E 的 5 13 则 C 占 全 部 的 10 17 5 13 5 17 10 13 所 以 A C 就 是 5 17 5 17 10 13 5 17 3 13 3 万人 所以总共有 17 13 5 44 2 万人 选 D 11 答案 B 解析 对于同一段路程来说 提速 20 后速度比变为6 5 则时间比变 为5 6 节省 1 小时意味着 6份 5 份 1 小时 所以原来用时 6 小时 考虑第二次走法 后程 提速25 意味着速度比变为5 4 则后程的时间比变为4 5 则 5 份 4 份 2 3 小时 所以后 程原来用时 10 3 小时 则前程用时 6 10 3 8 3 小时 正好和 120 千米相对应 所以v 45 则 s vt 270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第四节 数形结合思想 三 经典例题三 经典例题 1 答案 B 解析 在解行程问题时 通常先画出线段图 这样可以直观清晰地看到 状态变化的过程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帮助我们准确求解 根据题意可画出下图 如图所示 在 K 时刻 甲和乙分别在A B两点 且相隔距离为 a 他们继续前进 由 题意乙从 B点前进到 A 点 同时甲从 A 点前进到 C点 两人以相同的速度匀速前进 那么 A C 两点之间的距离也为 a 则a 108 30 2 39 米 即甲 乙之间的距离为 39 米 故此时乙离起点 30 39 69 米 所以正确答案为 B 2 答案 C 解析 832 千米 方法1 假设相遇时间为 t 则 56 48 x t 32 x 2 64 路程差可以通过画图来分析 解得 t 64 8 8小时 东西两地的距离为 56 48 x 8 104 x 8 832 千米 方法2 根据甲乙两人所用时间相等 可以设东西两地的距离为2x 则可以列式子 x 32 56 x 32 48 X 416 所以所求东西两地距离为2 416 832 千米 3 答案 D 解析 二元容斥 直接套用公式 遇到不知道的设为x 方程的思想 设都满意的人数为x 则有100 x 3 2 100 3 5 100 3 5 6 x 解出 x 42 答案选 D 4 答案 B 解析 根据容斥原理公式 A B C A B C A B A C B C A B C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90 24 70 36 64 180 160 16 5 答案 A 解析 利用图示法解题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图中 黑色部分是准备参加两种考试的学生 灰色部分是准备参加三种考试的学生 计 算总人数时 黑色部分重复计算了一次 灰色部分重复计算了两次 所以接受调查的学生共 有 63 89 47 24 2 46 15 120 人 6 答案 最多是7人 至少应是4人 解析 容斥问题 设三个小组都参加的有x人 依题意 画示意图 1 7 x 0 x 7 三个小组都参加者最多是7人 2 由于 2 3 7 x 10 2 x 4三个小组都参加者至少应是4人 7 答案 D 解析 设正八边形的边长为x 因为锯掉四个角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 2 2 x 所以正方形边长1 x 2 2 x 2 2 x 得 x 2 1 8 答案 C 解 立体几何 如图所示 在一条边的中点并垂直这条边的平面可将四 面体切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 AE EF 所以三角形 ABE的面积为 9 答案 18 解析 设瓶子的底面积为x 则 6x 2x 24 x 3 酒精体积为3 6 18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学员内部专享资料服务监督电话 400 6300 999 第五节 分类分步思想 三 经典例题三 经典例题 1 答案 B 解析 共做出 2 12 C 3 13 C 1 7 C 132132 道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HMSA 009-2022 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 高粱
- 施工损坏电缆协议书
- 验收政府工程合同范本
- 施工船舶安全协议书
- 教育机构收费协议书
- 树子占地赔偿合同范本
- 新进员工试用协议书
- 乡村振兴签约协议书
- 施工合同中劳保协议
- 数据收集协议书范本
- 1与食品经营相适应的操作流程
- 高考数学专项复习:导数压轴大题归类(解析版)
- 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2024)解读
- DB52-T1626-2021水利工程调整概算报告编制导则
- 第九章 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课件
- 抢救记录书写要求及模版
- 架线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可打印
- 特种设备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制度
- 钢结构厂房加固施工方案
- 如何预防错混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