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大趋势.doc_第1页
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大趋势.doc_第2页
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大趋势.doc_第3页
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大趋势.doc_第4页
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大趋势.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大趋势2007年,950万学子奔赴考场,为理想和胜利而战,硝烟散尽.尘埃落定,几家欢乐几家愁,谁主沉浮,尽收眼底.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观天边云卷云舒!盘点07高考作文命题,我们当有哪些有益的启示,08高考作文命题又当呈现怎样的趋势?诗意呈现,理想与现实相结合是07作文命题的突出特点,也是自高考恢复以来作文命题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以07全国卷i北京题江苏题湖南题牵头,山东题浙江题紧随其后,从而奠定07高考作文诗意呈现命题基调.而全国卷ii安徽辽宁陕西四川上海海南宁夏广东则从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思想角度体现07作文命题主体格局,其它如天津福建作为这一思路的补充共同体现07作文命题特点.此外,高考与高考作文毕竟乃考生人生与考生语文水平测试的一个重头戏,对其命题亦未可忽略,如重庆作文命题,如江西作文命题两个题目任选其一:.重在考查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思想面貌和理想道德情操,重在语文教学的人文意识考察是07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亮点全国卷i北京江苏湖南以及山东浙江卷作文命题直接切入考生内心,对考生的理想前途命运人生发出考问:是诗意还是失意?怎样去创造诗意的生活?昂首星空,我们当产生怎样的怀想?细雨闲花间,你看到的是春天的美好还是不为人知的寂寞?抑或无所作为恬淡的处世,而这种态度又是否适合当今的世界?全国卷ii并安徽辽宁陕西四川上海海南宁夏广东卷则要求考生对于实际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现象理念从而作出自己的选择-必须跨过这道坎!诗意的生活不是上天掉下来的,也不是苦思冥想得来的,而要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勤奋努力,经过沐雨栉风披荆斩棘奋力拼搏的艰苦历练过程.这些古往今来传统人才理念,在今天的21世纪学校教育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智能现代化人才方面同样重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永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终极指归.以命题作文为主,有效地遏制了作文教学猜题、押题之风,是07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的又一亮点命题自命题作文,话题材料作文双雄并立,呈一体两元化态势,而又以命题作文为主.命题作文有全国卷i上海辽宁天津重庆江苏湖南福建江西四川安徽海南宁夏广东14家,自命题有全国卷ii北京山东陕西4家,话题作文有全国卷ii北京浙江湖北4家,材料作文有全国卷ii北京浙江重庆湖北陕西6家.其间,全国卷ii高考作文题浙江卷北京卷既是自命题也提供了材料又给出了话题后者虽未具体出示话题实质上也是话题;湖北卷既有材料也有话题;重庆卷既命题又给了材料;陕西卷是今年唯一的看图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可以有效地遏制作文教坛怪胎-猜题押题之风,有目共睹.比如江苏,该省自主命题已历四年,其命题的特点是,命题人员临时组合,出题为临时出题,集体智慧,严禁带题出题,题目的随机性、偶然性增大,与全国卷命题班子相对固定,出题思路有其延续性相较,该省的猜题押题更难。04该省高考作文命题,雅的可爱,05年命题一下子又俗到了底,06年07年雅俗共赏,08年江苏作文命题又将如何,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终将走向何处?一 命题材料作文双雄并立,仍将是08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打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生作文练习有命题作文、选题作文、自拟题目作文、还有缩写、改写、扩写等,这就决定了高考作文命题可能出现多种情况.自年以来的高考作文纯粹的自拟题目作文还没有实行过.历年的高考作文,从年到7年我国高考作文经历了6届高考的时代变迁,分省命题由04年的11个、05年的14个、06年的15个到07年的17个省市.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国高考作文的命题出现过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三种基本形式.这三种命题形式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形式向增强开放性逐渐发展的过程.特别是使用话题作文以来,高考作文出现了三个值得注意的倾向:一是套作抄袭,二是文体四不像,三是只重词藻不重内容。06年的全国高考命题采取取消话题、强化材料的做法,把话题与材料的功用都集中到材料上面.材料更贴近生活原型,让审题不是从题目出发而是从材料入手,既具有开放性,更具有启发性,能更有效地调动考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07高考作文题型则以命题作文为主,命题材料作文兼顾,作文题型也由议论文体为主趋向多种文体兼及.由上观之,命题作文之所以为历年来作文高考命题器重,首先因为它是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能力考查的基本手段,诸如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看图作文扩缩写变换体裁人称写等等花样都无不基于命题作文的基础上.一个目的:看考生思想道德,学识水平能力如何.这当是语文教学的不二宗旨.其它作文形式可以作为辅助命题对学生进行专项能力考查,也许更适用于平时作文训练考前训练.命题开放,要求宽泛,少设限制乃至不设限,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有发挥才能和创新思维的广阔天地,向新课标要求靠近.07作文命题以命题作文为主,话题材料作文问鼎双雄,为今后的高考作文命题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明确的操作思路.不管什么形式的作文,题目是前提.也许这个前提并不是十分重要,内容决定形式,素养决定成败,猜题押题是永远没出息的,关键在于学生素质的培养.07高考零分作文与江苏考生经何永康先生力挺与评点的,则给予我们以正反两方面的有益启示.二 诗意表达,仍将是08高考作文命题的基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指出: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其教学建议部分要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青年人思维敏捷耽于理想活泼热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拥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历自己的思考,有一定的抒发展示冲动与欲望,最适宜诗意表达.作为作文而缺乏一定的诗意,要想达到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等要求,无疑为一句空话.诗人荷尔德林称:人类充满劳绩,仍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青年学生尤为如此.同时,注重人生体验,特别是自己的情感和人生社会经历,理应是08高考命题的侧重点.三 讲求理性,将是08高考作文命题的主笔发展等级中的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就是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重视思维训练,考察理性思维,培养科学的认识观,是高考作文命题义不容辞的责任.培育科学理性精神,调动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新课标理念其正确方向不能不在命题者心目中占有一定位置.高考作文十分强调命题的发散性、多元性、辩证性,多角度和立体化.理性,就是看问题要全面、辩证,不走极端;理性,就是强调个人的行为要受理智的约束;理性,有时还不排除善于从另一个角度(即不同于惯常习俗思维的另类视角、境界、观念等)来看待和处理问题。高考作文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看法观点.考生只有运用独特的正确的思维来思考,才能得出新颖别致的观点来.考生对社会现实生活有自己思考和感悟,对生活有真情实感,写出的作文才有个性.江苏考题,本是一个放飞理想纵情想象汪洋恣肆海阔天空的极富诗意的作文命题,而某考生则从麦收季节一个农家子弟高考前两天的割麦子题材角度展开描写和记叙,成功塑造了敦厚朴实勤劳能干的爸爸形象,从而抒发感慨,表情达意.该文开头以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明净。在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点题,文末用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扣题,别具一格另辟蹊径,显得十分理性,富予创造性.既有效地周延了命题,又成功地抒写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展示出一位普通考生的淳朴而不失雅洁的思想道德情操和内心精神世界,平和婉约个性独特,受到阅卷老师的最后青睐.如此理性难道不是应该大力提倡和作文命题所看重的么?四 文化人文,将是08高考作文命题的逻辑重音文化人文是人类文明的必然需要,更是以培养人教育人的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理应当仁不让.对学生的培养如何,一个学校的教育是否成功,就在于你培养了多少人材才,怎样的人材才.而作文考查则是人材才测试的一个有效尺度.中国古代科举与举孝廉和建国初期高考就靠一篇作文一锤定音都不是没有道理的.语云:文以载道文以通道文以明道文以贯道;文如其人文平其人.在当代,不管平面媒体还是网络,人们在呼唤传统文化,重视人的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文化领域的现代化建设,已渐成风起云涌之势.学校教育不是象牙塔,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人文精神提倡已经是时代需要和大势所趋了.用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来关心、理解、尊重他人,对人类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和深怀忧虑;对自然与他人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在个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审视自我,对自己的行为、思维、心态具有自我批判精神,等等,等等,都是我们学校教育和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所尤为关心的.在金钱物质主宰一切的今天,拥有丰富而高尚的人文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文化人文必将成为08高考作文命题的逻辑重音。五 时代热点,将是08高考作文命题的当然选择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要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关注时代热点促进社会文明,是青年学生应该肩负的历史和时代使命,这不是硬加的,也不是派生的,而是学校教育语文教学这一人类文化特殊范畴所固有的.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高考作文命题1978年的以来,高考作文命题始终伴和着时代跳动的脉搏.30年的全国高考每一年作文命题无不带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显示出活泼泼的社会生活色彩.同时,也越来越切合考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越来越符合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和规律.而今,时代进步已经发生了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