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教学大纲.doc_第1页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教学大纲.doc_第2页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教学大纲.doc_第3页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教学大纲.doc_第4页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数字电子技术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编码:10201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48/3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1、 前言(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必修课。课程具有自身的体系和特点,既有很强的基础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先进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掌握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培养学员分析、解决数字逻辑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后续电子系统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能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子仪表、设备。(2)能接电路图,正确的接线和查线。(3)能准确读取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现象,测绘波形曲线。(4)能整理分析实验数据,独立写出内容完整、条理清晰的实验报告。(5)能独立自主设计简单的实验电路。(三)学时分配表序号实验名称学时1半加器、全加器电路实验22RS、D、JK触发器及JK与D触发器的转换电路23计数器24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25译码器及变换方式26数据选择器27集成定时器测试及应用28DA、AD转换器2(四) 实验方法与要求建议:实验平台(五) 考核方式及要求:现场演示+实验报告2、 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 半加器、全加器电路实验(一)实验性质:基础性 实验类型:验证型 计划学时:2 实验分组:12组(二)实验目的: 掌握半加器和全加器的逻辑功能及测试方法。(三)实验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按下图连线,测试半加器的逻辑功能按下图连线,测试全加器的逻辑功能(四)实验仪器设备、材料:电工电子实验台、该实验所需元器件(五)指导书与参考资料: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实验项目二RS、D、JK触发器及JK与D触发器的转换电路(一)实验性质:基础性 实验类型:验证型 计划学时:2 实验分组:12组(二)实验目的:1、掌握基本RS触发器、JK触发器、D触发器、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2、熟悉各类触发器之间逻辑功能的相互转换方法。(三)实验的基本内容与要求1、测试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按下图用与非门74LS00构成基本RS触发器:2、测试双JK触发器74LS112逻辑功能。(1)测试、的复位、置位功能(2)测试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3)将JK触发器的JK端连在一起,构成T触发器。CP端输入1Hzf5Hz连续脉冲,用电平指示观察Q端变化情况。3、测试双D触发器74LS74的逻辑功能4、JK型触发器转换成D触发器表6-1Q110011010100 精品文档5、D型触发器转换成JK触发器(四)实验仪器设备、材料:电工电子实验台、该实验所需元器件(五)指导书与参考资料: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实验项目三 计数器(一)实验性质:基础性 实验类型:综合型 计划学时:2 实验分组:12组(二)实验目的:1、学习用集成触发器构成计算器的方法。2、熟悉中规模集成十进制计数器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3、学习计算器的功能扩大。4、了解集成译码器及显示器的应用。(三)实验的基本内容与要求1、用74LS74D触发器构成四位二进制异步加法计数器。(1)取二片74LS74,先把D触发器接成T触发器。 (2)清零后,由最低位触发器的CP端逐个送入单次脉冲,观察并列表记录Q4-Q1状态。(3)将上图电路改为低位触发器的Q端和高一位的CP端相连接,构成减法计数器,按实验内容(2)要求进行实验,观察并列表记录QD-QA状态。2、测试74LS192十进制可逆计数器的逻辑功能。按下表逐项测试74LS192逻辑功能,判断集成块功能是否正常。输 入输 出CRCPuCPDDDDCDBDAQDQCQBQA1000000dcbadcba011加 计 数011减 计 数(1)清除(2)置数:(3)加计数(4)减计数:CR=0,=CPU=1, CPD接单次脉冲源,3、用二片74LS192组成两位十进制加法计数器。按下图连接实验电路,数码显示为实验台七段译码器数显管,QD- QA与对应A4-A1连接。 CR=0,=CPD=1, 输入计数脉冲,进行由0-99累加计数,记录之。4、CR=0,=CPU=1, CPD接单次脉冲,按图7-4接线,参考上述实验过程,实现由99-00递减计数器。(四)实验仪器设备、材料:电工电子实验台、该实验所需元器件(五)指导书与参考资料: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实验项目四 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一)实验性质:基础性 实验类型:综合性 计划学时:2 实验分组:12组(二)实验目的:1、掌握MSI双向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2、熟悉MSI移位寄存器的应用。(三)实验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本实验采用四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型号为74LS194,引脚排列如下图所示,1、测试74LS194的逻辑功能 (1)清除(2)送数(3)右移(4)左移2、循环移位将实验内容1接线中QD及SR与电平指示器及逻辑开关的接线断开,并将QD与SR直接连接,其它接线均不变动,用并行送数法预置寄存器输出为某二进制数码(如0100),然后进行右移循环,观察寄存器输出端变化。(四)实验仪器设备、材料:电工电子实验台、该实验所需元器件(五)指导书与参考资料: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实验项目五 译码器及变换方式(一)实验性质:基础性 实验类型:综合性 计划学时:2 实验分组:12组(二)实验目的:1、掌握译码器的使用方法。2、掌握译码器的组合及变换方式(三)实验的基本内容与要求1、以三一八线译码器74LS138为例,验证其译码功能,并将输出结果填入下图 中,图中G2A、G2B、G1如不具备001条件,译码器不工作。 三一八译码器功能验证电路ABC0000010100111001011101112、由两个三八译码器组成一个四十六译码器,连接方法下图:由两片三一八译码器组成一个四一十六译码器电路(四)实验仪器设备、材料:电工电子实验台、该实验所需元器件(五)指导书与参考资料: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实验项目六 数据选择器(一)实验性质:基础性 实验类型: 验证性 计划学时:2 实验分组:12组(二)实验目的:1、熟悉中规模集成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及测试方法。2、学习用集成数据选择器进行逻辑设计。(三)实验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1、测试74LS153双四选一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输 入输 出A1AOY10000DO001D1010D2011D32、用74LS153实现全加器电路 下图为用74LS153实现全加器的接线图,按图连接实验电路,测试全加器的逻辑功能,记入下表图10-2输 入输 出AOACn-1SnCn000001010011100101110111(四)实验仪器设备、材料:电工电子实验台、该实验所需元器件(五)指导书与参考资料: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实验项目七 集成定时器测试及应用(一)实验性质:基础性 实验类型:验证性 计划学时:2 实验分组:12组(二)实验目的:1、了解集成定时器的电路结构和引脚功能。2、熟悉集成定时器的典型应用。(三)实验的基本内容与要求1、单稳态触发器:(1)按上图连接实验线路 UCC接+5V电源,输入信号ui由单次脉冲源提供,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并记录ui、uc、uo波形,标出幅度与暂稳时间。(2)将CT改为0.01u,输入端送1KHz连续脉冲,观察并记录ui、uc、uo波形,标出幅度与暂稳时间。2、多谐振荡器 按上图连接实验电路 用示波器观察并记录ui、uc、uo波形,标出幅度和周期。3、施密特触发器 按下图连接实验电路 输入信号uS由信号源提供,预先调好uS频率为1KHz,接通+UCC(5V)电源后,逐渐加大uS幅度,并用示波器观察uS波形,直至uS峰峰值为5V左右。用示波器观察uS、ui、uo波形,标出uo幅度、接通电位UT+、断开电位UT- 及回差电压U。(四)实验仪器设备、材料:电工电子实验台、该实验所需元器件(五)指导书与参考资料: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实验项目八 DA、AD转换器(一)实验性质:基础性 实验类型:验证性 计划学时:2 实验分组:12组(二)实验目的:1、了解D/A和A/D转换器的基本结构和性能。2、熟悉D/A和A/D转换器的典型应用。(三)实验的基本内容与要求1、用DAC0832及运算放大器 A741组成D/A转换电路。按下图连接实验电路,输入数字量由逻辑开关提供,输出模拟量用数字电压表测量。 (1)调零 D0-D7全置0;调节电位器RW使 A741输出为零。(2)输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