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关哲学家或哲学派别的命题、论断和观点一马、恩经典作家关于有关哲学问题的经典论断1. 世界上除了运动者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马、恩)2. 物质是从各种事物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马、恩)3. 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 (马、恩)4. 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征(列宁)5.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马、恩)6.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列宁)7.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斯大林)8.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马、恩)9. 头脑的辩证法只是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的运动形式的反映 (马、恩)10. 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运动的反映而已 (马、恩)11. 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 (列宁)12. 辩证法对现存事物做肯定理解的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马、恩)13. 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马、恩)14.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马、恩)15. 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马、恩)16. 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 (列宁)17. 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 (列宁)18. 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马、恩)19. 没有革命的莅临,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 (列宁)20.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 (马、恩)21.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马、恩)22. 人的思维既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马、恩)23.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未能踢,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马、恩)24. 实践标准实质上绝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列宁)25.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马、恩)26. 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 (马、恩)27.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毛泽东)28.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列宁)29.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马、恩)30. 只要再夺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 (列宁)31.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列宁)32.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恩)33.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马、恩)34.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恩)35.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马、恩)36.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马、恩)37.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马、恩)二中、西哲学史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典型命题列举 1. 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题 (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荀子)、3.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4.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王充)5. 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 (王充)6. “太虚即气”、 “凡可状者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张载)7. 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 (刘禹锡)8. 水是万物的始基 (古希腊泰勒斯)9. 万物都是从火产生,也都消灭而复归于火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10. 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三中西哲学上古代自发辩证法典型命题列举1.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3. 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在天称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变化的原因)4. 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驰张,智有所不能立,力有所不能举,强有所不能胜,无难之法,无害之功,天下无有也。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5. 自动自休,自峙自流;吁炎吹冷,交错而动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6. 一物两体,气也;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也;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天地变化,二端而已 (没有对立就无所谓统一)7.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 (矛盾时普遍存在的)8. 一切皆流,一切皆变,无物常驻 (运动是绝对的)9.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运动是绝对的)四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认识论典型命题列举1. 知,材也。 (墨家,意思是说,认识是人的感受的一种特性)2. 知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 (墨家,意思是说,人们都具备所以知的认识能力,因此能够产生认识,就像人有眼睛能够看见景象一样)3. 凡以(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荀子,意思是说,人的本性能够认识客观事物,就客观事物的道理来说,是可以被认识的)4. 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含谓之智 (荀子,意思是说,人具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这种认识能力与外界事物相结合就是认识)5. 缘(因)耳而知声,缘目而知形 (荀子)6. 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 (韩非子,意思是说,遵循名实相符的原则来判定是非,根据检验的结果来审查言论是否正确)7. 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韩非子,意思是说,检验言行的客观标准是“功用”,即效用)8. 事实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王充,意思是说,认识和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必须通过实际效果来检验,凡是符合事实效果,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9. 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 (王充,意思是说,违背事实效果的思想理论,即使说的再好听,也是不能令人相信的)10. 闻见之知,乃物交而知 (张载,意思是说,通过耳目感官和外界相接触而获得认识,外界事物是第一性的,人的人是谁是第二性的)11. 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 (王夫之,意思是说,根据客观对象才得以发生主体认识,主体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对象)五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典型观点列举1 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孔子,意思是说,“行”是“知”的表现)2. 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意思是强调知行统一,学以致用)3. 只有两件:理会,践行,行为重。 (朱熹,意思是说,知先于行,从认识上道理明了,就会指导人去行动,行重于知,理会的目的在于践行,只是理会不去践行,等于没学)4. 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 (朱熹,意思是说,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关系)5. 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诚,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朱熹,意思是说,知而不行,则体会不深,见之于行,则认识更明,知行互相以来,互相促进,不可偏废)6.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阳明,意思是说,知是行的来源,行是知的作用;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认为知决定行。颠倒了知和行的关系,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7.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王阳明,认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行合一,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8. 由行而行则知,由知而知所行 (王夫之,强调行对知的决定作用,这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9. 行可兼知,行高于知 (王夫之,强调行对知的决定作用,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10. 行而后知,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 (魏源,意思是说,人的知识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获得的,行先于知,这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11. 知难行易,天下事惟患于不能知耳,倘能由科学之理则,以求得其真知,则行之决无所难 (孙中山,在知行关系上认为,知是难的,行是易的,即知难行易)12. 行先知后,宇宙间的道理,都是先有事实,然后才发生言论,并不是先有言论,然后才发生事实。 夫维新变法,国之大事也,多有不能前知者,必待行之成之而后乃能知之也。(孙中山,意思是说,行在先,知在后,行先知后,知是从行中来的,能实行便能知,能知便能进步)13. 然而科学虽明,惟人类之事仍不能悉先知之而后行之也;其不知而行之事,仍较于知而后行者为尤多也。且人类之进步,皆发韧于不知而行者也,故人类之进化,以不知而行者为必要之门径也。 (孙中山,是说行先知后,行易知难。这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六中、西哲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典型命题列举1. “万物皆是一理”,“有理皆有气”, “天者,理也” (程颐)2. 有是理,后生是气;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理在物先,理在事先。 (朱熹)3.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黑格尔)4. 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柏拉图)5. 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6. 人为天命所主宰七 中、西哲学史上主观唯心主义典型命题列举1. 万物皆备于我 (孟子)2. 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3.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陆九渊)4. 心即理(陆九渊)5.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王阳明)6. 心包万物,心包万理 (王阳明)7. 万物皆在我吾心中 (王阳明)8.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康德)9.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10. 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11. 物质是观念的集合 (贝克莱)12. 物是感觉的复合 (马赫)13. 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尼采)14. 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是世界的本质 (叔本华)15. 一直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 (叔本华)16. 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 (波格丹诺夫)17. 世界我的观念,我的经验 (杜威)八 中西哲学史上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的典型观点列举1. 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对人大有用处,所以才给“真理”的美名。 (胡适)2有用的就是真理 (詹姆斯)3. 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社会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家政服务员执业能力水平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香道师面试问题解析大全
- 2025年计算机科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护理学专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汉语教师职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贸易法务专家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导盲犬训练师面试高频题
- 课件中任务卡模板制作步骤
- 课件中video的缩写形式
- 2025年小美容院美容安全考核题及答案
- 第四节道亨slw2d架空送电线路评断面处理及定位设计系统部分操作说明
- 测振仪使用方法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耒阳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测试题
- 12YJ4-1 常用门窗标准图集
- 表- 邻二氯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课件PPT超详细
-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 读书分享-《教育的情调》
- 《材料力学》说课-课件
- 物资采购付款报销单
- 政务云收费标准 云托管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