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 一份好的教案能帮助教师更好的教学!下面是出guo为大家的“四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欢迎参阅。内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关于小学教案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教学内容:学习江畔独步寻花、寒食、泊船瓜洲。 1、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三首古诗,并能背诵。 3、认识课后三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借写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本课教学1课时。 本课阅读要以感情朗读和欣赏为主。 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教学内容:江畔独步寻花。 一、吟诗颂春,导入新课 1.教师深情诵读春晓。 2.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万紫千红,鸟语花香,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今天,咱们将继续学习三首描写春天的诗篇。首先学习第一首江畔独步寻花。 二、依提纲交流汇报 1、读题释题,理解“畔”“独步”“寻”的意思 2、介绍诗人和相关的背景 3、指名读诗,注意纠正字音。 三、再读知意 交流 1.踊跃发言,小议学法。学习古诗,除了会读,还要用什么方法来学? 2.观察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3.回归文本,自由认真读诗,边读边思考:从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不明白? (学生自由读,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再进行交流。) 4.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交流。 5.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写了什么意思。 四、细读悟情 交流 1.指名朗读,读准节奏,感受节奏美。 2.配乐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3.默读,画出描写了那些景物,哪些描写繁花似锦,哪些描写蝶舞莺啼。 4.投影花景,说说观后的感觉5.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诗。(指名读,对比读,齐读。) 6.刚才是路边看花,现在让我们走进花丛中。你看到了什么?又听了什么?引导 读书。 7.这是一个怎样的“留连”?这是一个怎样的“自在”啊?有感情地朗读后两句。(指名读,评读,比赛读,齐读。) 9.配乐朗读全诗。 五、检测反馈 1.练习背诵。 2.展示背诵情况。 六、布置作业 搜集杜甫的诗歌,背诵其中的几首。 教学内容:寒食。 我们在三年级曾经学过一篇课文清明节的由来,那篇文章中提到过寒食节。寒食节是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时间是清明节前的一两天,是晋文公为怀念抱木焚死的贤臣介子推而定的。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按当时风俗,寒食节折柳枝插门,以表示纪念。 1、诗人及时代背景 2、指名读诗,注意纠正字音,指导识记“御”“暮”“侯”等字。 3、练习朗读,辐射全班。 4、展示朗读情况。 1.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之景。 2.回归文本,认真读诗,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3.交流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要重点引导理解“飞花”“御柳”“汉 宫”“五侯”和“传蜡烛”等术语和风俗。 4.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1.自由朗读,读准节奏。 2.展示交流,感受节奏美。 3.指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学生想象画面。 4.默读,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思考:哪些句子写春意? 5.朗读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这是一片怎样的春景?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字词?重点引导理解“无处”。通过品读交流,了解长安城以及皇宫的春意浓浓,热闹非凡。 6.感情朗读。 7.教师导语:寒食节那天全国禁火,夜幕降临后,天下一片漆黑。但在皇宫里却出现了 一个怎样奇特的景象呢?是谁可以享有如此特权?自由读诗,思考问题。 8.读诗。思考:从一个“传”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皇城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想? 9.交流读书所得,体会诗人的轻蔑和不满。 10.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评读,比赛读,齐读。 1.练习背诵。 2.展示背诵情况。 3、默写古诗。 六、布置作业 继续搜集寒食节的相关资料。默写古诗。 教学内容:泊船瓜洲。 讲述贾岛作诗“推敲”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1、读课题,理解题目。注意理解“泊”的意思 2、了解诗人和历史背景 3指名读诗,注意纠正字音,尤其是“间”“数”“还”的读音。 4练习朗读,辐射全班。 5展示朗读情况。 1.观察插图,说一说图中画了什么。 2.回归文本,自由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些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3.交流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生交流,并让学生用画画的方式,理清京口、瓜洲和钟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明白,诗人的家乡并不远。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间”“数”“绿”“还”等重点字词的意思。 5.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一)品读,体会情感。 1.男女学生指名读,引导读准节奏。 2.练习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 3.自由朗读第一、二句,抓住“一水间”和“只隔”体会。教师板书:靠家近很想还。 4.自由读诗,哪句诗最能体现诗人的感情?你从哪些字词体会到?(抓住“又”“何时”两词体会。)教师板书:离家久何时还? 5.指导朗读,读出迫切的思乡之情。 (二)赏析,体会妙处。 1.自由读诗,说说你认为诗中写得最准确、最精妙的一个字是什么。 2.引导学生学习“学习链接”,了解王安石修改的故事。 3.小议:王安石此前先后改了“到”“过”“入”“满”等字,请同学们思考: 为什么王安石不用别的字,而最终选择了“绿”字?相比之下,“绿”字究竟有什么妙处呢? (“绿”写出了春风吹拂下大地的巨大变化,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充满了春的气息。) 4.指导读好“绿”字,读出惊讶,读出喜悦。 5.“绿”如画龙点睛,妙笔生花。一个字竟有如此威力,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6.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练习背诵。 2.展示背诵情况。 江畔独步寻花抓住繁花、戏蝶和娇莺这种最具春天特点的景物,动静结合,有声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门历史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处安装、维护、拆除高处作业(复审)模拟考试题库试卷及答案
- 药品调剂与管理办法
- 绿化施工及管理办法
- 装饰装修咨询管理办法
- 行政中心前台管理办法
- 业务外协加工管理办法
- 上海旅游安全管理办法
- 中国农药登记管理办法
- it人才队伍管理办法
- AI技术在电力系统发展中的应用与前景
- 余热锅炉施工方案
- 动态关节松动术课件
- Unit 1 You and Me Section A 1a~2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统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3500字注音版)(2022版课标)
- 九一八事变主题班会课件模板
- 学校和教练协议书
- 2.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早稻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 2014版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 JT-T-1178.2-2019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2部分:牵引车辆与挂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