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安全问题.docx_第1页
亚洲安全问题.docx_第2页
亚洲安全问题.docx_第3页
亚洲安全问题.docx_第4页
亚洲安全问题.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号:3132403 姓名:葛祯亚洲的安全问题关键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亚洲新安全观 可持续摘要:亚洲安全形势总体上还处于稳定状态,但也发生了急剧变动,呈现出如下特点: 热点问题仍然突出。例如,在东北亚次区域,朝鲜半岛问题长期以来是热点问题,日本与俄罗斯、韩国以及中国在海洋领土问题上纠纷不断,中韩与日本之间的历史问题、慰安妇问题也频繁见诸报章。在东南亚,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南海声索国的争端尤为突出,因中海油“981”钻井平台开发西沙群岛海域资源引发的纠纷已经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在南亚,印度与巴基斯坦长期以来围绕恐怖主义、领土等问题的纷争也一直存在,而阿富汗问题则随着美国2014年撤军显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在中亚地区,相对突出的仍然是“三股势力”,特别是极端宗教势力制造恐怖袭击给人民群众心理、财产和人身安全造成极大损害和威胁。在西亚地区,伊朗核问题、叙利亚危机以及伊拉克重现战火,影响到国际能源市场和武器防扩散机制,也都是国际社会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亚洲人口占世界六成,经济总量占世界1/3,发展速度领先全球。近年来,世界上工业增长率最高的10个经济体,亚太占8个:中国、新加坡、中国台湾、菲律宾、老挝、韩国、日本和泰国。亚太有雄厚的投资潜力,10大黄金外汇储备体,亚洲占6席:中、日、韩、印,加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中印等新兴经济体蓬勃发展,引领亚洲经济欣欣向荣。安全是经济发展的保证,经济发展又为安全提供了扎实的基础。然而,亚洲也是世界上地缘政治形势最不稳定、安全问题最尖锐的地区。文化、宗教信仰与意识形态差异极大,地缘政治关系错综复杂,冷战时期延续下来的问题继续发酵,领土争端等历史遗留问题重新激化,非传统安全因素突出,恐怖主义、极端势力与分裂主义势力猖獗,毒品走私、非法军火交易盛行。亚洲安全形势总体上还处于稳定状态,但也发生了急剧变动,呈现出如下特点: 热点问题仍然突出。例如,在东北亚次区域,朝鲜半岛问题长期以来是热点问题,日本与俄罗斯、韩国以及中国在海洋领土问题上纠纷不断,中韩与日本之间的历史问题、慰安妇问题也频繁见诸报章。在东南亚,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南海声索国的争端尤为突出,因中海油“981”钻井平台开发西沙群岛海域资源引发的纠纷已经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在南亚,印度与巴基斯坦长期以来围绕恐怖主义、领土等问题的纷争也一直存在,而阿富汗问题则随着美国2014年撤军显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在中亚地区,相对突出的仍然是“三股势力”,特别是极端宗教势力制造恐怖袭击给人民群众心理、财产和人身安全造成极大损害和威胁。在西亚地区,伊朗核问题、叙利亚危机以及伊拉克重现战火,影响到国际能源市场和武器防扩散机制,也都是国际社会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冷战时期,世界上共发生180余起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其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都发生在亚洲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以战争、两伊战争和两次印巴战争。冷战后,亚洲是局部战争和军事行动频发区。20世纪90年代,全球发生战争的国家和地区43个,亚洲占22个;此后世界发生11场较大规模的战争和军事行动,亚洲占6场,如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巴以冲突、朝韩冲突、印巴冲突几对最为旷日持久的国家间武装冲突都在亚洲;伊拉克各派武装对抗、叙利亚内战、缅甸反政府武装同中央政权的冲突、印度国内武装冲突几处最严重的内乱也都在亚洲。亚洲有核大国、实际和潜在拥核国共8个,在各大洲又是名列榜首。西亚、中亚、东南亚受恐怖主义威胁的国家数量之多,恐怖袭击指数之高,伤亡人数之多,发展势头之猛,还是居于各大洲前列。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在海外投入的军事力量最多、布设军事基地最多、签订“集体防务条约”最多的地区,依然是亚洲。美国在亚洲投入的军费和兵力已经超过欧洲地区;美国与外国签订的7个防务条约,4个在亚洲;五大海外军事基地,亚洲占3个,分别在日本、韩国和关岛。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直接介入和幕后操纵,是亚洲地区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此起彼伏的主因之一。亚洲地区发生的战争除海湾战争为联合国授权外,无不由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主导和发动。 经过中国和地区国家多年努力,亚洲出现了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东盟地区合作论坛等安全合作机制。中国最近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路一带”倡议,为亚洲安全提供了增强经济基础的机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亚洲安全观的理念基础 整整60年前,1954年6月,中国总理周恩来和印度总理尼赫鲁在联合声明中写下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月,周总理和吴努总理在中国和缅甸联合声明中重申了这五项原则。印度遂以“潘查希拉”(五项原则Panchsheel的印地语译音)命名首都新德里市中心的一条大街。这也许是世界上惟一以外交概念命名的道路了,但肯定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由非西方国家倡导的外交原则,是新兴国家争夺国际话语权的第一声最强音。 经过数十年国际政治风云的检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多数发展中国家把“五项原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作为本国基本外交理念。这也从一个角度证明,“五项原则”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道义影响力,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争端,包括解决亚洲新兴国家之间争端的指导原则。亚洲国家现在不仅要应对相对实力下降却依然自我感觉良好的“一超”,而且要管控好地区内自视甚高的“多强”和既自卑又自傲的“小强”。 1955年4月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和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和平相处十项原则,实际上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传承和发展。然而,“五项原则”与“十项原则”虽好,毕竟是一个甲子前提出的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地作出调整与充实,除了满足被动的安全需求外,还要扩大内涵,适应各国主动的发展需求。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间联系越来越紧密,仅做到和平共处或和平相处是远远不够的,还须谋求共同发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四届亚信峰会上提出的亚洲新安全观,极大地发展和充实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提出亚洲新安全观 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指出,应该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把亚洲多样性和各国的差异性转化为促进地区安全合作的活力和动力,恪守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并照顾各方合理安全关切,强化针对第三方的军事同盟不利于维护地区共同安全; 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亚洲安全问题极为复杂,既有热点敏感问题,又有民族宗教矛盾,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安全、网络安全、能源资源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带来的挑战明显上升,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安全问题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进一步拓展。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亚洲国家在加强自身合作的同时,要坚定致力于同其他地区国家、其他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合作,欢迎各方为亚洲安全和合作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努力实现双赢、多赢、共赢。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要建造经得起风雨考验的亚洲安全大厦,就应该聚焦发展主题,积极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不断夯实安全的根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