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平中许天元做怎样的园丁.doc_第1页
省平中许天元做怎样的园丁.doc_第2页
省平中许天元做怎样的园丁.doc_第3页
省平中许天元做怎样的园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通市第七届教师专业成长优秀论文评比 许天元 德育做怎样的园丁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许天元人们常说: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教育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因为有这样的说法,所以教师常常被称为辛勤的园丁。因为是园丁,所以我们辛勤浇灌、精心培育,同时又定然会对枝条修修剪剪。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如何修剪是门艺术,并不是靠辛勤和努力就能达到效果的,甚至对有的老师来说,你越是努力修剪,对学生造成的伤害越大。还清晰的记得那一年的课前,一位学生递给我一张纸条,内容是这样的:他们班班主任给她下了条禁令,禁止她和另一位女生一起上学,一起吃饭,一起放学。原因是你们俩在一起就疯疯癫癫的,会影响学习。然而她们依然在一起,所以班主任找来了另一位女生说:你来学校是学习的还是交朋友的?你要是不知道,我就问问你的家长!于是,她们被迫分开了,但都感到非常痛苦。 看完纸条后,我不禁心头一惊,这是孩子需要的教育么?学生如同花木,教师如同园丁,这位班主任的自以为是的“修剪”,是否关乎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否考虑了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是否能够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我想都是值得思考的。花草树木,尚有灵性,依天性自然生长出来的枝叶,遭受武断的“修剪”,必然会疼。更何况有肉有灵的生命。中学阶段的学生许多是寄宿生,离开了父母,离开了生活多年的熟悉的环境,离开了曾经一起打闹玩笑的伙伴,他们会产生孤独感、寂寞感,会有结交朋友的强烈愿望,会有寻找倾诉对象和情感寄托的需要,这些都是学生正常的心理需求,符合中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教师武断的禁令就如同园丁手里高高举起的大剪刀,随意的修剪,带来的仅仅是“整齐”而无其他;事实上,没有一种成功的教育可以建立在武断和抵触的基础上,任何依靠禁止和惩罚的教育都是需要谨慎对待的。正确的教育只能发生在信任的目光里,建立在和谐、平等的对话中,建立在宽容和理解的期待中,在讲规矩的同时,更应考虑呵护学生的天性。这就需要教师不但有正确的教育观,而且富有教育智慧。还清晰的记得那一年学期即将结束,关于特困生补助的事情是要办理的,所以学校先利用广播会就申报条件作了详细的阐述,然后由班主任到各班级具体落实。我拿着申报文件和情况登记表来到班级,因为是新接手一个班,所以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还是不太了解,当我请需要补助的学生举手时,竟然没有一个人举手。于是我进一步充分的讲解政策条件,尤其是优惠条件,生怕学生因为不了解政策而错过了大好机会,然而可惜的是依然没有学生申报。就在我为难的时候,终于有学生说了:“赵斯春家里挺困难的,他妈妈患病刚去世,爸爸已经50多岁在打小工,他还有个姐姐。”这时,大家齐刷刷的眼光全部盯向赵斯春同学。再看小赵同学头垂得很低,脸涨得通红,一动不动。我喊道:“赵斯春,你把这张表填一下,回去让父母到村委会盖个章,明天带到学校来。”然而小赵同学并没有任何的反应,保持着原来的姿势默默的坐着,只是似乎头垂得更低了,脸涨得更红了。 就在那一刻,我的心猛然间被刺痛了,是一种揪心的痛,我为自己的无知和肤浅而懊悔不已,我似乎做了一件好事,实际上却伤害了一颗稚嫩而敏感心。学生如同花木,教师如同园丁,作为班主任的我自以为是的“施肥浇灌”,给孩子带来了多大的心理压力,负载如此的重压的孩子又如何健康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她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如同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家庭的贫困原本不是孩子的错,因为出生是无法选择的,作为教师应该懂得每个学生都应当平等享有尊重、欢乐、理解的权利。很多时候学生需要的不只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精神上的支持。他们需要的是呵护,而不是施舍。清晰的记得这一年阳光明媚,温暖花香的午后,学生张敏找到了我,我们来到了阅览室的走廊,面对面的坐下,晒着暖暖的太阳,在轻松而相对私密的环境中,我们交流着对爱情的理解,没有阴云密布,没有狂风暴雨,没有奚落,没有责骂,也没有父母一旁的尴尬,就这样慢慢解决困扰张敏好久的早恋问题。还是这一年,班上有为叫凌国锋的同学,天资聪慧,见多识广,极富灵性,常常在课堂上问出一些极为深刻而尖锐的问题,面对面的“穷追猛打”,我常常也“败下阵来”:你的问题我现在回答不了,我去查阅资料和其他老师讨论后,下次来回答你的问题。最后,我还忘不了对他的勤学好问,有胆有识好好的作一番表扬。学生如同树木,教师如同园丁,在好的园丁的眼里,花木都是有灵性的,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兴趣爱好,所以,人和花木之间可以作心灵上的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人与人的关系,当然更需要民主、平等的关系,需要互相之间打开心扉,作情感上的交流,思想上的碰撞。教师要鼓励学生有敢于质疑的精神,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教师应当放下身段,对学生的提问要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让学生在破除对教师的迷信和盲从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立思维的能力。教师的话不是金口玉言,不是金科玉律;学生不是弱者,不必三缄其口。师生间应当平等的对话,这不是教师的恩赐,而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只有充满热情的爱学生,真正的尊重和赏识学生,才能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让彼此的心灵互相撞击。也只有这样,才会培养出师生间融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