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期末复习题.doc_第1页
幼儿心理学期末复习题.doc_第2页
幼儿心理学期末复习题.doc_第3页
幼儿心理学期末复习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心理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叫感觉。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叫知觉。3、巴宾斯基反射:用指尖在新生儿的脚底外侧从后往前轻划一下,就能看到他的大脚趾向上,其余四趾向下呈扇形张开,成为巴宾斯基反射。4、感觉剥夺: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即外界的声音刺激、光刺激、触觉刺激都被排除。几天后,有机体导致心理异常。5、感觉轰炸:指的是向儿童提供过多、过强、过杂、过长时间的感觉刺激,造成儿童感觉疲劳和抑制的不良情形。6、记忆:记忆是一个人对自身经验的信息保存、加工和提取的心理过程。7、自传体记忆:是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8、记忆恢复现象:是指在识记后的某段时间,对材料的回忆量比刚学时的回忆量有所提高的现象。是幼儿的一条特殊的遗忘曲线。9、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10、表征:儿童开始在头脑中运用表象预设动作的进程和结果,这就是表征。11、推理:根据已有信息引出新信息的加工过程。12、情绪情感的丰富化:表现为幼儿的情绪和情感与各种心理过程都发生紧密联系,也就是说心理体验全面生效。13、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14、理智感:是人对认知活动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之一。15、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二、选择题1、在婴儿肤觉的发展过程中,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新生儿的触觉很快就分化的很精细;B新生儿怕热不怕冷;C新生儿的痛觉发展迅速D儿童的嘴和手是儿童认识世界两个重要的器官。2、婴儿在( )时开始能分辨彩色与非彩色的区别。A 出生3周后 B 2个月 C 34个月 D 6个月3、新生儿对( )处的物体或图像看的最清楚。A 10厘米 B 20厘米 C 30厘米 D 40厘米4、“注视箱”的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婴儿更喜欢圆形 B 更偏好正常的人脸 C 更偏好运动的物体 D 能识别不完整的对象5、通过“视觉悬崖”的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婴儿的深度知觉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就已发挥作用了;B 婴儿的深度知觉能力与早期的运动经验有关;C 婴儿的深度知觉能力与婴儿的爬行经验有关;D婴儿的对上下的位置可以进行感知。6、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视听协调(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或哭泣;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就会一跳一跳表现出高兴的样子。7、下列哪些活动反映了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 D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C给娃娃穿衣、喂奶;D儿童能算出2+3=5.8、让一个4岁半的幼儿看“人、牛、船、猪”的图片,要求拿出一张不同的图片,他拿出了“船”,是因为( C )A他认为“牛、人、猪”经常在一起出现,而船没有;B他认为船是没有生命的,而另外的都是有生命的;C他认为牛、人、猪都是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D以上理由都不正确。9、下列哪些活动不属于儿童的高级情感( B )A道德感B归属感C美感D理智感10、下列不属于幼儿情绪调控手段的是( )A建构性策略B组织性策略C破坏策略D 回避策略11、下列现象中,哪些不属于情绪情感的丰富化的表现?( )A刺耳的声音或身体突然失持,引起痛苦和恐惧;B没有被火灼伤过的婴儿,对火不产生害怕情绪;C婴儿看到别的孩子哭或笑,也会跟着哭或笑;D受到别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12、1个5岁的孩子想玩小朋友的玩具,他友好地和小朋友商量,教师表扬他懂礼貌,他就会非常的高兴。这个属于( )的发展。A道德感 B理智感C美感D上述三种都不是13、根据“做游戏是很开心的事”和“我今天做过游戏了”,可以得出结论:“我今天很开心。”用的是( )推理。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上述三种都不是14、你到幼儿园去了解小朋友参加课外才艺学习的情况,凡问到一个幼儿就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是的,我学钢琴”、“我学画画”于是你得出结论:这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全都在课外学习才艺。用到的是( )推理。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上述三种都不是15、( )的婴儿开始怕生。A刚出生B 4个月左右C 6、7个月D 8-10个月三、填空题1、人的大脑皮层可以划分为四个机能分工的叶。其中, 跟视觉有关, 与听觉有关, 与躯体感觉有关, 与心理活动有关。2、感觉器官的发展都遵循着这样的顺序: 。3、视知觉有五个功能: 、 、 、 、 。4、方位知觉是对 、 和 的感知。5、在婴儿早期的记忆会在今后的生活中消失,这一奇怪的现象叫做 。6、无意识记是没有自觉的 、不需要特定的 、不需特殊的 的识记。7、引起幼儿无意识记的外部因素是指材料必须 、 、 ;内部因素是与幼儿的 、 、 、 和 有关。8、幼儿的 是影响无意识记的关键因素。9、幼儿教师在各种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各种 ,提高幼儿无意识记的 。10、幼儿的记忆策略通常表现为 、 、 、 、 。11、人的思维具有 、 、 的特点。12、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遵循从 的发展路线逐步成熟。13、 的出现,标志着儿童直觉行动思维的发生。14、幼儿是根据 和 进行分类形成概念的。15、概念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其中, 是核心层,围绕着 还有 和 。16、幼儿计数收到五个原则的支配,它们分别是 、 、 、 、 。17、按逻辑学的分类,推理分为 、 和 。18、人类的表情主要有 、 和 。19、 的新生儿,开始出现清醒时间的有发笑,学界认为这时的微笑已经是“真正的微笑”了。 的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20、儿童表情社会化的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四、判断题:1、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主观能动的反映。( )2、肤觉具有性别差异,通常男孩比女孩敏感。( )3、嘴是新生儿和婴儿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嘴的吸吮也是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动力。( )4、抓握是婴儿最初的有方向的运动,但无法成为今后变成有目的的劳动的出发点。( )5、“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说的是嗅觉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6、新生儿的味觉十分敏感,尤其是对甜味十分偏好,4个月的婴儿开始偏爱咸味。( )7、儿童的听力一般要到1419岁时才达到最好水平。( )8、儿童的听力发展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出生后,要高度重视保护儿童的听力,但胚胎期不需要。( )9、出生3周后,视觉集中现象尤为明显,特别是对鲜亮的物体和人脸具有特殊的偏好。( )10、幼儿的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发展除了与年龄、活动的性质有关外,也与幼儿的个性有关。( )11、幼儿运用机械识记较多,所以,机械识记的效果最好。( )12、幼儿已经具有较强的再认能力,而且再认的能力比回忆的能力强。( )13、幼儿园小班幼儿的记忆恢复现象比大班幼儿明显。( )14、幼儿经常使用的最简单的记忆策略是复述策略。( )15、在幼儿的记忆活动中,复述是一个最常用也最有效的策略。( )16、组织性策略是提高幼儿记忆效果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17、具体形象思维是借助动作所进行的思维。( )18、幼儿在做角色游戏时,运用的是直觉行动思维。( )19、“西格勒的天平任务”实验研究,有力地证明了编码水平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20、儿童经常的、反复的受到特定环境刺激的影响,反复体验同一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就会逐渐稳固下来,形成稳定的情绪特征。( )21、陌生人焦虑是指婴幼儿对陌生人的警觉反应,8-10个月最为严重。( )22、婴儿看到别的孩子哭或笑,也会跟着哭或笑,这就是所谓的“情感共鸣”,心理学称为移情。( )23、幼儿园是幼儿获得情绪掩蔽能力的第一渠道。( )五、简答题1、简述幼儿的记忆策略。答:(1)视觉复述策略;(2)特征定位策略;(3)复述策略;(4)组织性策略;(5)提取策略;2、简述在幼儿触觉发展中,嘴和手的作用。答:嘴是新生儿和婴儿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嘴的吸吮也是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动力;手也是婴儿接触物体,探索外界的重要工具,其中,抓握动作具有最特殊的意义。3、简述婴儿啼哭的几种模式。答:(1)饥饿的啼哭;(2)发怒的啼哭;(3)疼痛性的啼哭;(4)恐惧和惊吓的啼哭;(5)吸引别人注意的啼哭。4、简述幼儿情绪和情感的丰富化发展过程中的几种水平。答:(1)与感知觉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2)与记忆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3)与想象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4)与思维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5)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5、简述婴幼儿情绪发展的几种趋势。答:(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3)情绪和情感从外显到内隐。六、问答题1、请运用你所学的幼儿心理学的理论,分析孩子为什么喜欢听重复的故事。答:婴幼儿在生命最初几个月就具有了表征能力,幼儿对事件的表征有一个发展过程,重复做一件事情,反复听一个故事,是孩子不断深化学习的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心智成长过程。重复听同一个故事,孩子就能在重新启动的故事形象中感受到愉快,增加听故事的兴趣,并检验自己 记忆和实现自己的期望。此外,孩子还能在听同一个故事时,反复学习故事中的语言。2、请结合你所学的幼儿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影响幼儿情绪调控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幼儿情绪调控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1)父母的影响。父母对儿童情绪的反应如果是积极、敏感和热情的,孩子的情绪也能调节良好,也比较敏感;如果父母的反应的态度过于苛刻、压抑,那么儿童对自己的情绪反应就不是加以调节,而是过多的掩蔽、躲藏。(2)同伴的影响。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儿童通过协商、争执、妥协、服从等活动,逐步学会通过适当的策略调节自己的情绪。(3)教师的影响。幼儿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消除消极情绪,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和情感,还要帮助幼儿学会认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总之,家长和幼儿教师都要学会接纳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帮助他们以维护情绪和情感的健康发展。七、案例分析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