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试92分的复习和考试历程、心得.doc_第1页
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试92分的复习和考试历程、心得.doc_第2页
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试92分的复习和考试历程、心得.doc_第3页
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试92分的复习和考试历程、心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综合92分的复习和考试历程、心得两个月的煎熬终于结束了,这是我5月28日参加完同等学力经济综合考试后在内心发出的感叹。在漫长的等待中,终于在8月1日得知了自己的成绩:92分!等待分数出来时我心跳加速,在我得知自己成绩的一刹那,高兴得想跳起来,因为在单位,只能压抑自己的兴奋。我想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自己的艰苦终于还是换来了一份令我满意的成绩。回想起这段复习的经历不禁感慨颇多,也有一些心得和体会,为了感谢yuloo上各位先辈的无私帮助,也为了让自己经历过的艰苦历程留下一些痕迹,我想我也有必要把自己的一些复习心得和体会拿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对后来者能有所帮助。首先讲讲我的大概情况,我是2005年开始上课的,本科学的是理工科,因为我是在银行工作的,所以就报了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一来可以补充一些业务知识,二来也可以争取拿个硕士学位,而两门全国考试是必须跨过的第一道坎。我报名时一起报了两门,希望能一次全部通过,后来复习到一半时,发现经济综合的内容实在太多,而我以前又没有经济学基础,如果两门都复习担心反而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果断决定放弃英语,专心复习经济。接下来我就讲讲我的复习经历。我是从3月底开始复习的,所以时间大概是2个月,我建议大家的复习时间也应该差不多2个月,时间过长前面复习的东西容易忘记,时间过短则担心不够用。我的复习材料包括大纲、红宝书、绿宝书,还有yuloo上下载的一些资料(主要是大纲课后习题 附件1,因为有部分大纲的答案在红宝书中没有)等,绿宝书只是根据网上说的一些重点题(附件2)看了一下,并没有看太多。此外,我还参加了学校的一个培训,坦白说培训的效果有一些,但是效果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大,因此是否要参加培训需要视人和视培训班质量而定。从各位战友的留言中,似乎人大培训录音中的老师能把内容理得比较清楚,如果是这样那还是值得一上的,否则不上也罢。刚开始我还是经济和英语一起复习,但是复习到一半时,我就放弃了英语,专心复习经济。我当时制定了一个复习计划,一共有四轮:(1)第一轮从3月底至五一,我把红宝书看完并作简单的记忆,这是一个蛮艰苦的过程,有5门(西经如果分微观和宏观就是6门)课程要看,而且当时我们有2门课还没有上过,因为那段时间我负责的一个项目正处在紧张的开发阶段,所以工作也很忙,上班时间是根本不可能看书的,而周末还要上课和参加培训,所以我看书时间主要是白天的6:308:00,晚上21:3023:30。那段时间真的是艰苦,每天早上6点多起来看书,然后匆匆忙忙洗刷吃点早饭就去上班,忙完了一天回到家差不多已经是7、8点了,吃饭洗澡,差不多就9点了,看会电视就得又开始看书了。(2)第二轮就是五一期间。为了专心备考,我让女朋友一个人回老家去了(真觉得有点对不住她,也感谢她一直来的支持!)。这一轮我主要是看大纲,并在看完大纲内容后看大纲的题目,在红宝书上有的题目则直接在红宝书上画个记号,否则就到大纲课后习题 附件1上找。因为1天要看12个小时的书很枯燥,所以如果我按时完成一门课程的复习要求,我就奖励自己看一部电影,呵呵。(3)第三轮就是五一假期后至考试前一周。这一轮我根据自己的理解简单列了每门课程的大纲,做了一些理论的整理和类比、关联等,主要是为了便于记忆(事后证明很有效,最后一道汇率发展史的题目就在我列的理论脉络整理中),并关注一些网上的重点题,其实这个过程也对红宝书、大纲习题等做了有一次的记忆。(4)最后一轮就是考前一周。我请了2天假,加上周六总共是3天全天的复习时间。这段时间主要是加强记忆,把大纲习题和红宝书再浏览一遍,有记忆的就跳过,否则就再背,同时看我自己列的大纲等,还把网上的重点题再作重点记忆。在去考场的路上,在教室外等待开考时,我也一直都在看书,因为这次考试对我而言是第一次正式的经济学考试,我希望能取得好成绩以便为将来更多的考试培养信心(后面除了选修课程的考试外,我还要参加学校的5门跨专业课程考试,6门研究生院题库考试,3篇论文(1核心刊物),然后才是论文答辩,天阿,路漫漫阿!)。步入考场,我还是蛮有信心的,毕竟花费了这么多精力,而且自己在大考中也一直表现不错(高考中也是发挥得很出色),所以并不太紧张。但是拿到试卷后(2006年考题 附件3),我就有点紧张了,因为名词考了社经(7年来第一次),国经的名词和简答都不是大纲习题(前几年国经的考题都是大纲习题),社经没了大题(也是7年来第一次)等变化,还好其他题目都比较眼熟,我当时并没有急着答题,而是花几分钟时间看了一下题目,然后在试卷上把答题要点列出来,这总共花了大概10分钟,但是我觉得还是有意义的,第一我答题时可以根据此要点来写,做到心中不乱;第二答题思路会比较清晰;第三卷面会比较好看;第四如果突然间记起什么要点来可以马上在上面进行补充。因为有两道名词不会,所以我就先留了空白,把会做的题目全作了,我奋笔疾书,几乎每道题目的答题空间都被我写满了,我不放过我知道的每一点知识,中间只为了喝水和手太酸而休息了3、4次,很快又继续写。当我答完最后一道论述题时,又回过头来根据自己的理解答了那两道名词。完成全部题目时,我发现我的大拇指竟然起了水泡,艾,太久没有一下子写这么多字了。当时离考试结束还有45分钟,但是当时已经不剩几位考友了,有好几个考友1个小时后就交卷了,1个半小时后交卷的人就更多了。当我检查了一遍后,时间还剩20分钟,就剩下我一个人了。我不想提前交卷,于是又检查了一遍,并对一些题目做了一些补充,总之,给阅卷老师足够的给分点,呵呵,事后证明也是非常有用的。所以兄弟姐妹们,无论会不会的题目都要答出来,这样老师如果想给分就不会没法给了。交卷前,我对自己的答题做了一个估分: 70多分(估的比较严)。下面再针对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部分问题在前文已有列出),供参考:1、 对综合经济考试的认识。个人感觉需要复习的内容很多(6门课程),考试题目的偶然性还是比较大,这2年题型一直在变化,所以复习一定要全面,不要抱侥幸心理。另外评卷不算非常严格(至少今年是这样),我严格估分时自己可能只有70多分,结果有92分。2、 复习材料的选择。我看到论坛上经常有红保派和绿保派在争论哪本书才是最好的复习材料,我个人觉得大纲才是根本。从2004年到今年的考试我们可以看出大纲习题的占比都在80以上(04年100、05年84、06年88),所以还是以大纲习题为主,其他为辅。这两本书中红宝书的题目和大纲比较接近,而绿宝书的题目太多,只能作为参阅书本。所以大家不妨买本红宝书,根据大纲习题来背,绿宝书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买来参考(有些题目绿宝书讲的比较清楚,容易理解一点),然后从yuloo上下载一些免费的复习材料。3、 复习时间。最好能提前2个月左右开始复习,分几轮进行,毕竟内容很多,时间上若没有保证很难复习得完。4、 复习技巧。在复习材料上把题目的要点重点用红色标注划线,在第二第三轮复习时可以重点看这些划线的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来列出各门课程的大纲要点、做一些归纳整理,这样便于记忆。5、 其他建议。历年的考题(附件4)可以拿出来看看,熟悉一下题型和大概的难度,而且最近两年总是出以前考过的题目,所以考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