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江南春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江南春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江南春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江南春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南春教学设计及反思江南春唐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译诗: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 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都有酒旗迎风飘动。 南朝统治者笃信佛教足足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庙, 如今有多少楼台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啊。一、教材分析:江南春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亡,寄托了讽喻之意。在此诗中,景情相连,且回还往复,由景生情,再借情观景,其中韵味自然悠长。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2、学会诗中生字,小组合作,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三、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2、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四、教学难点: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慨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把讽喻之意。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春景。五、教学过程:(一)举行诗歌朗诵赛,引入新课,理解诗题,感受美。1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频,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江南之春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呢?(生发挥想像,自由表达)过渡: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杜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板书课题:江南春 杜牧(设计意图:运用课件中淡雅的江南春景,把学生带入了如画的江南,在不知不觉中为下面的教学做了一个铺垫,也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诗境。)(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1介绍作者:同学们,中国文学史上最传奇的一个朝代,可算是唐朝了。那么,在唐朝有一位特殊的诗人,他生于晚唐,号称“七绝圣手”,对,就是杜牧。他,是唐朝文学史上的最后一抹彩霞。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他的诗风格明快豪爽,特别是抒情写景的绝句,意境清新,尤为后人传诵。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3借助工具书或根据需要小组内探究学习。4检查学习效果(1)指名朗读,强调:字正腔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平仄之分,韵律之美。古诗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集体正音。(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指导读好诗的韵律。(三)反复诵读,体会诗意1.前两行晴景、写今(1)(古诗穿越千年,还那么有魅力,是因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复吟诵1、2句,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把诗中描写描写景物的词画出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这两句诗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让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千里”,写出了范围之广,“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莺啼”想象一下,你听到了什么?(黄莺在鸣叫,也许在唱歌,在哪里,怎样地唱歌?),指导完整地说,我听到了黄莺在_里_地唱歌。会唱什么歌?(如:春天在哪里) 谁来模仿一下黄莺的鸣叫,(一个一个地鸣/集体鸣)根据声音说诗句或词语。(师评:这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这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这是“上有黄鹂深树鸣)我走到哪都能听到清脆婉转的莺啼,给我带来了美好的听觉享受,这就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画面?“千里绿映红”呢?(到处是绿树簇拥着红花)指导看图,小结(鲜艳的红与明亮的新绿互相映衬,色彩明丽,给我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 “水村山郭”回忆一下你从电视上看到的江南,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脑海中的“水村山郭”是怎样的画面?也可以用诗句来表达你看到的画面。(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过渡:美好环境中,人们的生活一定也很美吧?从哪儿看出来呢?)“酒旗风”结合书上插图说说:酒旗迎风招展,表示这儿是酒店。迎风招展的酒旗仿佛在告诉我们这儿怎样?(这儿谈笑风生,这儿美酒飘香,这儿人来人往)(3)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放入诗中,用你的声音告诉大家!指名读1、2句。(4)读1、2句。看插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引导说诗意,指名说、齐说。 (广袤的江南大地上,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花红柳绿,到处是依山傍水的山村和城郭!到处是酒旗招展、招揽着南来北往的客人)(5)看到这巨幅江南春画卷展现在你的眼前,想送给他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好吗? (春深似海、世外桃源、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春光无限、春色无边、莺歌燕舞、诗情画意、春光明媚)(6)你体会到诗人的什么心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过渡:是呀,这样一位有政治才华的爱国诗人,却生不逢时,生活在一个迷信佛教寺宇的晚唐,社会沉闷压抑,有识之士受到排挤。杜牧熟读史书,看透时局而又无法力挽狂澜。他的内心受着怎样的煎熬呀,当一切美景笼罩在迷蒙的烟雨中时,诗人远眺掩在苍茫烟雨中的楼台踪影,感慨万千。(设计意图:将诗意、想象、语言进行有机联系。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避免了就词释句、就句诠文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的出现。)2.后两行雨景、怀古(1)过渡:诗人边走边看,游兴十足。这个时候,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他慢慢走上一个山冈,极目远眺,所有景物仿佛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青纱之中。这时,诗人看到什么了?反复吟诵3、4句。你又看到了哪些景物?(寺 楼台 烟雨)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两句的意思。 (放眼望去南朝留下的四百八十寺,又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3)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内容描写上有什么不同?(前2句写的是眼前春景,后两句就与古代历史联系起来了,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说明怀古。)(4)诗人为什么要怀古呢?(5)补充介绍背景知识:作者生活的晚唐,统治者当时也太迷信佛教寺宇奢丽。南朝统治者因迷信佛教,广建五百余座佛寺,企求神灵保佑江山稳固。结果这些林立的寺庙不仅没有改变他们必然灭亡的命运,还加速了统治者的灭亡。这真是对南朝统治者的极大讽刺,三百多年过去了,作者重提此事,仅仅是讽刺南朝统治者吗?不是,是警告当朝的统治者不要再重蹈覆辙,否则必将加速灭亡。这种写法叫借古讽今。(设计意图:“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古代诗人写作的一大手法。诗人借古讽今,教学时介绍背景知识可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及作者的感情。)(6)烟雨中的楼台,仿佛在说:南朝统治者呀,_;当朝统治者_。(7)“烟雨”想象一下,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想象到春雨的样子,古诗句也行? (小雨润如酥,润物细无声等)。(8)师小结“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严,楼台隐现。霏霏细雨,淡淡轻姻,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既写雨,也是写愁,那种愁呀,无边无际,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笼罩着千里江南、笼罩在作者的心头。前两句景色有多美,后两句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就有多浓。这首诗有动静、色彩、山水、城郭的映衬,“千里”是空间上的拓展,“南朝”是时间上的追溯,前两句写今、后两句怀古,借古讽今。(9)让我们再次走进诗中,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多媒体出示音乐朗诵视频)齐诵全诗。(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气势恢宏的江南春画卷,给人立体的艺术享受。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根据这首诗,结合插图,发挥想像写一段话。1、小组交流探讨。2、汇报交流成果。(设计意图:根据画面写话,加强了对诗句的理解。)(五)拓展延伸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春天吧!齐读古诗:春日早春宋 朱熹唐 韩愈胜日寻芳泗水滨,天街小雨润如酥,无边光景一时新。草色遥看近却无。等闲识得东风面,最是一年春好处,万紫千红总是春。绝胜烟柳满皇都。(设计意图:诗是美好的创造,学生在教室里读,肯定不如到生活中读,不如到春天中读。而春天的诗可以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