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陈有禄版.doc_第1页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陈有禄版.doc_第2页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陈有禄版.doc_第3页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陈有禄版.doc_第4页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陈有禄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二、CDABD BACDB ABA(4.61%)DB CDDBA三、2. 对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有影响。首先,社会保险税只是收入二次分配的一种方式,因此对GDP没有影响。根据计算公式,NDP和NI同样不受影响。只有计算个人收入时需要扣减社会保险税,因此个人收入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随之减少。3. 两国GDP总和将增加。因为计算GDP时,净出口为出口减进口的净差项,但两国合并后,成为了地区之间的贸易,无论进口还是出口都成为最终产品支出的一部分,全部计入GDP,因此GDP总和增加。5. 此时房租算入GDP。在目前的GDP核算中,以等效租金的方式计入GDP。(eg. 你购买房屋和出租房屋都计入房地产业的增加值,但不是将购买的50万元全部计入GDP,而只是房屋交易过程中支付的中介服务费中的一部分计入GDP,如,交易的税金、支付的劳务费等,而房屋本身的价值(50万元)应计入建筑业增加值,但也不是全部50万元,应扣除建造房屋所投入的原材料、广告费等中间投入。至于居民的自有住房,不管是否出租,在我国都计算增加值,计算的方法,有出租的按租金中扣除必要的投入(水电、维修等费用)计算。无出租的,要计算虚拟增加值,计算的方法是按房屋造价成本(如50万元)的虚拟折旧率(如4%,即假设该房屋使用寿命为20年)提取,及每年的增加值=50*4%=2万元。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宏观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3461&page=1&fromuid=523175)6. 这个说法错误。净投资总投资重置投资。总投资为当年新增的设备或厂房等资本品,重置投资为当年消耗的资本品,若当年新增量不足以弥补当年消耗量,则净投资为负数。四、1.(1)(5000-3000)+(500-200)+(6000-2000)2000+300+40006300 (2)最终产品法:2800+500+30006300 (3)NIGDP-折旧6300-5005800 (4)GDP6300+(出口进口)6300+(1500-1000)6800 贸易差额(出口进口)(1500-1000)5002. (1)收入法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减津贴100+10+30+20+10170 (2)支出法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出口额进口额)90+60+30+(60-70)170 (3)政府预算盈余所得税+间接税减津贴政府的转移支付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30+10-5-305 (4)储蓄额国内生产总值 间接税减津贴 (所得税政府的转移支付)消费支出170-10 -(30-5)- 9045 (5)进出口盈亏出口-进口60-70-103. 先算GDP。 (3)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资本消耗补偿+雇员酬金+企业支付的利息+间接税+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3073.1 (2)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折旧)3073.1-356.42716.7 (1)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2716.7-266.32450.4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红利+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转移支付2450.4-164.8-253+66.4+105.1+347.52551.6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2551.6-402.12149.5 (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消费支出2149.5-1991.9157.64. (1)GDP(2000)100*1000+200*4+500*0.2100900 GDP(2006)=110*1050+200*6+450*0.5=116925 (2) RGDP(2000)=100900 RGDP(2006)=110*1000+200*4+450*0.2=110890变化率RGDP(2006)-RGDP(2000)/RGDP(2000)=(110890-100900)/1009009.9%5. (1)GDP(1990)=922.5; GDP(1992)=1245.5 (2)RGDP(1992)=1110 (3)GDP价格指数GDP(1992) /RGDP(1992)1.1221; 价格上升了12.21%第三章二、CDDCA BDABA DCCAB 略BCCC三、1. 均衡产出水平上,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计划存货投资不然。2. 边际消费倾向根据定义总是大于零小于1,而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1,等于1,小于1.3. 由于富有者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贫穷者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因此收入从富有者转移到贫穷者后,后者消费的增加大于前者消费的减少,总消费增加,总需求增加,均衡收入增加。4. 根据凯恩斯主义观点,储蓄增加则消费减少,均衡收入下降。5. 税收与转移支付通过影响消费来影响总支出,政府购买直接影响总支出。6. 消费增加,使本期GDP增加,因而下一期消费得以增加,下一期GDP增加。这就是乘数效应。7. (1)根据凯恩斯理论,是正确的。因为增加储蓄的行为减少了当期消费,减少国民收入,在经济萧条期将使情况恶化。但是凯恩斯只注重短期分析,因此这个说法在短期中是正确的。(2)从我国现实出发,上述说法不一定正确。因为我国经济发展要看长期的持续性。长期看来,储蓄若能转化为投资,将使短期收入的减少在长期(以后各期)得以弥补,并成为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四、1. y=c+i=120+0.8y+80, 则均衡收入为1000,消费为920,储蓄为80.2. (1)ki=1/(1-b)=10; y=c+i,得到y=1800; (2) s=y-c=-100+0.1y; 均衡时s=i=80 (3)供给过剩 实际总产出实际总支出2 250 -(100+ 0.92 250+80) 45 (4)此时均衡产出公式仍然为y=c+i100+0.9y+30+0.05y,则均衡产出y=2600,增加了8003. (1)i = s+(t-g-tr),同时yd=y-ta+tr,即50-100+0.2(y-250+62.5)+(250 -200 -62.5),求得y=1000;解法二:y = AE = c +I +g = (yd s) +I + g = (2)ki=kg=1/0.2=5; kta= - =-4; ktr=4; k平=14. (1) y=c+i+g=100+0.8(y-0.25y+62.5)+50+200, 求得y=1000; (2)在比例税情形下要重新计算各乘数公式。联立方程组 得出: ki=kg= -=2.5; kt= - =-2; (此时税收乘数考虑税收增加一个定量T时收入的变化率,相当于减少一个定量的转移支付)ktr=2; K平= (g=T时)y0.5g, K平= 0.5 (3) y=1200-1000=200, g=y/ ki200/2.5=80; T=y/ kt=200/-2=-100; g=T=y/ K平=200/0.5=400第四章二、ABACD C(BC)C略D三、4. 不一定。见图形分析。yE是均衡点,y*是充分就业的收入点,两者不一定一致。5. 因为经济走向均衡的过程缓慢而且充满波动,政府可以帮助经济更为平缓地走向均衡。同时,若均衡点非充分就业收入点,政府干预经济可使均衡点移动到充分就业收入点上。四、1. (1)200,210.220, 图形略; (2) 150,170,190,图形略; (3) e增加,投资需求曲线右移。 (4)此时,投资需求曲线左移且更为平坦2. (1)y=750+25r; (2) Y=1000+25r; (3) 此时货币需求L=0.2y-5r=170,货币供给为200,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利率该下降;3. (1) IS: y=4250-125r或r=340-0.08y; (2) LM: y=2000+250r或r=0.004y-8; (3) 将以上两个方程联立,求得y=3500, r=6.4. 注意:题目中货币需求公式改为L=0.5y-2000r(1) IS: y=2000-500r或r=0.4-0.00002y (2)LM: y=1100+4000r 或 r=0.00025y-0.275 (3) 将以上两个方程联立,求得y=1500, r=0.1 5. 不作考试要求第五章二、(BC)DAB略 CCAAB AACCA BBCDC三、6. (1)当LM曲线水平时,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为零。此时LM曲线位于凯恩斯区域中。(2)当LM曲线垂直时,财政证的挤出效应为完全挤出。此时LM曲线位于古典区域中。 (3)决定财政政策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是LM曲线和IS曲线的效率。具体来说,IS曲线越陡峭,挤出效应越小,反之,挤出效应越大;LM曲线越平坦,挤出效应越大,反之,挤出效应越大。7. 削减税收为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右移。(1)货币供应量增加,LM右移;则均衡的y增加,r不变。(2)货币存量不变,LM曲线不变;则均衡的y增加,r上升。两者区别在于第一种情况下挤出效应为零,新的均衡收入中投资量与原来持平,第二种情形下存在挤出效应,新的均衡收入中投资量有所下降,同时收入增加量小于第一种情形下的增加量。9. 两种紧缩政策均会使IS曲线左移。具体影响见表、图形(略)政策种类利率投资GDP取消投资津贴不确定增加所得税r r LMr0 E0 r0 B Ar1 r1 C C IS1 IS0 I1 I00 y 0 I 图1 取消投资津贴(注:投资变动取决于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r r LM E0 A E1 B I IS1 IS0 0 Y 0 I图2 增加所得税四、4. (1)IS:y=950-50r 或 r=19-0.02r LM: y=500 y500,r9, i=50 (2)重新联立方程组,得: Y500,r=12, i=20 (3)由于存在完全的挤出效应,所以均衡收入增加量小于右移量。5. (1)IS:y=700-40r 或 r=17.5-0.025y LM:y=520+40r 或 r= -13+0.025y (2)y=610, r=2.25, i=155 (3)假设中央银行应该变动的货币供给量为,则有:维持原投资水平时有r=2.25, i=155,此时根据IS曲线算法:得到:y=762.5新的LM曲线变为:得到: 将y=762.5,r=2.25代入上式,求得6. (1)IS:y=6000-250r 或 r=24-0.004y LM: y=2000+250r 或 r=-8+0.004y y= 4000, r=8 (2)财政政策乘数ki=kg=5 货币政策乘数= Y/M(略)不作考试要求 (3)假设新增政府购买支出为,则IS曲线调整为: IS:y=6000-250r+5 LM: y=2000+250r (不变) yf5000以上三式联立,得到(4)假设新增货币供应量为,则LM曲线调整为: LM: y=2000+250r+2 IS:y=6000-250r (不变)yf5000以上三式联立,得到7、 8、(1)根据题目条件有银行存款D = 400/rd = 4000.12 3333.3亿美元 货币供给M = 银行存款D+现金CU = 3333.3+1000 = 4333.3亿美元 其中,货币乘数kM = 货币供给M / H = 4333.3 / (400 +1000) = 3.1 (2)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到0.2,则银行存款D为4000.2 = 2000 亿美元 货币供给M = D+CU = 2000 + 1000 = 3000亿美元 M = 3000 4333.3 = -1333.3亿美元 (3)M =H kM =10 3.1 = 310亿美元第六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二1、将c = 200 +0.75y, i = 200 25r , g = 50 带入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y = AE = c+i+g 可解得IS曲线方程为:0.25y +25r = 450;将 L = y 100r, m/P = 1000/P带入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可解得LM曲线方程为:y 100r = 1000 / P。联立ISLM曲线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