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物理化学.doc_第1页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物理化学.doc_第2页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物理化学.doc_第3页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物理化学.doc_第4页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物理化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九年级 物理化学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本卷共l0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务必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N-14 O-16 Na-23 第卷(选择题 共40分)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1至10题为物理试题,第11至20题为化学试题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离月球的距离B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第2题图C减弱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A沿ON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后转动板B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3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凸透镜成像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实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放大镜到地图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4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D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5手提着水桶静止不动时下列实例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手对桶的拉力和桶对地球的引力 B手对桶的拉力和桶受的重力C桶受的重力和桶对地球的引力 D桶对手的拉力和桶受的重力6下列关于力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所受到的力越大B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坐沙发比坐木凳舒服,利用了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的知识A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B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C探究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D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D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足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7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装置中不能完成探究内容的是第8题图8如图所示,在做“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时,选用质量较小的卡片,目的是忽略小卡片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这种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是物理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四个实例中所用研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A利用2和3两个电阻串联代替5的电阻B利用大头针探究电磁铁磁性的强弱C利用质量相同的小球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D利用细棉线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A B C D9市区有许多智能节水环保公厕公厕门的插销相当于单刀双掷开关S1,当有人进去并关上门时,“有人”指示灯亮起;手靠近水龙头时,感应开关S2闭合,电磁阀门线圈通电使水龙头出水门打开时“无人”指示灯亮起,同时水龙头也无法使用图中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是第10题图10. 在如图甲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电流表的规格为“00.6A”,电压表的规格为“015V”,灯泡上标有“6V6W”字样,灯泡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为保证电路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路中电流最大值不能超过1AB电路消耗的最大总功率5.4WC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9D当电流表示数为0.4 A时,电压表的示数6.6V11现在社会提倡“节能、环保、低碳”,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A禁止含碳矿物的开采和加工 B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C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12下列物质的变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可乐受热冒出大量气泡 B一定条件下石墨变成金刚石 C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D水放进冰箱一段时间后结成了冰13如图所示的实验或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细铁丝燃烧 B气密性检查 C过滤 D滴加液体 第13题图14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是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下表中每一列为同一类别的物 质,空格中可填入的是 氧化钾稀盐酸烧碱氯化钠二氧化碳稀硫酸硫酸铜水醋酸氨水碳酸钾 A纯碱 B硝酸铵 C 氢氧化钙 D生石灰15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物质可以含有相同的元素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中的质子数相关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可能发生改变 D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16某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16题图 A物质B可能是一氧化碳 BAE 的方程式可以是C+O2CO2 C物质C溶液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在一定条件下D物质能够发生分解反应1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食用鱼、虾、牛奶等补充蛋白质 B食用碘盐预防甲状腺疾病 C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 D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第19题图18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丙和丁分别是盐和水,则甲和乙可能是酸和碱 B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C若甲是金属镁,丙是稀盐酸,则该反应一定放热 D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19如图是物质M、N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M与N的溶解度相同 Bt1时N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得到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C将t2时M、N的饱和溶液分别降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溶液100g,需要 N的质量为5g20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证明瓶内的气体是CO2B不用另加试剂就可以把CuSO4、KOH、HCl三种溶液鉴别出来 C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CaO固体中的杂质CaCO3固体 D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第卷 (非选择题共110分)21(7分)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为有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A B C D E 回答下列问题: (1)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图中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周期; (2)能表示镁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填序号);它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 子(“失”或“得”),形成粒子的符号 ; (3)C、E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该化合物是由 构成。22(5分)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 吸附色素和异味,如果科学实验中需要用到纯净的水,则可以将自来水通过 操作来获取。 (2)波尔多液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杀菌剂,主要成份为硫酸铜和熟石灰,有一次小红不小心把一根铁钉掉进了波尔多液,过一段时间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要 。 (3)在家庭生活中,热水瓶胆内壁往往会有水垢,水垢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稀盐酸来清洗,请写出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8分)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精制提取副产品煅烧过滤粗盐NaCl饱和溶液NH3 滤液NaHCO3晶体CO2X+CO2+H2OY溶液Ca(OH)2加热 (1)粗盐水精制的过程是除去溶液中各种杂质的过程。为除去粗盐水中含有的CaCl2、 MgCl2等可溶性杂质,可以先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其目的是 , 再加入过量的纯碱溶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时将混合液中不溶物除去的操作是 ;最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再通过一定的操作可得到NaCl饱和溶液。 (2)煅烧后的产物X是一种盐,写出其化学式 。(3)Y是滤液中的主要成分,可作氮肥,写出其化学式 ,Y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循环使用,该产物的名称为 ,流程中还有一种物质可循环使用,该物质是 。24 (12分)过氧化钠(Na2O2)可以作为潜水艇的供氧试剂。小红同学对过氧化钠如何 做供氧剂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I)过氧化钠可以将人们呼出的CO2转变成O2。(II)CO2与Na2O2反应的生成物只有氧气和另一种化合物。实验方案小明利用有关装置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如果实验中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B中装置可采用下图中的 (填数字序号),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E中的氧气收集装置采用,则气体从 端通入。 (“a” 或 “b”) 作出猜想 小红猜想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Na2CO3 。 进行实验小红通过以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请完成下述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CO2与Na2O2反应后的固体取少量于试管中,加入 ,把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 猜想是正确的 由此可知道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继续探究过氧化钠能否与水反应?生成物是什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过氧化钠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产生气泡,木条复燃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向上述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 所得溶液呈碱性,推断另一生成物 (填化学式)反思交流 小红若用图A来代替B装置,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你是否同意小红的做法? (填“是”或“否”)原因 。25(6分)硝酸铵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学肥料。取8g硝酸铵于容器中,滴入20g的NaOH 溶液后恰好完全反应。发生的反应:NH4NO3+NaOH=NaNO3+NH3+H2O。 请完成有关计算: (1)硝酸铵肥料分类中属于 肥。在NH4NO3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 ; (2)求所用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如果将所用NaOH溶液稀释成5%的溶液,需加水 g。第26题图26(6分)晚上放学后,小明行走在河岸上看到对岸的小红也在平直的河岸边行走,并在平静的水中清楚看见了她的“倒影”这“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小明看到的小红“倒影”的长度 (大于/等于/小于)小红的身高,其“倒影”相对于小红是 (静止/运动)的到家后,小明闻到了炒菜时香味,这是由于 ;看到了家中新买的草坪式浴室防滑垫(如图所示),其正面做成仿草坪式,目的是为了 ;反面有许多小吸盘,可利用 使垫紧贴在地面上第27题图27(3分)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如图所示,火箭对喷出的气体有向下的力,同时气体对火箭产生了向上巨大的推力,这说明 地面指挥所与“嫦娥三号”的通讯是通过 波实现信息传送的(超声/声波/电磁)月球距离地球约为3.84108m,嫦娥三号将拍摄到的国旗照片传回地面,需要 s第28题图28(5分)小明探究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现把0.02kg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回答问题:(1)这种物质是 (晶体/非晶体)判断的依据是 ;(2)这种物质的沸点是 ;第29题图(3)实验中,热量从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在转移的过程中,具有 性;(4)若这种物质的液态比热容c=3103J/(kg),则这种物质从C点到D点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 J29(4分)如图所示,小明将一重是18N,体积为210-3 m3的蜡块用细线系在测力计下,将它浸没到酒精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 N,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N如将这蜡块放入到某液体中,蜡块静止时有110露出液面,此时,蜡块受到的浮力为 N,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g取10 Nkg,酒精=0.8103 kgm3)第30题图30(3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流表示数从0.2A变为0.4A,电压表示数改变了2V由此可判断在这一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 (变大/变小),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 定值电阻R的电功率变化了 W31(6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木块A放在水平小车上随车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中画出木块A受力的示意图AFFO电源NS甲 乙 丙第31题图(2)如图乙所示,两条入射光线(或延长线)分别过凹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3)如图丙所示,根据小磁针的指向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和螺线管的N、S极32(10分)在“探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10、15、20),两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10 2A”、“20 1A”),导线若干(1)请根据图甲电路图用笔画线将图乙实物图连接完整;甲 乙 丙第32题图(2)按图乙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P应调至最 (左/右)端;(3)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则故障可能是 ; (4)排除故障后,小明在a、b间先接入5的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表示数2.5,并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再改接10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 (E/F)端移动,小明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目的是 ;(5)小明为完成实验,选用了四个定值电阻,他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规格是 ,他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 (6)小明又将乙图中的定值电阻R换成标有“2.5V”的小灯泡,图丙是使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表的示数,则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5W;(7)若将电阻R换成电动机,则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它的转速将变 (快/慢)增多第33题图33(8分)小明在探究利用杠杆做功的实践活动中,将重G为15N的物体的挂在一粗细相同、质量均匀的长硬棒的中点,手竖直提起棒的另一端,用10N的拉力使物体在2s内缓慢匀速提升了0.lm如图所示 (不计摩擦) 求:(1)重物上升的速度;(2)小明利用杠杆所做的有用功和杠杆的机械效率;(3)长硬棒的重力第34题图34(8分)小明利用标有“6V 6W”的灯泡L1和“6V 3W”的灯泡L2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图线OA、OB分别为通过灯泡L1、L2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曲线(1)当通过灯L1的电流为0.5A时,此时L2的电 阻是多少?(2)现将L2接在4V的电源上,则通过L2的电流是多少?此时L2消耗的功率为多少?(3)现将两灯按图乙所示电路连接,要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电源的电压是多少?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多少?35(8分)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小球和弹簧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与探究(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10N/kg):A0.1x/mv/ms-1O5.05.10.62甲 乙 丙 丁第35题图(1)让小球从某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如图甲),在刚接触轻弹簧的瞬间(如图乙),小球速度为5ms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如图丙)的整个过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和弹簧缩短的长度x之间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其中A为曲线的最高点已知该轻弹簧每受到0.1N的压力就缩短1cm,并且轻弹簧在全过程中始终发生弹性形变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