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逝世19周年.doc_第1页
刘海粟逝世19周年.doc_第2页
刘海粟逝世19周年.doc_第3页
刘海粟逝世19周年.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代艺术家刘海粟的故居坐落在上海复兴中路与重庆南路的交汇处,这是一幢法国早期独立式四层楼花园住宅,沿街筑有高高的围墙。进入大门,有一露天楼梯直通楼内。房屋的底层外墙采用卵石装饰,二楼外墙面则是红砖清水墙,外墙上开有矩形和拱形等各式窗户,屋面是红瓦四坡顶,富有欧陆风情。庭院内置有一些小盆景,四周墙上爬着攀缘植物,一到春天,满目苍翠。室内是柳安木地板配以柚木护壁,天花板上的石膏花饰十分精致,另外,室内还设有考究的壁炉。 这幢房子原系上海实业家朱葆之所造。上世纪三十年代,刘海粟向人租下,从此便一直住在这里直到他去世。 从室内的楼梯走上二楼,有一宽敞的走廊,墙上悬有一块由叶恭绰题写的“艺海堂”匾,下面挂有一幅刘海粟的黄山丝网画。二楼辟有一间大会客室,一进会客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康有为题写的“存天阁”匾额,苍劲有力,气势不凡。这块匾额,充分反映了刘海粟与他的老师康有为之间不寻常的忘年交。客厅的四周散置沙发、茶几,天花板中央吊着一盏少见的名贵吊灯。客厅的四周墙上挂满了主人的书画作品。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占据了整个东墙墙面的一幅油画,这是刘海粟早年在意大利临摹的但丁之舟,那时,刘海粟才30岁,屈指数来,已有60余年了。由于年代久远,蒙尘的这幅油画看上去已很暗淡、模糊了,但也更显其珍贵。墙角处的一尊古朴无华的木雕观音像,还是唐朝开元年间的文物。客厅中布置的君子兰和吊兰,显示了刘海粟作为我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不畏强暴、敢于向封建礼教挑战的不屈品格。客厅的外间朝阳,是海粟老人的书房,里面满地堆放着书籍和油画作品,东墙上挂着一幅女性人体油画。 上到三楼,后间是刘海粟与夫人夏伊乔的卧室,卧室外有一小客厅,平时主人在此小憩,一些熟识的朋友来访,也在此晤谈。三楼南面朝向的一间则是画室,刘海粟的许多作品都是在这里创作的。 四楼是主人其他家眷的卧室。一个颇大的餐厅设在二楼,餐厅中央有一张柚木制作的大餐桌,东墙和南墙上分别挂着刘海粟画的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外滩和复兴公园风景的两幅油画。刘海粟很是钟情复兴公园,其中自有缘由。原来,刘海粟平时常去那里,一是因为近,还因为在“文革”期间他遭到迫害,无法从事艺术创作,因而时常去复兴公园消磨时光,由此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1994年8月7日清晨,一代画师刘海粟与世长辞,享年100岁。如今,餐厅对门的墙上挂着刘海粟的遗像。遗像两侧挂着一副耐人寻味的对联:“人莫心高自有生成造化,事由天定何须苦用机关”。落款是“八十一岁老人刘海粟”。刘海粟不是一位循规蹈矩的画家,不是一位温文尔雅的画家,他的艺术血脉中,奔腾着的是破坏的血液,同时也是创造的血液。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刘海粟既是一位伟大,更确切的说是自大的破坏者,同时又是一位自大的创造者。刘海粟早在二十世纪初碰上了东西方绘画思想交汇的机缘。一方面由于家庭环境,使他受到较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薰陶,在个人气质上又具有比较强烈的个性;另一方面又正站立在中国新文化运动思想浪潮冲击的正面,并有志于力挽中国绘画长期以来因袭摹仿的颓风。这样,在向西方文化艺术作探索、借鉴时,就不会那么容易被他们束缚个性的学院主义和自然主义所俘虏,也不会轻易被他们那种如实描绘的写实功夫所眩惑,他接触到了西方的不拘细节、自由奔放、新鲜泼辣的新兴绘画,正好同他一直崇奉的石涛、八大所创新的画风相接近,就像磁石吸铁,一下子心心相印了。茂密的法国梧桐树,欧陆风格的人行道隔离栏,仿台格路的红褐色人行道,和沿街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各色欧洲花园式别墅,无不向人们叙述旧上海曾经的历史和辉煌,繁华与风情。衡山路上最具魅力的休闲文化当属衡山路的酒吧文化。夜晚灯火辉煌的酒吧为衡山路营造出一种朦胧的、多情调的、暧昧的、世界的、上海的独特韵味,吸引为了各自不同的目标来到上海的国际人士。衡山路在上世纪初曾是上海法租界的高级住宅区。灯火阑珊处,曾有多少澎湃激荡的往事在暗中涌动,每座小洋楼的背后都有诉之不尽的传奇:复兴路上刘海粟的故居。刘海粟逝世19周年:忆刘海粟的那些生前事昨日是2013年8月7日,1994年的这一天,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逝世,享年98岁。这位艺术家,如同所有名人一样,围绕在他周身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始终未能遮掩住他耀眼的光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的生前事,回顾那些往昔岁月。刘海粟创办上海美专:人体写生惹风波,巧遇贵人来相助1912年,刘海粟创办了上海美专。科举废除和新文化运动,促使写实主义成为对城市文化和人现代形象的新表达方式。但是,引入西方艺术语言及训练方式的教育方法并非一帆风顺,还让这所学校经历了毁誉参半的评价,其中最为明显的莫过于裸体艺术。在开设人体写生课之初,学校只能聘请到男孩作模特,尽管如此,刘海粟还是被冠上了“艺术叛徒”的骂名;到1920年,裸体少女首次出现在画室,世人的议论就愈发强烈。刘海粟虽有上书申辩此事,却未能得到认同,反倒被骂作“禽兽不如”。美专画室被毁,孙传芳也下令缉拿刘海粟、封闭美专,但终因法国总领事认为其无罪作罢。不过,孙传芳还是严令各地禁止模特。在刘海粟创办上海美专之际,对其帮助最多的,当属蔡元培了。他在刘海粟人生的关键时刻,给予了坚定的支持和提携。其中最重要的,是帮助刘海粟到欧洲考察艺术、促成柏林中国画展。“上海美专的事,父亲偶然会提起,聊作话题与身边人说一会儿,蔡元培先生是刘海粟始终念念不忘的人。”刘海粟最小的女儿刘蟾女士说。刘海粟与傅雷:人生难得一知己刘海粟与傅雷相识于法国。那时傅雷正在法国巴黎大学读文学,同时也听艺术讲座,学习艺术史。两个年轻人异国相交,立刻成为知己,一同去卢浮宫观摩世界名画,去瑞士、比利时游览。傅雷性格桀骜不驯,秉性梗直而又疾恶如仇,希望朋友都和他一样,待人真诚,对事认真,但刘海粟处于美专校长的位置上,要处理方方面面的各种关系,无法像傅雷要求的那样。随后,二人因张弦之事发生激烈争执,并绝交了20年。不过,新中国成立后,一同投身于新社会的二人又恢复了友谊。1976年冬天,刘海粟的一个学生从旧货店买回一幅长城八达岭画,送给刘海粟,看着这幅画,刘海粟老泪纵横,这是解放后复交时刘海粟送给傅雷的,“文革”中小偷从屋顶爬进封了门的傅雷住宅,偷出来卖到旧货店。画如今又回到刘海粟的手上,而傅雷却已和他分处两世了。刘海粟在为傅雷译文集作序时说:“想到漫长而又短促的一生中,有这样一位好兄弟相濡以沫,实在幸运。”刘墨点评刘海粟画作优缺点提到刘海粟,他的知名度不亚于徐悲鸿。尽管他名气大,但其在艺术圈的名声,则尽遭各种猛烈批判。在他的追捧者看来,刘是大师级的艺术家,是融入西画的开拓者。但陈传席连续发文揭露:研究刘海粟最大的问题,是他自己讲的话都不可信。他的画,问题很严重。刘墨亦表示,通过刘海粟,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复杂得不能再复杂的画家。对于他的大部分作品而言,情感不是他的情感,语言不是他的语言。因此,他也无法与传统派大师比肩。名家点评没有艺术良心,决不会刻苦钻研,怎能进步呢?浮夸自大不是只会“故步自封”吗?近年来陆续看了他收藏的国画,中下之品也奉作妙品,可见他对国画的眼光太差。我总觉得他一辈子未懂得(真正懂得)线条之美。傅雷自号“艺术叛徒”的刘海粟君,我一向绝少看见过他的作品。对于他的作风,虽然还不致想起或者就有点像未来派之于意大利之叛徒昭著是怎样革命的、新奇的。不料这回出品,我不但不见得他怎样“叛”,而且还非常拘滞了,色调变弄得污浊。 胡根天刘海粟这个人吹一辈子牛皮,画一辈子画儿。黄永玉莲花峰 镜心 设色纸本 1981年作 释文:莲花峰腰白云对,烟蒙雾暝万壑松。天梯勇攀八六翁,平生八赴莲花会。踏遍云根翠色浓,青山丹嶂啸天风。吾当雄立顶巅峰,揽尽天机入画中。辛酉大暑,八上黄山登莲花峰,见群峦红绽盘古奇观,泼彩留画。刘海粟年方八十六。 印鉴:海粟无恙、存天阁主、静远堂、石破天惊、昔吾师黄山今作黄山友 刘海粟的泼彩法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创新之法。与张大千的泼彩不同,大千以青绿水墨为基调,还是在传统的黄、蓝之间发展。刘海粟则善于在恣意泼洒的青、红、蓝、白等色彩的强烈对比中追求和谐,此幅莲花峰正可为证。幅中各种色彩交相挥洒、交相融合、交相辉映,在强烈的视觉张力中突现审美对象的独特魅力。如果说张大千的“泼彩”就画面效果与西方的抽象表现主义的确有惊人的貌合之处,那么刘海粟的泼彩则是从中国传统的没骨法中抽出了中国色彩法“随类赋彩”的原则,与西方后期印象主义和野兽派的用色和造型原则作了有机的融合。因此,在张大千汪洋流淌的墨色之下,是其烂熟于心、娴熟于手的山水图式,多是内省内蓄的。而刘海粟的泼彩之法,则更多在追求个人激情的迸发,多是张扬的、狂放的,是希腊神话中的酒神颂。宋元山水 布面 油画 此幅油画宋元山水恰好影印刘海粟绘画观念,他将欧洲留学时学到的西方后期印象派表现方式与中国画书法用笔结合得相当完美,色彩饱满夜里,笔触的颤动;运用并置手法将山石的高耸与坚硬,树木的郁郁葱葱刻画得淋漓尽致,飞动的彩霞浓墨重彩大笔挥洒,形成动与静的强烈对比,一种粗狂朴拙的感觉,自有一股郁勃奋发的动律,在画上油然而生。画中不拘小节的气魄,他这种特有的质量显露无疑,我们可以从他的艺术中聆听到一种最本真的生命之歌。危崖秋泛 立轴 水墨纸本 释文:笔花墨渖间,眼光穷天界,陡壑茂林图,可解不可解,一望皆篆籀,下士笑而怪,寻毕有其人,食之如沆瀣。元良将军雅属即正,刘海粟。印鉴:海粟之印、武进刘氏、曾经沧海 危崖秋泛可称是刘氏早年的山水代表品。这件作品是画赠孙元良将军的。孙元良(1904-2007)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国民党陆军中将。其子即著名影视演员秦汉(孙忠祥)。曾先后参加或指挥过淞沪会战、闸北四行仓库大战、南京保卫战和贵州独山战,立下赫赫战功,并因此获得宝鼎勋章、云麾勋章、青天白日勋章,同时又钟情书画等事。这幅作品的画笔是学习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的都和密林图,清初王原祁曾有临本,画上题诗与刘氏此帧相同,可见刘氏此件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初,此期刘氏国画以学石涛等的山水为其功课,又参元四家画意,故此作品并不斤斤于黄公望或王原祁,而是以粗笔遒锋为技法画成的。或者可以这样说,他只是参用了黄、王的意韵和构图,用自己的理解,创作成功了这样一件只属于刘氏本人的水墨山水作品。从画作上看,此作布局奇特,大片危崖遮住了左上方的画面,情势危重,而以下部的近景山头与之相抗,特别是两只小船(一般画面上活动物所占份量较大)的点缀,让危局一下子变得安稳,中部远景的平坡渐行渐远。空间层次被引入到无穷的远方。境界十分高远。笔力极为遒劲粗犷,而法度仍森严不苟,是其早年山水中少见的精品。江山渔乐 手卷 水墨纸本 1961年作 (471.5万元,2011年12月北京保利秋拍) 释文:江山渔乐。辛丑四月,刘海粟作于富春江。印鉴:海粟之鉨、曾经沧海 富春江以其秀丽的风光成为历代画家笔下乐于展现的题材,元代黄公望曾为无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