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宏观经济学作业答案 一 中级宏观经济学作业答案 一 Ch2 P62 4 7 8 9 4 答 因为要支付国外高额的债务利息 所以 NFP 为负 由 GNP GDP NFP 及 NFP 0 可得 GDP 较大 7 答 a 流量 b 存量 c 流量 d 存量 8 答 有毛投资 且毛投资正好等于折旧 无净投资 9 答 PV 50 1 10 50 1 10 2 50 1 10 3 124 PV 50 1 15 50 1 15 2 50 1 15 3 114 PV r d 他的工作并不出色 应该增加投资 使 MPK r d 6 a 厂商会今年就增加投资 使资本存量达到最优水平 明年只是少量投资 b 厂商会投资推迟到明年 明年投资增加较大 今年投资较少 8 主要区别是 加速数模型假定投资总是是实际的资本存量等于意愿的资本存量 调整成 本模型承认实际的资本存量与意愿的资本存量通常并不相等 企业只能逐渐缩小它们之间的 缺口 q 理论隐含着调整成本模型的观点 但是它更强调企业的股票市值对资本重置成本的 比值 q 有助于度量实际的资本存量与意愿的资本存量之间的缺口 9 面临信贷配给的企业 其投资主要取决于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和保留利润 公司的利润 下降 不能期望投资增加 中级宏观作业答案 5 chap 6 p 265 1 2 7 8 9 1 答 不可能 因为如果 A 国利率与世界利率不同 就存在套利机会 A 国是开放型小国 经济 资本的流动会很快平抑掉利率差 使与世界利率相等 2 不可能 经常项目盈余要么意味着本国在国外的净资产增加 要么意味着本国对国外的 净债务减少 而这两者都使本国将来可动用的资源增加 消费增加 6 答 有两种可能 1 S 曲线斜率为负 但储蓄对利率的弹性小于投资对利率的弹性 此时 CA 曲线斜率为正 但 比 S 曲线斜率为正时要陡 r r S CA I O I S O CA 2 S 曲线斜率为负 但储蓄对利率的弹性大于投资对利率的弹性 此时 CA 曲线斜率 为负 r r I S CA O I S O CA 7 类型 利率 国内储蓄 国内投资 封闭经济 上升 不定 不定 小国开放 不变 减少 增加 a 大国开放 上升 不定 不定 封闭经济 上升 减少 减少 小国开放 不变 减少 不变 b 大国开放 上升 减少 减少 封闭经济 小国开放 不变 不变 不变 c 大国开放 不变 不变 不变 8 解 a I 50 r S 4 r I S 解之得 I S 40 r 10 CA S I 0 b 若r 8 则 S 32 I 42 CA S I 10 若r 12 则 S 48 I 38 CA S I 10 c 若 I 70 r 重新解 a b 得 a r 14 I S 56 CA 0 b r 8 r 12 S 32 S 48 I 62 I 58 CA 30 CA 10 9 解 a 由 r Q Q r C C 11 2 1 2 1 得 128 1 1122 CQrQC b 20 111 CQTB 22 222 CQTB c 20 111 CQCA 20 12 CACA Macroeconomics in a global view 第 8 章 作业答案 3 1 08 1 02 01 1 01 1 1 1 1 1 P i P iP rA 5 8 BA rr A 债券实际收益率高 2 5 202 01 08 01 1 01 8 1 BA rrP 3 住在瑞士购买 A 债券 住在巴西购买 B 债券 4 1 机会成本的现值 1 9 1 01 10 100 2 因为家庭需要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进行交易 而把金融资产换成货币需要交易成本 机会成本与交易成本之间的两难冲突决定了货币持有量 7 i di Q dQ i bQ i bQ d P M P M d i bQ P M P M D D D 22 2 2 2 1 2 2 1 2 2 1 0 1 由上面的公式可推出 实际收入增加 5 需要的实际货币持有量增加 2 5 2 利率下降 10 实际货币持有量增加 5 3 利率上升 10 产量上升 10 实际货币持有量不变 货币余额与实际收入的比例 1 1 1 2 2 2 1 1 2 1 2 1 Q P M Q P M Qi b Q i bQ Q P M DD D 8 名义利率不变 家庭意愿持有的实际货币量不变 9 由托宾公式可推出 2 1 2 b Qi M PQ v 通胀高的国家 名义利率也比较高 所以货币周转率较高 第九章作业 P415 P416 4 a 根据货币基础变动等式 1111 cccc g c g chh LLBBEDDMM 在资本控制的情况下 上式变为 111 cc g c g chh LLTBEDDMM 贸易顺差增加货币供给 P388 出口商得到外汇汇入央行 并换得本国货币 A 国一年贸易顺 差 8 亿美元 高能货币相应增加 8 亿美元 货币供给增加 b 央行冲销贸易顺差的货币影响的方法有两种 1 在公开市场抛售所持的政府债券 8 亿美元 2 减少经过贴现窗口对商业银行的净信贷数量 5 由条件 25 0 2 0 dd cr a 货币乘数 78 2 1 1 d d r c b 72 0 78 2 2 M M MM h h 央行应当购买 0 72 亿美元债券 c 如果 那么 1 0 d r 56 0 6 3 2 6 3 25 01 0 25 01 d M 8 a 见 P400 政府的债务增加有两个组成部分 财政部对公众的债务增加和中 央银行拥有的债务量的增加 一般情况下 公众对债务的需求量变动不大 1 g p g p DD 1 g c g c DD 赤字的增加就靠央行购买公债进行融资 预算赤字的货币化 使得政府只要靠印制货币就 可以购买商品和服务 其最终效应是增加公众持有的货币供给 c 由货币基础变动等式 1111 cccc g c g chh LLBBEDDMM 央行持有的公债增加 为了不影响货币供给 央行可以通过抛售相应数量的外汇储备或减少 相应数量的对商业银行的净信贷数量进行冲销操作 使货币基础维持不变 9 a 2 20 500 2 1 2500 P MMiYP i Y MM DSDs b 1 P MS MD E 2500 2 0 M 2500 1250 D M p 2 MD I MS E 2500 0 2 0 M D M i 500 3 Q MS MD E 2500 500 0 2500 M YM D 5 c 1000 2 1 0 2 4 2 5000 P iM Yiii M YP iii Y iM Pi MM D D D SD 10 利率提高 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上升 商业银行会减少其超额储备持有率 因此储备 存款比率下降 又因为 dd d cr c 1 货币乘数上升 因此货币供给上升 图象如下 MS i 0 M 第 10 章 作业答案 P471 4 a 由购买力平价公式 11 P P P P E E EPP 如果本国价格比外国价格提高得快 即第二个等式右边为正 因此汇率将升高 本币贬值 b 实际汇率 0 P dP P dP e de P EP e 实际汇率 e 下降 5 a 根据利率平价 E EE ii 1 10 7 250 250255 5 i 投资于拉美国家的债券更有利 b 5 262 1 1 1 i Ei E 6 a 货币币值低估 即汇率上升 由购买力平价 国内价格上升 实际货币余额 M P 下降 小于公众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 于是公众抛出手中的金融资产B和B 换回本币以补充对 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 会对本币造成升值压力 央行为维持固定汇率 购买公众抛出的 外国资产 增加本国货币供给 因此恢复均衡后 官方持有的外汇储备增加 b 央行购买国内资产 起初货币供给增加 本国货币的超额供给出现 公众试图将手中的 多余货币换成金融资产B和B 公众购买外国资产的企图会造成本币贬值 央行为钉住汇 率 必须抛出外汇储备来防止外汇价格上升 当外汇储备减少量等于最初央行购买的国 内资产量时 超额货币供给才完全被吸收 重新达到均衡 此时 国内价格水平不变 官方持有的外汇储备减少 c 国外价格水平上升 汇率被钉住 由购买力平价 国内价格水平相应上升 货币超额需 求出现 公众抛售金融资产B和B 换取所需本币 本币有增值压力 央行为稳定汇率 抛 出本币购买外国资产直至货币短缺得到缓解 恢复均衡后 官方持有的外汇储备量上升 d 外国利率上升 国内资本流出套利 央行为钉住汇率 需要抛出外储 套利的结果是本 国利率上升 那么本国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下降 最终恢复均衡时 官方储备下降 国内价格水平不变 e 预期未来币值低估 即 E 上升 由购买力平价 预期国内价格水平会上升 公众购买 外国资产 抛出本币 本币有贬值压力 央行抛出外汇储备来进行缓解 当央行的外储不足 本币贬值 这时官方的外储持有量下降 国内价格上升 7 清洁浮动汇率制下 a 央行抛售本国资产 B 最初高能货币存量会下降 对本币的超额需求会导致对外国货币 的需求下降 汇率会升值 由购买力平价 国内价格水平同比例下降 即汇率升值会降低外国货币的本币价格 从而减少本国商品的国内价格 直到实际货币余额 M P 恢复 b 外国价格上涨 公众抛售外国资产 对外币需求下降 汇率 E 上升 本国价格不变 c 外国利率上升 国内资本流出套利 本币贬值 国内价格水平上升 9 由于该国实行固定汇率制 由购买力平价 外国价格上升会导致本国价格相应上升 本 币出现超额需求 由于该国资本完全受控制 公众不能通过抛售外国资产获得所需的本币 对本币的超额需求导致国内利率上升 会使储蓄增加 投资减少 经常项目出现赢余 于是 央行向公众出售的外汇小于购入的外汇量 因此净结果就是货币供给增加 央行持有的外汇 储备增加 第 11 章 作业答案 2 a 汇率固定时 货币量由货币需求决定 政府只能间接地通过国际储备流失为政府赤字融 资 公式如下 1 DEFPBBE cc 2500 1 DEF E P BB cc 所以 央行每年外汇储备下降 2500 万美元 如果赤字不变 当外汇储备足够时 这一过程会持续下去 而如果外储即将耗尽 公众预期 政府无法维持固定汇率制 就会试图在汇率崩溃前将大量本币换为外币资产 so called 对 外储的投机冲击 公众的这种行为将会迅速耗尽剩余储备 将经济由固汇制推向浮汇制 外储变动的时间路径大体如下图所示 R 0 time b 外储耗竭之前 经济为固定汇率制 汇率不变 由购买力平价 国内价格水平不变 名 义及实际货币余额均不变 耗竭之后 只能依靠发行货币为赤字融资 货币供给上升 又 Q 不变 V 不变 实际货币 余额 M P 不变 国内价格随货币供给的上升而上升 由购买力平价 汇率相应上升 本 币贬值 4 a 固定汇率制下 国内价格水平 EPP 不变 0 2 2 1 1 1 GDPP M GDP DEF GDPP BBE DEFPBBEMM cc cc 外汇储备不变 b 浮动汇率制下 0 2 2 1 1 1 1 P PP GDP P M P M GDP P MM DEF Q 5 a 6 31 1 6 4 P P M P P GDPDEF GDP V Q P M PQMV b 6 28 3 6 31 PPE 8 铸币税Q P M M MM 2 0 1 1 又由已知条件43 P M PQM 得到 6 0 1 1 M MM 实际货币余额不变 6 0 1 1 1 1 M MM P PP P 10 如果合同是以名义条件确定的 则通货膨胀上升使财富由贷款者向借款者作再分配 所 以公司倾向于使用贷款 Macroeconomics in a global view 宏观经济学作业答案 第 12 章 5 a 政府支出增加 IS 曲线右移 货币供给增加 LM 曲线右移 所以 总需求增加 利率变动情况不定 视政府支出和货币供给增加的幅度而定 b 政府支出下降 IS 曲线左移 货币供给增加 LM 曲线右移 所以 利率下降 总需求变动情况视政府支出和货币供给变动的相对幅度而定 c 税收下降 IS 曲线右移 货币供给下降 LM 曲线左移 所以 利率上升 总需求变动情况视税收和货币供给变动的相对幅度而定 d 货币供给与价格水平等量变动 实际货币余额不变 LM 曲线不动 IS 曲线也不动 所以 利率和总需求都不变 6 a 政府开支减少 IS 曲线右移 总需求增大 1 古典情形下 因为总供给曲线竖直 产出水平不变 价格上升 从而导致实际货币余 额减少 LM 曲线左移 恢复均衡时 总需求水平与开支增加前相同 价格水平上升 产出水平不变 利率上升 私人投资完全挤出 2 极端凯恩斯情形下 总供给曲线水平 总需求的增加完全反映在产出增加上 价格水 平不变 3 基本凯恩斯情形下 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总需求的增加一方面导致产出的增加 一 方面导致价格的上升 价格上升又减少经济中的实际货币余额 LM 曲线左移 总需 求水平又稍有减少 恢复均衡时的情形介于古典情形和极端凯恩斯情形之间 价格水 平上升 但比古典情形幅度小 产出水平和总需求上升 比极端凯恩斯情形幅度小 私人投资被部分挤出 b 减少政府支出并减少货币供给 总需求水平下降 1 古典情形下 价格水平下降 产出水平不变 2 极端凯恩斯情形下 价格水平不变 产出水平下降 3 基本凯恩斯情形下 价格和产出都下降 幅度在前两种情形之间 c 税收和货币供给同时增加 对总需求的影响视二者变动的相对幅度而定 d 税收和政府支出等量增加 IS 曲线右移 考虑平衡预算乘数 总需求增加 1 古典情形下 价格水平上升 产出水平不变 2 极端凯恩斯情形下 价格水平不变 产出上升 3 基本凯恩斯情形下 价格和产出都上升 幅度介于前两种情形之间 7 a IS 曲线由产品市场均衡条件求得 355 0 104 020 8 0 Qi iTQQ GICQ 凯恩斯乘数 政府支出乘数 5 1 1 c 税收乘数 4 1 c c b LM 曲线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求得 255 0 2 50 5 0 Qi P PiQ MM SD Q c 60 5 255 0 355 0 e e Q i Qi Qi d 把代入 355 0 Qi PiQ 5 0 50 中 得 35 50 Q P e 1 P 2 的极端凯恩斯情形 政府支出增加不影响价格 产出和利率水平变化 65 5 7 502 5 0 124 020 20 8 0 e e Q i iQ iQQ 2 Q 60 的古典场合 产出水平不变 Q 60 代入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中 5 2 10 50 5 0 405 0 e e P i PiQ Qi 8 政府既想增加产出又想增加私人投资 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第 13 章 作业答案 5 i IS LM LM IS C A B O Q 政府支出减少 IS 曲线左移 均衡点移至 B 点 但在 B 点 国内利率小于国外利率 国际套利将很 快使国内利率与国外利率相等 经济将维持在 C 点上 商品市场需求与国外利率一致 与此同 时 会出现超额货币供给 家庭会把他们的部分货币转换成外国债券 央行抛出外储 吸收增加 的货币余额 LM 曲线左移 最终 IS LM CM 曲线交于 C 点 经济达到均衡 恢复均衡 后 总需求减少 利率水平不变 央行外汇储备增加 如果央行出售债券冲抵政府开支减少 即图中在 IS 曲线移至 IS 时 LM 曲线同时移到 LM 处 均衡点由 A 移到 C 点 总需求减少 利率和外汇储备不变 6 本章讨论的是固定汇率制的情况 对于该小国 国内外价格同比例提高 实际汇率 P EP e 不变 贸易余额不变 总吸收也不变 IS 曲线不移动 另外 由于国内价格上升 货币余额减少 LM 曲线左移 此时 出现超额货币需求 公众抛出外国资产增加本币持有 量 LM 曲线内生右移 直到回到原来的位置 恢复均衡后 外汇储备增加 利率不变 总 需求不变 7 a 世界利率提高 由于国际套利 国内利率与世界利率趋同 产品市场需求与世界利率 一致 出现超额货币供给 公众购买外币资产 央行为维持固定汇率而抛售外储 减少货币 供给 直到 IS 曲线与 LM 曲线的交点确定的均衡利率等于提高后的世界利率 恢复均衡后 总需求减少 外储减少 货币余额减少 在古典情形下 价格下降 产出不变 在极端凯恩斯情形下 价格不变 产出下降 在基本凯恩斯情形下 价格和产出都下降 幅度介于前两种情形之间 b 外国产出增加 导致对本国出口的需求增加 贸易余额上升 IS 曲线右移 此时出现超额货币 需求 公众抛出外币资产换成本币 央行购买外币资产 外汇储备上升 经济中实际货币余额上 升 LM 曲线右移 直到 LM 在 C 点达到均衡 总需求上升 外汇储备增加 货币余额增加 IS IS LM LM B A C 在古典情形下 价格上升 产出不变 在极端凯恩斯情形下 价格不变 产出上升 基本凯恩斯情形下 价格和产出都上升 c 货币供给增加 税收下降 IS曲线和LM曲线都右移 总需求增加 外汇储备变动情况视货币供 给和税收的变动幅度而定 实际货币上升 在古典情形下 价格上升 产量不变 由于价格上升 实际货币余额减少 LM 曲线左移直到 LM 实际货币余额比初始水平下降 在极端凯恩斯情形下 价格不变 产出上升 在基本凯恩斯情形下 价格和产出都上升 货币余额比初始水平大 9 a 1 资本自由流动 IS IS LM LM B A C CM O 减税 IS 曲线右移 B 处超额货币需求 公众抛出外国资产 增加本币 央行购买外汇 外储增加 LM 曲线右移至 C 点 国内外利率相同 总需求上升 因为资本的流动速度快 均衡可在短期内可由 A 到 C 2 资本控制的情形 短期内 利率上升 总需求上升 实际货币余额不变 外储不变 长期内 由于吸收上升 贸易余额逆差 导致实际货币余额下降 利率急剧上升 总需求回到原水平 IS LM CM b 央行购买公众手中国库券 导致货币供给上升 1 资本自由流动 IS LM LM A B O 开始均衡由 A 移到 B 点 但在 B 点国内利率低于国外利率 公众购买外币资产 央行抛出外储 外储下降 实际货币余额下降 LM 曲线回到原位 实际货币余额不变 利率不变 总需求不 变 2 资本控制 短期内 LM 曲线右移 利率下降 总需求上升 总吸收上升 导致总进口上升 造成贸易 逆差 实际汇率或保持不变 价格不变 或有所下降 价格上升 所以进口上升 出口保 持不变或实际下降 B 处贸易逆差 贸易逆差导致货币供给下降 LM 曲线左移 直至恢复 初始水平 所以长期内 利率和总需求不变 外储下降 实际货币余额不变 第 14 章 作业答案 2 a 货币供给上升 LM 曲线右移 导致国内利率低于国际利率 资本流出 汇率贬值 净 出口增加 IS 曲线内生右移 直到国内利率与国际利率一致 因此 在该小国 货币扩张导致名义汇率贬值 b 进出口对汇率变化十分敏感时 汇率贬值一单位 IS 曲线内生右移的幅度更大 因此 汇率变动在进出口对汇率变动敏感时比较小 3 价格提高 实际货币余额下降 LM 曲线左移至 LM 新的均衡必位于 LM 曲线和 CM 曲线的交点 B 上 IS 曲线必内生地左移到该点 达到稳态均衡时 实际汇率下降 贸易余额 下降 但名义汇率的变动须分两种情况讨论 1 如果价格变动在最初名义汇率没有作出调整时使 IS 曲线移到 IS 与 IS 之间 由于国内价 格下降使得贸易余额下降 IS 曲线左移 此时名义汇率仍需继续升值以使实际汇率继续下降 直至达到 IS 曲线处 在此过程中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同向变化 也可以换一种说法 如果价格上升导致的实际汇率的下降使 IS 曲线左移的幅度不足以抵销 货币余额下降引起的利率上升 则名义汇率下降以保证实际汇率下降的幅度足够大 2 如果价格变动在最初名义汇率未作调整时就使 IS 曲线移到 IS 以左 比如红线处 则名义 汇率须上升使得 IS 曲线回到 IS 处 实际汇率稍有上升 但在整个过程中 名义汇率上升而 实际汇率下降 LM IS LM IS B A CM 6 A 小国开放经济中 政府开支增加 IS 曲线右移 但由于利率升高 资本流入套利 本 币升值 净出口减少 IS 曲线内生右移直至回到原处 经济重新达到均衡 此时总需 求不变 消费和投资不变 因为利率不变 政府支出的增加挤出了贸易余额 B 大国如果增加政府支出将影响世界利率 如图 IS IS IS LM IS IS LM B CM D CM A CM C CM O O 大国 其他国家 对于大国 增加政府支出 IS 曲线先移到 IS 处 因利率高于国际利率 资本流入套利 本币升 值 贸易余额下降 IS 曲线内生右移 但不会移到原处 均衡时 CM 曲线移到 CM 处 世界利率升 高 大国在 B 处重新达到均衡 此时总需求上升 消费和投资下降 因为利率上升 贸易余额下 降 即政府支出增加对消费 投资和贸易余额都有挤出作用 但未完全挤出 对于其他国家 因为世界利率上移 本币贬值 贸易余额上升 IS 曲线内生右移到 IS 处 在 D 点重新达到均衡 此时 总需求上升 消费和投资下降 贸易余额上升 政府支出不变 9 政府希望提高产量又不希望改变利率 可能是不希望挤出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以及使贸 易余额恶化 要达到这个目的 可以配合使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如图 IS IS LM LM A B O 同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如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 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如增加货币供给 IS 曲线和LM曲线同时右移相同幅度 新的均衡仍然在CM曲线上 利率不变而总需求增加 如果 总供给曲线不是古典情形的 则产出增加 这种政策不影响汇率和贸易余额 Macroeconomics in a global view 第 15 章作业答案 1 a 暂时性供给冲击 b 暂时性需求冲击 c 暂时性需求冲击 d 持久性供给冲击 4 1111 111 11 1 1 ef e n eff PPjQQ PPhUU PPwpwp P W 1 f n fe QQ UU wp P W PP 11 1 1 1 11 5 即实际工资仍然为原来的市场出清的实际工资水平 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 产量 为充分就业产量 2 f n fe QQUUwp P W PP 1 1 1 11 5 P a C A B Q f Q 政府要把失业率永久性的降到自然率以下 必须不断采取扩张总需求的政 策 如图 即 663 页分析 最初经济在 A 处达到均衡 此时失业率为自然率 政府扩 张总需求使均衡移到 B 处 失业率降至自然率之下 价格水平上升 但下个时 期 工人和厂商会根据该通胀率调整工资水平 总供给曲线上移 此时政府如果 仍想维持低于自然率的失业率则必须继续扩张总需求 又由于在此过程中 通货 膨胀预期不断提高 通货膨胀率会不断提高 b 为避免加速的通货膨胀 公众须有理性预期 在理性预期假设下 工资根 据前瞻性预期决定 过去的通胀本身并不重要 因此没有惯性 7 理性预期是前瞻性的 即厂商或工人是根据对未来政府政策的预期形成对未 来价格的预期 适应性预期是后瞻性的 是根据过去的历史形成对未来价格的预 期 由于理性预期认为工人和厂商预测时不会出现系统偏差 并且根据对价格的预期 调整工资 如果预测准确 政府的政策就不会有效 政府的政策只有在未被预期 到时有效 在适应性预期下 政府的宏观政策有效 但短期内存在失业和通胀的 tradeoff 而长期内菲利普斯曲线竖直 宏观政策不能改变失业率 8 答案依赖于预期的形成 在适应性预期下 B 国公众根据过去的通货膨胀率形成对将来通胀的预期 然后 根据此预期调整名义工资 其结果与名义工资根据过去通胀指数化时的情形是类 似的 存在通胀和失业的替代 降低通胀都要付出产量下降的成本 哪国成本更 大取决于 A 国工资指数化的程度和 B 国工资对通胀预期调整的反应程度 在理性预期下 如果 B 国政府使公众相信自己要降低通胀 则公众就会调整名 义工资到合适水平从而实现充分就业 同时 A 国由于名义工资刚性 紧缩的需 求政策必然导致产量的降低 因此理性预期下 A 国降低通胀的成本更大 Macroeconomics in a global view 第 17 章 作业答案 1 顺周期的变量有 消费 投资 产量 就业 实际工资 存款周转 货币存量 无周期的变量有 实际货币余额 名义利率 短期内顺周期 长期不一定 逆周期的变量 无 4 1 凯恩斯学派 政府开支增加引起总需求增加 假定名义工资和价格固定 总需求增加引起产量 增加 有两种机制可以引起经济波动 一种是纯存货周期理论描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知识产权运营居间经纪合同
- 2025版进出口贸易保险代理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丰巢智能柜品牌合作与授权合同
- 2025饭店客房部员工劳务派遣及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联营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电力设施监控系统工程合同样本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货运代理陆路货物运输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款建筑机械买卖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建设合作工程承包合同
- 2025版高新技术项目合作保密合同样本
- 2025-2026秋季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安排表
- 2025山东菏泽郓城县人民医院招聘合同制护理人员6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绵阳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业务拓展员岗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秋季开学全体教师大会校长讲话:践行“六个学会”做学生生命中的那束光
- 广东省东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项目成本预算管理制度
- 2025年成都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指南
- 2025年材料管理岗位考试题库
- 建筑施工材料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电梯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2-201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