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doc_第1页
新教材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doc_第2页
新教材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doc_第3页
新教材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doc_第4页
新教材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教材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班级:_姓名:_学号:_一、基础训练题。(28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16分)(1)o夜( )(2)分q( ) (3) chi散( ) (4) chu打( ) (5)ju别( )(6) n笑( ) (7)qio 悴( ) (8)zhng义( ) (9)脸ji( ) (10)m浴( ) (11)do告( ) (12)徘hui( )(13)zh拦( )(14)x戏( ) (15) nn芽( ) (16)sh时( )2、根据课文原文用成语填空。(6分)(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_.(2)我们俩_,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3)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_的力量。(4)我想chi散一家人,分成两路,_,终不愿意。(5)她却_地说:“算了吧,反正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6)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_呢?3、修改病句。(2分)即使日本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_4、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完成后面习题。(4分)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1) 第一句中的“绕”字写出菊花_的景象,第二句中的“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_的情态。(2分)(2) 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2分)_二、现代文阅读。(37分)(一)(11分)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1、“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一句中,“憔悴”是形容人脸色不好。联系全文,说说母亲“憔悴”的原因是什么?(2分)_2、“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一句中,“我的回答”指的是什么?母亲为什么“喜出望外”?“喜出望外”的具体表现又有哪些?(4分)_3、哪里可以看出母亲“比我还敏感”?说说你对“母亲的敏感”怎么理解?(2分)_4、细读阅读,你觉得母亲想带我去北海看菊花有什么用意?(3分)_(二) 仰望母亲(12分)太阳很好。明晃晃地让春的气息四处弥散,宛若迷人的轻音乐。阳光下,我坐在小凳上洗衣服,母亲在一边给花木喂豆汁。 母亲忽然说:“我听见收音机里说了,现在,海葬好像每年只有一次” 我愣愣地看着母亲。 母亲笑着,又说:“如果可以,你以后就给我报名海葬。要不,树葬也行。不过,我们这里好像没有树葬” 我不知该怎么接母亲的话茬。 母亲又道:“真的,到时候,怎么省事就怎么做吧。” 母亲82岁高龄了,跟她唯一的女儿交代身后之事,也是人之常情。事实上,母亲已不止一次如此平静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 我放下满是泡沫的衣服,望着母亲的眼睛说:“妈我答应你我明白你的心思,你放心就是。不过你也要答应我,这话,请你从此不要再说!千万,千万!你看外面的太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着!一定要健康地活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母亲笑道:“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 我无法再看笑吟吟的母亲,急忙低头洗衣。我不想让母亲看见我的眼睛湿了。 心思,早巳不在洗衣了。 罗曼加里写下我的母亲独一无二时,母亲早巳离开了人间。他的记忆始于13岁时的清贫生活,青年时期陷身二战,是母亲的书信,使他穿过了二战的硝烟。但是直到与母亲阴阳相隔,他才知道支撑起他生命的天宇的250封书信是母亲事先就写好的,才领悟到母亲的独一无二。 而我,似乎打懂事起就明白,我所知晓的与我有关的每件事,无论寻常或不寻常,无论我喜欢或不喜欢,无一不是母亲独一无二的安排。我庆幸,我能够在母亲健在的时候就明白这一点。 母亲一生坎坷,命运多舛。现在,80多年的风风雨雨都已归于宁静,归于平淡。养花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年她还要到各处走走。她说,超山的唐梅宋梅是她最喜欢的。我想,她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告诉我她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追求。母亲教了将近40年的书,做了无数为人知或不为人不知的善事;母亲的背驼了,头发白了,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她时常教我要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起潮涌。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母亲之智,智于水,母亲之仁,仁于山,所以我一直不敢轻易写母亲。这样的母亲,我如何写得了。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每次读到这里,心头最柔软的地方便蓦然一动。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有无数的爱意氤氧让我去联想,去感触。 我停下手里的活,抬起头,含着泪,静静地望着她我不得不仰望我的母亲。她还在为花木浇灌看,伛偻的身影在阳光里几近透明,已经不足1米50的个子显得羸弱而又坚强。 寻常的母亲,总会在一个又一个瞬间,让我猝不及防地流泪,让我不得不提笔写下一些文字,在我生命的年轮上,留下一些不寻常的刻痕。1、 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4分)(1) 母亲已不止一次如此平静地与我谈起这个话题了_(2) 你看外面的太阳,你一定要晴朗地活着!_2、“这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却有着无数个相通的母亲”这句话有什么含义?(2分)_3、仔细阅读2-8段,请写出作者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2分)_4、文章后半部分写对母爱的感触,材料丰富,耐人寻味。请摘录其中的一条,分析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2分)示例:罗曼加里的我的母亲独一无二。运用这一材料,对比引出“我”的感受和自己的母亲同样是独一无二的。_5、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用“仰望母亲”作为标题?(2分)_(三)谁能让我忘记侯德云(14分)说起来,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怎么忘得了呢?高考结束了,我闲在家里,苦苦地等待。我在等待大学的录取通知。哪个大学无所谓,只要肯录取我,它就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我很焦急。比焦急更让人闹心的,是无聊。那可真叫无聊,连小说也读不下去,心里有事嘛。那个命根子一样的录取通知终于来了。我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了。我踏实了,舒服了,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我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了,我将光芒万丈悬挂在刘家庄的上空了。我没有急着回家。没有。我知道,我的父母也都在心急火燎地盼着这个好消息。我的想法是,反正他们已经盼了很久,再多盼一会儿也没关系。好消息传到家里,家里的气氛立刻就变了。爹放下饭碗,怔怔地看着他的儿子。那不是一般的看,是发了狠的,是用目光在拧。爹的目光把我的脸拧红了。爹自己的脸也红了,红烧肉一样闪着油光。他忘记了午睡的习惯,背着手,身子一挺一挺地出了家门。妈也放下了饭碗。她坐在炕沿上,一会儿撩起衣襟擦擦眼,一会儿又撩起衣襟擦擦眼。她说:“我的沙眼病又犯了。”爹把他的唾沫星子喷遍了刘家庄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又兴高采烈地接受着每一个角落里喷向他的唾沫星子。爹的得意忘形,让我觉得有点不自在。也不能全怪爹。刘家庄到地球上定居了上百年,什么时候长出过大学生?好在,两天以后,爹就清醒过来了。爹频频地到集市上卖西瓜。爹看西瓜的眼神很慈祥,很博爱,也很无耻。那是他儿子的路费、学费和生活费,不好好看看,行么?我跟着爹,到集市上去卖过一次西瓜。那天很热,热得很不要脸。我的手指甲都冒汗了。集市上的人,却很少有来买西瓜的,好像吃了西瓜就会着凉似的。太可恨了。我脸上的沮丧像汗水一样欢快地流淌着。爹看见了。他皱了皱眉头,弯下腰,从筐里挑出一只最小的西瓜,一拳砸开,递给我。我说:“爹,你也吃。”爹说:“我不吃。我吃这东西拉肚子。你吃你吃。叫你吃你就吃,哈。”西瓜有点生。不甜,有一股尿臊味。我吃得很潦草,匆匆忙忙就打发了。扔掉的瓜皮上带着厚薄不均的一层浅粉色的瓜瓤。爹狠狠地扎了我一眼,走过去,将瓜皮一块一块捡起来。他用手指头弹弹瓜皮上的沙土,又轮流把它们压到嘴巴上,像刨子一样刨那些残留的瓜瓤。我的眼圈红了。那些日子,妈换了一个人似的。她很少说话,她喜欢盯着鸡屁股看。不光看,还经常去抠,抠得一丝不苟。好像我要去的地方,不是大学,而是鸡屁股。爹说:“别理她,你妈跟鸡屁股有仇。”妈的确跟鸡屁股有仇。那一天,她又去抠芦花鸡的屁股。按她的说法,这个挨千刀的货,屁股里夹了一只蛋,两天了,还没生下来。是锈住了么?妈很生气。她把自己的手指头变成了挖掘机,在芦花鸡的屁股上开工了。她成功地从芦花鸡的屁股里挖出了一泡黄水和几小片鸡蛋皮。我走出家门的那一天,可怜的芦花鸡死掉了。公共汽车开出很远了。我回过头。我没有看见爹妈。也没有看见刘家庄。我看见的,只是几块西瓜皮和一只死去的芦花鸡。 (有删节)1、 结合语境,翻译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3分)(1)我吃得很潦草( )(2)那天很热,热得很不要脸( )(3)还经常去抠,抠得一丝不苟。(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文章画线句子中“烟熏火燎”写出了父母等待录取通知书时焦急难耐的心情。B.文章画线句子中“背着手”、“一挺一挺”等动作写出了父亲的自豪与得意。C.文章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文章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夸张。D.文章画线句子中“清醒过来”的意思是:不能光想着高兴,要为儿子筹措学费。这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3.文中有两处写父亲看我的眼神,找出来并结合重点动词体味父亲当时的内心世界。(4分) 4.母亲为我筹措学费抠鸡屁股一段,幽默调侃,请分析作者当时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母亲这一举动的深刻内涵。(2分) 5.作者在结尾说“我没有看见爹妈。也没有看见刘家庄。我看见的,只是几块西瓜皮和一只死去的芦花鸡”,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与作用的?(3分) 三、文言文测试题。(35分)(一)咏雪(12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寒雪日内集( ) 俄而(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与儿女讲论文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未若柳絮因风起。_4、咏雪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_”和“_”。(2分)5、仔细阅读,你觉得作者觉得谁的咏雪诗文更佳?你是从哪里得知的?(2分)_6、你还知道其他咏雪的佳句吗?请举一例。(要求写出诗句及其作者)(2分)_ (二)陈太丘与友期(15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4分)期:_ 不:_ 引:_ 顾:_2翻译下面句子。(3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_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友人”“_”又“_”。(2分)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5、阅读上文,说说元方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他的“入门不顾”是否失礼?(4分)_(三)(8分)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对曰:“_A_。”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对曰:“_ B _。”【注】令誉:好的名声。钟繇:三国时魏国相国。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敕:皇帝召见。卿:古时帝王对臣子的称呼。1将“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句填入文中A、B四处。(2分)A B 2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1)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_(2) 卿何以不汗_3翻译下列句子。(2分)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_4阅读上文,试用自己的话说说主人公的聪明主要体现在_(2分)附加题:(10分)1、“八荣”之一就是要以诚信为荣。你能说出与诚信有关的成语、格言或故事吗? (1分)_2、口语交际(1分)星期天,小林到西流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西流湖怎么走?老实告诉我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 3、公冶长背诺(8分)世传公冶长能解百禽语。一日,有鸱来报长,曰:“冶长,冶长!南有死獐!子食其肉,我食其肠!”公冶长应而往,果得獐,然其无意饲鸱以肠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