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课时 主备人:张环 集体备课人:张环 刘艳爽(结合实际备课)备注及反思1、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背诵课文,准确默写文中的重点句子2能够熟练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并能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3能辨析作者的说理思路,并能判断出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二、教材内容分析(含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三、课前准备多媒体 课件4、 教学过程1. 导入(1分)文言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走进文言文,我欣赏范仲淹“-”的远大抱负,我向往陶渊明“-”的怡然自得,我喜爱刘禹锡“-”的乐观豁达,走进文言文,我们聆听的是古人的心声,感悟的是人生的哲理,正因为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文言文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文言文阅读都考察什么呢?大家一起来看:2. 文言文阅读的考试内容(1分)v掌握文学常识 v理解常见实词在文章中的含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v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v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v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手法 3. 复习目标(1分)1能够熟练背诵课文,准确默写文中的重点句子2能够熟练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并能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3能辨析作者的说理思路,并能判断出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一.要深刻了解作品内容,须先了解作者,关于孟子,你知多少? (2分)孟子(前372前289) 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孔孟,并尊其为“ ”。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是 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 、 、 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二、基础知识关(10分) 课文背会了吗? 重点词语还有哪些没有掌握? 哪些句子还不会翻译? 同桌互查三、重点词语大盘点(15分) (1)、重点字词 发被任用,起 舜是君,圣人,他的成功主要靠自身的才能和努力,所以说“发” 举被举用,被选拔(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虑。 入则无法家拂士。(3)、词性活用 1劳其筋骨。译: 2饿其体肤。译: 3空乏其身。译: 4行拂乱其所为。译: 5动心忍性。译:(4)一词多义 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 国 国恒亡 则有去国怀乡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虚词(用法) 从 舜发于畎亩之中 于 给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在 而死于安乐也 而 表顺承 “然后” 而后作 表转折“但是、却” 而死于安乐也(6)重点句子翻译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2、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过这些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增加他的才干。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4、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之后才知道印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四、合作探究(8分)1课文连举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他们出身卑微,他们历经了苦难的磨练,他们都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成就。2文章主要论述了那两方面的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造就人才、治理国家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论证思路首先列举古代六位名人的史实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能够中造就的;(举例论证) 然后归纳概括事例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道理论证)再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上述结论(正面)和(反面)(对比论证)最后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五、学习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2分) 生活上要培养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学习上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学习退步了,不必灰心,积极进取。六、(4分)(1)延伸拓展-看谁视野宽!本文提出担当大任的人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你还知道那些实事?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受腐刑而作史记 欧阳修两岁丧父,笃而成才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2)看谁积累的多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有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七、直击中考(3分)1、生于忧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