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群生态学部分 Parttwo 种群数量动态 第4章 种群数量动态 1 种群的密度 2 种群分布格局 3 种群统计学 4 种群增长模型 5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6 集合种群简介 1 种群的密度 种群的概念在同一时期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自然种群的特征空间特征 种群具有一定分布区域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是变动的遗传特征 种群基因组成是变动的 种群的密度 种群的大小 是一定区域内种群个体的数量 生物量 能量 密度 单位面积 或空间 上的个体数密度的查数 种群边界的确定 单体生物和构件生物的个体单位确定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 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指标 单体生物和构件生物 图 构件生物的形成方式 动物种群密度估计 标志重捕法 N M n m N M n m 过一段时间 因为 N M n m 1 2 3 4 N M 80 20 n m 20 5 重要假设 随机分布 密度不变 2 种群的空间结构 种群的空间结构 均匀分布随机分布聚集分布 内分布型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 种群分布格局的类型与检验方法 种群分布格局均匀分布 正二项分布随机分布 泊松分布聚集分布 负二项分布种群分布格局的检验方法 2检验分布系数 Cx 法Moore的 检验Morisita的格局指数 I 法根据距离测度的随机分布检验 泊松分布的检验 分布系数检验 01 1 S2 m 方差 平均数x 样方中个体数 f 出现频率N 样本总数 固定样地的坐标定位 国庆喜等 1998 热带森林的林隙的空间格局分布及检验 Hubelletal 1999 3 种群统计学 种群的统计参数生命表生命表的用途 种群的统计参数 初级种群参数 Nt 1 Nt b d i m b 出生率d 死亡率i 迁入m 迁出次级种群参数 年龄结构 性比 种群增长率 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b1 生理出生率 最大出生率 在理想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出生数量 2 生态出生率 实际出生率 在一定时期内 种群在特定条件下实际出生数量 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结果 死亡率d1 生理死亡率 最小死亡率 在最适条件下个体因衰老而死亡 其种群死亡率降到最低 2 生态死亡率 实际死亡率 在一定条件下的实际死亡率 许多个体死于各种生物或非生物影响的因素 增长率r b d 出生率 死亡率 增长率 种群年龄结构及其意义 年龄锥体的三种基本类型 年龄结构和性比 植物种群的两个水平的数量统计 黑松叶龄结构 Maillete 1979 横坐标为数量纵坐标为年龄 马尾松种群年龄结构 董鸣 1988 横坐标为年龄纵坐标为数量 生命表 生命表方法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生命表方法是研究种群数量变动机制和制定数量预测模型的一种重要方法 生命表的基本概念 一 生命表的定义生命表是按种群生长的时间 或按种群的年龄 发育阶段 的程序编制的 系统记述了种群的死亡或生存率和生殖率 是最清楚 最直接地展示种群死亡和存活过程的一览表 最初用于人寿保险 对研究人口现象和人口的生命过程有重要的意义 生命表的主要优点 1 系统性 记录了从世代开始至结束 2 阶段性 记录各阶段的生存或生殖情况 3 综合性 记录了影响种群数量消长的各因素的作用状况 4 关键性 分析其关键因素 找出主要因素和作用的主要阶段 生命表的结构 一个假定的特定时间生命表xnxdxlxLxTxex1000qx110003001 085021802 1830027002000 760013301 9028635002000 54007301 4640043002000 32003301 106675100500 1751301 30500650300 0535551 10600720100 0215201 00500810100 01550 50100 生命表中常见的参数和符号 x 按年龄或一定时间划分的单位期限 如 日 周 月等 nx x期开始时的存活率dx x期限内 x x 1 的死亡数lx x期开始时存活个体的百分数 lx nx n1Lx x x 1期间的平均存活数目 nx nx 1 2Tx x期限后平均存活数的累计数Tx Lxex x期开始时的平均生命期望值ex Tx nxqx x期限内的死亡率 常以100qx和1000qx表示qx dx nx 生命表建立的一般步骤 一 设计 调查 根据研究对象的生活史 分布及各类环境因子特点 确定调查取样方案 二 根据研究对象 目的确定生命表类型 如 特定时间生命表 适合实验种群的研究 特定年龄生命表 适合自然种群的研究 记录各发育阶段dx的死亡原因 三 合理划分时间间隔在了解其生物学的基础上 合理划分时间间隔 可采用年 月 日或小时等 但野外 如对自然种群 要得到有关生物年龄资料较困难 可通过鉴定它们死亡时的年龄 对dx作出估计 四 制表 生命表数据分析 生命表类型 动态生命表 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动态监测 静态生命表 对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的调查 综合生命表 包括存活率和出生率 有的还要包括各年龄组的死亡力指标 特定时间生命表的生命参数计算 例金龟子实验种群的综合生命表 mx 出生率 Xlxmxlxmxlxmxx0 卵 1 00490 46未成熟期500 45510 421 00 4221 42520 316 92 13110 76530 057 50 3820 14540 010 90 010 54 16 32 94152 86 参数计算 净增殖率 每过一个世代种群数量增长倍数R0 lxmxlx x期开始时存活个体的百分数世代平均历期 周期 每个世代的平均时间长度T lxmxx lxmx种群增长率 每个世代瞬时增长率 平均世代时间不同的生物可比较r lnR0 T内禀增长率 在实验条件下 人为地排除不利的环境条件 排除捕食者和疾病的影响 并提供理想的和充足的食物 这种条件下所观察到的种群增长能力rm 生命表的意义 存活曲线 lxvs x死亡曲线 qxvs x生命期望 ex 存活曲线的基本类型 I型 曲线凸型接近寿命前很少死亡II型 对角线型各年龄阶段死亡率相等III型 曲线凹型幼年期死亡率较高 动物种群的存活曲线 植物种群的存活曲线 死亡率曲线 关键因子分析 用途 确定研究对象的主要致死因素适用 通常用于昆虫种群 也有爬行动物和植物目标 发现不同阶段死亡率的显著差异 从而确定影响种群大小的决定性阶段发现死亡的密度依赖阶段 分析可以用来调节种群大小的因素步骤 1 计算死亡率指数K 2 找出关键阶段 3 找出密度依赖阶段 4 种群增长模型 种群增长模型概述几何增长模型指数增长模型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种群增长模型概述 模型用来描述现实系统或其性质的一个抽象的 简化的数学结构 模型的作用 分析种群数量变动规律 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动态趋势模型分类 连续和离散模型与密度有关模型和与密度无关模型 种群的几何级数增长 世代离散 与密度无关的种群离散增长模型无限环境 增长率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变化适用条件 一年一个世代 一个世代只生殖一次 各世代不重叠Nt 1 Nt R0Nt 种群在t时刻的数量 Nt 1 种群在t 1时刻的数量 R0 净生殖率 每过一个世代种群数量增长倍数 一年生植物R0的估计 生命表 Ro lxmxX 年龄间隔lx 每个年龄间隔 x 的种群存活率 mx 每个年龄的种群平均种子生产量 计算例子 某一年生植物 种群开始有10株 第二年种群成为200株 种群的变化趋势 R0 N1 N0 20N0 10N1 N0 R0 10 20 200N2 N1 R0 200 20 4000N3 N2 R0 4000 20 80000 Nt 1 Nt R0 N0 R0t 几何增长模型 当种群世代不重叠的时候 种群增长形式为几何增长 Nt No tNt 在时间t时的个体数量 No 初始个体数 几何增长速率 t 每个世代的时间间隔 Nt No t 2 4177 夹竹桃的几何增长模型 讨论 种群数量Nt 1决定于 Nt 而 往往是不恒定的 组成函数 f x 然后代入方程Nt 1 Nt 组成一个复杂的预测模型 种群的增长率 与密度线性相关 Nt 1 1 B Nt Neq Nt 种群的指数增长 世代连续 与密度无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无限环境 增长率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变化适用于 世代重叠 生活史短 无特定繁殖期在无限环境中的几何增长 繁殖速率恒定微分方程 dN dt b d N rNdN dt 种群的瞬时数量变化b d 每个体的瞬时出生率 死亡率b d r 瞬时增长率 指数增长 世代重叠 积分方程形式Nt NoertNt 时间t的个体数 N0 起始个体数 e 自然对数底 r 每个个体的平均增长率 瞬时增长率 t 时间间隔 J型增长曲线 赤松的指数增长 9500年前 逻辑斯谛增长模型 在有限环境中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在空间 食物等资源有限的环境中 出生率随密度上升而下降 死亡率随密度上升而上升 逻辑斯蒂增长 当资源逐渐消耗 种群的增长速率会减慢并最终停止适用于 世代重叠 连续性生长 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 繁殖速率不恒定 逻辑斯蒂增长特点 S型增长曲线环境容纳量 K 由环境资源所决定的种群限度 即某一环境所能维持的最大种群数量 原因 有限资源只能支持有限的种群个体生活 拥挤效应 种群增加一个个体时 瞬时对种群产生一种压力 使种群的实际增长率 r 下降一个常数c 逻辑斯蒂增长曲线 逻辑斯蒂方程 S型增长曲线两个重要的参数 rm 内禀增长率 理想状态 K 环境容纳量 由环境资源所决定的种群限度 某一环境所能维持的最大种群数量 草履虫种群增长 藤壶种群增长 逻辑斯蒂方程使用条件 应具备 第一 具有稳定的年龄分布 第二 对种群密度测定有恰好的单位 第三 每个体增长率与种群大小成线性关系 第四 种群密度对增长率的影响是瞬时作用 不存在时滞效应 逻辑斯蒂方程分析 N K 由于拥挤效应产生的环境抵抗力 拥挤效应 种群增加一个个体时 瞬时对种群产生一种压力 使种群的实际增长率 r 下降一个常数c c 1 K 1 N K 逻辑斯谛系数当N接近K时 方程的右侧部分接近0 最大增长率出现在N K 2 时滞 延缓的密度制约效应 对种群增长模型的修正 逻辑斯谛生长的时滞模型g为生殖时滞 w为反应时滞 Q 种群增长模型主要有哪些 5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自然界很少平衡的种群周期性波动和不规则波动外源性种群调节学说内源性自动调节学说集合种群 自然界很少长期保持平衡的种群 野兔的种群动态 年际差异较大 但大致有个10年变动周期 种群的季节和年际波动 蓟马 种群的季节和年际波动 北点地梅 种群的周期性波动和不规则波动 周期性波动 不规则波动 主要原因 自然灾害接近环境容纳量 随机因素低环境容纳量 随机因素突然定居或补充后 种群衰落 种群波动形式 A 逻辑斯蒂曲线B 混沌动态C 稳定极限周期D 减幅振荡E 冲击振荡 外源性种群调节学说 种群数量变动主要是外部因素的影响种群增长率r b d环境主要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限制种群的增长密度制约因素 捕食 疾病 资源竞争非密度制约因素 高温 暴风雨等自然灾害 两类因素的作用特点 密度制约因素非密度制约因素一般情况下 只涉及种群的对种群中各个个体的影一些个体 如 捕食 寄生 响基本上是一致的 其影响与种群密度有关 如 其影响与种群密度无关 密度大时 更易寻得寄主 种群个体与密度制约因素种群个体对非密度制约表现出相互适应的关系 因素只有单方面的适应对群落中的其他种群也发其不同影响是不同种群对生态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条件要求不同而表现出来的 种群平衡密度 a 密度制约因子 b 非密度制约因子 限制因素对种群平衡密度的影响 外源性种群调节的几种主张 一 生物学派 主张生物因素 捕食 寄生 是种群数量自然调节的主要因素 强调稳定平衡 主要原因 密度制约因素 生物因素 二 气候学派 主张种群密度主要靠气候来调节 强调波动性 不太重视稳定性 主要原因 非密度制约因素 非生物因素 三 综合学派 把生物学派和气候学派观点结合起来 以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间复杂的组合作为种群波动机制的多因性 并因时间地点而变化 内源性自我调节学说 种群调节机制除外源性因素外 种群内的自我调节机制也是种群数量波动的重要原因 一 行为调节社群行为 社群等级 领域性二 内分泌调节生理反馈机制 抑制种群生殖和死亡三 遗传调节遗传多型 自然选择压力和种群遗传组成 行为调节 领域性 等级体系能量分配合理 种群密度较低资源充足 种群增长能量分配失衡 领域性发挥作用限制多余个体繁殖 种群数量下降资源逐渐丰富 内分泌调节 个体正常生长能量分配合理 种群密度较低资源充足 种群增长能量分配失衡 内分泌机制作用个体死亡率增大 种群数量下降资源逐渐丰富 遗传调节 种群变异较高低密度型L高密度型H 种群密度较低选择压力较低 对L型有利个体大量繁殖种群密度上升 种群密度增大选择压力增大对H有利 L不利 L型个体大量死亡H型个体逐渐增加种群数量下降 种群自然调节的进化观 把种群看作自然选择的单元 过去的概念认为这种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是很缓慢的 研究表明该过程可在短时间内完成 因为有机体数量的变动可通过种群中个体的遗传变异引起 在这种情况下 自然选择就可能对种群的自然调节产生直接影响 例子 加拉帕哥斯群岛的雀种群 表面上是 1976 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烘焙店合伙入股合同范本
- 麻辣烫加盟协议合同范本
- 淘宝怎样签保障协议合同
- 淘宝开店合同协议书模板
- 池州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
- 消防入股合同协议书范本
- 社交电商平台代理协议书
- 物业签订供用水合同范本
- 销售合同终止协议书模板
- 终止荒山承包协议合同书
- 高中家长会 高二下学期家长会课件
- 电厂安全知识培训
- 2025年健身设备运维合同
- 中国冠心病康复循证实践指南(2024版)解读
-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
- 混凝土搅拌站质检员职责模版(2篇)
- DB32T 4081-2021 沥青路面用熔融固化体集料通 用技术规范
- 知识产权承诺函模板
- 手术患者管路护理
- 催收公司新人培训
-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