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数的起源和东西南北的由来.doc_第1页
负数的起源和东西南北的由来.doc_第2页
负数的起源和东西南北的由来.doc_第3页
负数的起源和东西南北的由来.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负数的起源同学们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正负数,你知道负数的起源吗?看一看下面的介绍吧!据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正负数的概念,掌握了正负数的运算法则。人们计算的时候用一些小竹棍摆出各种数字来进行计算。比如,356摆成| ,3056摆成等等。这些小竹棍叫做“算筹”算筹也可以用骨头和象牙来制作。 中国三国时期的学者刘徽在建立负数的概念上有重大贡献。刘徽首先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他说:“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说,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要用正数和负数来区分它们。刘徽第一次给出了正负区分正负数的方法。他说:“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斜正为异”意思是说,用红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正数,用黑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负数;也可以用斜摆的小棍表示负数,用正摆的小棍表示正数。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一世纪)中,最早提出了正负数加减法的法则:“正负数曰: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这里的“名”就是“号”,“除”就是“减”,“相益”、“相除”就是两数的绝对值“相加”、“相减”,“无”就是“零”。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正负数的加减法则是:同符号两数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异号两数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减正数得负数,零减负数得正数。异号两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同号两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加正数等于正数,零加负数等于负数。” 这段关于正负数的运算法则的叙述是完全正确的,与现在的法则完全一致!负数的引入是中国数学家杰出的贡献之一。用不同颜色的数表示正负数的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现在一般用红色表示负数,报纸上登载某国经济上出现赤字,表明支出大于收入,财政上亏了钱。负数是正数的相反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夏天武汉气温高达42C,你会想到武汉的确象火炉,冬天哈尔滨气温-32C一个负号让你感到北方冬天的寒冷。 在现今的中小学教材中,负数的引入,是通过算术运算的方法引入的:只需以一个较小的数减去一个较大的数,便可以得到一个负数。这种引入方法可以在某种特殊的问题情景中给出负数的直观理解。而在古代数学中,负数常常是在代数方程的求解过程中产生的。对古代巴比伦的代数研究发现,巴比伦人在解方程中没有提出负数根的概念,即不用或未能发现负数根的概念。3世纪的希腊学者丢番图的著作中,也只给出了方程的正根。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数学中,已较早形成负数和相关的运算法则。 除九章算术定义有关正负运算方法外,东汉末年刘烘(公元206年)、宋代扬辉(1261年)也论及了正负数加减法则,都与九章算术所说的完全一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代朱世杰除了明确给出了正负数同号异号的加减法则外,还给出了关于正负数的乘除法则。他在算法启蒙中,负数在国外得到认识和被承认,较之中国要晚得多。在印度,数学家婆罗摩笈多于公元628年才认识负数可以是二次方程的根。而在欧洲14世纪最有成就的法国数学家丘凯把负数说成是荒谬的数。直到十七世纪荷兰人日拉尔(1629年)才首先认识和使用负数解决几何问题。 与中国古代数学家不同,西方数学家更多的是研究负数存在的合理性。16、17世纪欧洲大多数数学家不承认负数是数。帕斯卡认为从0减去4是纯粹的胡说。帕斯卡的朋友阿润德提出一个有趣的说法来反对负数,他说(-1):1=1:(-1),那么较小的数与较大的数的比怎么能等于较大的数与较小的数比呢?直到1712年,连莱布尼兹也承认这种说法合理。英国数学家瓦里承认负数,同时认为负数小于零而大于无穷大(1655年)。他对此解释到:因为a0时,英国著名代数学家德摩根 在1831年仍认为负数是虚构的。他用以下的例子说明这一点:“父亲56岁,其子29岁。问何时父亲年龄将是儿子的二倍?”他列方程56+x=2(29+x),并解得x=-2。他称此解是荒唐的。当然,欧洲18世纪排斥负数的人已经不多了。随着19世纪整数理论基础的建立,负数在逻辑上的合理性才真正建立。“东西南北”的由来同学们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方向与位置,你知道东西南北的由来吗?看一看下面的介绍吧! 我国古代的人们,在长期同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辨认四方的知识,随之创造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字。 东:其字形为日在木中,含义为旭日初升,旭日初生的地方就是东方;也解释为太阳出来的一边;它跟西方相对,古人以东方为主位。习惯上把东风指为春风。 西:其字形为鸟在巢上,即太阳西沉而鸟归巢栖息。“鸟归巢”就演义为方位字“西”。也解释为太阳落下去的一边;它跟东相对,古人以西方为宾位。习惯上把西风指为秋风。 南:其字形外框是“木”字的变形,里面的指方向。即草木接纳来自南方的充足阳光,就生育得枝繁叶茂。所以,向阳处就是南方。也解释为早晨面向太阳时,右手的一边。它跟北方相对,古人以面南而坐为尊位。习惯上把南风指为暖风。 北:古人常把北字写成二人相背。我们的祖先世代居住在北半球,为了更多地采集阳光,居室多为坐北朝南,背面就是北面,“背”也就演绎成了北方的“北”字。也解释为早晨面向太阳时左手的一边。古人以面朝北坐为卑位,北跟南相对。习惯上把北风指为寒风。 气象学规定:风向指风的来向,并采用16方位法表示。即在东(E)、西(W)、南(S)北(N)四个象限内,再分别增加东北(NE)、东南(SE)、西北(NW)、西南(SW)以及北东北(NNE)、东东北(ENE)、南东南(SSE)、东东南(ESE)、南西南(SSW)、西西南(WSW)、西西北(WNW)、北西北(NNW)12个方位,合计16个方位即16个风向。 此外,人们常说的买东西这个词儿,其中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 传说,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某日上街巧遇挚友盛渔如,朱见盛手中提着菜篮子,便随口问道:“您干啥去呀?”盛答道:“买东西。” 朱又戏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